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资本视角下的我国大学生专业-职业匹配的实证研究

2015-03-20 06:44孙海荣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5年3期
关键词:成熟度职业生涯毕业生

● 孙海荣

■责编/倪超 Tel: 010-88383907 E-mail:nc714@163.com

我国的高考扩招带来了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攀升,这给我国的就业市场产生了一定冲击,对于如何解决人数众多的学生就业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据中国教育在线报道,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中国教育在线,2014)。面对如此庞大的队伍,各类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分析,有从社会宏观管理的角度分析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制度性问题(赖德胜等,2005)、供需市场中的行业薪金问题(岳昌君等,2004);也有从微观角度分析学生或家庭情况(李炜,2009)、学校教育模式与市场需求(莫荣等,2003)、学校与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王霆等,2009)等,不论基于供需市场结构矛盾出现部门供给过剩或需求不足,还是行业薪酬或家庭因素影响,总之,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学生选择与专业无关的领域就业,并逐年增加,进而造成专业——工作不匹配的现象。

人力资本作为早期经济学概念,重点是指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各种因素总和(舒尔茨,1990),并逐步作为评估未来收入或投资成本估算的重要指标,为此,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教育资源, Fugate(2004)、郑晓涛等(2006)、张莉(2007)、张静华(2009)从不同范围界定了人力资本,认为人力资本是个体通过教育获取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等因素的总和,其专业因素是大家关注的一致重点,尤其是在专业人才稀缺背景下,学生毕业后的专业匹配度无疑体现人力资本价值结果。因此,专业--工作不匹配将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专业是基于市场结构和需求设置的,大学生经历了大学四或五年的专业培养而不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将带来整体人力资本的分布不均和结构不合理,丧失专业设置的初衷,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和资本损失;二是学生选择专业的目的就是希望获取未来更多的利益和发展,专业与工作的不匹配可能会对个人利益产生影响,造成个人人力资本损失。面对专业--工作匹配情况所带来的现实问题,相关研究却较为缺乏,为此,本文希望通过此次研究,从人力资本角度来说明大学生专业——工作匹配程度、主要影响因素和形成内因,以及专业——工作匹配是否会影响个人利益。

一、文献回顾

1960年诺贝尔获得者舒尔茨首次提出人力资本,指出人力资本的投资比其他的资本投资价值更高、效应更大(舒尔茨,1990)。之后,教育、培训则被其作为重要考量指标。郑晓涛等(2006)研究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获取知识、技能等具有经济价值的质量因素总和。乔志宏等(2011)将学业、社会实践和工作作为人力资本的研究因素。结合上述学者的观点,本研究以专业教育为人力资本投入要素,以职业的匹配度为经济价值体现,从而反映当前的就业质量。

专业是高校根据社会职业分工为学生所设立,职业则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而形成的具体工作(张鸿,2011)。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职业是专业设定的前提,专业是职业发展的基础和储备,“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就业方向”(宋国学,2007)。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帕森斯教授(1909)、霍兰德教授(1959)、弗隆教授(1964)、刘天祥(2009)等相继提出人—职业匹配选择的相关理论,明确指出择业者选择适合职业时必须满足职业所需技能和知识,这样才能达到匹配,而大学所学专业其实就是所谈的技能和知识。

目前国外关于专业-职业匹配的研究集中在受教育年限和职业需要匹配的纵向研究领域,对于受教专业与职业需要匹配的横向研究较少(Brahim Boudarbat&Victor Chernoff,2012)。杰夫·格罗吉和艾里克·艾德(1995)通过专业学习前后能力变化来分析收益状况 。苏姗娜·纽曼和阿德里安·斯德曼(1990)研究发现职业--专业匹配的收益比不匹配高,对于专业-职业匹配影响因素则观点不同 (Robst. Jone,2007)。

在国内从人力资本角度研究专业-职业匹配的也较少。目前国内对于专业-职业匹配领域的研究更侧重于专业-职业匹配影响因素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李锋亮等(2009)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成功找寻次数和找寻成本对专业-职业匹配有显著性影响;刘扬(2010)发现不同专业以及性别、学校和实习经历对大学专业与职业匹配有显著差异和影响,但内在动因都未涉及。针对专业—职业匹配情况对个人利益影响则有不同意见,有些研究结论认为影响较明显(文东茅,2000;闵维方,2002),但也有研究表明影响不显著(李锋亮等,2005)。

