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四书》经典与现代教育的差异

2015-03-20 21:01汪福仙
文教资料 2015年9期
关键词:四书反省学问

汪福仙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00)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四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精髓,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真理。几千年来,被历代圣贤推崇,也被普通士人百姓接受。《论语》中说,孔子与日月同辉,而《四书》知周万物、道济天下的丰富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与天地同在。

可以说,读懂《四书》,才懂得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才懂得何谓意诚,怎样正心;才懂得什么是孝,敬畏的是什么;才真正了解一个人应该有的行为框架、基本准则;才能建立真正的人格,明确人生价值。

我对《四书》与现代小学语文教材之间的关系有以下想法,下面作一议论。

一、《四书》以“孝”开篇,现代教育以识字为任务

孝悌是儒家学问的基本。

《论语》开篇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开宗明义,说明能上学读书的条件是做到孝悌,在家是孝子,出门对同学朋友都能友爱。爱大家、爱社会,乃至爱天下人都能如同爱自己一样,喜欢亲近好人好事,做到这些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则可以学文、学科学、学艺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知识。

何谓孝:《孝经》中明确做出了解释:“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开始于侍奉父母,过程于认真做事,终结于成就事业。把“孝”推而广之,就能达到“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的效果。孝是这样一种发展过程,发乎于家庭,广大于社会,无怪乎历史上有“忠臣必出自孝门”之说。

经典对孝的阐述是反复的,是事无巨细的,是触类旁通的。《论语》首先立论的是“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能够爱家人、爱兄弟,做人的根本学问就具备了。《大学》中的修身、齐家、平天下是“为人子,止于孝”的扩充,达到“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的亲吾亲而及人之亲的大爱胸怀。

在分析怎样行孝中,《论语·为政》篇列举孔子与孟懿子、樊迟、孟武伯、子游、子贡等弟子的对话。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种发人深省的责疑,当今说理也没有如此掷地有声、一针见血。又如“父母唯其疾之忧”一句,是那么温馨、慈爱,读了让人感动,可怜天下父母心昭然若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发之肺腑地教育我们要爱护身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远离危险,不要让父母担忧。如此入情入理的教育,自然告诫学生不能饿肚子,不能减肥,不能打群架,总之不要无谓地损伤身体,好好呵护身体。从这样开始,一层一层进入到对社会、对大众的爱,引导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爱境界。

现代教育在平时讲孝是一定有的,但缺少反复说理。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没有提到一个孝悌有关的字。牵强附会地在二年级(下)的语文课文中有一篇《我为你骄傲》,讲的是一个小朋友在玩耍中打碎了老奶奶的玻璃窗,后来,他把送报纸得的零花钱攒起来,送给老奶奶。课文写得很有意义,但不能算是孝。再如二年级(上)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骑驴》,讨论的是小朋友和爷爷一起出门,反复轮换谁骑驴子的事情,但到最后也没有一个结论。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帮助识字的顺口溜。小学一年级(上)识字(二):“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二年级(上)的读读记记中:“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也只是认字而已。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聪明伶俐,记忆力好,这样的教育真担心会不会越读越幼稚。

二、《四书》以“知”为基础,现代教育以尊重个性为基础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为知也”,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弟子子路说的话。孔子能做到有教无类,他的教育方法建立在让弟子“知”的基础上,也就是懂得道理的基础上。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弟子“崇德、修慝、辨惑”。

《大学》强调的是“知止定静安虑得”的学养七步法。提倡的是先要有正知,懂得正确方式;然后止在这一正确方式,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巩固,把浑浊的、邪偏的想法沉淀下去,去除掉;使思维清澈,心静清明;心平气和身安;思虑不再有妄念、空想;这样内心修养就能达到明德至善的境界。这种以“知”为基础,一路朝正确方向发展。譬如孝道的发展过程,就是在懂得孝悌的基础上,在孝敬长辈、友爱兄弟这一行动上反复实践;如果在过程中受到外力影响,经受生活动荡、情绪变化,那么因为有“知”在前就能接受考验,克服“无违”、“色难”、“能养”、“病之忧”(《论语·为政》)等阻力,使影响孝悌行为的波动沉淀下来,从而使家庭和谐美满,最终齐家治国平天下。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则近道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开始的起点,“知”是探索事物成长的起点,不可缺失、不可偏颇、不可跨越。

