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价值及应享受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

2015-03-19 17:57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第二中学图拉古日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3期
关键词:年龄阶段身心教育者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第二中学 图拉古日

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解决人的社会化的问题,人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是评价教育效果的最终尺标。以往教育的缺陷之一就是“多见社会少见人”。即:在强调社会的需要和需求的同时,忽视人的自身特点和需要。因此,在教育中要充分肯定人的地位是重要的,而肯定人的地位核心问题就是教育人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必须给人以应有的重视,要更好的教育人,培养人,必须全面了解人。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这就意味着我国儿童也有一半以上将在农村接受小学初中义务教育。而高质量的小学初中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义务教育整体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均远落后于城市。农村教育基础薄弱,积存问题较多,困难较大。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办学、管理、有效运行以及发展等问题。

一、人的本质观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最早出现在《1844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的这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劳动,也就是实践。在以后的著作中,又有类似的描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一再强调实践的意义,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在我们看来又是什么呢?是劳动。”“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这些论述都进一步强调了人的本质在于劳动,是劳动从根本上区别了人与动物。

马克思这种人的劳动本质观正是很好体现了人要动物的区别,也明确了教育过程中,人才是唯一的教育对象。

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

(一)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具体包括:一是不平衡性。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在现代,个体社会性成熟后推,个体性成熟则前移,造成身心成熟的异时现象。二是顺序性。身体发展从上至下、从中间至四肢,从骨胳至肌肉。三是阶段性。人生的发展阶段分为: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四是互补性。教育者应树立这样的信心:不管个体自身条件处在怎样的状态下,只要生命还存在,发展的可能也就存在,生命与发展的可能永远共存。五是个体差异性。男女性别差异、气质差异、能力差异、在教育工作中,把握年龄阶段特征是必须的,但还需要发现每个差异产生的原因和针对这些差异应如何因人而异的进行教育工作。

(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教育就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内外因统一规律,正确对待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关系。教育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生理发展特点和学习程度,然后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接受教育影响。

二是量变与质变的一致。量变即渐变,质变即突变。所以,人的身心发展又是渐变与突变的统一。教育必须紧紧把握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量变与质变关系,从渐变过程中抓住突变机遇,充分利用发展的“最佳期”,适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人的发展是有年龄阶段的,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特点。教育要注意年龄阶段差别,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教育。

三、教育者教学的多元趋势

作为教育的三要素,并发挥着主导性作用的教育者对于发挥教育主体性作用的教育对象的言传身教,可谓是影响颇深。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强调要更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即教育对象的作用,这绝不是减轻教育者的任务,相反,这更明示了要提高对教育者的要求。这个要求一定是多元的,包括教育者的综合素养、教育者的专业水准、以及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指数等。《人是教育的对象》被认为“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乌申斯基是俄国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活动家。他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力图运用当时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教育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高度评价了劳动教育的意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创立了当时世界教育学中无与伦比的小学教学法。《人是教育的对象》可以说是乌申斯基的一部教育心理学,乌申斯基把人的心理理解为处于生物发展最高阶段的、作为社会生物的人所特有的精神过程的统一。他把整个神经系统中枢——人脑看作心理过程的器官。

四、改革和完善基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第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点。

第二,确立正确的义务教育的理念,开设多种课程。

第三,政府应加大基层教育的投资。

第四,开展城乡教师的交流活动。

第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总结

教育对象并不是抽象空灵的虚体,而是有发展线索,特定属性结构,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他是自然实体和客观实体的统一,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品德与能力的统一,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脑力与体力的统一,先天性与后天性的统一。而在我们日益注重教育发展的水平的路上,是不是更因该关注教育对象本身,并发挥其主体性的价值是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年龄阶段身心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我的各路好友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给身心降个温
少儿美术培养的年龄阶段性研究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教学暗示艺术在小学不同学段的运用策略研究
不同年龄阶段癫痫患儿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血药浓度的临床价值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