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后续管理路径探索

2015-03-18 18:29郭士焱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青年教师考核

□郭士焱

一、高职院校人才引进的现状

(一)高等院校人才引进过于机械化。高等院校人才引进机械化主要是指高校在人才引进上没有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没有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很多高等院校谈到“人才”就盲目进行引进,并没有考虑人才的引进是否能够满足高等院校专业的需求,更没有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这样就使得高等院校人才引进演变成为了一种机械化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引进,很多高校都就人才引进的重心放在了人员的学历、职称上面,并简单认为高学历就是高素质、高能力,造成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引进的机械化。

(二)高等院校人才引进过于表面化。高等院校引进人才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才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而推动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但目前部分高校在人才引进上存在着“重引进,轻使用”的问题,有部分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在人才引进后,却只是将其作为摆设,没有让高校人才具备的优势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高校人才利用率大大降低,导致人才的浪费。

(三)高等院校人才引进过于功利化。目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将人才引进作为其提升学科知名度和招生竞争力、申请资金、申报博士硕士点的筹码,更是各高校之间进行攀比的手段,目前大部分高校在人才引进工作中都制定和完善人才考核的规定,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少会有高校严格按照考核制度的相关规定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往往只是从高校学科、专业以及申报资金、项目等角度进行考虑。这样也就出现了部分高校片面追求人才的数量,而忽视了人才的质量,造成学校虽然人才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师资学历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对高校学科发展却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

师:孩子们,知道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生:母亲节)我给我的妈妈送了两份礼物。(出示课件:包包326元 丝巾235元)

京师图书馆对图书馆的捐赠事业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成立后不久,即向教育部呈送奏折,建议实行“呈缴本制度”,并对各省官书局所刻书籍、最新修刊的志书和各种著名碑碣石刻拓本进行征集。奏折的获批使得京师图书馆的馆藏量迅速增加。同时,京师图书馆亦对私人藏书进行征集,征集图书“有价可计”,对不愿“计价”者,可根据捐赠情况授予奖章或匾额等。

二、强化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后续管理工作的策略

贴近临床需求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当今护理专业教学的中心任务。近年来,因护理专业招生规模扩大,致使临床教学需求与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不断加剧,学生接触临床、见到典型病例的机会少之又少。情景教学直观、形象、生动,不失为弥补临床护理实践不足的有效方法[1]。案例是实施情景教学、搭建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如何将其规范编写并合理应用值得每一位专业教师深思。笔者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就专业课教学案例的编写、应用进行了以下总结。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制度,为新进人才提供机会。一是要完善新进人才岗前培训工作,丰富人才岗前培训方式,传统的高校人才岗前培训方式都比较简单,形式更是过于单一,培训内容还主要是围绕教师岗前培训考试展开,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新进人才的培训需要。完善高校人才岗前培训工作需要地方高校人事部门做好同学校教师培训中心的沟通工作,紧紧围绕岗前培训考试、新教师沙龙活动以及新教师户外参观等活动,将工作的重心放在那些教学经验比较缺乏的新进人才身上,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了解目前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培养他们更快地具备高校教师基本素质,建立起与高校教师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培养新进教师团结协作能力,以及他们对高校的归属感。二是为新进教师提供进修机会,目前高校应该为每年度的教师进修提供更加充足便利的专项经费,并通过完善优秀青年教师项目资助计划、国内外访学等进修项目,为高校新进人才创造更多更好的进修机会,利用这样的方式实现新进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和帮助新进教师人才能够更好更快地投入到高校科研工作中去,为高校科研工作贡献出更大的力量,将其都培养成为高校学术骨干。三是要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高校新进人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接受高校岗前培训工作,对高校中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新进人才教学经验尚浅,在很多方面都还不能够满足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新进人才适应高校的发展和专业建设工作,提升高校对于新进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就需要高校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需要高校人事部门负责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的管理和监督工作,高校其他院系负责青年教师导师制的组织实施、建档、指导和组织考核等工作,采用这样的方式,其目的就是建立一个“一对一”的青年教师导师指导制度,为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提供条件。

(一)完善高校跟踪服务工作,培养新进人才的归属感。完善高等院校人才引进后续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树立全局意识,制定一系列紧凑、有序的后续管理措施,并建立一个主要的部门带头,高校其他智能部门进行相互配合,共同做好高层次人才入校以后的配套工作,如,学校人事部门需要积极做好人才的购房补贴等经费的发放工作,高校的科技处要完善科研项目启动和人才经费使用说明等工作,完善高校人才系统、高校和人性化的跟踪服务工作,帮助高校新进人才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培养新进人才对高校的归属感,这样才能帮助高校人才能够更好更快投身到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去,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提升人才工作效率。高校在进行人才的引进时,需要根据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层次水平,在签订人才聘用合同的同时,更需要与其签订具体的岗位目标任务书,这样一来,高校便在新进人才聘用合同和岗位任务书规定的范围内,对新进人才进行聘任中期和整个聘任期间工作的考核。但需要注意的是对新进人才聘期考核需要遵循定量、定性和人性化的原则,并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师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新进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教学的工作效率。另外需要结合对新进人才的考核结果,对新进人才工作进行评价,对于那些没有达到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预期目标的人才进行鼓励和保护,并帮助新进人才找出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帮助其更好地解决困难。

(四)强化高层次人才的使用效率,提升人才利用率。高层次人才作为高等院校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储备的中坚力量,并承担着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职责,所以,高校要做好高层次人才教学、科研以及他们个人生活需求的工作,结合他们对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现状的意见和建议,对高校教学工作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特别对那些定期的高校岗位聘任工作进行了解,进行高校教学、科研规章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提升高校新进人才对他们自身岗位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保持新进人才队伍的稳定,尽量减少高校人才因压力过大向其他学校进行流动的现象,避免降低人才使用效率,对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产生影响。

三、结语

对于高校人才引进工作而言,高校人才引进的后续管理工作才是整个高校人才引进管理工作的重点,高校人才引进后续管理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完善高校教学工作就需要高校提升对人才后续管理工作的重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人才后续管理体系,更好更快地发挥高校人才的作用,对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贡献出自身的一份力量。

[1]李豫凯,庄玮.试论高校人才的引进与后续管理[J].文教资料,2011,15

[2]易耀平,罗亮梅,董玲等.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10,12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青年教师考核
“海南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实验室” 辐射带动我校科研工作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