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大时代

2015-03-18 03:30
数字家庭 2014年7期
关键词:索尼

关于4K,这些是必须要知道的

随着4K概念和产品的不断推广,关于4K的各种新名词、新技术也逐步出现,关于这些新东西,你是不是都了解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关于4K的小知识,一方面能够让你避免因为“技术小白”的原因被厂商忽悠,也能让你更加立体的了解4K这个全新的技术。

次世代的编码技术HEVC

视频压缩技术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将不会有现在这么多色彩,或许在全球范围内也只有几十个电视频道而已,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进化,地面电视频道迅速地从几个发展到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这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娱乐。而如果我们说到现在热门的4K,就一定会提及高效率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简称HEVC),作为全新的视频压缩标准,它被视为ITU-T H.264/MPEG-4 AVC标准的继任者。不过,HEVC和H.264视频编码的差异并不大,主要性能上是几乎相同的,它们都能使画面实际编码的画幅变得更大,从2K到4K,甚至是4K到8K的分辨率变化,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让高清视频的播放速率变得更快。但HEVC不仅提升图像质量,同时还能达到H.264/MPEG-4 AVC两倍的压缩率(相当于相同画面质量下的比特率减少了50%),可以为4K甚至是8K(7680×4320像素)的视频带来更加具有“性价比”的带宽。

对于4K技术来说,无论是出于光盘播放器还是网络流媒体播放器,都需要一个全新的编解码器来支持4K内容的播放和传播,在HEVC协议标准的整个框架结构已经被确定的现在,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了4K的标准编码。当然,新的编解码器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它们不支持大多数硬件,通常需要效率更高,更多的处理器来辅助,这意味着,如果有一个固件需要更新,而编解码器却跟不上升级速度的话,那么我们的电视机顶盒和蓝光播放机是无法播放HEVC编码内容的,需要等待解决方案出现后才能继续使用。这样的问题,会随着时间快速的解决。世界上许多知名电视机品牌和媒体运营商依然将HEVC协议标准作为未来主要研发的媒体格式,松下公司已经明确表态,在未来的4K电视及OLED电视上使用该协议。同时最近就推出了支持4K/60p以及支持最新版权保护规格HDCP 2.2,并解码HEVC/ H.265的系统LSI芯片。这款全新的LSI,可为大屏幕显示设备或者电视机带来浓郁并且顺滑的视频播放体验,量产时间预定于今年的10月。另外,英特尔与松下的System LSI事业部达成了AV机器用次世代SoC(System-on-Chip)由英特尔生产的契约。通过英特尔的14nm Trigate Process技术来进行制造,为AV设备带来高性能、低功耗的新可能。英特尔的低功耗电力版(LP)Process技术采用了第二代的Tri-gate Process来实现产品的低功耗。全新生产的Planer型Transistor与之前松下自己生产的SoC相比,能够带来更低的电力消费以及更高的性能。随着芯片技术的跟进,以及解码技术的完善,相信我们看到流畅的4K视频的等待不会超过半年。

4K60p,这个只是4K路线图的第一步

对于4K而已,你可能还常听到或者见到的名称有4K24p、4K30p、4K60p等等,这个其实就一个分辨率和画面帧数的标识,和我们在全高清时代提及的720p、1080i、1080p等等有着相近的意义。4K60p是视频画质的指标之一,它表示画面具有4倍的全高清分辨率,同时秒间有60帧的画面,具有极高的流畅性,所以就目前来说,4K60p是目前4K视频上的一个相当高的标准,也是厂商会全力达到的,当然,这并不是顶点。在4K的发展路线图中,我们可以知道,4K60p仅仅是2014~2015年所必须达到的标准。在预计的2017~2018年会达到4K/120p的高流畅规格,如果不出意外,我们将在2020年迎来8K120p(7680×4320/120p)的超级分辨率规格。

真实的10bit Color,以及BT.2020色彩规格

10bit Color是指视频文件的色彩情报,通常情况下基本为8bit颜色。在新的HEVC规格下,颜色可以支持到颜色层次更加丰富,细节更加出色的10bit颜色。作为显示端重要标准的BT.2020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如BT.709对于高清视频传输与高清显示设备制造方面起到了引导性作用,BT.2020标准也深刻地影响着消费领域的4K显示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尤其在4K电视机方面。BT.2020相比BT.709大幅度提升了视频信号的性能规范。色彩深度方面由BT.709的8bit提升至10bit或12bit,其中10bit针对的是4K,12bit针对8K。这个提升对于整个影像在色彩层次与过渡方面的增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色域范围的面积也远远大于BT.709标准,能够显示更加丰富的色彩,但越广的色域对于显示设备的性能要求就越高。不得不提的是在BT.2020中终于取消了隔行扫描,所有4K的影像都是基于逐行扫描的,这是历史性的突破,从而进一步提升了4K影像的细腻度与流畅感。所以4K不仅在分辨率上进行了提高,还在刷新率、色彩深度、色彩空间、伽玛校正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特别是色域三角形的扩展,让画面的色彩表现远胜于高清。

4K的数字电影制作标准

为什么我们需要对4K电影制作标准有所了解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现阶段绝大部分采用原生4K显示芯片的投影机的物理分辨率都不是采用3840×2160规格,而是采用基于DCI数字电影标准的4096×2160规格。其中就包括第一款原生4K的家用投影机索尼的VPL-VW1000ES。这样的4K投影机并非属于真正“原生”的家用机型,或者说支持广播标准的4K机型。但当4K投影机不断迈向家用领域之时,相信会有越来越多采用3840×2160消费级别规格机型的诞生。而在4K数字电影的制作之中,往往会用到两种不同规格的显示比例,一种是2.39∶1的4096×1716,一种是1.85∶1的3996×2160。因此,采用4096×2160规格的4K投影机就能够很好的对应两种4K影片的播放。实际上,由于显示核心的垂直分辨率仍然为2160,尽管水平分辨率较大,也不会影响其显示4K广播标准的影像,或采用相关标准而制作的碟片播放。此外,DCI还规定4K影片的帧率为24FPS,支持10bit或12bit的色彩深度。endprint

