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窗口”事业单位组织文化的思考

2015-03-18 07:30山东省即墨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庄坤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事业单位思维

山东省即墨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 庄坤

组织文化是一种渗透于组织各方面、各层次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组织的风气、风格。它不仅是组织运转必不可少的润滑剂,而且能够创造良好的组织气氛和组织环境,从观念信仰层次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心,是其他管理手段无法取代的。

一、“窗口”事业单位管理中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窗口”事业单位组织文化建设提出的背景

组织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服务窗口是政府的脸面,组织文化是“窗口”事业单位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窗口”事业单位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具有重要的影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政治改革的关键时期,“窗口”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部门更应顺应历史潮流,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积极加强和创新管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组织文化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容易被忽视。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媒体监督方式,加之政府职能的转变,信息公开力度的加大,我国提供公共服务的“窗口”事业单位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暴露在公众面前,加强“窗口”事业单位组织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二)组织文化对加强“窗口”事业单位管理的作用

从价值观方面来看,组织文化具有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可以促进单位凝聚力的增强。如果职工之间存在共同的价值观、精神状态和理想追求,使每个成员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自己所在的团队充满责任感和自信心,那么容易引导职工将单位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鼓励职工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组织目标勇于献身、不断进取。社会保险涉及在工作岗位兢兢业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的产业工人到退休之后安享晚年的百岁老人,搞好“窗口”事业单位组织文化建设,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及群众满意度具有重大意义。

从共有的思维方式来看,有利于组织成员的理解和沟通,有利于促进人们把想法变为行动,可以促进组织的学习过程。个人的思维模式通过沟通和理解,会变成共有的东西,从而逐渐把个人层次的知识和经验变为大家共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窗口服务人员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优秀的服务经验和,并在单位内部推广,形成窗口事业单位特有的组织文化。

从行为规范来看,在组织文化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具有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即组织成员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如何处事的共有观念,思考调整的过程可以大致缩短,特别是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应该启动哪种应急预案,为事件赢得宝贵的时间,可以将损失或影响降至最低。

总之,组织文化各要素处于孤立状态时,其能量和效应是潜在的,只有将各要素结合起来,使之以组织文化的形式存在,才能将各要素的作用以整体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充分发挥窗口单位在政府职能中的作用,才能将窗口事业单位为人民服务的正能量传递下去。

二、事业单位组织文化的内容和性质

(一)事业单位组织文化的内容

组织文化是我国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软实力,它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某些事物好坏善恶的认识或看法,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致赞同的关于客观事物对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是否具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共同认识和看法。

2、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组织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基本规则,也表现为组织的模式化,工作人员中共有的思维方式通常难以察觉,在执行公务和提供服务过程中,特别是在面临突发事件的时候,同样的关注焦点及处理模式反映出共同的思维方式。共同的思维方式是认识、思考的工具,框架和方法论。它是对某一地区发生的突发事件分类方式,是编制应急处理预案共同思维模式。

3、行为规范

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抽象的东西,构成抽象意义上的组织文化,而行为规范是组织文化的具体表现形态。行为规范就是要把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转化为具体的政策,组织的规程、制度,管理体系,从而告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具体情况下应该如何遵循行为规范,遇到弱势群体更要上通下达,有人情味的为人民服务,避免引发社会矛盾。

(二)事业单位组织文化的性质

组织文化作为加强事业单位管理的特殊方式,具有以下四方面的性质:

一是组织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来源于国家法律法规、各地区的规章制度,是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我国在食品安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法律法规方面做了修改、补充与完善,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决心。

二是事业单位组织文化是我国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现实反映。它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人民民主程度、社会保障程度、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程度,是我国仍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真实体现。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风俗观念、群体的心里特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从而对组织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使组织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

三是事业单位组织文化的本质是“法化”与“人化”。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法化”与“人化”,依法为中心,尊重人,重视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四是事业单位组织文化具有独特性。职能不同的事业单位的组织文化也是不同的。法律法规不同,面对的群体不同,组织文化必然也不同。

三、“窗口”事业单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窗口”事业单位的组织文化建设相对硬件建设较为滞后,对其理解和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重视物质和制度方面,而对精神方面的关注度较低。“窗口”事业单位的组织特点导致其组织文化缺乏活力,散漫懈怠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缺少公平的激励约束机制,影响了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的职工价值观扭曲,工作中作风散漫,疲于应付;有的缺乏规范的行为准则的规范他约束,存在推诿扯皮现象。“窗口”事业单位组织文化出现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削弱了政府公信力,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四、对“窗口”事业单位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公平正义

在“窗口”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对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至关重要。探索建立与“窗口”事业单位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制订包括考核制度、奖励办法、责任追究等在内的一整套制度规范,凝聚正能量,努力实现激励约束的制度化、科学化和有效化,全面激发“窗口”事业单位的内生动力。在强调效率的同时,要努力建立公平保障体系,使贡献突出、赢得群众赞誉、一身正气、老实干事的员工得到褒奖。以正确的用人导向,牢固树立“公平正义、一心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维护和解决好广大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树立良好工作作风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做到依法依规办事,是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实现单位高效、规范运转的需要。每个“窗口”事业单位针对自己的职能、工作特点和组织文化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规范,在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管理中,严格按规定办事。通过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突出以制度管人管事,防止人为的失误和偏差,强化监督制约,以制度建设促进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加强作风建设,提高“窗口”事业单位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积极认真对待群众的每一项诉求。要求在公共服务过程中态度和蔼,言行举止文明,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建立首问负责制,避免出现问题之后发生推诿扯皮现象,引发群众不满,激化社会矛盾。

(三)进行价值观教育,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人生,以爱岗敬业为人生价值,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人生理想,以先苦后乐为人生境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珍视自己的工作舞台,努力奉献、勤奋工作。加大法律法规和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评选先进人物,并利用会议、新闻媒体、互联网等途径进行积极宣传,利用榜样的力量传播“窗口”事业单位组织文化的正能量。组织员工学习法律法规,使每一个职工都熟知国家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能自觉遵守,模范示范。

[1]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

[2]黄智琴.企业如何加强员工培训质量的过程控制[J].人才资源开发,2010.

[3]范恒山.事业单位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华锐.企业文化教程[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5]林翠芬余心言.员工培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的探索[J].广西烟草2008.

猜你喜欢
价值观事业单位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我的价值观
思维跳跳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