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研究述评

2015-03-19 09:58王妍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共情

王妍

摘 要 共情是准确理解他人情绪与行为的情感倾向,它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结纽带。共情作为人际互动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已经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共情的概念、成分、情绪共情与认知共情的毕生发展与性别差异、共情的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对共情进行了综合论述,以期读者能够对共情有全面了解。

关键词 共情;认知共情;情绪共情;神经机制

分类号 B842.6

1 共情的概念解读

1.1 共情的起源

共情(empathy)这个概念的出现已有百年之久,它有着哲学和美学的渊源。德国哲学家Robert 建议用 “Einfühlung”这个德文单词来表达人们把自己真实的心灵感受主动地投射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上的一种现象(郑日昌,李占宏,2006)。这一概念后经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Lipps的发展,有了心理学意义,并解释了人们是如何了解他人并作出相应反应的。他认为,共情是共情者被动地对共情对象进行模仿而获得的感受。1909年,Titchener在“关于思维过程的实验心理学讲稿”中使用英文单词“empathy”对之前的词进行了替换(Wispé,1987),他认为,共情是个体主动地经由内在模拟而形成心理意向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把客体人性化的过程。可见,共情这个概念的界定自早期就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这并不影响来自发展、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心理学家们对它的关注,心理治疗师们更是一度将共情当作开启咨访关系大门的钥匙。

1.2 共情的定义

简单地讲,共情是个体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并产生相似的社会性情绪反应(陈武英,卢家楣,刘连启,林文毅,2014)。那么具体来讲,共情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能力,一种状态,还是一种过程?对于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共情是一种人格特质或一般能力。Davis(1983)指出共情是个体设身处地地对他人感同身受的人格倾向。共情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就意味着它在不同个体的身上存在差异,并且这种特质受到遗传和个体经验的影响。而Ickes(1993)则将共情定义为准确推断他人特定想法和感受的一种能力。共情作为一种一般能力,涉及认知与情感两个方面的能力。

共情是特定情况下认知和情感的状态。Hogan(1969)认为共情是个体在智力上理解他人的一种情感状态。Hoffman(2002)指出,个体产生共情意味着个体觉知当事人的情感状态,甚至比当事人自己还清晰。

共情是一种体验过程。在心理治疗领域,共情被看作理解与接纳来访者的前提,因此研究者们较为关注的是共情状态的产生与传达过程。

2 共情的成分理论

2.1 两成分理论

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对共情的研究也更加深入,继而转向从共情的成分来进一步讨论共情的本质。与主张共情是认知的或情感的研究者不同,Gladstein(1983)认为共情既包括认知成分也包括情感成分。因此他建议用认知共情去表达从认知上采纳了另一个人的观点,进入了另一个人的角色;而用情感共情来表示以同一种情感对另一个人做出反应。两成分理论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研究者们纷纷对认知共情与情感共情进行了研究。Singer(2006)进一步界定了情感共情的四个标准:(1)个体处于一种情感状态之中;(2)个体的这种状态与其他个体的情感状态相同;(3)这种状态是由观察或想象他人的情感状态所引起的;(4)个体知道其情感状态来源于其他个体。可见两成分理论为共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框架。

2.2 多成分理论

Davis(1996)认为共情包括个人和情境的因素、发生在共情者身上的过程和共情的情感性结果及非情感性结果三种必要成分。他以上述观点为基础,对共情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成分划分,分别是观点采择、共情关注、想象和个体悲伤四个维度,并编制了后来被广泛使用的共情量表。Jackson,Brunet,Meltzoff和Decety(2006)在对共情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共情包括了情绪共享、观点采择和情绪调节三种成分。

3 共情的毕生发展

共情产生是从情绪感染到对他人的准确理解,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反应到指向他人的行为(de Waal,2008)。可见,它是一种异常复杂的心理结构,甚至具有不同的层次。许多研究表明,共情的情绪与认知这两种加工过程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

