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果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

2015-03-21 05:01朱美秋
河北林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林产品林果果品

朱美秋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项目来源:2013年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项目“河北省林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SZ131009);保定市林果技术推广站挂职实践成果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一直是全世界共同瞩目的话题,很多国家都通过立法来加强食品监管。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问题,并建有比较完善的农产品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及严格的农产品安全保障机制。而我国林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农产品。尤其是近几年来石蜡红薯粉、汇源、安德利“烂果门”、金浩茶油苯并芘事件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重演[1],说明可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林果产业已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农业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之一[2],可食用林产品产业已成为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在地区经济尤其是山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河北省林果产品的安全性对京津冀的消费影响巨大。利用河北的区位优势,加大林果产品安全生产,创造品牌,将会大幅提升果农的经济收入,并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安全消费提供保障。

1 河北省林果产业和安全生产现状

河北省是全国重要的林果基地和产销大省,至2013年底果树种植面积达17万hm2,果品总产量135亿kg,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水果出口占全国水果出口市场的25%的份额。现已建成了燕山、太行山丘陵区苹果,平原沙地梨,太行山区大枣、核桃、柿子,黑龙港地区的金丝小枣、冬枣,燕山山区京东板栗,张家口、秦皇岛、唐山等葡萄,冀北山区仁用杏等果品经济带。全省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名牌果品100多个,从事果品生产、仓储、加工、销售为主的企业到达了3000多家,涌现出大批承德露露、富岗、绿岭、天华等大中型果品龙头企业。

2002年起河北开始对果品生产基地进行无公害认证,已制定出台了《河北省无公害果品管理办法》及认证细节。2012年河北观光采摘果园生产的果品全部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产品标准。到2013年底河北省共发布了苹果、梨、枣、板栗、葡萄、桃、山楂、仁用杏、核桃、柿子等20个栽培树种的近80项标准,林业重点工程、种苗、病虫害防治等地方林业标准160多项,使全省林果标准总数达240多项。绿色果品200多个品种。认证无公害林果栽培面积达73万多公顷。

2 河北省果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2013年以来,课题组采用实地考察走访和文献搜集等方式,对河北省果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了调研,经归纳整理,找出了河北省果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2.1 林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监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一是果品检测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林业系统的果品检测机构建设起步晚、发展缓慢,检验、检测机构还不健全、仪器设备落后、检测能力弱,现有的检测能力已远不能满足全省果品质量监管的需求。河北省现已建成省级果品检验检测机构1个,已取得了省级资质认定(计量认证/授权);市级果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9个,通过质检部门资质认定1个;县级果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24个,初步具备了果品农药残留速测的能力。但这些市、县林果质检机构已成立相应机构的多数与其他站(科)合署办公,还有1个设区市即邢台市尚未成立机构,连接市场的主体环节的县级检验检测基本上处于空白阶段,难以满足林果大省的形势需要。全省11个设区市开展了无公害果品产地认定工作,完成认定73万多公顷,仅占果树总面积的39%,果品基地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比例低,滞后于河北省农产品产地认定步伐。

二是监管体系和队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日益严峻的果品质量安全形势下,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监管任务重,现有的机构和人员已远远不能适应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人员少、力量薄弱。各级林业部门均面临着任务重、队伍人员短缺的局面。

三是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与目前果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相比,林产品质量安全经费严重不足,已严重滞后于监管任务发展的需要。

2.2 果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安全用药意识不强

在调研中发现普通生产区域林业生产中还在使用高毒、剧毒农药;用药次数多、药量大,调查统计数据表明,苹果园每年用药平均次数达10次之多,各种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相配,一次喷药至少3、4种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一些果农和商贩超标使用防腐剂、保鲜剂甚至使用违禁药品。省果桑花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抽样检测发现果实膨大剂、增红剂、催熟剂等激素超标使用。而无公害果品产区,农民安全用药的意识较强。

2.3 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实施不到位

由于从事果树生产的果农的年龄偏大,文化水平比较低,生产技术推广实施难度大。另外很多地区,尤其是山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也是影响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实施和管理的关键原因之一。

2.4 果品生产基地的环境污染问题

河北省各县区个别果园附近开铁矿、建工厂,空气中尘埃超标,如迁西县大气受总悬浮颗粒物污染,唐县和无极县大气样品中的氮氧化物,影响果实外观,另外,土壤和水质受到污染,重金属超标,如盐山县和献县灌溉水受氟化物污染,香河县、文安县和广阳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镉污染,影响果实品质[3]。

2.5 安全消费食品的观念落后

在绿色消费观念的引领下,省政府越来越重视无公害果品生产,并逐渐成为广大生产企业领导者和广大果农的经营理念,但是广大消费者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相关知识却了解很少,导致无公害产品的销售尤其是有机食品销量较低。

3 提高河北省果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林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加快建设县、乡林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级质监站,形成全省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网络。二是政府加大对林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面的投入经费。将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议河北省林业局及相关质检部门加大对果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及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面专项资金的资助和扶持。三是提高质检队伍的素质,根据面临的工作任务及时增补检验、检测高级技术人员、监管人员数量。

3.2 提高果品安全生产和安全消费意识

对果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及各类林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宣传与培训力度,提高其法制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果品生产农药监管。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开展果园用药巡查;在果品生产环节,大力推广粘虫胶、诱蛾灯等物理防治措施,推广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增施有机肥等管理措施,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安全的使用农药,以减少或消除农药残留;

通过培训、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的科普活动,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的概念及标准达到清楚的认识,培养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以保证消费安全。各级林业部门、农业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协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法律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更深层次的增强相关法规宣传的深度与广度,营建人人关注果品质量安全,人人参与果品质量安全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和环境。

3.3 强化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实施力度

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果品栽培方式,积极开展林业标准化种植。将林产品安全法规落实到生产全过程。一是紧紧抓住提升果农素质这一核心,邀请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及果农培训,普及生产技术标准。二是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坚持按林业标准生产,创立无公害林产品和知名品牌。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基地引领果农,典型引路,全面带动,不断提高林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3.4 加强产地环境的监控工作

要会同环保等有关部门做好对产地环境的监控工作,加强对工业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安全管理,有效防止废水、废弃和废渣等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病原微生物对果品生产环境的污染,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另外,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期满3a的,及时做好重新评审和换证工作。尤其是对有机果品生产地要全年进行环境检测和质量认证,证书的有效期最长不超过1a,第2年需要重新检查颁证[4]。

[1]汪阳东.试论我国可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18-21.

[2]田庆斌,乔培瀛,公庆党,等.关于河北省经济林基地建设及产业发展的考察[J].山东林业科技,2004,(3):59-60.

[3]肖文芳,蔡东,李国怀.中国有机果品发展概况及有机果品生产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160-163.

[4]陈瑜.河北平原区无公害果品基地环境分析与质量评价[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林产品林果果品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
开展双创行动 壮大林果产业
绿奥诺林产品贸易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负责任林产品贸易与投资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