比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国外研究较国内研究成熟全面,但一些问题还需进行研究分析。第一,国内外在人力资本视角下专业-职业匹配领域研究侧重点不同,国内这方面亟待深入分析;第二,国内外研究针对专业—职业匹配研究只涉及影响因素的显著性,但显著影响因素的内在原因尚未涉及;第三,国内关于专业—职业匹配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毕业时,缺乏后续跟踪研究;第四,国内文献关于专业-职业匹配对个人利益影响存在不同观点,还需进一步确认。

二、研究数据和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选择陕西区域相关高校(见表1)。调查对象主要是2007届至2013届高校的毕业生。主要采用网络问卷调查,通过历届学生建立年级和班级QQ群以及电子邮箱进行网上调研,并辅以个人访谈。学生所处区域包括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东部包括江苏、广东、福建;中部包括安徽、湖南;西部包括甘肃、陕西、四川。发放问卷共1200份,有效问卷1169份,有效率97.4%。全部问卷核实后采用统计SPSS19.0软件进行后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除了采用调研方法以外,还运用了likert5分法,以便更好的验证分析结果。

表2 毕业半年后专业-职业匹配度比例统计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一)专业-职业匹配现状

调查表明,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基本维持在80%左右,其中本科达到80%左右,高职高专达到82%左右,但是专业-职业匹配度方面,本科匹配的程度为69%左右,高职高专仅为60%左右(见表2),高达三分之一的学生专业与职业不匹配。毕业三年的大学生就业率总体提升到89%左右,其中本科上升了11%左右,高职高专上升了6%左右,但专业-职业匹配度方面却出现了下降,处于61%-63%之间,本科下降了1%左右,高职高专下降了4%左右,不匹配比例反而更高。

图1 就业满意度趋势图①

图2 离职率趋势图

(二)负面效应

首先,就业满意度降低。众所周知,专业-职业的匹配程度能够直接影响就业者的满意水平,匹配程度越高,满意度就越高,反之越低。之前数据表明,大学毕业生无论毕业半年还是毕业三年,专业-职业的匹配度一直不高,据调查,就业满意度和专业-职业匹配度呈正相关,当匹配程度不高时就业满意度也不高(见图1),其中,高职高专匹配度低于本科,就业满意度也低于本科,毕业三年的匹配度低于毕业半年的匹配度,就业满意度也呈相同状态。

其次,职业离职率增多。当就业满意度不高时,为了找到满意的工作,离职跳槽的概率明显增大(见图2),同时三年内离职率比例也大,例如2007届达到69%,其中本科59%,高职高专78%。在这些离职中,有98%左右是主动离职。另外,调查还发现,有40%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在三年内更换了职业和行业②。

第三,个人利益受到影响。离职率的上升也影响到毕业生的薪酬,调查显示,更换工作频率越多,薪酬就越低,以本科为例,选择1个雇主的薪酬平均为5425元,选择5个以上雇主的薪酬平均为4646元。同时,毕业生为了获取专业价值更高的工作,主动接受专业类的自费培训,据调查,2007届(本科64%,高职高专68%)、2008届(本科64%,高职高专67%)、2009届(本科64%,高职高专71%)选择以专业知识含量较高的从业资格证书培训为主,自费培训原因排在前三的都是“为了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需要、在现有工作单位做好工作或晋升、为转换职业和行业做准备”。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从事与专业越紧密的工作,个人利益收益就越大,反之越小。

图3 结构方程假设与变量关系

图4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likert5分法)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据调查,由于“专业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导致2011届(本科42%,高职高专39%)、2012届(本科43%、高职高专38%)、2013届(本科33%、高职高专29%)学生在毕业时直接选择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就业。也是由于“专业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导致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离职。而针对2010、2011、2012、2013届大学毕业生职业期待不符合的原因调查发现,主要原因集中在 “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不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两类,分别占36%和22%左右的比例。如此之高的比例使得“专业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成为影响专业-职业匹配度的关键影响因素。

对于已完成大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就业时认为专业不符合自己职业期待,至少反映出三个问题:第一,专业最初选择与自己职业期待是否结合;第二,专业接受过程中是否有相关职业体验;第三,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是否成熟。