3.1 情绪共情的发展轨迹

被他人情绪所诱发的情绪唤醒即情绪共情(Decety,2006),这个过程是一个不受个体控制的自动化过程。情绪共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黄翯青,苏彦捷,2012)。对新生儿的研究表明,婴儿会受到他人情绪的感染,甚至可以模仿成人的惊讶、悲伤和恐惧等表情(陈武英,卢家楣,刘连启,林文毅,2014),而这些模仿行为是自动化的。婴儿期过后,这种模仿行为会逐渐下降。Hoffman(1977)认为这种模仿他人情绪的行为在孩子三岁之后会逐渐消失。研究表明,对他人面部表情的无意识模仿在儿童、青少年甚至老年人身上都会发生(Hurley & Chater,2005)。研究者采用面部肌电的方法发现,个体在十岁到十二岁之间情绪共情显著下降。而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自我报告和生理指标都揭示了情绪共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陈武英,卢家楣,刘连启,林文毅,2014)。由婴儿期到老年期,情绪共情呈现着由高到低,保持稳定,后逐步上升的U型曲线轨迹。

3.2 认知共情的发展轨迹

认知共情是一种在归因状态中理解和推测他人行为的能力,它的发展是晚于情绪共情的。较早的研究结果表明,婴儿在一岁之内几乎完全处于情绪感染中,一岁到两岁之间婴儿的认知共情实现了质的飞跃,他们开始能够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Hoffman,1977),他们甚至会安慰伤心的同伴和表现出助人行为(Warneken &Tomasello,2009)。Wellman,Fang,Lin D,Zhu和Lin G(2006)发现,三岁儿童具备根据以往经验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不管是使用自我报告和行为范式进行考察还是相关的fMRI研究都发现,从成年阶段到老年阶段,认知共情出现下降的趋势。这样看来,认知共情的发展呈现着由低到高,保持稳定,后逐步下降的倒U型曲线轨迹。

4 共情的性别差异

关于共情的性别差异,国内外的研究大多表明女性的共情水平高于男性(陈武英,卢家楣,刘连启,林文毅,2014),但也有少数的研究没有发现共情的性别差异。从情绪与认知两方面的共情来看,大多数学者都认可男性的情绪共情能力显著低于女性,这一差异在进入学龄阶段后才开始表现出来,而在学龄阶段之前则不存在共情的性别差异(李丹,李燕,宗爱东,丁月增,2005)。进入青少年期后,情绪共情的性别差异进一步扩大,这意味着相对于男性的情绪共情,女性的情绪共情发展速度更快(Mestre,Samper,Frias,& Fur,2009)。采用问卷法研究共情的学者发现,女性的情绪共情显著高于男性,这一结果在德国、英国和中国等国家都相似。即便是到了成年阶段,女性在情绪共情上依然占优势(王金霞,2006)。来自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支持了这一结果,研究表明,在对他人进行感知的时候,女性比男性更多地利用了镜像神经系统,所以更容易产生

共情。

认知共情的性别差异至今为止仍存在诸多争议。采用心理测量方法研究认知共情的研究者们,如Lam,Solmeyer和McHale(2012),他们用纵向追踪研究的方法得出女性的认知共情高于男性的结论,一些横断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而采用客观指标测量认知共情的结果则不大一致。Thomas和Fletcher(2003)用共情准确性作为客观指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女性的共情准确性高于男性。Hancock和Ickes(1996)的研究结果则表明男性的共情准确性不低于女性。

5 共情的研究方法

5.1 测量法

共情量表是当前测量共情水平的主要工具,在众多量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Davis编制的多维共情量表,又叫人际反应指数(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IRI由28个题项组成,包含了4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有7个题项,其计分方法为5点李克特式。4个分量表分别是观点采择(PT)、想象(FS)、共情关注(EC)与个体悲伤(PD)。其中观点采择与想象是测查认知共情的分量表。这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0.77,重测信度为0.62~0.71。

5.2 实验室法

实验室对共情进行实证研究,其主要范式是给被试呈现可以诱发共情的图片、文字材料或者视频,让被试对他人的情绪进行识别,或者要求被试想象自己或他人处在相同情境中可能出现的情绪体验。这一方法被证实能够有效地诱发被试的共情。

