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十分钟队会模式使少先队活动课程常态化

2015-03-19 11:04李梅芳
少先队活动 2014年8期
关键词:队会中队活动课

没有活动,就没有少先队。少先队活动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活动课,已经全面推开,并落实在各校课表上。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我们深知,少先队活动课进课表易,进课堂难;讲形式易,出实效难。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少先队辅导员,更能体会一线辅导员的难处。究其原因主要有: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老师身兼数职,这是造成队会实效性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们的辅导实践中,好多队活动往往由成人辅导员定“方案”、“剧本”,让队员来演,孩子变成“牵线木偶”;队会形式单一,队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广,无法引起队员的共鸣;农村小学的队会,缺少专业引领,缺少成长的环境,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在重学术教研轻德育活动的大背景下,没有基本的活动经费。

如何让队课变成中队辅导员、队员喜欢上的常态课呢?我们一直在思索……

一、缘起:“十分钟队会”和少先队活动课

“十分钟队会” 由队员轮流设计、筹备、主持,最大特点就是易操作、人人能参与,是一种能经常开展的队活动,它充分满足了队员们的活动欲、自主欲、表现欲、创造欲。从辅导员的角度来说,开展“十分钟队会”活动,简化了原来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来准备的队会过程,消除了辅导员的畏难情绪,同时也能培养队员合作精神,学会协调,提高策划、组织、实施等能力。

而今,少先队活动课作为每周一节必修课,必将成为今后少先队组织教育的主战场。我们只有把“易于操作”放在首位,才能使少先队活动课焕发生命力,才能真正落实少先队活动课想走的三条路线即“儿童路线、红色路线、情商路线”,真正实现队员的自主性,确实有效地减轻中队辅导员的工作负担,促进少先队工作的全面发展。我们觉得,借鉴和创新“十分钟队会”的形式,少先队活动课便能“接地气”,达成“常态化”的美好愿景。

二、探索:“十分钟队会”模式的少先队活动课

队课上不齐,动不起来,这是不少基层学校的陈年旧疾了。从“不用上”到“要上”,或者说从“随意”到“规范”,要实现跨跃,需要观念更新。我们且行且思:

(一)寻找“试点”中队

我校先成立“十分钟队会”实验小组,朱艳如老师、林欣欣老师、李梅芳老师带着迷茫和困惑,带着勇气和信心,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维过程,开始了积极的研究探索。他们以六(1)中队为试验中队,按照“十分钟队会”的模式进行实施和探索。一学期后,他们向全校进行展示,然后根据辅导员提出的问题,想办法解决,为“十分钟队会”有效开展提供实践依据。就这样,借鉴“十分钟队会”模式的少先队活动课拉开了帷幕。

(二)“航标导航”——引领中队辅导员

大队辅导员是中队辅导员的领跑者,应为中队辅导员穿针引线,支招鼓劲,这样有利于活动的开展。所以总辅导员首先要收集大量资料,指导中队辅导员轻松入门,帮助辅导员们厘清以下问题:

1.了解“十分钟队会”。即“十分钟队会”的由来、特点、类型、设计、主持和管理、评价与辅导方法等。

2.“十分钟队会”在中队的具体实施途径。具体方法:(1)“当家于童”。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挑选作文、美术、口语表达比较好的三大类队员进行分组培训,以小队为单位,全体队员参与,明确分工,引导各级队长当好“火车头”。(2)“问计于童”。十分钟队会的设计师是广大少先队员,设计思路是:考虑个人的爱好与特长,了解伙伴的兴趣和心意,留意身边的情况和问题,搜集各种信息加以组合再创造,同时积极配合学校计划和任务。队会主题代表的是孩子们的意愿,队会形式为广大少年儿童喜闻乐见。(3)“定稿于童”。“十分钟队会”方案由主题、活动形式、开场语、活动环节、结束语等组成。辅导员应对队员设计的方案进行审阅,并选择优秀方案作为范文。(4)“自主于童”。方案定稿后交给各小队,由队员寻找相关资料,设计海报,利用课余时间自主串排。(5)“活动于童”。辅导员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适时的点拨,使队员们玩得快乐有序。(6)“点评于童”。活动后组织队员一起针对本次队会的开展进行探讨,评价本次队会主持人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队会积累经验,逐步带动整个中队。

3.“十分钟队会”的评价标准。简——精简;新——新颖;奇——奇特;乐——快乐;益——有益。

4.“十分钟队会”的辅导。辅导员要“重引导,不包办”,要争取以高年级队员“全自动”、中年级“半自动”、低年级“学自动”的方式开展“十分钟队会”。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本着“轻松有趣、快乐自主”这一宗旨,使 “十分钟队会”成为队员展示自我,寻找快乐,体验成功的舞台。

(三)“支架助长”——培训少先队干部

我们采取了以点带面的辐射方式,从三至六年级各中队各选择六个在作文、语言表达、美术等方面比较突出的队员,由大队部从写稿、主持到海报制作等方面统一进行前期培训。我们从六(1)实验中队选派出12名比较优秀的队员作为小辅导员到各中队辅助队员开展活动,让队员在活动中以主人翁的姿态出主意、想办法。通过搭建不同层次的“脚手架”,使队干部策划和组织队会的能力逐级攀升。“十分钟队会”模式的少先队活动课就这样在全校慢慢地铺开来,它以“接地气、好操作、有趣味”等优势逐步地被辅导员、队员接受了。

(四)“互惠共生”——联动观摩

我校少先队充分发挥少先队活动课程研究的共生效应,摸索出“十分钟队会”模式的少先队活动课活动目标,每学期开展少先队活动课联动观摩展示,以同伴互助、邀请专家进行做精彩点评和专业指导的方式破解辅导员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分享较高水平、联动式的中队活动公开课的实践成果,助推辅导员整体水平的发展。

(五)“十分钟队会”的组织管理

1.确定活动时间,便于管理。活动时间,既要考虑到不能过于频繁又要注意相对固定。我们把每周四班队课定为十分钟队会的专用时间,无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占用。

2.统一检查,进行评比。根据全校统一的队活动时间,初步建立了“少先队活动课巡视”制度,大队部逐步做到有检查,有记录。各中队将“十分钟队会”活动方案进行整理,方便日后交流学习,大队辅导员每周听一个中队的少先队活动课,一学期的时间,通过小干部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基本对各中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我是小裁缝”、“电脑万事通”、“关爱母亲河”、“点废成金”、“为梦向前冲”、“为想象插上翅膀”、“争当爱国小先锋”……虽然队员们设计的活动方案有些稚嫩、主持还很生硬、海报制作也不够美观,但我们真切地看到孩子们参与了、体验了、成长了。我们边学习,边实践,努力使少先队活动课由表演转向体验,由华丽回归平实,由封闭走向开放,逐渐提高着队活动课的实效性,也给队员带来了难忘的经历。endprint

猜你喜欢
队会中队活动课
少先队队会,长什么样
我热爱的中队
怎样组织有意思的队会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如何开展好中队主题队会
怎样开展好一堂爱国主题队会活动课
活动课
我爱我的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