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创时代”

2015-03-18 15:38孙春艳
商周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万众李克强大众

孙春艳

中国正走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口,经济由高速发展进入新常态,相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会是一切改革闯关的基础,进入“创时代”的中国,应能很快找到应对新经济挑战的新钥匙。

2015年的这个春天,中国正式进入了“创时代”。

自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写入“克强经济学”关键词之后,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是提升到了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的高度。中国大地正席卷着一股“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

2014年,在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39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有18次提到鼓励创业,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浪潮并非完全由国家意志推动,更多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股力量交合的结果。这也可以视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践行的有力注脚。

因此,我们看到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强调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快改革步伐,简政放权,给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留出空间。通过政府放权让利的“减法”,来调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的“乘法”。

事实上,纵观许多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繁荣,无论是美国的硅谷模式、德国或日本模式,都不是完全依赖技术和资本,而是由创业为第一要素驱动的,现在基本上走上由“大众创业”到“大众创新”的发展阶段。而中国经历改革开放黄金30多年的发展,进入“大众创业”的“万事”已经具备,又恰迎国家改革“东风”。

可以判断,“大众创业”浪潮具备成为改革30多年第三次创业潮的应有潜质。中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个体户”式的创业潮、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中各式各样“网络精英”式的创业潮后,“百万富翁梦”“中国首富”“上市神话”“马云传奇”等一批批创业神话激发着13亿国民的财富想象,只要敢为“梦想”先,聪明的中国人中也能诞生乔布斯、比尔·盖茨和马斯克,何况我们已经有了马化腾、李彦宏、马云等等。

尤其是经历了空前广度、深度和速度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所创造的世界奇迹之后,远远滞后于电子商务发展的传统配套产业,和与互联网行业相关的众多服务领域释放了巨大市场红利。仅仅一个2013年兴起的020(线上与线下互动)概念,就造就了不少创新企业,且不说目前风生水起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等。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力度,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释放了大量的改革红利。在精简审批、注册制等制度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风起云涌,百花齐放。从数字上看:2014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就业人数175万。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2014年,在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下,中关村新增科技企业达1.3万家,培育形成了以创新工厂、车库咖啡、创客空间等为代表的众创空间。而放眼中国,北京、上海、深圳已形成了三大创客文化圈,成都、杭州、重庆等也成为创业之城。

不错,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所强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全社会每一个细胞都激活,整个经济机体会充满生机,进而汇聚成巨大的推动力量”,国家的繁荣源自民众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中国正走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口,经济由高速发展进入新常态,相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会是一切改革闯关的基础,进入“创时代”的中国,应能很快找到应对新经济挑战的新钥匙。

猜你喜欢
万众李克强大众
万众期待
李克强在甘肃考察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万众抗疫颂
李克强在江西考察
万众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