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风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措施

2015-03-18 07:30江苏金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周铭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分包建筑施工资金

江苏金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周铭

就现状,次贷危机依然出现在具有周期性行业中,等待着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的,是巨大的资金风险。美国量化宽松的政策在2014年会逐渐退出,这将容易使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处于一系列的危机之中,建筑企业运营资金的风险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最大风险,它指的是在企业各种资金活动中,由于许多因素没能够考虑到的情况下,致使建筑企业实际资金收益与预计收益相差甚远,给建筑施工企业巨大的损失。

一、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风险的现状

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从中标立项为起点,施工企业将面临各种潜在的、非潜在的风险,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了解和规避各种资金风险,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处于不败地位。

(一)投标过程没有透明化,大大增加了投标的风险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发包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项。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很多工程项目招标的时候,没能够及时的对付款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甚至是私下请求建筑施工单位垫资。在建筑市场中,还存在许多弊端的现象,例如有些业主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在合同拟定前需要上交合同造价约百分之十的保证金。以上的情况使建筑施工企业陷入巨大的资金风险,而低价投标大大的增加了资金管理的难度。

(二)市场的变化迅速以致增加了财务风险

建筑市场的情况变化多端,容易被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所影响,具有大的波动性。如果经济的发展情况比较好,市场的购销也跟着发展起来,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效益也会大大的增加。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建筑施工企业的效益也会随着萧条。当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时,建筑施工企业采购建筑材料的费用提高,导致建筑项目的成本也随着提高,利润空间被大大的缩小,另外,银行的利率与外汇率等的波动也容易使施工企业陷入资金风险。政府遵照市场的规律使用各种政策对经济进行控制,而建筑施工行业资金风险会受到政府的金融政策、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使企业的资金存在不小的风险。

(三)联营、分包控制把握不好,容易使企业的资金风险增大

首先,联营工程分包合同的拟定不缜密,如联营合作范围和定价不合理,压缩企业利益空间;合作方履约能力薄弱,影响企业无形损失等因素会让合同存在漏洞;工程分包单位的承建资质不足易引发各种法律纠纷;分包合同管理制度缺乏明确性,在进行签约前没有得到审查和批准,使建筑施工企业存在潜在资金风险。另外,投资具有风险性,特别是在监管强度缺失的情况下,经营不合理,容易使资金无法及时回收,导致资不够抵债;长期的死账坏账、资金流切断情况,增大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风险。在对工程进行投入施工时,如果资金周转不灵,就没能确保企业展开正常的经营活动。资金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是发展的根本,如果没能把成品资金转化成结算资金或者没能把结算资金转变为货币资金,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最后,建筑施工企业本身管理具有的问题,也会给企业的带来资金的风险,情况主要有:关键诉讼失误、高层管理失策、重大投资失误等。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管理的失误和决策方向错误会降低工程的质量,使其存在潜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引发了财务风险,间接增大了施工企业的资金风险。

(四)会计核算把关不够严格导致资金风险加大

一是建筑施工项目的收入如果预算不精准,将不能把其及时转化与结转成本,造成预期的收入跟实际的成本不符,不能及时得到利润。假如工程实施前期或中期的成本费不能按时登记账簿,后期的项目会容易因此陷入资金困难的境地。二是部分施工项目还没有被业主签署审批的情况下就预估入账,因此有资金风险的存在。工程项目核算中,不准确的项目成本核算、分包工程价款没能计入成本等会使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大大增加。三是近年来,建筑施工单位应收账务不能收回的情况经常出现,不少业主拖欠工程款达千万,其原因是业主根本付不清大额度的结算资金;建筑施工单位没有清晰的债权关系,或存在陈年挂账的不良应收款,容易引发债权纠纷,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此外,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材料验收入库管理制度、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物资采购制度等不够完善或管理中没有按相关的制度执行,将不能发挥其作用,增加切实执行的难度,以致引发了资金风险。

二、资金管理的有效管理与控制措施

(一)在工程的前期,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就其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评估管理的风险

应该对施工项目的市场现状做调查分析,包括利率波动、国家政策变动、投标价格、行业发展的方向、项目适用的税收规定、施工项目的战略目标的方向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评估风险出现率。针对项目的完工决策管理、分包工程管理、经营管理、合同管理等进行评估,严密的监视可能增加施工项目资金风险的部分。在确定投资草案时,需要全面评估各种方案所存在的潜在财务风险,在能获取项目效益的情况下,选择最优方案。此外,还需要了解项目资金流动情况,对施工项目的应收账款、会计核算、内部控制、资本运营、资本筹集等及时进行监控。建筑施工企业现金流量预算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对资金流动过程中的潜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当企业经营项目的现金流量低于净利润时,需要高度警惕。只有从源头控制各项资金风险,才能避免企业资金的流失。

(二)在中期过程控制中,需要加强对资金、合同等风险方面的监控

在签订合同前,要仔细审阅合同条款,避免不明显的风险转移渠道。建筑施工企业要拒绝签订五种类型合同,即没经过审查的合同、未按投标程序的合同,低于成本价的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没得到管理者批示的合同。签订合同时,法律法规处在第一位,避免以后出现纠纷。另外,还需要加强对资本运营的监控。在做投资决策时,应考虑到投资需具备可操作性,管理者具有投资冒险精神的条件下,必须避免盲目乐观主义,最大限度规避投资风险,资金分配应合理分布在建筑施工的各个部分之中。

(三)在后期重视资金结算方面,对工程款项的结算工作必须做好

项目完工后,要按时进行完工验收,进行工程完工的决算,根据建筑施工合同的规定处理决算送审,避免拖延,降低负债的风险。当建筑施工过程中,有些在合同考虑之外的原因致使工程事故或者工期延误等情况发生时,建筑施工企业应快速收集证据,并进行客观审查,必要时申请索赔。建筑施工企业应注重索赔的实质和方式,尽可能的降低建筑施工企业在前期投入的资金、资源损失,加快资金周转的周转速度,避免资金风险。施工方可实行应收账收回责任制,确定施工项目阶段负责人,确认欠款人,根据不相同债权拟定不同清债合同,有效使用行政、法律、经济、市场等手段,把清账任务细化、量化。除此之外,在工程项目保修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结合实际工程的需求,准确估计有可能产生的维修费用,确立保修计划,有效控制保修经费。

三、结束语

随市场经济越发达,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面对的资金风险逐渐增大。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更好的发展,需要使资金运营规范化,使企业资金结构更加完善,同时要增加工程款项回收的力度,有效规避资金风险。

[1]龙骥华.浅谈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及控制[J].财经与管理,2010

[2]张艳.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

[3]龙骥华.浅谈建筑施工单位财务风险及控制[J].财经与管理,2010

猜你喜欢
分包建筑施工资金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分包的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如何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