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的金属之旅

2015-03-18 10:38
数字家庭 2014年7期
关键词:振膜通滤波音箱

好看、好听、安装后也依然好看,这是能打动年轻人的卫星影院必备元素。“好看”是指看到宣传册能够打动人,“好听”当然就是指去卖场试听之后感到满足,“安装后依然好看”,是指购买产品,并且安装之后不但不会破坏家里的装修,还会让你的居室更加漂亮。B&W有一款型号为MT-60D的产品能满足上面的条件,它由M-1音箱与PV1D低音炮组成。

音箱M-1

谈到M-1就不得不说它的外壳,用金属打造的独特的双瓣式蛤壳状箱体。这个箱体用金属材质,手感非常细腻。M-1很小,但依然采用了两分频设计,频响为80Hz~23kHz(±3dB)。B&W最著名的技术便是Nautilus鹦鹉螺高音单元,而M-1的高音单元采用了和鹦鹉螺同一原理的导管式设计。如果打开M-1的腔体,你会看到高音单元的磁钢背后有一根导管,这根导管便是用于吸收高音单元背面不必要的谐振,从而让你在前方听到细腻且清晰的高频。M-1的中低音单元使用的是玻璃纤维振膜,同时驱动单元上具备谐振栓塞。其原理是使用聚合物海绵构造的蘑菇形装置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收谐振,同时还减少振膜崩裂,并在中频中形成独特的清晰度和细节。M-1的听感我们认为和传统的B&W厚重风格有很大的区别,它非常强调全频的通透感和清晰度,并且非常易于驱动。

第一眼的外观,M-1无可挑剔,而安装之后是否依然完美?我认为这一点上,B&W做得很好。在M-1的底座上的防滑垫是可以打开的,而音箱的接线柱就巧妙的收藏在里面。音箱线通过专门的导线槽可以直接压接进入,安装后完全不会破坏外观。在防滑垫的背后还放置了一个内六角的螺丝刀,用于调整M-1支架的球形固定结构。

低音炮PV1D

在我的印象中,B&W的低音炮都是很传统的,远不如B&W的音箱那么特别,不过与M-1配合的PV1D改写了这一历史。与M-1一样,PV1D也是一款采用金属材质打造的低音炮,而且是双单元的圆形。PV1D为特殊的气泡结构,两只(8英寸)纸质Kevlar铝制振膜长冲程驱动单元反向安装,这样在工作时作用力会直接抵消,使得音箱的稳定性非常强大。PV1D的功率为400W,所有的接口被安置在低音炮的底座上,可以很好地隐藏连线。不仅仅是外观,在调节上,PV1D也是一款散发出浓浓科技味的产品——它的调节依靠OLED显示屏和触摸按钮阵列来实现,当中有5项预设和各种微调,包括了增益 、低通滤波频率、低通滤波斜度、低通滤波相位等。同时,PV1D也设有触发接口以及RS-232自动化控制接口,它可以很方便的与功放以及智能控制设备联动。如果你还想对PV1D进行更深入的调节,那么可以用USB线将它连接至电脑,采用SubApp软件进行设置。

最有个性的B&W

B&W最具特色的便是那顶在头上的高音和黄色的Kevlar单元,传统的B&W更注重中频的厚度和韵味,B&W最不缺的便是雍容华贵的感觉,但线条感并不能算作B&W的优势。我们体验之后,我们认为MT-60D这一套卫星影院系统的确算是B&W众多产品的异类,它的声音和它的外观一样绝不传统。MT-60D的高音表现很传统很B&W,但中低频表现却是非常通透,低音炮十份刚健,并且全频线条感非常出色。DTS HD与Dobly TureHD的到来对音箱的解析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重放更大动态,更多细节的产品才是符合现在这一时代的。不管从外观还是性能上来说,我认为MT-60D都是为这个时代而生。这款产品有很大的潜力,如果选择这款产品,我们建议尽量考虑中端以上的合并功放。不是因为MT-60D有多难驱动,而是因为它的确非常优秀,值得你为它投资。endprint

猜你喜欢
振膜通滤波音箱
KEF推出新一代LS50 Wireless Ⅱ音箱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声呐发射机负载阻抗变化仿真分析
小音箱,大精彩 B&W 805 D3尊贵版书架音箱
多一对音箱,多一份惊喜Marantz AV8805
在耳机系统上延续Quad的迷人“味道”Quad(国都) ERA-1平面电磁振膜耳机PA-One Plus电子管耳机放大器
拓扑振膜耳塞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电容式微超声换能器等效电路模型与阵元优化
基于复带通滤波的智能电表量测算法及其DSP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