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桑园土壤状况分析与施肥对策

2015-03-21 07:00祁广军田智得黄红燕
广西蚕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桑园桑树桑叶

祁广军,田智得,黄红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530007)

2014年,广西蚕桑产业再创历史新高,桑园面积19.26万hm2,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连续9年位居全国首位,其中广西自主选育的“桂桑优”和“桑特优”系列杂交桑品种占全区桑园面积的75%以上。广西桑园主要分布在桂西北、桂中、桂南三产业带区域,集中在河池、南宁、来宾、柳州、贵港、百色六大主产区,桂西北蚕区多为石山地区,桂中蚕区多为丘陵、石山地区,桂南蚕区多为丘陵坡地,间有平原盆地。

桑园的丰产稳产是促进广西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的前提,大量的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施肥是桑园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科学的施肥是建立高产、优质、低成本桑园的关键。目前,广西桑园土壤使用年限大部分超过10年,普遍存在不合理使用或透支土壤养分的情况,研究掌握广西桑园土壤状况与桑园平衡施肥技术对广西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的十分重要。

1 桑园土壤状况

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分类标准和1982年土壤普查显示:广西耕地以红壤为主,土壤的有机质及磷、钾等矿物元素含量低,而且大多数耕地土层比较浅薄,土壤较为贫瘠[1]。其中,赤红壤是广西南亚热带地区的代表性土壤,共有485.11万hm2,包括旱地26.72万hm2,占广西旱地面积29.30%,占赤红壤面积的5.51%。其地多为林、荒草地,土地开发利用潜力大,有机质及全氮含量中等偏低,磷、钾养分含量不丰富,桑树可生长。红壤是中亚热带地带性土壤,全区有564.24万hm2,除钦州、北海、防城三市外,其它市均有分布。红壤中全区有耕地20.95万hm2,占旱地面积的22.98%,占该类土壤面积的3.71%。红壤地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合种植桑树。水稻土是广西最大耕作土壤,全区各地均有分布,有164.72万hm2,占耕作土壤的64.21%,是种植桑树的优良用地。广西的耕地面积中缺氮的占83%,缺磷的占85%,缺钾的占87%;耕作的土壤有67%是酸性土,碱性土占33%[2]。

关于广西桑园土壤状况,曾艳[4]以南宁市良庆区土样进行盆栽和大田试验,认为桑园土壤的主要限制养分是N、K、Zn、B,潜在限制养分是P、Fe[3]。刘斌[4]按《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从宜州、金城江、忻城、横县、隆安、柳城6县的代表性桑园取样,测出6县的桑园土壤的pH值大多在6.5以下;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33%;速效氮、磷、钾含量平均值为98 mg/kg、20.7 mg/kg、82 mg/kg;有效钙、镁平均含量分别为38 96mg/kg、137.4mg/kg,其中有效钙过量比例达31.82%;有效铁、锰、铜、锌平均含量分别为32.40 mg/kg、32.20 mg/kg、1.26 mg/kg和1.35 mg/kg。认为这6个县桑园土壤肥力总体水平不高,普遍缺乏速效氮、磷、钾、镁,其他养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或过量现象。不同种植区、同一种植区不同桑园之间土壤养分丰缺程度差异较大。

2 桑园土壤养分对桑树生长及茧丝生产的影响

2.1 养分对桑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桑叶所需养分主要有氮、钾、磷、硼、锌等,不同养分水平对于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产生的作用不一样。桑园适当施用氮肥能够显著提高桑叶的产量,但土壤中氮素过多时会产生软叶不良桑,尤其在缺乏磷、钾时,不良桑会增多;氮素不足时,桑树根系生长会受到影响,生长缓慢,叶形变小,桑叶产量低、质量差。适当施用钾肥可促使桑树根、茎健壮,使叶质变佳,特别在偏施氮肥的桑园中,或在阴雨连绵、日照不足的情况下,适量增施钾肥可以增加桑叶产量和改善桑叶品质;适当施用磷肥能显著提高桑树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施用硼锌肥可促进桑树对氮、磷养分的吸收。施用硼肥对桑树体内的吸氮量影响最大。施用锌肥对桑树体内的吸磷量影响最大。但施用硼锌肥,桑树吸收的钾含量反而减少[2]。土壤偏碱性,有效铁含量偏低,交换性钙过量会引起桑树发生缺铁性黄化病[5-6]。