更好的版权保护HDCP 2.2

高清数字内容保护(HDCP,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是由英特尔公司所发展,用以确保数字化的图像与声音数据在通过DVI或HDMI接口传送时不至于遭到非法拷贝。HDCP的规格受到多项专利权保护,任何人欲实现HDCP必须申请授权。HDCP的授权管理是由英特尔的子公司“数字内容保护公司”(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 LLC)负责。除了交付授权金之外,生产HDCP兼容设备的厂商必须限制其产品功能,例如高清画面(分辨率超过480p者)在通过产品上不支持HDCP的接口播放时必须支持碟片需求将分辨率降至480p,而DVD在通过不支持HDCP的接口时必须被强制降到DAT等级的模拟输出。所有支持HDCP的影音播放设备都不得支持数字数据直接拷贝功能,并且必须“将其产品设计到足以打消大多数破解者的念头”。基本来说,欲播放有HDCP保护的影音内容如HD DVD、Blu-ray Disc、PlayStation 3游戏(通过HDMI输出时),信号来源(播放器或电脑的显卡)和显示器双方都必须内置HDCP密钥芯片才能正常播放。若系统任何一者不配备此密匙芯片,图像质量有可能降低,甚至不能播放图像。最新的HDCP2.2能够支持到4K的加密传输,对于早期发售的4K电视机在不具备HDCP2.2,部分电视机厂商如索尼、东芝等为消费者提供了免费的基板更换服务,以获得对HDCP2.2的支持(仅部分地区的部分型号,具体情况需要参阅该地区的厂商官方网站)。

现有接口的再升级,HDMI2.0和eDP1.3

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简称HDMI)是一种全数字化图像和声音传送接口,可以传送未压缩的音频及视频信号。HDMI可用于机上盒、DVD播放机、个人计算机、电视游乐器、综合扩大机、数字音响与电视机等设备。HDMI可以同时传送音频和影音信号,由于音频和视频信号采用同一条电缆,大大简化了系统线路的安装难度。在最新的2.0版本的规格了,支持了全新的4K60p格式,以及HDCP2.2版权保护协议,并且,改标准也应用于好莱坞为基准的高品质内容传输。另外,eDp接口是液晶显示器以及其他显示设备的视频传输接口,是既有规格DP(Display Port)的扩展规格,eDP1.3上也支持了4K信号的传输。

NHK,4K发展的先行军

关于4K,不得不提我们的邻国日本,因为无论是技术的推广还是广播标准的制定,日本都走在这次4K发展的最前沿。甚至在日本人的眼中,其实最开始的目标就是8K,只是因为规格过高,很多广播电视机构表示无法承载这一系列变革带来的成本,才“过度性质”的推出了4K标准。不过,即使是4K广播的推广,NHK(日本放送协会)也并不是一番风顺,一起来看看NHK究竟有多努力吧。

4K只是过渡标准?

4K标准的建立与8K显示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对超高清显示技术的了解,最初就是从2003年日本NHK科学与技术研究实验室所带来的Super Hi-Vision系统得知的。这套系统的核心显示技术就是采用8K(7680×4320)的超高清显示分辨率。早在2005年NHK就已经能够利用光纤网络采用DWDM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将8K的电视广播信号传输至260公里之外。在2008年的国际广播电视博览会IBC 2008上,NHK、RAI、BSkyB、索尼、三星、松下、夏普与东芝共同实现了从英国伦敦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全球首次公众实时超高清电视系统的演示,以展示8K超高清系统完全有可能代替目前主流的高清电视广播系统。2012年的伦敦夏季奥运会,BBC电视台在英国的部分地区实现了超高清电视广播系统的实时转播。超高清所带来的震撼影像获得了影音爱好者与发烧友的好评。尽管8K显示系统的发展非常迅猛,但当时包括ITU与EBU(欧洲广播联盟)在内的有关组织都认为要在全球范围之内实现8K超高清电视广播系统的普及非常困难,毕竟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与地区还没有充足的技术沉积可以实现从全高清到8K超高清技术的跃进,于是4K显示技术标准就诞生了。更重要的是,4K显示技术已经在一些高端专业影院中使用,同时不少电影的制造都参照了DCI相关的4K标准。从技术上来看,大家从全高清时代升级到4K会显得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如果按照广播标准的发展路线图,4K确实只称得上一个“过渡标准”。

目前NHK的4K发展

当我们开始议论4K电视机的购入时,我们在意的肯定是4K对应视频是否会增多这一话题。自从6月2日起日本开始实施的4K测试播送后,虽然可以通过卫星播送、CATV、IP等多种手段向普通家庭放送4K影像,但现在播放的内容也仅是去年NexTV-F加盟播放局试验性制作的第15套节目(截止5月底)。对于今年足球世界杯的转播,日本方便也仅采用了4K录播而非直播,提供直播的只有英国伦敦的一家影院可以看到现场直播的4K画面。对于日本的用户来说,这次的测试播放并没有包含地上波段(日本较普及的广播方式),所以对民用放送的动向也自然缓慢。NHK究竟为4K广播这件事作出了多大的努力呢?在今年的iVDR EXPO展会中进行演讲的NHK职员,担任4K/8K事业的长谷川孝先生就此给出了解答。长谷川先生凭借自身长期在NHK制作节目的经验判断,“NHK是认真地”在推行这项业务。endprint

迄今为止NHK拍摄的4K节目有“达尔文来了!北极熊”、“人体 小小大冒险”、“时代剧 樱花翩翩”、“奇迹 足球世界杯篇”等,也仅是一只手就能数完的数量。长谷川先生表示说,“4K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监制还是导演,有在行的人,也有普通人。这些节目却都是由NHK的顶尖监制负责的。”此外,在2015年里将会以“大型系列电视剧”打头阵,计划拍摄4K项目的“国民性节目”。大腕明星的纪念性演唱会将启用4K进行收录的计划等,都会让节目的内容深度与覆盖面不断加深。据说自然题材相关的节目,将在今后基本实现4K化,NHK在去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节目内容也相继登场,相信能够借此盘活跃整个4K市场。

关于成本方面的考虑

长谷川先生否定了“4K影像不需要细分镜头,单镜头时间越长越好”的“常识”,认为“4K仅仅是分辨率上超过2K是现阶段的认知而已”。另一方面,他也指出4K视频内容在持续再制作上还存在不足的地方。现在的2K节目通过地上波段进行放送,制作费用基本也都已经回收,而DVD和Blu-ray Disc等产品的销售,以及VoD、面向国外广播机构提供版权等“二次销售”也会使得成本大大降低。但4K现在仅处于开始试验性地“播放”阶段。由于观众受众群的局限性,寻找广告商也十分困难,播放自身也只能处于免费状态。说到底,这都只是撇开经济效益的先行投资,仅靠播放是没有办法收回制作成本的。事实上,NHK现在的4K节目制作仍是赤字。节目制作者如果不能有效地回收投资成本,那么“再制作”就会变得十分困难。为此,长谷川先生的提议是构建一个不仅是依赖播放,同时还通过VoD、海外销售、制品贩卖等综合性方式来收回制作成本的经济模式。对应4K的VoD在Hikari TV和J:COM虽已有计划,但是产品销售方面现今却只有iVDR。就此,长谷川先生也在像大众和从业人员表示,希望能有更多人的参与到4K内容的构建中,甚至是赞助商也能承担一部分制作费用,大家一起为4K的发展做出努力。

