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信息服务策略探索

2015-03-18 18:29张红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检索数据库

□张红艳

数字阅读以其便利、包容、随性、活泼等独特个性和优势悄然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与生活方式,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等提供了巨大帮助。[1]随着图书、报纸、期刊等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等,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已经悄然发生改变,数字阅读逐渐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作为藏储文献资源的高校图书馆,也应当随着阅读方式的改变而创新服务。

一、数字阅读的特点

数字阅读就是指人类利用数字技术,将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内容编辑加工后,以数字代码方式存储在光、电、磁介质上,通过数字化终端(如网络浏览器、电子阅读器、电子纸或音视频设备)读取信息的活动。[2]数字阅读具有以下特点:

(一)数字阅读内容丰富。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监测统计,2011年全球数据总量已经达到1.8ZB(1ZB=10亿1TB),预计到2020年全球的数据量将达到35ZB,增长近20倍。[3]在文献类型方面,既可以是图书、报纸、期刊等文献资源,也可以是小说、地图、博文、新闻、生活资讯等;既可以是教科书,也可以是课外读物;既可以是学习用书,也可以是娱乐消息;既可以是文字、图片,又可以是声音、影像等。总之,数字阅读内容会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更加丰富多样,实现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二)阅读载体多样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承与传播文献资源的载体跟传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龟甲、青铜、竹简、布帛、纸等载体变为现在的以光、电、磁等为介质的产品上。因此,我们的阅读载体也变成了现在的如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PAD、MP4、MP5、电视等数字设备,这些既是文献资源的数字存储设备,也是数字阅读工具。

(三)信息检索方便、资源获取迅捷。当我们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源中查找资料时,数字资源相较于传统的纸质资源,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特别是信息检索非常方便迅捷,只要在检索框中输入能够表达主题的检索词,然后利用适当的检索技巧,就可以在数秒内达到自己的检索目的。同时当资源数字化以后,可以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实现共享。

(四)阅读时空开放。传统阅读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受到的约束较大,而数字阅读对时间和空间的要求更开放。他们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阅读,既可能会利用排队、坐车、上课前、课间等小块、零星的空余时间来进行快速阅读,也可能会在餐厅、公共汽车、会议室、床上等场所来满足自己的阅读兴趣。[4]

二、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信息服务的现状

(一)重视数字资源建设。数字资源是数字阅读的基础,所以高校图书馆都非常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图书馆的购书经费也基本上是减少纸质资源支出,而向数字资源大力倾斜,具体主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展开。一是大量购买数据库商家出版的学校学科所需的优质数字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数据库资源。二是自建数据库,这也是各高校图书馆近年来创新服务的一个重要体现。三是通过学科馆员将优质的网络资源收集整理,推荐给读者。

(二)重视数字阅读设备的购买。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为创新信息服务吸引大量的读者,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各高校图书馆都积极地购买数字阅读设备,一方面如在馆内增加电子书借阅机、电子读报机等设备,另一方面也在大量地购买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设备,并提供馆内外借阅服务,这一举措极大地方便了阅读者,因此也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支持与拥护,尤其是年龄较大或者行动不便的老教师,以及因昂贵价格而无力购买电子书的学生。

(三)重视对用户信息检索能力的培训。信息检索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对于高校师生而言,图书馆不仅要承担资源建设的责任,更要注重对用户的信息检索素养的培养与培训,所以高校图书馆会通过学科馆员开设数周的信息检索课、举办各类数据库信息检索培训讲座或邀请数据库商家直接到馆培训,来提升用户的信息检索能力和提高对数字资源的认识与利用,以便在浩瀚的资料中快速获得所需情报。

(四)开通移动图书馆服务。当今高校图书馆为了拓展和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加之大学生持有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纷纷开通移动图书馆服务,使用户不受时空限制地更开放地检索查询信息。具体为用户可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下载“移动图书馆”客户端,可以实现自助查询个人的借阅信息,预约续借,图书馆OPAC馆藏书目查询,包括图书、期刊、报纸、视频等学术资源的检索,如本馆有购买电子全文,则可以通过在线或者下载进行原版阅读,如没有购买,也可以文献传递等。

(五)重视对图书馆环境的改善。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必须是在校园IP地址范围内免费使用,其他一些阅读设备也都在图书馆内,所以对大学生用户而言,意味着在图书馆进行数字阅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为了让读者有一个更舒适的阅读环境,高校图书馆在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如改善图书馆网络环境,实现馆内无线WIFI全覆盖,且可免费使用,让读者不用担心因上网而产生流量费等后顾之忧;二是进行文化建设,在楼道走廊悬挂名画或名言警句等,让读者进馆伊始,在无形中就接受文化熏陶;三是设置休闲服务区,提供桌椅放松身心等;四是图书馆硬件建设,如安装中央空调,自助饮水机等。

三、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信息服务之建议

(一)重视馆员的数字阅读服务理念与能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应打破旧的思维方式和服务理念,提升信息服务的能力。除了学科馆员可以提供参考咨询和科技查新等信息服务以外,在从事一线借阅工作服务的馆员,除了解决读者在自助借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应接受各类培训,以便了解和学习馆内新进数字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功能,同时要对馆内购买的数据库资源有所了解,以便适应时代更好地为读者开展信息服务,同时借此改变图书馆员给大家留下只会从事借阅、整架上书等简单操作的传统印象,提升图书馆对于学校乃至社会的影响力。

(二)重视馆藏资源数字化。在数字阅读的大背景下,数字资源建设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要继续加大投入,除购买学科发展所需或者综合性的优质数据库资源以外,包括常规性的电子图书、期刊论文等,也要注意加强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如古籍文献、学位论文等,以便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要根据读者需求,或者应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形成馆藏特色资源优势,为读者提供特色服务。

(三)整合数字资源。当文献资源的数字化成为趋势以后,出现了众多的数据库检索平台,对于用户而言,只能在单个数据库或检索平台进行检索,极不方便,因此,实现数字资源的整合对于用户和图书馆来说都极为重要。而网络资源系统的整合就是一个由计算机网络和相关技术构成的系统,实现数字资源的集中管理,跨平台、跨数据库检索。对不同的数字资源实现无缝集成,建立统一的索引,读者通过这个统一的用户界面,可在多个网络数据库平台上实现检索操作,从而克服了不同网络数据库因其检索界面、检索途径、文件阅读格式等诸多不同而带给读者的诸多不便,以实现多种数据资源的联合查询。[5]

(四)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推广与宣传。每年图书馆都会投入极多的经费去进行资源建设,但是很多数据库资源却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地步,原因竟然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图书馆购买了哪些资源,所以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实现数字资源的最大最优利用,高校图书馆一定要重视数字资源的宣传与推广。如可通过数据库资源培训讲座、有奖问答、利用关注有礼、现场推广会等方式,亦可以通过传统和新媒体相结合宣传推广,如宣传单、海报、展板、微信、微博、校内广播站、图书馆网站等,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

[1]曾敏灵.数字阅读与图书馆的应对策略[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2:8~11

[2]杨志刚,李慧.开展数字阅读 提升图书馆内容服务[J].图书馆论坛,2011,1:123~125

[3]德萍.“大数据”赶超信息化主战场[J].金融经济,2013,3:24~26

[4]易斌,李斌,黄华彩.大学生数字阅读与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创新[J].晋图学刊,2015,2:34~36,78

[5]李亚军,何凤毅.数字阅读与图书馆创新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11,S1:162~164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检索数据库
数据库
医学期刊编辑中文献信息检索的应用
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研究
数据库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数据库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数据库
公共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