2.2 养分缺乏对蚕体生长和茧丝生产的影响

张竹青[7]通过试验得出在8种植物营养必需元素及有机肥中,对蚕的生活力影响最大的是氮、钾和硫3种养分,镁的影响其次,除钙对蚕的影响不大外,其它几种养分对蚕的生活力均有一定的影响,而桑树施用全素营养肥料及增施有机肥的处理蚕体生长健康、活动力强且反应灵敏。在蚕的个体发育上,桑树缺氮和镁对蚕的影响最大,其个体明显小于施用全素营养肥料处理,其它养分的缺乏对蚕的生长发育也产生影响,而增施有机肥处理的蚕个体也较大。在养蚕过程中不施用任何蚕药的家蚕的感病情况显示,施用全素营养肥料的处理的染病率最低,有机肥次之,而其它缺素处理的家蚕的染病率显著高于施用全素营养肥料的处理,说明桑园全面营养是以桑叶为食的家蚕健康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

鲁剑巍[8]通过研究得出各养分缺乏对蚕茧最终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P=S>Mg>K>Ca>Zn>B,其蚕茧产量只有施用全素营养肥料的27.8%~58.5%。桑园适当施入钾肥对蚕体健康和蚕茧品质产生影响,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加桑蚕死笼率逐渐下降,只施氮而不施钾时,低量施氮降低死笼率,而高量氮肥导致死笼率上升,氮、钾配合施用则有降低死笼率的作用。钾肥对蚕茧品质的提升作用大于氮肥。

3 对策

平衡施肥是指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一种科学施肥技术[9]。生产实践证明:平衡施肥的推广应用,改变了以往盲目施肥为定量施肥,同时也改变了单一施肥的状况,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平衡施肥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平衡施肥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同时有利于农产品质量提升。据此平衡施肥原理,广西桑园施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注重肥料元素施用比例

刘刚等[10]分别以桑叶产量为目标函数,选取对桑树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肥料元素氮(N)、磷(P)、钾(K)的施肥水平为调控因子,模拟桑树产叶量与N、P、K之间的回归关系。得到三元二次、二元二次、一元二次共3种7类N、P、K肥料效应函数,各类型函数获得最佳桑树产叶量的肥料因素权重表现为K>PK>P>NPK>NK>N>NP,产投比的肥料因素权重表现为K>PK>NPK>P>NK>NP>N。沈国新等[11]采用配方施肥中养分平衡施肥理论,经肥效试验后,演算出平原、海涂、山地、丘陵地桑园简易的定量用氮公式:目标产量×单位产量吸收量-土壤速效氮×校正系数=氮肥用量×肥料利用率。周明发等[12]认为N∶P2O5∶K2O=1∶0.36∶0.46,可以大幅提高桑叶产量。蒋瑜等[13]等通过对广西河池市基本上不施或少施肥料的桑园进行诊断平衡施肥试验,经3年试验结果表明以N∶P2O5∶K2O为2∶1∶2为配比,加含有机质20%生产出的专用肥为最佳平衡施肥,桑叶产量比对照增产47.4%,1hm2纯增收达73 15.2元。曾艳[14]认为桑树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以氮、磷、钾配合比例为1∶0.36∶0.72,当氮、磷、钾肥料配比为1∶0.72∶0.82时,桑叶的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均为最佳。李俊等[15]认为,桑树(水培桑)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比率为N∶P2O5∶K2O∶CaO∶MgO=6∶2∶4∶4∶1。

3.2 注重不同区域桑园施肥差异

根据刘斌[4]研究的结果得知,广西蚕桑主产区的桑园土壤中金城江、横县和柳城的多为酸性,宜州、忻城的多为中性,隆安的酸性和碱性均有分布,但总体偏碱;有机质平均含量最低的是金城江,最高的是忻城;速效氮含量最低的是金城江,最高的是忻城,除金城江速效氮普遍为低含量外,其他种植区的速效氮水平高低不均,说明各地桑园氮素管理存在较大差异;速效钾含量以金城江最低,忻城次之,隆安最高;速效磷含量最低的是忻城,最高的是横县;有效钙含量以金城江最低,宜州最高;金城江的有效镁含量均处于极缺范围,宜州、忻城和横县的平均含量均处于缺乏范围;各地有效铁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隆安、宜州缺乏比例较大,而金城江全部为过量;隆安的有效锰含量较低,忻城的较高;有效铜含量大多处于高量范围;有效锌含量最低的是柳城,最高的是忻城;有效钙含量最低的是金城江,最高的是柳城。

