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财政监督管理成效的几点思考

2015-03-20 05:04兰陵县财政局宋跃奎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财政管控

兰陵县财政局 宋跃奎

关于提升财政监督管理成效的几点思考

兰陵县财政局宋跃奎

摘要:本文第一部分为前言;第二至四部分将探讨提升财政监督管理成效的措施;第五部分为结束语。通过对财政监督管理成效的探讨,笔者希望为有关单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完善财政监督管理的构建。

关键词:财政监督管理成效思考

当前,财政监管手段滞后于财政资金预算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财政资金运转的稳定性和效率还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财政机构开展的财政监管查验工作,从流程来说,倾向于事后总结、事前审查,其事中的监管环节的工作并不到位;而从监管范畴的角度来说,对财政资金运用状况的查验较多,对各机构的预算履行状况的监管效果并不明显,并存在财政监管的误区;从监管模式以及方式的角度来说,随机抽查是其主要的监管手段,单单透过账本以及报表来寻找漏洞,监管手段较为单调。财政机构不能对预算的履行状况进行督促,导致大部分的监管流于表面,缺少实效。

一、提高财政监管的有效功能

(一)提高各层次的财政监管水准

创新性的开展财政监督工作——作为各层级的财政监管的基础,既是财政管理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财政管控深度化发展的需求。其重点在于财政监管的实效性,各单位应全方位提高对财政监管的认识,努力提升财政监管水准。

而地方财政监管水准的提高,能够第一时间掌控资金的源头、项目进度以及资金流转的全面状况,并对专门的资金实施全流程、全面的追踪管理,预防资金的截留和占用,提升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

(二)提高财政监管的契合度

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的有机构成部分,需要提升其与财政管理的契合度。二者相契合的关键是财政单位内部机制要健全,强化财政监督工作是各层级部门当仁不让的责任,必须全员参加,做好本职工作;并渐渐构建职责明了、层次明晰、一环扣一环的循环监督体系与互相制约的内控制度。

另外,对财政监管不到位的状况应进行改善,打造审核预警体系以及追踪监督体系,做好事前预测、事中管控以及事后总结与协调;做好财政调配,本着法律规章,对单位的财政监督模式进行创新;监管和约束财政资金的审查批复权和监管权,提升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使财政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提高财政监管人员的职责感,明确其迫切性

财政监管应贯穿财政管理工作的始末,并明确财政监管工作在新时代财政机构中的地位,将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一位财政工作人员都明确自身的职责,并提高财政监管人员的使命感,而财政监管的工作应发动全员参与。要将财政监管工作融入财政运转体系中,使责任落实到各科室或各单位以及各层级的员工和干部身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监管的功效。

要做到财政监管资金流动到哪个部门,就要对该部门进行财政监管,预防监守自盗的情况发生。

二、建设有效机制

(一)打造责任追究制度

财政违规违法行为的产生,其原因是职责不明晰、态度问题、制度执行不到位、策略的制定不科学等等。某些国家机构的资金管理对策略制定、资金管控、调配利用以及平日的监管都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是最高领导的“一言堂”,缺少内部约束体制,很难发挥财政监管的功效。

而责任追究体制使权力运用更加合理,同时又使相关人员承担起了职责,区分开了权力和职责。责任追究体制需要政府在财政监督和管理上依照法律规章办事,这对防止贪污腐化问题的产生有着极大的助益。

(二)加大处置问题的力度,对财政监管制度进行改良

订立新型的财政监管体制,对地方财政机构的资金流转以及实际功效进行监督,其重要目标就是提升财政监管的效率,第一时间完善财政监管机制并预防风险,全方位提升财务监管的质量。

因此,若发现财务监管内部的风险,应对财政监管制度进行改良。另外,应加大问题的处置力度,加强财政监管力度。

三、提升内部监管质量

对财政监管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义,其关键点在于对各个流程中的监管工作进行调节和区分。

当前,在财政机构的管理系统的构建中,应发动全部机构参与,而各业务部门应倾向于对财政资金的平日监督和管理;专门的监管部门应倾向于自身工作范畴内的专项监管。

该类监督模式的设立以及财政监管职权的区分,有着显著的漏洞。这是由于各业务部门的精力和时间都受到限制,没有办法完全发挥其监管功能,使监管工作并不到位;专门的财政监管部门与各业务部门的监管信息并不对等,不能从业务部门处获得规避风险所需要的信息,更谈不上管控风险、加强监督了。所以,其专门的监管存在漏洞,实效性较差。