未来时,8K

虽然目前4K的推广在日本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不过技术控的日本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于8K的追求,或者他们眼中,4K真是“过渡”的。NHK今年再度测试用UHF地上广播(地面数字电视)承载8K影像信号,并成功传输27公里。 信号是从日本熊本县人吉市的NHK实验站发送,位于27公里远的熊本县球磨郡汤前町的农村环境改善中心,可清晰接收8K影像信号。这并不是HNK首次实验发送8K地面电视信号,上一次测试是2012年5月,8K信号的距离仅为4.2公里,这次一口气将放送距离拉到6倍之远,NHK表示已接近目前地上广播发送的半径长度。HNK只透过一个UHF46ch频道传输,方法是将两个UHF频道减为一个频道,实验的UHF46ch频道为5.57MHz频道,透过4096QAM调变技术加上偏波MIMO技术,让传输量增加为目前地上广播的4倍,我们可以想象成一条大的频宽水管。8K影像则是采用 H.264 压缩技术,传输率为 91.8Mbit/s,比较遗憾的是这次传输并没有采用更为先进的HEVC编码。

4K世界杯背后的故事

马上就要决赛了,本届世界杯最大的热点是什么?对于球迷来说或许是谁将夺冠。但对于影迷来说,却是4K。随着FIFA国际足联与索尼公司将4K技术广泛应用于巴西世界杯的计划,本届世界杯成为名符其实的首届4K世界杯。根据该计划,4K拍摄将主要在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进行,国际足联将使用索尼的广电专业4K设备拍摄一场八分之一决赛、一场四分之一决赛和最终决赛。索尼将提供现场拍摄制作系统等技术支持,包括 4K摄像机、4K存储单元、4K专业监视器以及4K多格式切换台等。经过与索尼的沟通,索尼给我们发来了大量巴西前线技术人员回传的宝贵图文资料,接下来,我们将为你揭开4K世界杯背后的故事。

汇集各国技术精英的4K转播团队

本次世界杯转播的主要技术团队由巴西GLOBOSAT公司(转播车提供方)和英国TELEGENIC公司组成,索尼从日本、英国分别派遣了大量工程师和技术指导参与本次制作项目管理和保障,索尼中国也派出了两位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本次4K制作,希望将第一首资料和经验介绍给中国的用户。

英国TELEGENIC拥有全球首辆4K转播系统,2013年巴西联合会杯时,该公司即派出 4K转播车在里约球场进行了成功的4K转播。本次TELEGENIC团队主要负责摄像机搭建调试、视频技术保障、慢动作和音频系统设置等。索尼还专门从英国邀请两位专家,分别作为4K制作总导演和后期制作和质量管理负责人。摄像和慢动作操作团队主要来自于英国的Sport Production公司。

汇集12台4K摄像机和顶级编辑设备的4K转播车

本次4K转播摄像机采用索尼F55和F65 ,这两款机型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的拍摄中已广为应用,象人们熟悉的《归来》、《舌尖上的中国2》等均采用这些设备拍摄。

4K转播车由巴西GLOBOSAT公司所有,该公司常年转播巴西国内的各类足球赛事,拥有非常丰富的体育转播经验,这辆4K转播车是索尼专门为其打造的全新利器,最初设计为4迅道4K摄像机加16迅道高清摄像机,为了本次4K世界杯转播的高水准要求,需要将迅道扩展为12个4K机位。故此。索尼专门协调租用了英国和意大利两家已经拥有索尼4K系统的转播公司,调集了另8套F55系统摄像机。

为达到信号监看的苛刻水准,这辆4K转播车的核心切换台,使用了索尼支持4K制作的顶级设备MVS-8000X;监视器则采用了索尼顶级4K监视器PVM-X300,而常规迅道监看更是全部采用了索尼广播级监视器BVM-E170A。为了达到更好的4K观看效果,转播车外还搭建了4K导演区,采用了两台索尼65英寸4K电视,作为切换导播用于4K最终信号的审看。endprint

高规格的4K拍摄、录制与转播

在去年联合会杯的4K制作中,索尼尝试了多种摄像机与镜头的搭配,其中包括最核心的F55摄影机与电影PL卡口电影镜头的搭配。实践证明,从画面品质来说,由4K摄影机直接安装电影镜头效果最为卓越。所以本次世界杯4K制作,为了达到最佳效果,12个4K机位全部采用了电影PL卡口变焦镜头。

为了达到最佳的转播效果,索尼日本还将基于索尼4K摄影机F65开发了4K超高速HFR转播摄像机,这是该产品首次在现场转播中进行应用。通过索尼XAVC服务器PWS-4400,可以支持4K分辨率下120格高速记录。同时,为了更好的适配院线大银幕4K播放的需求,同时保证了4K体育转播影像的流畅度,本次4K制作的记录采用3840×2160 60pXAVC编码的格式。同时4K最终PGM信号记录,也同样采用PWS-4400,每场比赛后通过服务器网关,可以第一时间用光纤将4K信号高速拷贝入硬盘阵列,用于后期4K剪辑,这样全球的球迷就可以尽可能快地在院线或者索尼各地卖场看到新鲜出炉的4K世界杯精彩赛事转播。

4K计划的最后实施

6月23日、24两天,各国技术专家们对4K转播车进行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包括所有4K摄像机组装、镜头分配和调整、摄像机移动进场、机位架设等,以及转播车上基本设置检查,机位导演区的搭建等。25日迎来首场测试,即利用小组赛法国对阵厄瓜多尔的比赛,进行基本拍摄的测试,在实战中发现问题,判断机位设置和镜头选择是否合理,以及磨合团队整体配合。26日所有的慢动作设备到位和调适,卫星传送系统到位调适。28日首场4K制作,即哥伦比亚对乌拉圭的比赛,基本上水到渠成。

本次4K转播的信号,根据FIFA的整体设计考虑,只有英国伦敦的一家影院可以看到现场直播的4K画面。而其余国家根据不同安排,如日本会延后一天播放4K全场比赛,而大部分国家则是在如索尼直营店等卖场等通过4K电视展示4K的精彩比赛视频。

4K转播中的小技巧

4K的影像分辨率是高清的4倍,达到3840×2160的超高清标准,考虑到目前信号传送的能力,以及发送与接收端设备的技术特点,本次世界杯采用了将一路4K信号分解为四路高清信号(1920×1080 60p)的方式进行传送,即把一个4K画面拆开未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角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后再通过组合,将四个角高清画面拼成4K信号,当然这样对4个高清画面的同步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精确的调整和匹配。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决4K高数据量信号传送的问题。

作为国际足联“数字生活”领域的合作伙伴,索尼公司表示,在本届世界杯上,索尼和国际足联将充分利用4K专业技术,记录巴西世界杯赛场上每一个令人难忘的瞬间,以及球场上球员们速度、力量与激情的巅峰之作。4K独有的临场感和冲击力,将完美再现每一次火力全开的射门、球员细致入微的表情、观众席上激情四射的球迷,如同身在球场之中。索尼和国际足联将加速推动4K,将2014世界杯的精彩和感动带给世界各地的人们。

4K,轻松享

主流4K视频录制设备推荐

就如同当初1080p全高清的普及一样,4K也开始从悄无声息的出现,到铺天盖地的宣传。4倍于1080p分辨率的超高清晰度在第一时间便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就目前而言,4K播放设备已经屡见不鲜,但和之前的1080p一样,它同样面临着视频提供源的问题。而这一次,市场的反应明显比之前迅速。可以拍摄4K视频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并覆盖了我们日常接触的所有产品线。从紧凑型DC、DV,到可换镜头的微单,再到时下最为流行的可穿戴式运动摄像机,甚至我们每天都必须用到的手机,都统统被打上了4K的烙印。尽管要提全民普及还为时尚早,但不管是播放端,还是视频提供端,显然市场已经准备好迎接下一个蓝海。现在,你准备好了吗?

