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规子弟 泽被后世——读诸葛亮的《诫子书》

2015-03-18 18:29刘贵生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子书晏子诸葛亮

□刘贵生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重视家风家教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学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有关家规家训的要言妙道,其中诸葛亮的《诫子书》就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千古传诵的名篇。文章虽不到百字,但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将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作了极为精辟的概括,可谓要言不烦,切中肯綮。陈寿在《进〈诸葛亮集〉表》中称道诸葛亮的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义理,而有补于当世”。[1]其实不光是“有补于当世”(即晋世),在以后一千多年的岁月里,诸葛亮的《诫子书》感染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直至今天读来,仍感意义匪浅。

一、修身养性,守道养德

修养心性,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自古就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追求的做人境界。儒家经典《大学》就开宗明义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认为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美德,不断追求进步,力图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孔子早年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整理儒家典籍,其目的就是挽救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其所言所行,无不体现了一个仁者的高尚情怀。他主张“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坚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第十二》);安贫乐道,追求正义,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他向往清明的政治,与黑暗的统治势不两立:“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论语·微子》)。孟子继承孔子,尤其注重加强自身修养,他自豪地宣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正是因为有这种充塞天地的正气,他敢于傲视王侯,具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气概。

诸葛亮身当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乱世中,早年生活坎坷不平,四处飘荡,经常依附于别人生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随波逐流,而是仍然坚守自己高洁的志向和情趣。隐居隆中时,躬耕之余,常以诗书为伴,往来之人也皆是当时的清高之士。史载其好为《梁甫吟》,《梁甫吟》主要内容是写春秋时齐国的国相晏子设计除掉齐国三个勇士的故事。诸葛亮经常吟诵这首诗,有什么深刻含义呢?后世学者有多种不同的解说。如若结合诸葛亮后来的事迹来看,这首诗主要是对作为一国之相的晏子有所批评。众所周知,晏子是春秋时齐国有名的国相,在他的辅佐之下,齐国一度时期成为一个富庶强大的国家。《史记》中司马迁将晏子和齐桓公时的国相管仲并称,在历史上晏子素以博闻强识、大公无私、清正廉洁而为世人所敬佩。可就是这样一个备受后人推崇的杰出政治家,竟然采用了“二桃杀三士”的卑劣手段除掉自己的仇敌,可见其品行并不是多么高尚。诸葛亮后来做了蜀国的丞相,其地位等同于晏子,那么在丞相位上,诸葛亮是怎么做人做事的呢?陈寿在《三国志》中作了全面的评价:“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1]这就可见诸葛亮的道德品行远远高于晏子。中国古人对于交友非常慎重,与什么样的人相处,对于自己道德心性的修养至关重要。孔子曾说:“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卷四)诸葛亮隐居隆中时,经常与其来往的崔州平、徐元直、司马徽等人都是当时的名士,其中徐元直更是以孝行名闻天下。诸葛亮另有一篇《又诫子书》告诫自己的儿子平日喝酒要合乎礼节,“无致迷乱”。说到底,中国古人的修身养德不外是三纲五常、温良恭俭让等儒家教义,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仍然是我们大力倡导的行为规范。

二、勤学广才,志存高远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学习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但仅仅满足于快乐还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增长自己的才干,所谓“人不学,不成器”就是这个道理。孔子一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他先后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分别学习官职、音乐、礼制等,且终身不堕。他自诩“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史载其因为学习勤奋,把连接竹简的牛皮绳都翻断多次。孔子不仅自己勤奋好学,还经常告诫自己的弟子要勤于学习,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认为一个人即使自身具有仁、知、信、直、勇、刚等良好的品质,但是如果不注重后天的学习,依然会有极大的欠缺。他要求自己的儿子孔鲤学习《诗》、学习《礼》,否则说出话来也没有文采,自己也难以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大学》强调格物,即认为只有学习才能认识事物,进而探求事物的本质规律,最后才能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战国后期的荀子更是强调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性,他的名篇《劝学》结合日常生活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自古及今,有关勤学苦练的格言警句和人物事迹数不胜数。作为一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诸葛亮非凡的才能自然与其一生的勤于学习是分不开的。隐居隆中时,耕田读书便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他还多向有学问的人请教。史籍可考的有黄承彦、司马徽、庞德公、酆玖等人。黄承彦看重诸葛亮的才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诸葛亮向酆玖学习《三才祕箓》《兵法陈图》《孤虚相旺》等排兵布阵的知识,并进而在酆玖的引荐之下,赴武当山拜北极教主为师,学习六甲祕文、五行道法,这为他以后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勤于学习使诸葛亮具备了非常的才干,而远大的志向则是诸葛亮才华得以施展的重要因素。在《诫外生书》中,诸葛亮这样写到:“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告诫外甥要树立高远的志向,要勇于向先贤学习,经常以先贤的功业激励自己,更要有坚韧顽强的毅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否则一辈子庸庸碌碌一事无成,那样就是很可悲的了。可以说,诸葛亮的用世之心是非常强烈的。在《诫子书》中,他谆谆告诫儿子要及早学习,早立大志,否则“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是这样告诫晚辈的,而自己也正是这样践行做人的宗旨的。年轻时期的诸葛亮就有远大的志向,他好为《梁甫吟》,常常以管仲、乐毅作为自己的榜样,时刻想着干一番扭转乾坤的伟业。正如《魏略》中所言:“方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乎其始矣”。《三国志》本传载“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顺利的话,就要收复中原,恢复汉室基业,实现全国的统一,否则,至少也要拥有半壁江山,这正是诸葛亮素的大志。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最终帮助刘备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业。

