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 理论运用于高校教务管理的思考

2015-03-18 18:29赵彦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教务管理体系管理人员

□赵彦霞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的改革,我们将一些先进技术引入到其中,其中效果最明显的当属SOP 理论。SOP 是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这三个单词组合的意思是标准作业程序,也就是说,我们在做某一项具体工作的时候需要采用统一的格式来对这件事情的流程以及标准进行描述。根据定义可知,SOP 理论就是标准作业程序的意思,而这里的标准则代表了最优秀的概念,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流程都可以定义为标准,这里的标准作业程序意味着我们需要将所有的流程做到尽可能的量化、细化以及标准化。SOP 理论一般多见于企业中,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运用SOP 理论并不常见,然而随着高校发展越来越快,其教务管理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因此,近些年来,人们慢慢地开始将SOP 理论运用到高校教务管理中。

一、传统的高校教务管理方式存在的不足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绝大多数高校对于教务管理都存在很大误区,这些高校的领导们一直以来受到的思想教育都比较传统,对于高校教务管理认知不够,认为高校管理中教务工作并不重要,因此,将所有的管理重心都放在了学生身上,使得高校的教务管理过于片面,过于单一,没有一定的监管系统,没有一定规范性。具体表现如下:

(一)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并不熟悉自身业务。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业务流程都非常重要,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必须遵循流程进行,其中包括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而传统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制定相应的业务流程,各个岗位的业务人员对于自身工作内容认知并不清晰,他们并不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这种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大大下降,其中包括各个岗位的管理人员,对于这些员工来说,工作能不做就不做,在他们认为,这些工作并没有明确的分工划分,因此推脱起来非常容易,最终导致高校教务管理过于混乱,非常不利于高校的发展。

(二)没有完善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普通高等大学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各类型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离不开校内教学管理制度的限制,每个高校必须有制定好的规章制度,学校才能依靠这些制度运行。然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大部分高校虽然对于每一个岗位都设立了相应的责任制度,而且也制定了一些与这些岗位相关的条例,但是这些制度本身就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些制度的建立并没有明确的规范标准,因此,执法人员并不清楚应该依据什么来进行,该对哪些内容进行规范,执行的完成情况他们并不清楚。

(三)没有高校教务管理质量监管体系。虽然很多高校制定了教务管理制度,但是并没有制定相应的监管体系。这样一来,教务管理部门可以对管理制度进行任意更改,从而使得教务管理制度过于片面,没有规范性。与此同时,管理部门制定了目标需要下发时也需要监管部门进行监控,否则一旦基层员工对于下发任务产生认知偏差,就会导致整个工作质量大大下降,从而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

二、SOP 理论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体系构建

(一)运用SOP 理论的目的。SOP 这个单词最早出现的地方是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它要求企业的生产过程必须有一定的操作流程规范,而且这种流程制度并不能过于单一,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制定不同方式的规范措施。传统的流程规范只是教会员工需要做些什么,而SOP 理论却大大不同,它不只教会人们做些什么,还指导员工如何去做。与企业管理方式相同,高校教务管理也有其特定的规律方式,为了加强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我们需要研究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关键之处,从而了解管理过程的规律。而SOP 理论的运用就是要求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要根据自校特征以及各个岗位不同的工作目标来制定符合各岗位工作人员性能的规范流程制度,同时,在以后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要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使其更加完整,当然,这种管理流程体系的制度需要在整个教务工作管理基础上进行。

(二)高校教务管理体系中SOP 理论的具体内容。只要改变传统思想就会发现,高校的教务管理过程其实是一件非常复杂、浩大的工程。我们必须从学生入学前的准备开始进行,从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制定对于新生的培养计划,到学生毕业之后对学生所有信息进行收集以及整理,这些都需要列入到我们的高校教务管理过程中,因此,高校要想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加入SOP 理论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在制定运用SOP 理论的高校教务管理体系时,我们不仅要采用先进的科学理论,还要考虑各方面的问题。我们不能只站在制度建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还要从高校领导以及工作执行者的角度想,这样我们所制定的流程才能够更贴切,才能够满足高校内各岗位工作人员的需求。

三、制定SOP 理论高校教务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为了使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更明确了解自身业务流程的内容,了解本校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以及目标,我们必须转变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摒弃传统的经验型思想,增加自身管理的认知,从而达到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观念。只要改善这种传统的思想,管理人员才能看到自身业务所需,才能明白自己需要做些什么。而且,高校教务管理体系不能只停留在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为我们的管理体系进行武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合理对其进行划分,从而大大提升高校教务管理的效率。

(二)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规范。虽然我们在高校教务管理体系中加入了SOP 理论,但这也不代表我们的体系足够完善,因此,为了使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能够更为规范,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所制定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教务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运行。

(三)提升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培养出更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我们需要对高校管理系统进行更规范的提升,同时,对于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也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我们在选拔教务管理人员时,需要要求管理人员具备有高度的政治素质,同时保证其工作作风要务实、严谨,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了解与管理科学相关的知识。为了使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能够更顺利实施,这样一支高素质、高要求的人才队伍必不可少。

四、结语

有人问,什么是管理,一些学者给出的答案是管理就是整合,就是激活,就是协调。这里的整合就是有效地整理、整顿我们所有的资源;激活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能量;协调就是使人与物达到最好的协调状态。而在高校教务管理中怎样让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坚守自身岗位成了高校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运用SOP 理论的高校教务管理体系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高校教务管理各种繁杂的工作中,这种体系能够有条理地对全校工作内容进行划分,从而指导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工作。

[1]戴云龙.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1,10

[2]闵杰.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差错因素及监控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1,6

[3]徐琳.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经验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

[4]唐文利.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7

[5]陈莹.浅析高校教务管理的创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6

[6]朱丽丽.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校教务管理的应用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4,31

猜你喜欢
教务管理体系管理人员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写在最后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