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资源角度解决酒店业“软件过软”问题

2015-03-18 18:29薄利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

□薄利侠

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产业要升级,关键是劳动力结构要升级,劳动者价值创造能力要提升。这一论断将成为新时期我国酒店行业和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被提上新的高度,成为酒店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酒店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各地均不同程度地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加大投资。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催生了酒店业的蓬勃之势,我国的酒店业发展甚至被称作呈爆炸式增长。酒店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就业率的增长速度上的贡献远远超过传统行业。而与此同时,我国酒店业仍呈现出“硬件够硬、软件过软”而带来的后劲不足现象。究其原因除了酒店企业文化等软实力构建方面的显性差距外,其根源在于我国酒店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相当薄弱,已成为制约酒店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及流失严重。

二、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引入

人力资源管理HRM是20世纪50年代由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他的《管理实践》一书中最初提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率先开设,随即便获得了广泛的国际重视。1922年,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系正式成立,由此设立了世界第一个酒店管理的本科学位。1950年被誉为现代饭店的创始人和美国饭店之父的埃尔斯沃斯·斯塔特勒(Ellsworth Milton Statler)将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系独立成为一个学院,创立了美国康奈尔大学饭店管理学院,以培养饭店管理人才,发展饭店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从而使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了高校的讲台。

而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本科院校。应旅游经济和酒店业发展的需求,社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很多高校才相继开设了酒店管理类专业。据统计,2012年我国开设旅游与酒店管理类专业的高校已超过230所。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和大规模招生并没有有效缓解酒店业因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及流失严重而造成的“软件过软”这一难题。至此,我国酒店业及高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院系逐渐清晰地认识到酒店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还需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去解决。必须把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给予更多的重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理论和实践要求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点,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三、调整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以解决酒店业“软件过软”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无论是在高职高专还是在本科院校都应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目前,仅有少数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把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很多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把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选修课,在毕业实习前最后一个学期开设,即第5学期,周学时为2~3节;有些专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率先开设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但是作为考查课,课时短且没有安排实践课;多数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还未开设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生往往只是从管理学原理、饭店管理等课程中接触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没有深入学习。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作为酒店业主要人力资源来源,其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和理念的薄弱,正是造成我国酒店业界“软件过软”的根源。因此应在较早的学期,保证足够的理论和实践课时,广泛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等先进教学方法,并且尽量安排有一定人力资源实践工作经历和经验,或者具备人力资源师资质的老师讲授。另外,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调整:

(一)加强行业认同。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要引导学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课堂上多向学生介绍酒店的发展和优势,以及酒店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大量、迫切的需求。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锚理论,让学生了解酒店作为一个小社会,有不同的部门和发展方向,能够满足职业锚理论中技术职能型、管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这8种不同类型职业追求者的需求。帮助他们提高行业认识,培养行业感情、加强行业认同,积极融入行业、努力开拓未来。

(二)强化专业技能。除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提高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还应引导学生强化专业技能、加强自我提升。例如,招聘章节,不仅要学会拟定招聘计划、设计招聘广告、列出面试提纲、举行一次酒店专场模拟面试、设计面试情况记录表等。同时,通过这些实践练习,对照自身状况加以改善和提高。在培训、激励、薪酬、绩效等章节均“内外兼修”地去强化专业技能。

(三)强调职业素养。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酒店各岗位工作和人际生活,更快更好地融入顶岗实习、完成实践教学目标,培养起对专业的热爱,树立在行业内发展自我的信心。同时,引导学生从人力资源的高度、全局的维度、管理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处理各种关系、面对自己每天的工作和环境,树立增强自身人力资本价值、关注职业发展的观念,引导学生尽早了解并做好职业规划,提高职业发展水平和能力。

(四)增强就业能力。深入学习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鼓励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可以在各种企业、行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工作。同时,既有酒店管理专业专业背景又有人力资源管理师从业资格的学生,如果在行业内沉淀下来,也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不仅有助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增强自身发展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对酒店业的长足发展意义重大。

四、结语

只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紧紧围绕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教学规律与行业生产经营规律紧密结合,使教学服务于、贴近于企业,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进而从人力资源角度协助酒店业解决“软件过软”的问题。

[1]唐景莉.访陈锋:引导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有多重意义[N].中国教育报,2014-10-20(10)

[2]朴英姬,宣善文.中韩旅游合作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当代韩国,2008,4:15

猜你喜欢
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国内酒店业危机管理的应对及措施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中国酒店业的海外生意经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酒店业基于顾客满意的顾客忠诚研究——以池州大九华宾馆为例
打开酒店业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