索尼A7s

在微单领域,索尼全画幅系列微单可谓一枝独秀。作为目前市场上唯一一条全画幅微单产品线,索尼分别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了三款全画幅微单。面向摄影发烧友,适用范围广泛的高性价比A7;针对风光、商业摄影师的超高像素、超高分辨率的A7r;以及最新的在弱光对焦与高感光性能获得巨大突破的A7s。作为一款相机,A7s在拍摄性能上并未追求高像素,而以1200万像素获取更小的像素密度,以实现高感光性能的突破。采用无隙芯片镜片技术的Exmor CMOS与进化的BIONZ X影像处理器的完美结合,使A7s的感光度可以达到惊人的ISO 409600,并在高感光度时保留足够的色彩与细节。另一方面,A7s在弱光下的对焦性能也提升至-4EV,再微弱的光线也可以轻松地清晰捕捉。除此之外,A7s也同样是首款可以支持4K动态影像拍摄的全画幅微单相机,只需通过外接4K录制设备,便可以直接进行4K影像拍摄。同时,它也同样支持4K影像的播放输出。当然,在视频拍摄方面,A7s还有更多的独门秘籍为其画质保驾护航。它为专业摄影师提供了“XAVS C”的高码流视频拍摄格式,并可以通过S-Log2伽玛设置功能,将画面的动态范围提升至前所未有的 1300%,即使是在高反差场景中也可以保证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广播级影像录制专业性能的加入无疑让A7s在动态影像录制上也同样受到专业用户的青睐。

索尼FDR-AX100E

区别与普通DV,索尼FDR-AX100E首先采用了1英寸Exmor R CMOS感光元件,尺寸远远大于传统DV,能够在画面层次、低照度,以及景深控制上带来更加出色的效果。作为索尼影像三大核心技术之一的卡尔蔡司镜头在FDR-AX100E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标记,29mm广角、12倍光学变焦卡尔蔡司镜头不仅可以捕捉到从广角到长焦的丰富画面,更以卡尔蔡司顶级光学素质保证了画质表现。因此,在以画质为前提的基础上,FDR-AX100E所具备的3084x2160像素4K分辨率性能便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4倍于普通1080p全高清画质的细节表现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让画面的每一部分都能够成为一幅靓丽的图画。我们甚至可以将FDR-AX100E连接到高清电视,用手指直接在触控屏幕上进行缩放选择,然后在电视上以HD分辨率欣赏到4K原始视频对细节的精彩呈现。同样,FDR-AX100E在专业性能上也毫不含糊。它搭载了具有更高码流的XAVC S HD格式,能够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外型设计上,FDR-AX100E不仅做到了单手可以轻松持握的小巧机身,还拥有诸多个性化的手动设置和操控。例如,能够控制变焦与对焦的手动镜头环、可以进行快速、便捷调整光圈、快门、增益的控制拨盘,甚至在之前的产品中并不常见的ND滤镜也内置到了镜头之中。两组滤光片可以调节进光量,以实现更多的创意拍摄效果。endprint

松下DMC-GH4

尽管索尼A7s稳坐首款4K拍摄全画幅微单的交椅,但事实上市面上第一款实现4K拍摄的微单是由Micro 4/3阵营的松下所推出的旗舰机型DMC-GH4。松下DMC-GH4搭载了全新的1600万有效像素Live MOS,并大幅更新了四核维纳斯影像处理引擎,使相机的图像处理能力提升了50%。内部性能的大幅增速让GH4在拍摄性能上得到了质的改善,不论是一度成为Micro 4/3系统瓶颈的高感光、连拍,还是画面的整体层次,都堪称Micro 4/3系统的顶级表现。

在视频拍摄方面,GH4为用户提供了Cinema 4K(4096X2160),以及QFHD(3840X2160)两种4K拍摄分辨率模式,并可以在24fps与30fps之间进行选择。在格式方面,GH4则支持MOV与MP4两种模式。对于传统的1080p全高清视频拍摄,GH4也加入了200Mbps的ALL-Intra高码流编码模式,在画面细节的表现更为优秀。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松下还为GH4配备了一款相当威武的专业级视频拍摄底座,全面支持广播级录音设备,并可以完美实现4K视频与1080p视频的输出。对于专业用户来说,这一附件的推出,无疑也增加了GH4面对同类竞争对手的优胜砝码。

松下HX-A500

由GoPro掀起的可穿戴式便携影像录制设备风潮让无数人感受到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新鲜体验。索尼、松下等国际一线大厂也跟风进入这一时下最流行的拍摄热潮,纷纷推出相应产品。与市场上各式各样、形态不一的同类产品相比,松下HX-A500显得相当异类。它采用了镜头与控制单元分离的设计,摄像头与主机之间通过特殊线缆进行连接。摄像头仅重31g,无需担心长时间佩戴产生的沉重负担,即使是搭载了1.5英寸屏幕的主机重量也仅为119g,便携性能突出。作为以户外运动摄影为主要卖点的穿戴式影像录制设备,松下HX-A500也拥有不俗的三防效果,可以在约3m的水下不间断工作30分钟。在镜头配置上,A500也搭载了可穿戴式运动摄像机最常见的超广角镜头,视野可覆盖160°。尽管GoPro已经能够支持4K视频拍摄,但松下HX-A500可以达到25fps的流畅度,能够实现更为流畅的动态画面效果。同时,HX-A500也可向下兼容50fps@1080p、100fps@720p,以及200fps@480p的视频拍摄。用户可以通过下载相应的APP,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对松下A500进行遥控拍摄,以及画面的回放、简单编辑,以及网络分享。