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其实,不管是修身也好,学习也好,人在现实生活中最容易受到名利的困扰,一旦过分看重名利,人的目光就容易变得短浅,由此就会产生急功近利或者懈怠惰慢的情绪,这样最终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因此,自古以来,凡是注意修身养性或者心存大志的人往往能保持一种清心寡欲的状态。孔子就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他三番五次赞美自己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六》)孟子的母亲为了能使自己的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多次搬迁。对于静,《大学》里有这样的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就是说只有知道自己想要达到的境界,志向才能坚定,志向坚定了才能平心静气,平心静气了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了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了最终才能有所收获。传统的儒家也好,道家也好,还是佛家也好,都淡泊名利,追求宁静超脱的境界。诸葛亮年轻时,不慕荣利,不爱浮华,隐居隆中。在乱世出英雄的年代,自甘清贫,“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前出师表》)。实际上正是因为有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他才能够静观时变,揣摩天下形势,才能够有草堂对刘备的精彩对答并最终帮助刘备奠定蜀汉的基业。做了丞相之后,诸葛亮仍然生活简朴,不求奢华。这一点,在他的《自表后主》一文中有很好的体现:“臣初奉先帝,资养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短短几十字,现在读来都特别感人。大意就是自从跟随刘备以来,一切生活所需都是官府供应,自己不用再专门考虑生产经营维持生计。现在的家产就是成都的八百株桑树和十五顷薄地,这些完全可以满足子孙后代的日常生活。至于自己,常年带兵在外,没有什么大的花费,日常生活都有政府供给,不需要另外谋求生计,积攒多余的财物。自己百年之后,也要力求家里家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财产,这样死后也安心了。试着想一想,诸葛亮官位那么高,权力那么大,他完全有能力有条件获得更多的财富,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也完全有条件为子孙后代谋得更大的利益,可是诸葛亮完全没有这样做,而是将自己的全部财产公之于众,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做人境界!再看看当下不时查处的一些贪官,在位之时,利用手中的权力极尽贪欲之能事,房子几十套,存款上千万,吃喝嫖赌无所不作,不但自己腐化堕落,而且还纵容自己的家人、亲戚、下属等插手各个部门,大肆捞取各种利益,给党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完全失去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等到事发之后,判刑入狱,成为阶下囚,即使再怎么痛哭流涕,也无法挽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而自身也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又是多么发人深思令人警醒的深刻教训!跟诸葛亮的高风亮节相比,他们是多么的渺小浅薄!其实,从古至今大凡有远见的杰出人物,往往是非常崇尚节俭之风的。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司马光《训俭示康》一文现在读来仍感意义匪浅。“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认识和总结,更是无数志士仁人教育子孙后代的金玉良言!

四、结语

当下,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日益丰富,温饱问题早已解决,党和政府正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但与此同时,在广大社会中间,有不少人开始逐渐满足于现有生活,浑浑噩噩,不思进取,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更有一些人,为了攫取更多的财富,享受更高级的奢靡生活,不惜以身试法,做了许多违法犯罪的事情,最后身败名裂,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因此,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行事,如何教育子女,这是我们时刻都要思考的内容。三国时候的诸葛亮不仅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而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代。据2015年6月10日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江淮新闻网报道,中央纪委网站推出的“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的第二期就是专门介绍诸葛亮的后人——浙江兰溪诸葛村的村民如何在《诫子书》的影响之下正道做人的。文章说,诸葛村的每个村民都受到《诫子书》的熏陶,他们都懂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朝历代的诸葛亮后裔中没有出现过一名贪官。村民继承先祖遗风,淡泊宁静,和谐相处,村干部把勤于职守廉于自律作为一种自觉行为。不仅如此,诸葛村还专门设立了“诸葛亮廉政事迹陈列馆”,把《诫子书》编成少儿歌曲广为传唱,编撰了《人文诸葛》文化乡土教材供诸葛镇中小学课外阅读;诸葛后裔除了把《诫子书》作为家训世代相传之外,还专门制订了《诸葛氏家规》,内容具体详尽,这些家规万变不离其宗,都围绕《诫子书》这个根本来制订。这是诸葛后裔凝聚家族、规范后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是诸葛后裔家风文化的一个灵魂。将《诫子书》的影响由家风扩展为民风、国风,对于我们今天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张连科,管淑珍.诸葛亮集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子书晏子诸葛亮
王充著述意识的构建与汉代子书体式的变迁
晏子不辱使命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诫子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晏子辞退高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