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智慧馆员的培养及制度建设

2015-03-18 18:29陈星星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智慧

□陈星星

一、智慧图书馆与智慧馆员概述

“智慧图书馆”这个词源自国外,最早出现于2003年,由欧美图书馆界率先提出,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的学者艾托拉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个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而且可以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引发了图书学界的一系列探讨。在国内,图书馆界学人从各角度,对智能图书馆作出不同的阐释,且多与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化图书馆等新思维、新理论、新技术紧密关联。例如,从技术角度来说,智慧图书馆通过信息技术改变了用户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交流模式;从服务角度而言,智慧图书馆实现了由“知识服务”向“智慧服务”的大幅度提升;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智慧图书馆给读者提供了全新的阅读与感知体验,实现了“智慧化体验”。总体而言,智慧图书馆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大量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实现全新传递和智能处理,与此同时,通过对用户信息的精准分析,提炼用户的需求,并进行对应分析和深度组合,提供专家式“智慧服务”。在可以想见的未来,智慧图书馆将成为图书馆提升影响力、重塑形象、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方向。智慧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将对传统的图书馆行业产生极大的冲击,这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新型图书馆不仅仅为读者提供海量的文献资源和舒适愉悦的阅读环境,还在这种阅读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深入用户的思维领域,引导用户进行阅读,进行“知识创新”,帮助读者产生智慧。往更高层面上说,“智慧型图书馆”通过人与知识的互会交融,给读者创造一种和谐的知识生态环境。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智慧图书馆在资源配置、技术更新、服务升级等环节,都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传统图书馆主要以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为主,馆员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他所需要的资源,这种模式完全由用户决定。而智慧图书馆中,智慧型馆员作为“智慧服务”的核心和主体,对用户的阅读数据、教育背景、工作阅历等进行分析,由此分析出用户的阅读爱好、倾向和他的潜在需求,从而对服务模式和内容进行实时调整,最后用户所得到的,可能会大大地超出他原本所需要的。这种方式对传统的知识服务模式进行了升级和重塑,对馆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深、更广的要求。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能达到何种水准,基本上取决于智慧馆员的个人素质,可以说,智慧馆员队伍的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智慧图书馆的质量。

二、智慧馆员的核心能力要求

“智慧图书馆”主要提供的是以馆员为核心主导的“智慧服务”,相对于传统图书馆员,智慧型馆员不仅仅是一个图书馆员,能够适应日常图书文献资源体系运行、管理和服务。还应该是图书馆信息专家型人才,具备丰富的图情知识、敏锐的专业触觉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智慧馆员的水准直接决定了“智慧服务”深度和广度,进而影响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一)具备快速知识更新能力。智慧图书馆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新生事物,随着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传统图书馆的整个服务系统都将转为基于读者需求而建设的智慧平台。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智慧图书馆员不但要熟悉传统的图书情报学知识,还要大量学习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知识分析能力与前瞻性,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有效跟踪和及时对比,并能针对读者的不同需要,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与个性化思路。

(二)学科服务和专业科研能力。学科服务是图书馆对外业务中高度专业化的服务类型,在高校图书馆中尤为重要,要求智慧馆员有较扎实的学科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用户快速、有针对性地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节省用户信息获取的时间。因此,智慧馆员一方面要具备相当的图情知识,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熟悉所服务学科的研究背景及科研热点,跟踪该学科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等,甚至可以说,智慧馆员应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学科研究的潜质,成为某一或某几个学科的文献研究专家。

(三)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层次大大地超出了传统图书馆,其工作已不是传统图书馆单一的线形流程,而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方位的开放式协同服务。对馆员来说,这种全方位的开放式协同服务,肯定会遇上很多超出自身的知识水平或认识范围的问题,这时候,必须依赖团队合作。从用户的资源获取到深入跟踪用户的需求,甚至到信息资源的组织、服务平台建设等等,都需要图书馆及用户的协同支持,可以说,智慧馆员的整个服务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协同互动过程。

(四)具备协调与沟通的能力。智慧馆员独当一面,以自己的“智慧”直接服务于用户,为用户设计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积极引导用户进行互动,参与自己的服务工作,与用户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馆员必须紧密跟踪用户的动态,解决用户的疑虑,保持对用户需求的高度敏感,积极交流,在双向交流中达到认知的高度统一。因此,馆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和语言沟通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公关与协调能力,能深入了解并探究用户的潜在需求,独立解决服务过程中的困难,让用户满意而归。

三、智慧馆员的培养对策

智慧图书馆员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力量,对大多数图书馆来说,馆员的学历偏低,协作能力较弱是建设智慧型图书馆的“软肋”。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大量招聘高学历人才,但更重要的是长期有效的智慧馆员培养机制与职业生涯规划。