为了更好的了解其内因所在,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通过路径梳理构建初始模型,将路径中相关要素区分出因变量和自变量,并通过路径箭头来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见图3)。借鉴岳国君和李向阳(2011)个体认知结构方程模型,将因变量“认知偏差、决策正确度”改为“信息应用、职业认知、自我认知、个人调适、职业态度、价值观念、职业选择、条件评估”八个维度进行测试,全面考察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将自变量修改为“职业规划能力、职业执行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个体认知能力状况可通过因变量进行测评,但自变量将决定测评状况。根据模型思路,可作如下假设:

1、职业规划能力越强,个体认知能力越好。

2、职业执行能力越强,个体认知能力越好。

3、信息处理能力越强,个体认知能力越好。

选择从现有的调查对象中选取样本,结合问题全面考察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因职业生涯成熟度属于心理方面研究,部分指标无法量化,为此运用likert5分法对学生职业成熟度进行验证(见图4)。

从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总体为3.32,其中本科3.33、高职高专3.30,本科学生整体优于高职高专学生,尤其是在职业选择(3.02与2.87)和职业态度(3.00与2.96)两个维度,说明本科学生职业成熟度要高于高职高专学生。但总体来看,虽职业成熟度高于3.00,但尚未超过70%的理想标准,说明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执行、信息处理三项能力都存不足,依然不具备较为成熟的职业能力,很难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

其中,测试结果反映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较好,“信息运用、个人调试、条件评估”三维度测试都说明学生能较好的获取信息并适时调整自己,个人调试(3.80)和信息应用(3.66)两维度整体都超过70%的理想标准,说明学生在职业规划和执行时能很好的运用信息,并适时进行调整;但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和“职业执行能力”却较差,以职业成熟度3.32为基准,位于基准以下的有“职业认知、职业态度、职业选择”三维度,尤其是职业态度(2.95)和职业选择(2.99)都不足3.00,说明学生从职业规划到职业执行能力严重不足,直接影响职业选择。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较低,尤其是“职业规划能力”和“职业执行能力”表现较差,严重影响学生的个人认知和决策的正确性。从测试结果反映,由于职业认知、职业态度较低,即便信息能力再强也难以发挥效用,学生也只能解决一时的职业困难,而无法科学合理的规划一世的职业困难,如果学生能获得科学的职业生涯教育,再加上良好的个人调试和信息应用两维度的合理发挥,必将获得良好收效,之前调研的毕业生在离职和自我培训方面的表现情况可印证这一观点。

由于学生职业成熟度不足,学生认为“专业不符合自身职业期待”的观点必然存在认知偏差。正如“智联招聘认为,“就业难”并不是难在岗位的缺乏,而是难在毕业生对未来方向、社会需求的认知错位及自我缺乏了解产生迷茫”(中国教育在线,2014)。由于学生职业成熟度的不足,造成盲目的职业选择,浪费了就业机会,不仅影响了个人利益,同时也造成国家人才培养的资源浪费,影响国家、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设定人才培养计划,也为企业人才培训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影响社会资源的良性循环,为此,应尽早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成熟度,尤其是职业规划能力和职业执行能力。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了解了学生专业-职业匹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职业成熟度测试了其内在原因,并由此可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专业-职业不匹配。研究发现,毕业半年的大学生专业-职业不匹配程度分别达到:2007届本科30%,高职高专38%;2008届本科29%,高职高专39%;2009届本科33%,高职高专43%;2010届本科31%,高职高专41%;2011届本科33%,高职高专40%;2012届、2013届本科31%,高职高专38%。可以认为,至少有3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远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比例,如:美国(20%)(Robest,2007)、加拿大(12%)(Boudarbat,2010)以及欧盟12个国家(8%)(Schomburg Harald&Teichler Ulrich,1999)。

第二,大学生专业-职业匹配程度高低影响人力资本成效,既影响个人利益又影响社会利益。调查表明,专业—职业越匹配,就业满意度就越高,收益也越多,反之越低。同时研究表明,盲目的专业-职业选择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个人利益的受损。