松下DMC-FZ1000

毫无疑问,1英寸已经成为了目前中高端影像设备感光元件的新主流。继索尼、尼康之后,松下也开始打造1英寸感光元件新机型。DMC-FZ1000便是一款搭载了1英寸感光元件的全新大变焦旗舰机型。它搭载了28mm~400mm超大变焦镜头,最大光圈为F2.8~F4.0,并支持五轴防抖功能。较大尺寸的感光元件为FZ1000带来了更为出色的画质表现,尤其在高感光效果上比以往机型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此外,结合400mm的长焦,FZ1000也可以毫无压力地实现油润的焦外虚化效果。对于大变焦机型来说,对焦性能同样是考虑其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搭载了空间识别对焦技术的FZ1000的最短对焦时间仅为0.09s,对焦效率干脆利落。作为索尼RX10的直接竞争对手,FZ1000除了在镜头规格上略微小胜之外,它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对4K视频拍摄的支持。松下GH4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款可以拍摄4K视频的微单,同出一门的FZ1000则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款支持4K分辨率视频拍摄的紧凑型数码相机。和GH4一样,FZ1000同样支持30fps的4K视频拍摄,分辨率达到了3840X2160像素,码流为100Mbps。在1080p全高清规格上,FZ1000也将刷新率提升至60fps,在创意模式下甚至也可以实现120fps的高速全高清视频拍摄。

GoPro Hero3+Black Edition

除了我们常见的DV、紧凑性DC,单反、微单之外,可穿戴式运动摄像机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始作俑者便是GoPro。在运动摄像机领域,GoPro有着绝对的领先优势。全新的GoPro Hero3+Black Edition作为旗舰级机型,对于4K视频的支持无疑是其最大的亮点。同时,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够实现4K分辨率拍摄的可穿戴式运动摄像机。作为世界第一,GoPro Hero3+Black Edition的4K拍摄并非完美,因为它的刷新率仅为15fps,流畅度一般。当然,除了4K之外,它也同样支持包括30fps@2.7k、48fps@1440p、50fps@1080p、100fps@960p、120fps@720p等多种高清规格。它不仅可以捕捉高品质的连续动作视频,更能够进行流畅的慢动作回放。旗舰级的GoPro Hero3+Black Edition在机身设计,乃至机身拍摄性能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它的体积与重量较前代产品减少了20%、电池续航能力提升30%、Wi-Fi速度得到了4倍加速。同时,由于在镜头方面的改进,GoPro Hero3+Black Edition的画面清晰度整整提升了33%,是到目前为止最为强大的GoPro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在GoPro Hero3+Black Edition之前,弱光环境一直是此类产品软肋,全新的GoPro Hero3+Black Edition通过自动低光模式,根据现场光线照度智能地进行帧数的改变,以保证每一格画面都清晰自然。当然,GoPro Hero3+Black Edition也依旧延续了其丰富的配件扩展性能,无论是安装在头盔上、车轮上,还是佩戴在胸前,它都能够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体验。

纤毫毕现的精彩

索尼VPL-VW500ES 4K投影机endprint

在如火如荼的4K领域,4K电视机无疑占据了最大的市场。然而对于家庭影院来说,4K投影机才是真正的王者。索尼可以说是第一家推出4K家用投影机的品牌,其首款4K投影机VPL-VW1000ES频频在各大展会露面,用其超精细的画质征服了每一位观众。不过其20万元左右的价格加上匮乏的4K片源和4K播放设备,还是让许多人对其望而却步。不过,索尼随即推出了价格便宜一半的VPL-VW500ES,一下就让不少高端用户开始对迈入4K大门蠢蠢欲动了。

漂亮加遗憾

从外观上看,VPL-VE500ES就像是VPL-VE1000ES的缩小版,顶部为亚光磨砂材质。让我有点意外的是,VPL-VE500ES取消了VPL-VE1000ES具备的电动镜头盖功能,不过幸运的是,它保留了镜头电动变焦和聚焦功能。

VPL-VE500ES采用的是索尼最新研发的第二代0.74英寸4K(4096×2160)分辨率SXRD面板,它拥有1700流明亮度和200000:1超高对比度。VPL-VW500ES采用的是一颗2.06倍变焦镜头,最大投射面积为300英寸,其投射家庭常用的100英寸16:9画面最短需要3.05米,120英寸16:9画面则需要3.67米。如果是投射2.35:1的画面,那么100英寸则最短需要3.02米,120英寸最短需要3.64米。刚才我们提到,VPLVW500ES具有电动变焦和聚焦功能,其镜头平移同样也是可以电动控制,位移幅度为水平方向±31%,垂直方向为+85%~-80%。

丰富调节菜单

VPL-VW500ES继续沿用了索尼一贯风格的主菜单,并提供了相当丰富实用的调节选项,而且其提供的两个电影预设模式都调校得相当不错。不过对于这样一台高端投影机来说,提供丰富的色彩调校功能是必须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高阶用户得到自己喜欢的色彩。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在“电影黑色职业”中的自动光圈功能,VPLVW500ES应该是截止目前我用过的最完美的自动光圈,让我最为佩服的其光圈的判断非常精准,而且其工作时不会像某些品牌的产品那样发出吱吱的声音,几乎就是完全静音工作。

Motionflow功能在索尼电视机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但是与电视机上提供的“开”与“关”选项不同,VPL-VW500ES提供了“高平滑”、“低平滑”、“脉冲”、“组合”和“True Cinema”五种选项。经我们测试发现,看电影时选择“True Cinema”最为合适。在调试过程中,VPL-VW500ES提供的“真实创作”功能给我印象最为深刻。刚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常见超解像技术,然而通过对比测试我发现,“真实创作”功能相当有效,它和其他超解像技术不同,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加锐来欺骗眼睛,而是根据图像特点,进行精确合理的计算,修补缺失的元素,能真实的“创作”出原来没有的东西。或许你会问到,超解像技术在4K时代有什么用处呢?作用肯定相当大。众所周知,目前4K片源相当匮乏,面对大量的1080p全高清片源,“真实创作”功能就能让VPL-VW500ES把1080p全高清片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把清晰度倍线到接近4K的水准。

纤毫毕现的4K

为了真实的体验到4K,我们特别拿到了索尼提供的4K播放器POPFMPA1——这是一台索尼专用4K内容演示的播放器,其并不会上市销售。(据悉,索尼将在近期上市一款新4K播放器,解决4K播放问题。)同时,连接播放器和VPL-VW500ES的也是Goldden Sound出品的4K专用HDMI线。说到这里,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想要体验真正的4K,4K显示设备、4K播放设备、4K线材、支持4K的功放这四个设备是缺一不可,而且所有设备的HDMI接口必须是HDMI2.0。

