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家风建设

2015-03-21 04:15
梧州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家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家风建设

郭玉琼1,王方根2

(1.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安徽芜湖241001;2.皖南医学院社科部,安徽芜湖241001)

[摘要]家风家教的作用机理决定了其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独特优势。然而,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家风家教却逐年式微,不为人重视。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重提家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发挥其辐射民风、国风的作用,使其自然地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教;家风建设

近年来,许多现代家庭的教育都存在重“术”轻“道”的现象,家风熏陶作为最根本、最重要的家庭教育部分,却被舍本逐末地忽视了。社会不断发展,物质文明不断进步,而精神文明尤其是道德领域却仍存在不少积重难返的难题。追根溯源,这与我们忽视家风的作用、疏于家风的建设不无关系。所谓家风,指的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1],体现了家庭的价值观、伦理观和道德观。优良的家风受中国优秀文化的滋养,积淀了中华传统美德,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重提家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发挥其辐射民风、国风的作用,使其自然地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良好的家风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重视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的一体性,家风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在于培养子女的性情。为其道德成长提供环境和引导。为确保家风培育和传承的实效,在教育方法上重细节,强调及早施教、言传身教、恩威并施[2]。在“家国一体”的传统中国,家风家教被提高到了关乎社稷兴衰与天下存亡的高度,受到了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的高度重视[3]。历经千年,良好的家风家教积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塑造了中华民族中庸、智慧、坚韧、忠孝、内刚外柔的谦谦君子风格。

当然,家风家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以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传统的家风家教不可避免地烙下封建社会的印记。时移世易,我们现在重提家风,就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承那些保持先辈优秀遗风又能根据时代要求做出适当调整的家风家教,摒弃那些未能因时而动最终失去传延生命力的家风家教[3]。

当前我国面临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任务,在这一历史时期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重塑民族精神与信仰,汇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优良的家风家教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从内容上看,家风家教既有最基本的修身要求,也有社会道德规范的承续,还有主流价值观的传承[4]。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而优良的家风家教本身就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说,家风家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绝佳契合点。

从作用机制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制度化、体系化的思想,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作用机理是情感认同,只有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才能将这些抽象的理性价值观念输入到大众头脑里,进而体现在日常行为中。习总书记就曾指出:“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家风家教就是这样的“时机”和“场合”。家风是教育环境,家教是教育起点。家风家教通过全程化、情境化、情感化、实践化的教育,有效地对个体的成长起着导向认知、陶冶情感、规范行为、环境熏陶的作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风家教是一种无形的规约,渗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并且通过家庭成员这一“流动载体”,到一方影响一方,辐射民风、国风,持续产生正效应。

二、家风的现状及成因

曾几何时,家风是古人“齐家”的必备良品,而今,家风却成了甚少提及的陌生词汇,家风在现代社会何以渐行渐远?可以从两个方面究其原因。

1.历史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有时代局限性。它既包含被我们称为传统美德的真理性价值追求,如诚信、谦恭、友善;也包含封建社会有悖人伦的道德要求,如愚忠、愚孝、殉烈等。在传承方法上,既有及早施教、言传身教等科学方法,也有家长一言堂、家法私刑等野蛮做法。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反封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反对“吃人的礼教”。在家国同构的家天下时代,家风如同君命,反对封建礼教的战斗口号从微处着眼,有利于团结最广大的进步青年迈出家门参加革命,从根本上瓦解封建社会的基石。历经了风谲云诡的革命年代和各种运动的风雨洗礼后,人们渐渐忘记了家风家教的正面作用和历史价值,家风家教慢慢成了封建、落后的代名词,湮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2.社会原因

近年来,随着劳动分工逐渐完善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中国进入城市化进程,社会结构出现了区域人口迁移流动调整的新格局。人们离开家乡,外出工作、生活。这样的变化一方面造成了家族意识的不断消减,传统大家族难觅踪迹,宗族的影响力日益式微,乡土亲缘文化日渐衰落,社会生活经历着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转变,这让家风的传承失去了外在约束。另一方面,人口的迁徙也造成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出现,家庭生活实质上的缺失,使得家风的传承失去了必需的条件。从家庭结构来看,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和人们婚育观念的改变,联合家庭、主干家庭越来越少,核心家庭成为社会构成单元的基本形式,甚至还出现了更小的家庭单元——丁克家庭和单身贵族。家庭越来越小,亲戚越来越少,延续千年的亲族网络正在慢慢地消解。

从家庭内部生活情况来看,家庭骨干成员工作压力大,往往早出晚归,孩子的照看养育要么假手于家中老人,要么请保姆或小饭桌等专职机构代劳,亲子时间非常有限。而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也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变化。有人把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称为“低头病”,有人戏称电子产品是家庭生活“第三者”,甚至有报导称新婚之夜新郎忙于刷微博、无暇顾及新娘而惹怒新娘引离婚……这林林总总的共识就是电子产品的滥用确实会带来人际冷漠的负面影响,造成人与人之间“安全距离”拉大、交流时间变少。除此之外,现代社会注重经济和效率的特性也影响到了家庭生活,经济基础决定话语权,与传统长幼有序的家长制大相径庭。