第三,专业—职业匹配情况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职业成熟度不高。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因认为“专业不符合职业期待”主动选择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但测试结果显示,自变量“职业规划能力、职业执行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存在不足,尤其是前两项,说明学生职业成熟度较低,导致因变量“信息应用、职业认知、自我认知、个人调适、职业态度、价值观念、职业选择、条件评估”存在问题,以至于学生无法客观科学的做出职业选择,在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方面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所以也无法合理对比专业与职业期待的匹配状况。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和研究分析,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提升学生职业成熟度,构建贯穿全程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现有的职业教育仅涉及职业技术院校,但所有学生不论接受何种教育,未来都要面临职业选择,而职业生涯理论是基于人生不同阶段为节点,帮助不同阶段的人群更好的规划和发展。所以,我们应将“职业生涯理论”引入我国整个教育系统,并贯穿学生的整个受教过程,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提升职业认知、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并采取行动付诸实施,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第二,提升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人-专业-职业”三者的统一。基于调研和测试,学生职业成熟度影响学生专业-职业选择,学生在专业选择时应从未来职业角度考虑,提高人-专业-职业匹配的可能性,发挥专业价值、提高投资收益、实现自我价值(见图5),为此应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和职业,使其在自我了解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职业,避免上述问题。

第三,构建国家层面的职业生涯教育保障机制,统筹各方资源,为学生创造环境。当前,我国学生职业相关教育主要是以学校为主,但学生职业认知的实践和提高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才能实现,所以仅凭学校和学生的努力是很难提升专业-职业匹配度,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协同关联主体,为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保障。可借鉴国外做法,首先,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为职业生涯教育模式保驾护航;其次,从国家层面组建管理机构,协同各方资源。可组建国家职业生涯规划办公室,由主管教育的副总理负责,并在全国各地设立相应机构来协调,统筹社会资源;最后,应制定国家层面的职业生涯教育规划,利于各阶段的学校对照执行,并作为学校考评标准,以破除学校偏面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怪象,扭转教学目标。

图5 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模型

第四,提升学生职业执行能力,允许专业自由更换、区分就业和创业学生。良好的职业成熟度是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从理论和思想上进行职业规划,而且还需要不断的职业实践去印证和发现,以提升职业成熟度。为此,学校可根据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状况,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诉求和需要,采取对应的服务模式和教学方法。首先,针对新生,可借鉴美国职业教育模式,对每位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相关专业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建议,科学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便于后期的跟踪引导和教育辅导。同时,开展入学专业内容和职业前景介绍,帮助学生客观认识所选专业,并为进行自我定位提供参考依据;其次,针对老生允许自由更换专业。当前很多学校只让少许学生更换专业,严重阻碍了学生自我调整,应尊重学生专业选择的权力,消除障碍。学校可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结合科学的职业能力测评和专业能力测试,综合判断学生专业选择的合理性,并给出相应建议,学校依学生最终更换的专业作为毕业专业,在通过专业考核后颁发毕业证书。最后,区分“就业和创业”的学生群体,侧重培养。就业学生侧重职业需求的专业培养,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注重案例教学,并设置第二课堂,引入企业讲座,并通过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进行专业实习,促进专业知识吸收和职业能力培养。创业学生侧重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还需掌握创业知识和创业经验。可通过产学研基地或者创业园区,并结合学生创业能力分步实现:小微平台—提升创业项目认知;大赛平台—提升创业理论消化;实践平台—提升创业经验;实战平台—提升创业成功效率;孵化平台—发现创业人才。

第五,巩固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消除体制障碍,优化教育服务。测试显示学生具有较好的信息处理能力,但由于职业规划和职业执行较弱,带有一定的本能性和随机性,缺乏与职业进行系统科学的配合经验,为此,首先,应改变组织结构,搭建信息平台。学校应采取扁平化的团队管理模式,消除部门各自为政的弊端,组建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学生身心发展、专业学习、职业能力融为一体的管理方式。内部可通过在校学生和毕业学生的信息评价来调整课程内容和授课方法,以及相关专业和内容;外部与相关机构互通就业信息,使学生和教师及时了解职场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提升专业-职业的匹配度;其次,为了便于学生更换专业,学校应打通专业学科之间的阻隔,运用学分制,建立“大学科、小方向”、“同修基础知识、不同专业模块”的教育模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对应专业,由于前期基础知识相同或相近,后期只需取得专业学分即可;对于未或未能更换专业的学生,可通过“辅修二学位”来满足学生专业拓展的需要。例如,随着职业分工细化的发展,法学、管理学等专业则面临不懂所涉领域相关知识的尴尬局面,造成知识短板。通过改革,既利于学生专业学习的全面性,又利于专业内容的完整性。