3.3 注重不同桑品种施肥差异

通过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在土壤养分缺乏的桑园施用相应的缺素养分,总体上有改善桑叶品质的作用[7]。朱方容[16]的研究表明桂桑优12植株再生能力较强,叶质好,落叶较迟,一年可多次剪伐;较抗旱,适应性较强,较桂桑优62耐贫瘠。采用条桑育收获条桑时,在土壤贫瘠条件情况下,采用“造桑造肥”施肥法能促进桑树枝条生长。桂桑优62再生能力强,耐剪伐,一年可多次剪伐,叶型较大,采片叶较省工,水肥条件好时丰产性能更佳。桑园管护要注意增施有机肥、及时追肥,以促进枝繁叶茂,发挥丰产性能。桂桑优系列品种采用片叶和条桑收获均可,条桑收获要保持桑园肥水充足;水肥条件较差时和干旱季节不宜采用条桑收获。桑特优2号是3倍体杂交桑,生长势旺、长叶较快,再生能力强、耐剪伐,条桑收获要保持桑园肥水充足,使枝叶生长旺盛,桑园要多施有机肥、及时追肥,以提高产质量。这几个品种是目前广西桑园的种植的主要品种,桑园水肥管理要注意因地制宜,避免过度施用氮肥,增施有机肥、及时追肥,以满足桑树生长所需养分,发挥丰产性能。

3.4 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一般包括测土、配方、合理施肥三个过程。广西桑园面积分布广,土壤类型多,肥力总体水平不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桑园土壤中的有效养分进行系统地、科学地、准确地测试,掌握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根据桑树品种的需肥规律,才能计算出所需肥料种类及其施用量,安排科学合理的施肥时间、各种肥料的施用比例和采取的具体施肥技术。

另外,确定施肥量不仅要考虑作物产量对养分大、中、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和土壤养分的含量,还要考虑土壤对养分的吸附和固定能力[8]。因此,实际生产中应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施肥,尤其要重视氮、磷、钾、镁肥的施用,以实现桑叶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4 结论

为促进广西蚕桑产业水平提升,根据土壤营养元素对蚕桑生产各环节的影响,针对我区桑园土壤的状况,应大力推广应用平衡施肥理念,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方法。

[1]范稚莲,莫良玉,冯礼就,等.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J].生态经济,2011(10):286-289.

[2]黄凤兰,樊宪伟.蔗田系统生态经济效益分析——以广西1994—2003年蔗田生态系统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94-98.

[3]曾艳.桑树营养特性及平衡施肥效应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7.

[4]刘斌,陈桂芬,黄玉溢,等.广西桑园土壤养分状况及丰缺分级[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2):164-167.

[5]朱方容,陆瑞好.桑树缺铁黄化病的诊治[J].广西蚕业,2002,39(3):30-31.

[6]陆瑞好,朱方容,林强,等.桑树黄化病防治研究[J].广西蚕业,2007,44(3):23-40.

[7]张竹青.湖北省桑园养分障碍因子及配方施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8]鲁剑巍,陈防,廖志文,等.氮钾肥配合施用对桑叶产量品质及蚕茧质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8(4):719-724.

[9]肖英.论平衡配方施肥的重要性[J].北京农业,2012(12):93-94.

[10]刘刚.平衡施肥对桑树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施肥模型的建立[D].重庆:西南大学,2012.

[11]沈国新,柴晓玲,张家炘,等.桑园养分平衡施肥法中肥料的定量研究[J].蚕桑通报,1994,25(2):30-32.

[12]周明发,吴中尼.桑园氮、磷、钾施用模型优化初探[J],耕作与栽培,2004,24(1):41-42.

[13]蒋瑜,张怀志.平衡施肥技术在桑树上的应用[J].土壤肥料,2004,41(5):33-35.

[14]曾艳.桑树营养特性及平衡施肥效应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7.

[15]李俊.加强桑园配方施肥技术管理,提高桑叶产质量及经济效益[J].四川蚕业,1998,26(1):32-34.

[16]朱方容.桂桑优62和桂桑优12的特点及栽培[J].广西农业科学,2001,32(4):199.

猜你喜欢
桑园桑树桑叶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发酵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马桑树儿搭灯台
桑叶茶成“致富茶”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奶奶家的桑树
桑叶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