当然,家风的传承还有赖于完整的家庭结构。然而,据2013年6月民政部发布《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共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有310.4万对,增长8.0%,粗离婚率为2.3‰,比上年增加0.2个千分点,离婚率的增幅超过结婚率增幅,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单亲家庭的增多也是家风弱化的一个原因。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

现代社会,家风式微,重提家风,恰逢其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好家风浸润下的小家庭,对内能保持团结稳定,对外能促进社会和谐。家风好了,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

1.传承家庭美德,对接现代文明,赋予家风时代精神

好家风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它体现的文化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它符合真理性道德评判标准;它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它有利于建构现代文明家庭[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中国实际,吸收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它既为家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现实资源,更引领了家风建设的方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道德规范在中国历代家风教育中都能觅得踪迹,在古籍经典中也有许多流传千古的佳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等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滋养下的中国人民有着强烈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意识,忠于职守,讲信修睦。时代变迁,今天我们倡导的“爱国、敬业”,是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要靠中华民族来实现,中华民族需要社会主义来完成复兴。爱国,就是要把个人、家庭的幸福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地成为维护祖国安定团结的一份子。敬业,就是要立足本职,发挥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劳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添砖加瓦,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延续千百年的“诚信、友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也有特殊的意义。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基本要求,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在道德建设中突出“诚信”,才能克服市场经济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带来的盲目性。友善强调公民之间以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心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家风教育重在培养家庭成员的个人品行和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家风建设的引领,以个人层面的公民道德规范为介入点,凝聚家庭成员的力量,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愿景。

2.家庭成员之间应平等相待

传统家风家教中,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家长制的家风传承方式。家长可以随意体罚家庭成员以达到对家庭成员的思想专制,家庭成员是依附于家长的权威而存在的,个体的价值、人格和独立性完全被抹杀。在新形势下开展家风建设,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指导,辩证地看待家风建设和家庭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关怀人的价值,追求人的个性和潜能的充分发展。

在家风建设和传承过程中,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孩子懵懂无知时,家长的启蒙无可替代,此时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主客体的关系。家长作为教育的主体承担着教育和改造子女的重任。随着子女的成长,他们在家风传承中的主体地位慢慢凸显,家长教育主体的地位慢慢蜕变为主导作用。当子女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发展起来后,家长应该及时表现出对孩子独特价值和合法权利的承认和尊重,教育关系也应随之调整为“交往主体”,即家长与子女在家风建设的过程中互为主体,这种教育方式也称为“主体间性教育”:孩子在家长言传身教的帮助下建构合乎社会和家庭要求的知识、价值与情感方式,实现社会化;家长在教育子女的同时,自身也是家风的践行者和巩固者,同时子女对家风教育的反馈,也会提醒家长反思并提高家风传承有效性的方式。这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本身就可以归属好家风的内涵。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家庭成员,更能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应有之义。

3.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优良家风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让家庭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摇篮,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果出现家庭倡导与社会现实不一致的现象,将会极大地影响家庭成员的信心和家风建设的方向。因此在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新社会治理,激励善行义举,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谴责。同时,要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打击网络谣言和违法犯罪,纠正传播负面信息哗众取宠博点击率的不良风气,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重视社区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的地域优势和整合凝聚功能,通过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家风故事会”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营造重视家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还可以拉近社区成员的距离,因地缘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也可以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鲍鹏山.家风乃吾国之民风[N].光明日报,2014- 02- 24.

[2]韩敏.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12):81- 83.

[3]李建华.家风家教:激发传统文化正能量[N].中国教育报, 2014- 04- 18.

[4]廖小明.家风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EB/OL].[2014- 02- 10].人民论坛网,http://theory.rmlt.com. cn/2014/0210/227668.shtml.

[5]专家解读历史名人家风[N/OL].[2014- 03- 27].光明网,http: //www.kaixian.tv/gd/2014/0327/3651095.html.

(责任编辑:孔文静)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Custom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Guo Yuqiong1,Wang Fanggen2

(1. Clinical Department,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uhu 241001, China;2.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uhu 241001, China)

Abstract:Themechanismoffamily customdecidesitsuniqueadvantageindevelopingandimplementingcoresocialistvalues. However, due tosome specific historical and social reasons, family customgradually loses public attention and becomes undervalued. At this critical moment of deepening reformcomprehensively,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oremind theconcept of family custom, use core socialistvaluestoconstructfamily custom, play family custom’s roleof influencingfolk andnational customandlet it becomeanimportantcarrierofdevelopingandimplementingcoresocialistvalues.

Key words:Coresocialistvalues; Familycustom; Constructionoffamilycustom

[作者简介]郭玉琼(1981-),女,福建上杭人,皖南医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建设工程省级立项建设项目(20122013SZKJSGC7—5)

收稿日期:2015- 01- 26

[中图分类号]C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8535(2015)02- 0066- 04

猜你喜欢
家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延安时期中共领袖红色家风建设研究
论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
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与党内政治生态净化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陈云的家风建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探析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