医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价值分析与路径选择

2015-03-18 18:29贺映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文明

□贺映红 刘 立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空气清新的绿色愿望将在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上逐渐展开。大学生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军。而医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更应注重生态文明观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医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虽然开展得较早,但由于经济影响、社会观念、教育投入等多方面的原因,其发展缓慢,收效甚微。

(一)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个别医学院校开设了有关生态文明的选修课。但时至今日,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尚未进入学科建设、课程规划以及考评机制建设,使得针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目前只有与之相关的专业诸如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等专业有些课程设置之外,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尚为空白。医学院校在制订医学人才的培养方案时,主要是针对社会对医生关注的两大焦点: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进行重点培养,生态文明教育在医学生的课程体系中基本没有涉及,即使少部分的医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涉及,也主要是选修课,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目前针对医学生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停留在环保知识的宣传和环境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方面,主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栏教育、主题班会等方式进行,缺乏统一部署和专题规划。

(二)医学生生态文明理念淡薄。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全社会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办法,甚至一部分人认为这是政府层面的事,与个人相关不大。这也就让医学院校和医学生产生片面的认识,认为与环境相关的生态学是一个专业的学科,与医学生相关不大,医学生只要掌握好专业的医疗技术就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有专门的专业人士去解决。因此,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医学生主要注重医疗技能的学习,对生态日益受破坏的忧患意识不强,生态责任意识淡薄。

(三)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当前医学院校并没有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有关生态文明教育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或是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偶尔穿插一些生态知识。而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门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为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人才,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宣讲是远远不够的。专业课教师则把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专业知识的钻研和教学中,对生态文明方面的理论知识往往欠缺。

二、医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分析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的四大职能。高校应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塑造大学生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职能,以高校自身为榜样,积极带动和影响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起到引领和幅射作用。

(一)加强医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并列的地位,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晴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医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未来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美丽中国宏伟蓝图的重要参与者。医学生生态文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因此,加强医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引导医学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引领者和推动者,这是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二)加强医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医学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随着人类对疗病的防治,捍卫健康的经验积累,人们对健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医学模式从传统的单一的身体健康模式进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这种全新的医学模式考量的不仅只是病人,同时也包括病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明确指出:“要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加强医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医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引导医学生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以实际行动支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减少因生态环境因素而引发的疾病,是当前医学教育对医学生提出的内要求,是医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改善医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路径

以建设美丽中国宏伟蓝图为契机,大力推进医学生生态文明建设,这需要医学院校不断探索有效途径,丰富教学内容,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具体化,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培养目标确立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学计划回答的是“怎样培养人”。因此,要加强医学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首先就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要将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的养成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一方面,医学院校应组织专家学者编写适应医学专业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教材,让生态文明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课程纳入医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另一方面,医学院校要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内容,要将生态理念融入医学生的课程体系中,使医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了解生态文明的有关内容,形成良好的生态素养和生态意识。如在讲授《预防医学》时,可以有侧重地讲授生态危机对疾病预防的重要影响;在讲授《流行病学》时,可以着重介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诱发流行性疾病形成的原理等。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培养目标,融入课程教学,使医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理解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能有效地促进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养成,也更符合当今时代对医学生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创建绿色生态校园,营造良好的生态教育环境。优美的生态校园环境是无声的教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一定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产生良性的影响。因此,医学院校要努力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绿色生态的校园氛围。具体来说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物质文化着手。医学院校应将整个校园视为一个生态子系统,在进行规划时,要根据学校地形地貌、原有基础设施等现实条件进行统筹,在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素,要充分重视绿色环保节能理念和技术的重要作用,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使用生态技术,尤其是校园标志性建筑,更应打造成融使用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地标。另一方面从精神文化着手。医学院校应注重校园生态文明意识的宣传与引导,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推广,如开设绿色生态文明专题网站,定期发布与生态文明相关的信息,使医学生能及时了解国内外生态环境面临的困难和危机以及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新成果新做法。要充分利用官方微博、微信等互动平台,随时随地向学生发送生态文明的信息,督促医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日常行为是否符合绿色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绿色生态校园建设,以良好的校园生态文明氛围影响医学生的行为和习惯,给医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潜在影响,更能持久和深入地影响到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三)开展积极有效的生态文明践行活动。要使生态文明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仅通过课堂教学、宣传教育、环境熏陶还是不够的。良好的生态行为的养成,最终必须在社会大环境中践行。因此,医学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宽途径,给医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态文明实践平台和实践条件。具体来说,一是结合医学专业特色开展生态文明科研活动。医学院校可设立有关生态文明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资助基金,鼓励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有关生态危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如地方性疾病与生态环境的研究、重金属污染与人类饮食健康、噪声污染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如此等等。这些问题既紧密结合了医学生的专业特色,又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热点难点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能增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医学专业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二是搭建学生社团活动平台,扩大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医学院校要充分重视学生社团的作用,帮助学生成立生态环保类社团,引导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各类环境公益活动和环保知识宣传,如利用“世界地球日”、“植树节”等特殊节日进行主题征文、知识竞赛、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四、结语

医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医学院校应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提升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践行生态实践,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袁于飞,叶乐峰.“绿色化在行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布局新境界[N].光明日报,2015-7-13

[2]吴青林,董杜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诉求与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2

[3]王萌.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缺失与培养路径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7

[4]唐华清.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探析——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4

[5]姜树萍,陈芊羽,赵宇燕,苗建峰.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与践行能力提升路径[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2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