虽然POP-FMPA1内置硬盘上具有不少4K演示片段,但我依旧选择通过其USB3.0接口来播放我较为熟悉的4K“烤鸭”。这里又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通过USB接口播放4K片源,一定要选择USB3.0的移动硬盘,因为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传输带宽保证播放的流畅性,尤其是象我们这次播放的高码率4K“烤鸭”片段。此前,我还在说观看4K片源一定要和1080p全高清片源做对比播放,才能体现出4K的优势,然而这一次VPLVW500ES的表现让我感觉到已经不再需要对比了,超清晰的4K画质表现立刻征服了我,特别是几处人物面部特写的镜头,纤毫毕现的画质让我们能清晰看见女孩面部化妆的粉质颗粒。这一幕镜头让同样和我一起观看的女同事们大声惊呼:4K完全是对女人化妆技能的严峻考验。

提升明显的1080p全高清

我相信用VPL-VW500ES观看4K片源画质肯定不错,但是观看1080p全高清片源的效果怎样呢?这不仅是你的疑问,也是我们的疑问。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重新设定了整套设备:播放源为OPPO BDP-105D蓝光机、片源为蓝光版《阿凡达》,HDMI线为普通HDMI 1.4版。

可以说,在播放蓝光片源是,VPL-VW500ES提供的“真实创作”功能作用相当明显,在播放4K片源时我也曾经对比过开关此功能的画质,但能明显感觉到在播放1080p蓝光片源时,其作用更为显著,特别是对于画面的细节处理方面。可能你在观看电影时不会有太大的感觉,但如果你暂停画面,仔细观看一些细节之处,就能明显感觉到“真实创作”功能开与关的区别了。

事实上,除了清晰度之外,VPL-VW500ES对于色彩的表现也表现出了SXRD芯片的色域覆盖大而准确的特色,整体观感就是色彩不浓郁,但很有张力。endprint

究极高画质

JVC DLA-XC7880RB 4K投影机

截止目前,推出4K产品的投影机品牌只有索尼和JVC,所以我们在体验了VPLVW500ES后,就没有理由不去体验JVC DLA-XC7880RB 了。

在投影行业中,大多数高端品牌都会一直保持其产品的外形设计不变,比如JVC。长期以来,JVC投影机都保持了其一贯的黑色加长方形外形设计,因此很多时候只看外形就能知道这是JVC的投影产品。JVC投影机还有一个优点我一直都非常欣赏,那就是即便是其低端产品也标配了电动镜头盖、电动变焦/聚焦以及电动镜头移位等功能。当然,今天我们要体验的旗舰级产品DLA-XC7880RB肯定也配备了这些功能。

JVC的4K

在体验DLA-XC7880RB之前,我认为很有必要对JVC的4K技术进行一个解析。坦白而言,JVC的4K技术并非从显像元件开始就是 4K分辨率,而是采用JVC独有的4K e-shift技术。

JVC 4K投影机的显像元件依然是Full HD分辨率的D-ILA芯片,只是数量由1变为3,同时增加了一块e-shit芯片。e-shit芯片是一种能高速切换光线“直接通过”和“折射通过”的OCB液晶板,能让影像朝斜方向位移0.5个像素。因为是斜方向移动,所以,斜移的0.5个像素upscaling成1个像素点,最终以3840×2160像素点进行4K分辨率成像。

JVC的4K e-shift技术还应用了一个名为Multiple Pixel Control(多像素控制)的画质提升技术。这应该是JVC的第三代MPC技术,它采用了改进的检测器与精细频宽,对视频信号进行最佳过滤处理,动态控制背景虚化和焦点,从而形成自然,极具表现力的影像4K图像。

在DLA-XC7880RB 的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MPC电平的选项不仅可以选择打开还是关闭4K e-shift功能,还可在原始分辨率选项中提供了“自动”、“4K”、“1080p”、“1080i/720p”和“480p”五个预设模式。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肯定是要打开4K e-shift,其次要根据自己播放的片源选择合适的原始分辨率,同时不建议大家选择自动。比如,如果你播放的是4K片源,那么就选择4K,如果是1080p蓝光电影,那么肯定就是选择1080p,而如果片源是DVD之类的标清视频,那么就要选择480p。因为JVC为不同的原始分辨率准备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所以根据自己的片源选择适合的选项,这非常重要。此外,在MPC菜单中,DLA-XC7880RB还为每种不同的原始分辨率提供了Enhanced(细节强化)、Dynamic Contrast(明暗对比强化)、Smoothing(影像柔化)以及NR(降噪)四个调节选项,每项都有 0~100 阶可以选,能进行极精细的调整。这个就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调节了。

满足调试者需求的菜单

不得不说,DLA-XC7880RB提供了一个异常丰富的调节菜单,极大地满足了发烧友的需求。虽然DLA-XC7880RB提供了数个预设模式,但是除THX模式外,其他预设模式的各项参数都可以更改,而且每一种模式下都包含有一个色彩配置的选项,里面有多达14个不同的预设色彩配置以及5个自定义设置。或许这对于发烧友来说是一个非常喜欢的设定,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就完全是眼花缭乱了。

我们尝试用调试软件对其中几个色彩配置进行了简单测试,发现这些色彩配置中,“影院1”和“影院2”的配置下,具有最大的色域覆盖,十分接近数字影院标准DCI。而受摄影师欢迎的“AdobeRGB”的实际色域与Adobe的标准偏差比较大,而sRGB和“标准”这两个配置很标准。

事实上,我们在体验时对DLA-XC7880RB并没有做太多调整,因为JVC提供了非常精准的预设模式,比如我们直接选择THX模式,就得到了理想的校正结果。

不一样的“黑”

同样是熟悉的“4K烤鸭”片段,DLA-XC7880RB给我的感觉属于冷峻的色彩,画面的清晰自然不必多说。此外,我还能明显感觉到画面有着不错的黑位表现,可惜这是一部画面较为明亮的影片,因此为了更能完美体验DLA-XC7880RB的黑色表现,我果断换了一部蓝光高清电影《阿凡达》来体验。

虽然播放的《阿凡达》是一部全高清蓝光电影,但DLAXC7880RB依靠MPC功能依然将画质进行了一定的提升。在这部电影中,新增了纯黑信号处理的DLA-XC7880RB完美地体现了其高达1200000:1的对比度。比如在杰克在黑夜中与外星毒狼搏斗的场景中,虽然杰克手持火把,但周围的黑夜依然得到了忠实的还原,更为关键的是,黑色部分完全沉下去而并不发灰,这是非常厉害的表现。不过,在另外一部蓝光电影《黑衣人》中,面对身着黑色西装的威尔·史密斯,我却感到了这个黑色有些过,黑色是沉下去了,但却有点过于黑的表现。其实,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早在当年体验JVC经典的DLA-HD350时我就有这个感觉。不过,不能说这是有问题的表现,只能说JVC非常强调黑位表现,应该是产品设计理念导致的。因为,就我所知有相当多的人就是非常喜欢JVC表现出的这种黑。