5.3 脑科学技术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技术逐步走向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使用fMRI技术对共情进行研究,在核磁扫描中诱发被试的共情状态从而观察被试被激活的脑区。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领域的拓展

共情的结构非常复杂,它涉及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目前对于共情的研究尚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深入。我国对共情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领域,其实对于共情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特别是共情对冲突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另外,共情在心理治疗中的积极作用也应当得到研究者的关注。

6.2 研究方法的创新

目前对于共情的测量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自我报告等方法,这些方法本身就存在着不够客观的缺陷,测量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需要开发更多更为客观的方法。实证研究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有效范式。

6.3 脑神经机制的深入研究

在共情的脑神经机制方面,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依然有待深入。例如在共情的性别差异方面,两性的脑区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共情在社会冲突中有着怎样的神经机制?总之,共情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其认知神经方面的研究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尚需要研究者们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陈武英,卢家楣,刘连启,林文毅.(2014). 共情的性别差异. 心理科学进展,22(9),1423-1434.

黄翯青,苏彦捷.(2012).共情的毕生发展:一个双过程的视角. 心理发展与教育,4(4),434-441.

刘聪慧,王永梅,俞国良,王拥军.(2009).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 心理科学进展,17(5),964-972.

李丹,李燕,宗爱东,丁月增.(2005). 2 岁幼儿移情反应的特点:与自发帮助、气质、亲子互动的关系. 心理科学,28(4),961-964.

王金霞.(2006). 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

郑日昌,李占宏.(2006).共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4),277-279.

Davis,M. H.(1983).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Evidence for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44,113-126.

Davis,M. L.(1996). Empathy: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Boulder:Westview Press.

Decety,J.,Philip,L.,& Jackson,P. L.(2006)A social-neuroscience perspective on empath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5(2),54-58.

de Waal,F. B.(2008).Putting the altruism back into altruism:The evolution of empath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9,41-422.

de Vignemont,F.,& Singer,T.(2006). The empathic brain:how,when and wh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0(4),435-441.

Gladstein,G.A.(1983). Understanding empathy: Integrating counseling, develop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 Journal Counseling Psychology,30,467-482.

Hancock, M.,& Ickes, W.(1996). Empathic accuracy: When does the perceiver-target relationship make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Socid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3(2),179-199.

Hogan,D.(1969). Development of an empathy scale.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33,307-316.

Hoffman,M. L.(1977).Empathy,its development and prosocial implications.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25(3),169-217.

Hoffman,M. L.(2002).Empathy and moral development.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rley,S.,& Chater,N.(2005). Perspectives on imitation:from neuroscience to social science-Volume 2:imitation,human development,and culture. Cambridge,MA:MIT Press,55 -77.

Ickes,W.(1993).Empathy accuracy . Journal of Personality,61,587-610.

Jackson,P. L.,Brunet,E.,Meltzoff,A. N.,& Decety,J.(2006).Empathy examined through the neur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imagining how I feel versus how you feel pain.Neuropsychologia,44,752-761.

Lam,C. B.,Solmeyer,A. R.,& McHale,S. M.(2012).Sibling relationships and empathy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41(12),1657-1670.

Mestre,M. V.,Samper,P.,Frias,M. D.,& Tur,A. M.(2009). Are women more empathetic than men?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adolescence. The Span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2(1),76-83.

Singer,T.(2006). The neuronal basis and ontogeny of empathy and mind reading: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future research.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30,855-863.

Thomas,G.,& Fletcher,G.J.(2003). Mind-reading accuracy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ssessing the roles of the relationship,the target,and the jud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5(6),1079-1094.

Warneken,F.,& Tomasello,M.(2009). The roots of human altruism.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00(3),455-471.

Wellman,H. M.,Fang,F.,Liu,D.,Zhu,L.,& Liu,G.(2006). Scaling of theory-of-mind understandings in Chinese children. Psychological Science,17(2),1075-1081.

Wispé,L.(1987).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empathy. In Eisenberg,N.,& Strayer,J.(Eds.). Empathy and its development(pp.17-37).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猜你喜欢
共情
共鸣与共情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共情研究的崭新领域
——积极共情
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症患者共情的影响
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
共情护理在四肢骨折伴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