(一)选拔有潜力的馆员。图书馆的从业人员较为复杂,学历层次不一、学科结构不等,对图书馆业务的熟悉也各有差别。从长远发展考虑,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选拔一部分有潜力的馆员来从事智慧馆员工作。从每位馆员的专业背景和主攻方向入手,通过业务调研、同事推荐、读者反馈、管理层考察等种种方式,明确每位馆员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再通过馆员的年龄、性格特点、业务经验、学科背景等各项指标,合理区分本馆的专业梯队,为图书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二)建立智慧图书馆员培养制度。为不断提高智慧馆员的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素质,对选拔出来的优秀馆员,应进行合理评估,除了应具备馆员的基本能力与素质之外,还要考核馆员的知识结构、学识经验,团队精神等等,对不足之处,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例如进行服务学科领域方面的辅导,选拔优秀馆员参加智慧图书馆方面的学术交流会议、到其它兄弟院校进行参观考察,加强馆际间同行的交流探讨等等。

(三)因材施教,打造个性化智慧馆员。智慧图书馆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智慧馆员的能力而展开,带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因此,在对馆员的培养过程中,不宜完全参照理论知识,照本宣科,而应该考虑到每位馆员的特性,尊重每个馆员的兴趣及能力特长,有针对性地加以开发,并与馆员的长期职业规划加以协调,在维护图书馆整体发展的前提下,帮助馆员了解自身能力,挖掘潜能,使每一位馆员的成长与图书馆的发展高度融合。

四、加强智慧馆员的思想建设

图书馆员是一个职业倦怠感相对较强的职业,因此,馆员队伍建设不仅仅是理论方面的培养建设,从思想上应当竖立起智慧馆员的工作荣誉感和使命感,图书馆应当在业务培训之外,加强智慧馆员的思想建设工作,帮助每个馆员了解智慧图书馆员的历史和内涵、潜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让馆员产生职业归宿感及成就感,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工作。

五、智慧图书馆的人才制度建设对策

人才建设是智慧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渠道,不仅要重视对现有馆员的普遍培训和提高,而且要将对人才的培训和规划上升到整体策略的层面上,将之纳入图书馆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

(一)争取上级领导支持。智慧图书馆和智慧馆员制度是图书馆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创新的服务模式,这一理念和模式的推广仅由图书馆本身来完成,力度和深度是远远不够的。应争取上级机关及领导的支持配合,如地方图书馆应与当地文化管理部门积极互动,合作开展各项活动,进行深入推广。高校图书馆则需要得到各院系领导及分管领导的认可,更有利于与各院系领导及教师进行配合,与各院系科研精英进行深入交流,为智慧馆员的工作开展提供便利条件。

(二)建立智慧馆员长期发展规划。智慧馆员的培养不能仅从引进高学历人才入手,而应成为一种长期可行的制度,图书馆管理阶层在对智慧馆员进行评估时,不宜“一锤定音”,而应根据他们的专业背景和工作表现,确定能力权重,在专家指导之下,针对他们的职业特性设计培养方案,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以及将来的工作规划。智慧馆员之间,也应建立团队例会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分享各自的心得、经验,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提高。

(三)完善智慧馆员考核制度。智慧馆员的工作不同于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服务量和其价值产出无法套用常规的考核机制,对智慧馆员的考核,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弹性考核办法,对一些工作可以量化计算,例如馆员每月与对口科研单位或重点用户联系的次数、进行知识培训的次数等等。此外,智慧馆员直接服务于用户,要重点考查用户的体验和感受,如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服务态度及用户反馈、用户满意度等等。

(四)鼓励内部良性竞争,建立监督机制。竞争是推动人才建设的重要动力,在图书馆这种相对轻松的教辅部门,图书馆员大多数满足于做好份内的工作,却缺乏开拓冒险的精神。因此,引进良性的人才竞争机制、调动智慧馆员的积极性是做好人才建设的重要工作。一方面要推动严格的监督机制,定期开会,通报各自的工作量,不胜任者予以替换,另一方面,制定奖赏激励制度,工作表现突出者,给予精神及物质奖励。

六、结语

总体而言,智慧图书馆员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课题,图书馆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汲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探索出符合本馆人才培养方案及制度建设,整合馆员队伍,使每一位馆员的成长积极融入到图书馆的发展之中。

[1]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1~5

[2]张岩.城市图书馆“智慧”转型中的三大科技应用领域[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6):59~69

[3]黄幼菲.公共智慧服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高级阶段[J].情报资料工作,2012,5:83~85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智慧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