在“学文”之前,知晓事物良性发展的过程,在理论上就确立了方向,行动上就有了框架。方向对了、正了,才能“继之者善也”,才能在正确方法上步步深入、大胆进取。

《四书》之教说事说理,逻辑严密,无不建立在先知后得的基础上,就如《论语》的对话式体裁,孔子也是在知上无不用情教导,对儿子伯鱼的教育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要求的是一点一滴地循序渐进。《孟子》七篇说理更为翔实,孟子不惜眉毛拖地地篇篇论述仁心、仁政、仁治,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孟子之所以为圣的道理。

“知”的普及在童蒙读物《三字经》、《弟子规》中无所不在。“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一切是如此知、如此解。

当然现代教育也教道理,让学生懂得科学,认知事物,尊重小儿的个性发展。譬如小学二年级语文(上)《从现在开始》,写了动物世界中谁做万兽之王的故事,最后一致通过的是小猴子,因为它的命令是:“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动物们很高兴,所以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其实尊重每个动物的个性发展没有错,但这种方法用在教育上是不是最合适呢?儿童心理是否具备对“照自己的习惯过日子”的理解力和区别力呢?

又如一年级(下)语文课本中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讲的是一个孩子诚实、诚信培育花种的故事,但与他因此得到了“王位接班人”是否太悬殊了呢?这种“知”的传道是否太夸张?

如果从小心灵中的烙印以此为知见,那么是否会落入禅宗祖师的“我眼本明,因师而瞎”的教训?

正确的知见就如房屋的基础,要有扎实的屋基,才不怕风吹雨打,而眼前的“高兴”只是一种假象而已。“知至而后意诚”是《大学》用了很多篇幅说明的道理。知是对外界事物的了解,意是由所知的累积而形成的思想。知的正确与否将慢慢影响意识、习惯的去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三、《四书》以反省自己为进步条件,现代教育以表扬、奖励为激发进步的手段

“吾日三省吾身”,蘧伯玉“欲寡其过而未能”。每天反省自己的过失,是古代教育的重要一课。人是有贪心、惰性、慢心等不良欲望的,及时反省自己,反观自己的起心动念,检点自己的不足,达到“自知之明”,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做人方式。

《论语》中孔子身为老师,却随时检讨自己,足以使后人效法。《论语·阳货》篇中,孔子到武城看弟子子游,听到他在弹脱口而出:“杀鸡焉用牛刀!”子游做了解释,孔子马上认错,“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告诉在场的学生,子游的话说得对,我的话说错了。

《论语·雍也》篇中也有类似的对话,孔子说处理事情可以简单些,仲弓觉得不完善,补充为“居敬而行简”可以,“居简而行简”不可以。孔子听了,马上就说“雍之言然”。肯定仲弓的话说得对。真正的君子是随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的。

《孟子·离娄》篇中对反省自己更有严格的例子,“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这样三次反省自己是否有不仁义之心,是否有对不起人的地方。三次反省自己是否有无礼不忠之处,然后才可以放心自己的行为,不理睬对方的无礼。

《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反省自己,天天反省自己,每一天都成为更好的我、崭新的我。

现代教育表扬、奖励、鼓励有替代反省批评的趋势。譬如二年级(上)的语文课文《我选我》,讲的是一个孩子从热爱劳动出发,选自己做劳动委员,这个举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鼓励认可。这个事例当然有好的启发,但是否缺少一点反省提示?

还有一年级(下)的语文课文《失物招领》,讲的是对于学生乱扔的垃圾,老师以失物招领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故事很好,如果能在此后课文中再用一课反省自己,加以巩固,那么是否效果更好?把反省自己、反观自己培养成一种习惯,是一个人成长中很大的精神财富,能让自己的性格非常健康。教育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习惯成为指导自己的行为。

懂得反省的人,才能真正面对批评表扬,才能做到“法语之言,改之为贵。巽与之言,绎之为贵”。(《论语·子罕》)

懂得反省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是不变的真理。谦虚不是消极的退缩,谦虚是崇高的平实。