楔形4K之美

索尼KD-55X9000B 4K电视机

作为最早推出4K电视机的品牌之一,索尼在今年春季推出了数款旗舰级4K电视机,除了进一步提升画质及音质之外,更采用了全新的外形设计。在世界杯期间,其中一款旗舰级产品KD-55X9000B来到了我们编辑部。接下来,就跟随我们的视线去领略一番这台索尼准旗舰的4K风采。endprint

楔形之美

浑然天成是索尼延续了几代的产品设计理念,到了2014年,索尼把这一设计理念进行了进一步的进化。三角形、圆形和方形这三种几何体为此次新品的主要设计元素,索尼设计师认为三角形赋予了创造性的设计理念(机身侧面楔形设计),圆形表现了声音的圆润无缺(流媒体喇叭),而方形则呈现画质的精锐和准确的概念(电视机屏幕),这三种几何体完美地融合就能诠释索尼新一代电视机的功能之美。

首次看到KD-55X9000B或许你会感到奇怪,在倡导机身纤薄的时代,索尼为什么会反其道而行之?事实上,这和索尼电视机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相关,索尼认为电视机最为重要的就是画质和音质,而这样的较厚的楔形设计不仅能带来外在的视觉冲击之外,还能大大提升音质。据设计师藤井裕也介绍,“Wedge Design”楔形设计的特别之处就在于通过高挑而美观的三角形为电视的底部释放了更大的内在空间,让电视机的低音和立体声效果更为出色。

除了楔形设计之外,采用全新设计理念设计的KD-55X9000B还在另外三个细节方面有改变:首先是悬浮的智能部件,小巧而美观的透明光柱也被称之为呼吸灯,这一细节体现了电视机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感;其次是电视机的棱角以及边缘的工艺成就了新品系列电视简洁而大方的设计感,其侧面金属质感的切割工艺,形成电视外观上强烈的视觉对比冲击;第三个元素是电视的支架底座,其灵感是来自于现代家具理念,比如桌子或是椅子的边角部分。采用此设计的电视作为家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与家居环境、内部装修有着更加和谐的融入感。而支架一方面可以非常安定稳固地支撑电视机,同时它也能尽量减少所占有的空间。

KD-55X9000B还有个特色之处,随电视附赠接口延长盒,将电视背面主要的接口集成在延长盒上,仅通过一根数据线连接电视,轻松解决以往电视背面线缆缠绕杂乱的问题。

4K之美

说起4K画质,这可以说是索尼的优势。KD-55X9000B针对4K影像采用了不少特色画质提升技术,比如“全新精锐光控技术”。这种先进的背光算法能够对图像进行针对性的背光调整,从而让图像的每个细分区域都有不同的亮度表现。在我观看的一部4K演唱会片段中,传统背光算法只会对整个画面进行亮度调整,而KD-55X9000B则会对画面进行分析处理,将高光部分提亮,其余部分则降低亮度。这样,在我看到的演唱会片段中,演唱者身上有充裕的亮度,而四周则明显沉下去。不过并没有丢失细节。

著名的“4K烤鸭”一直我测试4K设备的片源,而KD-55X9000B在演绎这个片段时,又给我不同的认识。多数人在看这个片段时往往被其超清晰的画质所吸引,然而我关注的除了画质之外是色彩。KD-55X9000B对于红色和绿色的演绎极为精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就是人物肤色的表现,也显示出了索尼在画质表现方面的深厚功底。

事实上,Full HD全高清才是我们目前观看最多的片源,因此KD-55X9000B对于Full HD的表现更为让我关注。Full HD全高清片源在4K电视上回放,考验的是电视机的画质提升技术,而KD-55X9000B采用的4K版的迅锐处理引擎PRO来应对。这项源自2K时代的图像处理引擎,可以通过其内置的强大图像信息数据库分析片源,并对流失的色彩与细节进行修补,从而达到画质提升的目的。这一次,KD-55X9000B为我演绎的是蓝光电影《速度与激情6》。在这部充满速度与激情的电影中,KD-55X9000B表现非常出色,特别是最后飞机上打斗的场景中,许多暗部环境表现清晰,细节并没有太多损失。不过,在这部电影中,KD-55X9000B让我见识了它另外出色的一面——音质。

醇音之美

KD-55X9000B继续沿用了磁流体扬声器,而且把上一代使用的纸盆材质进化成为高品质强化云母玻璃纤维,因而拥有更宽频级、更快反应和更清晰的音质。因为强化云母玻璃纤维材质有效减少了内部声音的流失,还原真实自然的声音。同时,楔形设计的机身底部宽阔的空间使得高音单元,低音单元(磁流体扬声器),重低音单元都能置于机身正面,使有效频段的扬声器处于一条直线,从而达到理想的扬声器摆放位置。这样的设计能有效的避免由于多个位置扬声器造成的声音延迟。而新的醇音技术+,通过细致的调音使KD-55X9000B带来身临其境和充满感染力的360度环绕声效果,让观看者宛如身临其境。

另外,针对眼下真正进行的世界杯,KD-55X9000B还为球迷量身定制了“实况足球模式”,观看足球比赛时,按下遥控器上的“足球模式”按键,你会立刻感到增强的呐喊声、体育场特有的回声和真实且宽敞整体的环绕声效果。那一刻,你如同来到了球赛现场。

互动之美

对于电视机的智能化,索尼一向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强调电视机与移动设备的互联。KD-55X9000B除了常规遥控器外,还配备了一个触控遥控器。这个触控遥控器通过2.4GHz无线连接方式,因此我们不再需要将遥控器对着电视机屏幕。而且这个遥控器还内嵌了NFC功能,只需简单一触就可以以无线的方式分享智能手机中的照片。

有了触控遥控器的支持,KD-55X9000B启用了全新的"基于内容"的主界面,因此能够可轻松切换界面,迅速找到想要的内容,同时新增诸多全新智能互动功能:社交评论,类似当下流行的“弹幕”视频,可在观看视频时与微博好友互动;照片分享,则让大屏幕电视成为图片分享的绝佳媒介,无需任何软件或Wi-Fi即可将手机中的照片传输到电视大屏幕上欣赏,朋友和家人更可下载显示图片至移动设备。此外,内置华数TV的视频缓冲速度也大幅提升,丰富的正版影音资源您可“一键观看”

再度进化endprint

AV功放的4K次时代

4K功放并不新鲜,去年市售的大部分功放都已经4K化了。不过,功放的4K化并不是一部到位,所以今年的功放们又再度更新了。

然而在2013年,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功放品牌都开始进行产品的换代,目标便是对4K以及3D的支持。表面上,这只是对视频格式升级进行的延展性支持,其实并不是这样。AV功放,随着人们视听生活的发展,他已经逐步成为了家庭影音的交换中心。

第一步3D化、4K化

实际上,新的AV功放产品有着非常明显的3D化与4K化。3D化不仅仅是表现在对3D视频的中转及支持上,在声音的支持上也有比较明显的变化。9.2和12.2已经开始成为功放3D音频的发展现状,未来的趋势就是增加越来越多的音箱,让声音从房间更多的位置发出。