第六,优化师资力量,提升专业竞争力,满足职业生涯教育需要。结合我国实际,当前教师很难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为此应针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第一,将现有老师进行培训,即解决部分教师职业生涯迷茫现状,又可使现有老师将所授课程与职业生涯管理课程相融合,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第二,聘请专业的职业生涯教师和创业教师,从事相关职业课程传授工作,使学生接受更加系统、科学的专业培养,提升职业生涯教育的科学性;第三,针对一些专业课程和讲座,可以与企业、政府等人士合作,进行兼职授课或专题讲座;第四,与其他学校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设置不重叠的专业课程,学生互相选修,形成资源共享,解决师资短缺的困境;第五,未来应逐步通过相应法规,建立培养机制,规范职业生涯教育队伍,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注 释

①2008届和2009届是毕业三年后的数据统计,2011届和2012届是毕业半年后的数据统计。

②2007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42%转换了职业(本科33%,高职高专50%)。2007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46%转换了行业(本科39%,高职高专53%)。2008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内42%转换了职业(本科34%,高职高专50%)。2008届大学生在毕业三年内45%转换了行业(本科38%,高职高专52%)。2009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内38%转换了职业(本科31%,高职高专45%)。2009届大学生在毕业三年内43%转换了行业(本科37%,高职高专49%)。

1. 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载《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第111–119页。

2. 李锋亮、丁晓浩:《学用结合状况对毕业生起薪的影响》,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4期,第50–54页。

3. 李锋亮、陈晓宇、刘帆:《工作找寻与学用匹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证检验》,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126–135页。

4. 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第88–95页。

5. 刘天祥:《IT产业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6. 刘扬:《大学专业与工作匹配研究: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第82–88页。

7. 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 莫荣、刘军:《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载《发展》,2003年第8期,第48–52页。

9. 乔志宏、宋慧婷、冯明礼、邵燕萍:《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载《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4期,第24–28页。

10. 舒尔茨(编著),蒋斌、张蘅(译):《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1. 宋国学:《就业能力开发的绩效衡量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 孙宏艳:《国外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经验与启示》,载《中小学管理》,2013年第8期,第43–46页。

13. 王霆、曾湘泉:《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载《教育与经济》,2009年第1期,第1–4页。

14. 文东茅:《毕业生资源配置对个人收益影响的初步分析》,载《江苏高教》,2000年第4期,第42–44页。

15. 岳昌君、丁小浩:《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80–86页。

16. 岳国君、李向阳:《食品加工企业质量风险突发事件的认知研究》,载《预测》,2011年第6期,第47–52页。

17. 张鸿、刘阳:《专业与职业相关性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元回归模型》,载《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8期,第128–130页。

18. 张静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19. 张莉:《大学生求职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机制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20. 赵士果:《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探析》,载《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第7期,第41–43页。

21. 郑 :《日本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及其启示》,载《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第48–50页。

22. 郑晓涛、李旭旦、相正求:《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载《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3期,第20–25页。

23. 中国教育在线:《2001年–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31210/t20131210_1050496.shtml。

24. 中国教育在线.:《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Http://edu.163.com/14/0402/09/9OQLAAKM00294MBA_all.html。

25. Becker G S.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cost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64.

26. Brahim B, Victor C. Education-job match among recent Canadian university graduates.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12(19):1923–1926.

27. Fugate, Kinicki A. Employability: A psycho-socail construct, 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4–38

28. Grogger J, Eric E.Changes in college skills and the rise in the college wage premium.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95, 30(2):280–310.

29. Neuman S, Adrian Z. Vocational schooling, occupational matching and labor market earnings in Israe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90, 26(2): 256–281.

30. Robst, Jone. Education and job match: The relatedness of college major and work.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7, 26(4):397–407

猜你喜欢
成熟度职业生涯毕业生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曼巴传奇 KOBE20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