因此,必须重新定义财政机构各业务部门的监管职能。而财政机构的内部监管的到位,必然会推动财政监管体制的进化,是财政监管工作的延展和细分。

要使财政监管机制进化,就应掌握资金流转的全部进程,并把握各类资金体制和运转程序,依照不同种类的资金调配需要,规划监督手段,构成一环扣一环的监管“锁链”。

即是说:依据业务管控构成的财政资金流转的各个节点,在融合上下节点之后构成良性的监管约束关系,监管资金的调配(预算编写)、资金拨付(国库履行)、资金利用(各层级机构的预算)、财政收支绩效考评等等,进而约束各个流程运转,使其合规、合理、合法。

财政机构内部业务部门不但要进行资金的调配,还应强化平日的财政资金利用和监管机制,使内部监管有据可依。在财政机构内部应达到内部平衡,明确各流程的管控,打造高效的内部监管体制。专门的监管部门应依照财政资金的流转特征,对各个流程和资金流向节点实施动态监管。应加强对财政资金源头的控制并实施同步追踪监管,渐渐构成内部约束体制,并秉承细分组织结构的需要,科学地设立和规划监管主体,发挥财政监管的实效性。

另外,应打造规范化、全面化、职权明晰、运转得力的监管机制。依照策略制定权、履行权、监管权分开,并互相约束的准则,打造财政机构内部预算编制权、预算履行权、预算监管权相分开的财政管理制约体制。

要做到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应使各层级贯彻内部监管的各项职责,各职能部门应互相约束、明确职位责任,打造分工细致、交流到位、监管互动的财政机构内部监管体制。应将事前规划、事中管控与事后的总结考评相联,实施对财政收入组织、预算编写、拨付履行、管控运用等全流程进行监管。透过绩效考评,打造自我考评、自我监管、外部监管和外部考评体制;将绩效考评监管成果当做机构预算编写的关键根

据,推动建设以成果为核心参考依据的预算管控制度。

四、提高财政监管者的整体素养

(一)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要优先录取有能力的新人,并使其尽快融入财政监管人员体系中。要留意专业水准过硬、道德行为高尚的财政监管人员,并持续提升专业水准和业务水准。

为了保障财政监管工作的实效性和公平性,应遵照财政监管团队人数不少于2-3人的根本准则,依据财政监管工作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增添人员编制。

(二)给予财政监管人员与责任配对的权力

给予财政监管工作者充足的“知情权”,使财政监管工作者能得到监管对象的第一手材料。挑选时应将财政机构内部设立的各业务部门编排或拟拨付的各类资金数额告诉财政监管部门,对每项资金的立项、支出均要经过财政监管工作者“过目”,并将其当成各项资金拨付和利用的前提条件,如此才能使财政监管工作者的权利得到保证,同时保证事前规划、事中监管的有效性,规避财政监管工作流于表面。

(三)运用新颖的财政监管技术进行财政监管

伴随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开始在财政监管领域运用,它对财政监管体制的构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是预防信息不对等并提升财政监管效果的必要技术。

规划并建立“财政监管信息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对财务监管信息进行查阅,展开实时监管,并让财政监管模式从单调的进点账目查询过度到信息查账,并运用信息系统对事中进行监管。它是财政监管职能的延展,有着良好的监督和管理效果。

五、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提升财政监管成效,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它不但对单位管理有所助益,而且会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全方位规避企业的财政管控风险,或者说将风险管控在可控范畴之内。近段时间以来,财政监管的失位现象较为普遍,为了适应市场竞争,财政监管必须一步到位。

参考文献:

[1]池爱莲.“一事一议”财政政策实施成效及问题分析[J].福建农业科技,2014,(1):77-79

[2]李若云.发挥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优势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安徽省乡镇财政监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的调查及启示[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2,(6):30-31

[3]任立新,曹时英,夏志鹏等.深化财政监管机制研究,明确财政投资评审与审计的区别[J].现代经济信息,2013,(19):237-237

[4]建机制强监管求创新树形象——佛坪县财政系统全力推进依法理财工作成效显著[J].西部财会,2011,(9):F0004-F0004

[5]郑波,刘志勇.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成效及建议[J].经济视野,2013,(9):160-160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财政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