第二步4K化

实际上,4K功放在2013年已经全面上市,而今年的4K功放有一个比较大的特性升级,那便是开始加入对HDMI 2.0的支持。具体实现的规格,便是对4K/60 Hz的兼容,相对于老版本的低帧率,新版本的4K/60 H提供了更清晰的动态画面,同时也对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的HDMI 2.0产品也支持了HDCP 2.2,只有拥有HDCP 2.2的AV功放才能提供对4K/全高清视频流和广播的支持。

目前,雅马哈和安桥已经推出了支持HDMI 2.0的新型AV功放产品。雅马哈旗下有RX-A3030、RX-A2030和RXA1030等,而安桥则推出了TX-NR535、TX-NR636和TXNR838等。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天龙、马兰士也将会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内推出相关的产品。

第三化全景化

有了更强大的视频,音频方面也必须更加逼真,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加入头顶上的声音。我们已经在电影院看到了杜比全景声的应用,而目前杜比已经将这一技术下放到了家用的AV功放之中。目前安桥已经有相关的产品推出,这包括了TX-NR838、TX-NR3030网络影音接收机, PR-SC5530旗舰网络影音控制器,以及SKS-HT693和SKH-410扬声器套装等产品。简单的说,便是以前的7.2声道产品变成了5.2+2,9.2声道产品变成7.2+2。具体解释就是有独立的两个声道将负责电影中来自头顶上的声音。作为下一代的音频格式,杜比全景声技术将为家庭影院娱乐带来令人痴迷的多维度音效。所以,天龙、马兰士、先锋这几家也会有相关的产品推出。2015 年将会有一批采用杜比全景声技术的蓝光电影上市。

不是谁的都可以

并不多的4K播放器

和当年高清普及一样,4K的普及也面临诸多拦路虎,高清播放器就是其中之一。或许有人会说,高性能的电脑不是能播放4K视频吗?没错,高性能的确能播放4K视频,但对于家庭影院来说,把电脑作为播放设备设置和播放都过于复杂,完全不能和专业的播放器相比,而且还没有专业播放器所具备的图像优化处理引擎。幸运的,目前4K播放器已经出现,只是让我们的选择并不多而已。

索尼FMP-X10

索尼FMP-X1应该是全球第一款4K播放器,只是国内并没有上市。不过,最近传来消息,索尼新一代的4K播放器FMP-X10将于秋季在国内上市。

FMP-X10内置1TB硬盘,支持802.11a/b/g/n无线协议,可实现3840×2160/60FPS视频输出,配备USB3.0接口,支持容量扩展,两个HDMI 2.0接口则支持视频和音频独立传输,减小信号损失。既然索尼要推出4K播放器,肯定会有相应的4K片源准备。

据悉,索尼还将和国内本土视频服务提供商合作,为其提供4K影片下载服务,因此索尼将成为国内首家提供4K影片下载服务的厂商。这种4K视频下载服务会不会收费,或者按哪种方式进行收费,不过目前并没有消息传出。而在美国,索尼在美国提供4K影片下载服务时采用的收费策略包括24小时租借和永久购买两种,每部影片24小时租借费用为7.99美元(约合人民币50元),永久购买费用为29.99美元(约合人民币186元)。

当然,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想购买FMP-X10,在家里享受4K的震撼,目前要解决的就是家里的带宽问题,我们的建议是开通光纤宽带,并将带宽提升到20M。

杰科R11

杰科R11应该是目前为数不多能够马上买到的4K播放器,它与目前市场主流网络机顶盒相比较,在硬件配置上堪称顶级,搭载专为电视盒子打造的A9架构四核芯片S802,集成八核Mali-450 GPU,将视频解码性能发挥到极致。同时,其还拥有1GB DDR3内存以及8GB NAND Flash闪存,因此杰科R11能够完美支持4K分辨率视频播放,无论是4096×2160分辨率还是3840×2160分辨率的视频均可以流畅播放。

在杰科R11的左侧设有3个USB接口,可以连接U盘或者移动硬盘等外置存储设备。另外在R11背部还设有诸如DC供电口、AV OUT、光纤输出接口、网线插口、HDMI以及TF卡插槽等接口,此外,在LAN口下方还设有一个RESET设置重置键。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R11上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电源开关按键,开关机只能通过遥控器进行。

与索尼FMP-X10能够播放在线4K视频不同,R11只能播放本地的4K视频,只能需要提前将4K视频下载到本地,而现在网络上的4K视频可以说非常少,基本上只有一些演示视频可以下载,而没有真正的电影。所以,片源是R11播放4K视频最大的问题。

4K高速公路:线材

作为机器间数据交流传输的重要桥梁——线材一开始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4K时代来临,若线材导体太差时,会严重破坏画面的表现与声音的质感,因此;机器设备很难发挥出本身的优异特性。

实际上,4K机器对4K HDMI线材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不仅是高频宽的特性要求,而且在画面解析力上也是十分讲究。尤其在中国市场上,定制安装行业的蓬勃发展,透声布幕的普及,相对而言4K线材还要做到高亮度,高对比的特性,才能满足行业人士对画质的完美追求。

那么,如果要选购一条4K线,应该注意哪些要领,才能更好完美地体验4K带来的极致享受呢?首先,无论长线或短线,24AWG的HDMI线材应为首选,因为导体的截面积大,传导的频宽就比较高一些,损耗也小,相对过4K的门槛就高一些。其次,选择4K 演示的HDMI线材品牌,因为有实际的真实效果呈现在面前,而且演示的对象都是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因此演示线材品牌的可信度,远远高于低价线材的4K虚假广告。最后,如果从高频的检测条件来看,因为HDMI 2.0的测试规范尚未公布,而目前通过协会认证最长的只有HDMI 1.4版的4K/30P/8M的长度。但是从实际4K/30P的演示来看,在2012年SONY广州演示会上,用VW-1000ES投影机及4K电脑的搭配下,加上Golden Sound Classic-9/20M 完美演示真实4K画面。这说明HDMI 线材在真实演示场合里,往往会超过高频认证下最长的HDMI线材长度。endprint

猜你喜欢
索尼
HDR动态处理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Sony(索尼) VPL-VW598
重拳出击!索尼4K家用投影机VPL-VW598正式发布
索尼微单TM相机编年册
Walkman诞生40周年 索尼适时发布NW-ZX500和NW-A100系列播放器
索尼VPL-VW878正式公布
以色彩自然取胜Sony(索尼)VPL-U300WZ
强而有力的4K HDR推动者 Sony索尼 VPL-VW268
散景巅峰 索尼FE 100mm f/2.8 STF GM OSS
再一次的声画惊喜之作 Sony索尼KD-65A1
如此小却如此广索尼FE 12-24mmf/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