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警钟长鸣

2015-03-18 21:01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5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内容手段信息安全

在移动互联网繁荣壮大的同时,信息安全事件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如手机隐私信息被窃取、病毒软件的传播、信息内容篡改等问题经常出现。网络安全事件逐步从PC转向了手机,信息内容的泄露更加隐蔽和频繁,信息安全给移动互联网敲响了警钟。移动互联网主要面临以下三方面的风险隐患:

金融支付风险

前有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平台,后有各银行推出的移动银行等APP,移动金融支付安全首当其冲,不仅如此,移动互联网上金融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升级,犯罪分子通过伪造移动基站和WiFi热点以及进行号码伪装等具有极强隐蔽性的手段,诱导用户上当受骗。

新兴技术风险

移动互联网依托的技术基础是大数据与云计算,大数据导致了敏感数据的大量集中,云计算促使了业务信息的共享交互。大数据所暗藏的巨大价值诱发了黑客APT(高级可持续攻击)的可能,云共享增加了移动用户信息泄露的途径,且目前业内普遍缺乏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底层架构的深刻认知,因此,传统的安全防护手段也不能完全适用于移动互联网时代。

数据泄露风险

移动互联带来了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各项服务和终端设备直接或间接绑定了数以亿计的用户数,移动平台提供商缺乏对这些用户的安全准入机制,用户对移动网络不透明,鉴权不严格,大量用户未经严格的认证机制即可接入网络,终端的安全能力和安全状况网络不知情、不控制,用户地址可以伪造,,而且个人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数据被大量滥用。

猜你喜欢
信息内容手段信息安全
浅析知识仓库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信源、信息内容、情绪特征对微博转发的影响探究
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创新与完善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内容对顾客品牌忠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