养成反省习惯的人,修养自然能达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水平。

四、《四书》以求学问为目的,现代教育以学知识为目的

“人情练达皆学问”。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中来,在做人做事上体会的。学问可以一字不识,也可以学富五车。有学问的人不会得意忘形,也不会失意忘形。有学问的人能自得其乐,自我排解压力,不怨天尤人。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论语》中讲的温良恭谨让、礼义仁智信,无一不是学问。整部《论语》都是做人做事、如何完善人格的学问。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君子心里空虚不威仪,是学问的不稳固。

“吾党之直者,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学问的灵活应对。

“吾少也贱,多能鄙事”是学问的获取。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是学问的智慧。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是学问的通达。

……

孔子“有教无类”、“一以贯之”,与弟子们嬉笑怒骂,正襟危坐,围绕学问释疑解惑。那种传授可谓“鸢飞天高,鱼跃深渊”,生动活泼、智慧四溢。

《论语》不是照本念念的,是随时随地需要修炼、体验才能掌握的,这才是学问。

《论语》如此,《四书》如此。《三字经》、《弟子规》也是如此。“人有短,切莫揭,扬人恶,即是恶”,“将加人,先问己。已不欲,即速已”,都是注重行为教育、行知合一的学问。

现代课本很大部分是自然知识、科学知识和一些不着边际的人文知识。譬如,二年级(上)的语文课文《父亲和鸟》讲的是鸟的知识,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结尾,这种表述很颓唐,难道别人就可以是猎人吗?是否可以明确不能射鸟呢?如果能用“劝君莫射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一类声情并茂、蕴含学问的句子就更好了。这种善良的情感基因可以让学生一生受用。

现在的考试也是知识点的测验,以及一些脑筋急转弯的智力测试。各类名校招生则看有否钢琴等级证书、书法奖状、比赛名次。这样的导向必然使学习方向发生偏颇,这样的智力成长迎合的只能是短平快的快餐文化。

《孟子·离娄》开篇就讲“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凭离娄和公输子技巧的高明,也离不开规矩、做人的学问,才能成方圆、成功。可见学问之重要。

学问犹如太阳,知识是太阳下生长的万物;

学问犹如蓝天,知识是蓝天下灵动的白云;

学问犹如大海,知识是大海中欢快的鱼儿。

五、《四书》教育目的在“得”,现代教育口号是“德为先”

《大学》中的“知止定静安虑得”,最终目的是“得”,在“得”之前了解的是这件事物开始的原因、过程,是一种因为……所以……的发展关系。孔子著的《易经·序卦》中,“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最后得的是“礼义”,前面叙述过程也是因果关系的小得。有小得,汇聚成礼仪的“天下之大德”。

《大学》的“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尽知人的理性”到“尽知事物的理性”,也是一步一步严密地论证,达到平天下的大德。

《四书》中的得与德是相通的,“据于德”、“君子怀德”、“为政以德”都是有得而来的,德是明心见性后的入世起用,成就了“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的德行。

现代教育的口号是“德为先”。德为先是灌输式口号,是要求别人做的措施。动员上街做好事,捡到一分钱也是德,作秀做公益也是德,是德的滥用。这种倒装之嫌只能昙花一现。

没有一种有始有终的教育,就没有由内而外的修养。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就不可能上升为德。

有人问:为什么天天读怎样与人相处的书,但人际关系还是一塌糊涂;为什么天天读官场小说,却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天天读财经类书,仍然一贫如洗?答案最终归结为一点,因为你没有经历过心路历程,没有小得,心灵就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任何外在的追求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画出牡丹终是幻,若无根土复何春”。《四书》是让内心强大的良药。我们今天面临的道德环境要用心改变,用知行一致的“得”改变。

《中庸》说:“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了解风的来由,知道小事演变成大事的过程,才可以进入德的境界。

读《四书》不是要求人人成为圣人;背经典,也不是就能成为贤者。如果为了学做尧舜,学做圣人而读经典,就是迂腐的、不可救药的。读经典、读《四书》的目的在于:

1.读《四书》,明是非。

“读书明理”,读书贵在明理。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读了不好的书,不仅不能做到明理,反而坏了心志。

