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2015-03-18 18:29□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竞争力竞争

□张 敏

新时期,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国内经济新常态的要求,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将更加严峻。企业要求生存与谋发展,必须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资源配置与市场需求统一而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也就是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不是指企业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体系。可见,企业要构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完善这个体系建设,并且将这个体系中的关键要素价值发挥最大化。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价值特征。企业生产的产品要质量好、品种多,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有需求才能占领市场。有市场的产品,才能体现其价值特征。二是具备创新技术。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创新能够驱动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在同行业的利润最大化,获取超额利润。三是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直接运行在市场经济这一大海的风口浪尖,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主体之间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人才,才有可能实现企业的科技创新。所以,企业的创新人才,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二、制约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

我国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大环境。这意味着企业承担的责任更重、压力更大。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企业的发展问题解决不好,中国经济发展就失去了前提。当前,制约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的价值观念淡薄。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好的产品,即有市场认可和急需的产品,有较大的消费市场,也就是说要生产出质优价廉花色品种齐全的商品,这样企业才能有发展潜力。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对市场反应不敏感,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不在产品的质量上做文章,只是从产品的营销方式上下功夫,在其产品的广告宣传上花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二是科技创新不足。企业创新机制缺乏,创新动力不足,这是目前制约很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就是生产力,技术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中心内容就是技术竞争。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投资创新原动力不足,将直接影响产品的创新能力。三是企业缺乏优秀的人才。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无论是国家之间还是企业之间,其本质上就是一种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实力获取的前提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才。企业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是企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这是现实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

三、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路径选择,协调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才能实现。每一种路径的选择,都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站在国际、国内市场经济运行的大潮中,找准位置,定好坐标,探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之路。

(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驱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当前,我国企业大多存在着技术创新水平低,自主研发能力滞后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提高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对一些有特别贡献的科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股权、期权等分配方式,实行等级分配、利益共享的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科技人员和普通职工的积极性。二要应用社会科研院所的良好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拓宽门路,实现科技创新驱动。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市场,要通过市场实现产品的价值,同时也要通过市场吸收社会资源为我服务。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大舞台,企业要做到能收会放,从容应对市场,从容参与市场竞争,这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三要不断探索新的科技创新模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能力,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则必须要有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科技研发能力,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这样的企业才能够站在研制开发的制高点,认准市场变化,针对市场需求生产出质优价廉的好产品,从而实现企业的超额利润,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整合企业的核心业务。整合企业核心业务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什么是企业的核心业务?这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核心业务。在正常情况下,企业产品的供应、生产、销售全过程,是企业的价值增值全过程。这个过程是企业的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是企业利润的来源过程和实现过程的统一。这两过程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二者之间是有机的统一,是实现企业利润的关键,是企业的核心业务。

企业的核心业务的整合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突出企业核心业务。价值链上游环节经济活动的中心是围绕着产品,与产品的技术性紧密相关。技术的研发,要从产品质量上下功夫,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资源状况,分析企业核心业务的支持功能和成本效益,将价值链上游的工作做扎实,让企业在高的起点上生产出好的产品。价值链下游的中心环节是消费者,是市场,企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市场的认可度。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将由市场来体现,市场是实现企业价值的关键。在这一问题上企业要审时度势,了解市场,把握市场,尽量做到让本企业产品适销对路,顺利实现价值增值。这就要求企业把尽可能多的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中去,使资源在本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得到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二是将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利用社会资源,提高企业效益。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经济运行状态下,企业要做到投入少、产量多、效益好的状况,则必须通过企业之间的社会化分工,使一个企业的非核心业务成为另一个企业的核心业务,实行企业非核心业务的外包服务。这种企业的组织方式在国际上叫做企业集团或企业系列,即大企业将产品的零部件承包给小企业来完成。这样既有利于大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也有利于小企业资金的保障,技术上的支持。这是当代企业发展的经验之谈,也是中国企业值得践行之举。

(三)加大企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竞争是一种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则必然把握好人才培养这一关。企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核心竞争意识。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认识核心竞争力,把握核心竞争能力的领导。企业有这样的领导,才能准确了解市场,才能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才能较好地把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二是积极培育科技人才。企业科技人才是指掌握企业核心技术,从事企业核心业务的工作人员。企业科技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企业应积极引进和培育科技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杨永胜.从竞争力到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集团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2]容和平.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管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

[3]娄亮华.合力观视阈中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模型构建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65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竞争力竞争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感谢竞争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