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价值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的思想是非常危险的,有危就有正的一面,如果能使人心与道心一致,与惟精惟一的道心相结合,那么就能达到允执厥中,就不会偏失,就能和谐发展。

《四书》称得上惟精惟一的书,没有瑕疵的书。以这样的书为底蕴,沉淀于心灵,沉浸于骨髓,指导自身辨别能力,“虽不中,也不远矣”。

《论语·雍也》篇有“井有仁焉”的问话,孔子眼明手快,立断呵斥:“你怎么会相信这样的话?君子可以被陷害,但不可以被欺骗,不可以迷惘。”现代版的“民主有仁”、“制度有仁”、“科学有仁”众说纷纭,但有几人能有孔子的慧力,一言针砭呢?

就连中国传统文化比喻为低级的“古董商的妻子”①,都不能辨别。

用元明“二十四孝”②的糟粕故事,否定秦汉的孝道文化;

用明清《菜根谭》③中的豆棚闲话,否定先贤的语录;

用断章取义、不明其理的激进文字,刺激读者的眼球。

吾国老矣不是罪,吾民狂妄真可悲。

浅阅读的现状、短平快的消遣使人心浮气躁、偏执狂妄。只有啃读经典,找回人性的宁静,才能真正具备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

2.读《四书》,正心念。

读《四书》,是为了端正心念。

心念端正,就能笑对人生的起伏波动,就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更好地面对现实,更好地对待工作、和谐家庭。

“做人容易,修心难”。读《四书》是修心的历程,心平气和万事顺,心正才能身修。《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愤怒伤肝,好乐伤心,忧患伤肺。容易发脾气是肝气不和,多想多虑是肺气不和,这些不平和影响健康,就不能“中”,就不对了。能够“中”就心平气和。“喜怒哀乐之未发”又与正心密切相关,心能转身,心能转物,心念正了,就能做到喜怒哀乐之未发,就能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孔子平时在家里“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很舒展爽朗,心情愉快,修养得很好。绝对不会不按时睡眠,不会减肥。心念正了,现代病就少了,身体健康“致中和”,天地间的一切就风调雨顺,万物健康生长。

“经正,则庶民兴,斯无邪慝矣”。文化、思想、风气正了,人类社会就跟着走上正路,邪气奸佞的人自然就会减少、消亡。

3.读《四书》,识大道。

《孟子·尽心章》中说:“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

“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是这个时代很多能人的写照。没有远见是小有才,不能通达是小有才,有权无能是小有才,只说不干是小有才,能有几人懂得君子之大道呢?

两千年前的老祖宗的语言看不懂,打不开智慧的仓库,受到的是后人的多种解读、曲解的影响。还有近几百年来国运衰落,受西方欺凌侮辱,丧失了民族自信,以致在“五四运动”中的进步人士来一个全盘否定、一刀两断。

但是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食店,是人的精神食粮,割裂了孔孟思想是自损百倍。子贡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君子之大道在《四书》中,参透了《四书》,就了解了何为君子之大道,就悟到了今天何以如此,将来怎么办,应朝哪里走。

回答这些,需要一代人的正知正见正智慧,需要一代人读《四书》、识大道。

现代教育必然有其优点,有其存在的必要。如果能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那么书写强强相连的教育是否更好?现代教育与《四书》经典比,犹如电灯与日月的差异。电灯发光,照明功能就有了,但不是从自性中来。学问的获得要从自性中来,要有日月一样的自性光明,有了自性光明,才能自然和谐地成长。

我这样论辩一定有很多人反对、不同意。这是正常的,我只是无为无不为地呢喃罢了,不作为信。

大自然的趋势才是浩浩荡荡的,小草虽能一岁一枯荣,但屹立的终究是高山大海,圣人的真理颠扑不破。

注释:

①端慕雪村《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②《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编的,大部分故事是好的,但也有很迂腐的,如戏彩娱亲、埋儿奉母等。

③《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既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又有消极逃避的思想。

猜你喜欢
四书反省学问
论陈普《“四书”讲义》中的“为学”思想
比多少的学问
“一”的学问
常反省自己
考前焦虑?该反省一下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传统的新芽,国学的新发
——《四书释注》读后
反省与克制
朱熹的《四书》与“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