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5-03-21 08:13何恩荣
河北中医 2015年7期
关键词:臭氧椎间盘腰椎间盘

何恩荣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中医院骨外科,河北宽城 0676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工作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或麻木,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和生活。目前,虽然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但疗效欠佳。手术治疗因创伤较大,尽管已发展至显微外科手术,但手术并发症仍较多[1],且复发后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不易接受。我们采用微创手术联合术后补肾活血汤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1例,并与单纯微创手术治疗8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依据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2]确诊。①腰痛、下肢痛呈典型的腰骶神经根分布区域疼痛,常表现为下肢痛重于腰痛;②按神经分布区域表现出肌肉萎缩、肌力减弱、感觉异常和反射改变4种神经障碍体征中的2种征象;③神经根张力试验、直腿抬高试验或股神经牵拉试验均为阳性;④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或特殊造影等异常征象与临床表现一致。

1.1.2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腰腿痛明显,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经2周以上保守治疗效果欠佳;CT或MRI检查证实椎间盘病变存在,突出物不超过椎管容积的30%。

1.1.3 排除标准CT或MRI检查椎间盘突出超过椎管容积的50%及以上,突出物钙化、游离等;腰椎滑脱、明显椎管狭窄或明显侧隐窝狭窄,既往有该节段手术史者;存在出血倾向或严重全身性疾病者;患者不配合治疗,或中途转为其他治疗者。

1.2 一般资料全部162例均为2012—2014年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中医院骨外科门诊(52例)及住院(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1例,男47例,女34例;年龄24~75岁,平均(48±0.8)岁;病程2周~31年,平均(4±0.7)年;病变部位:第3~4腰椎5例,第4~5腰椎29例,第5腰椎~第1骶椎38例,2个节段同时突出9例。对照组81例,男50例,女31例;年龄22~71岁,平均(47±0.6)岁;病程1周~29年,平均(4±1.7)年;病变部位:第3~4腰椎11例,第4~5腰椎34例,第5腰椎~第1骶椎31例,2个节段同时突出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予微创手术(椎间盘髓核旋切、射频热凝靶点、臭氧盘内消融术)联合术后补肾活血汤口服治疗。

1.3.1.1 微创手术术前常规CT室紫外线空气消毒30 min以上,患者俯卧于CT床上,腹部垫软枕,使腰部平直,术中动态监测心率、血压和末梢血氧饱和度,并建立静脉通路。先行病变节段椎间盘CT扫描,确定病变椎间盘后,于CT下定位。一般采用患侧“安全三角”入路,标记好穿刺点,并量好角度及进针深度,然后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手术单,用15 cm旋切穿刺套管针进行穿刺。首先以1%盐酸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依次经皮肤、皮下组织、纤维环到达突出的椎间盘内。穿刺过程中注意如患者出现向下肢放射性疼痛,则调整穿刺方向,当针穿过纤维环,进入椎间盘内时会有“落空感”。穿刺成功后行CT扫描,确定穿刺针针尖位于椎间盘内,且距椎间盘边缘约1~1.5 cm处。然后拔出套管针芯,插入电动旋切(型号407-251,美国史赛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钻头,行电动旋切,约15 s停一下,每次旋切约90 s左右。然后拔出电动旋切针,用无菌庆大霉素0.9%氯化钠注射液纱布将电动旋切针上的髓核组织擦拭干净,放入弯盘中。如此连续电动旋切4次左右,一般50岁以下患者可取出髓核组织约0.6 cm3。然后用20 mL注射器抽取60%臭氧(型号Ozomed smartline,德国卡特医用臭氧治疗仪)5~10 mL,经旋切套管针孔道注入椎间盘髓核组织内,此时行病变椎间盘CT,可见髓核内弥散的臭氧。最后将配套射频热凝器的射频针(型号YZB/CEM 1810-2010,德国英诺曼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插入旋切套管针孔道内,并经CT扫描证实针尖位于椎间盘突出物附近,经50 Hz感觉神经刺激、2 Hz运动神经刺激测试无误后,分别行40℃、60℃、70℃、80℃射频热凝各60 s,90℃射频热凝180 s,待射频针冷却至45℃后拔出射频针。然后于旋切套管针孔道内置入硬膜外导管于椎间盘髓核组织内,并再次行CT扫描,证实硬膜外导管位于椎间盘髓核组织内,经皮下隧道穿出体外,缝合固定。术后每日于导管处向椎间盘髓核组织内注射60%臭氧5~10 mL,连用3 d。同时予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脱水药物减轻局部水肿3 d,3 d内绝对卧床休息,一般5 d出院,出院后卧床休息2 d,2个月内避免负重、久站及久坐。

1.3.1.2 术后中药内服予补肾活血汤。药物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全蝎各12 g,蜈蚣2条,鹿茸15 g,杜仲30 g,川续断30 g,制川乌头10 g,附子15 g,甘草30 g,木瓜15 g,威灵仙15 g,马钱子5 g。上药加冷水1 500 mL,浸泡30 min,武火先煎10 min,再文火煎煮20 min,前后共煎煮3次,将所得药液混匀得药液600 mL,分早、中、晚3次服,每日1剂,连用5 d。

1.3.2 对照组单纯予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术后每日于导管处向椎间盘髓核组织内注射60%臭氧5~10 mL,连用3 d,并予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脱水药物减轻局部水肿,治疗3 d。5 d出院。

1.4 观察项目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

1.5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痊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能恢复原工作,疗效指数≥90%;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30%≤疗效指数<90%;无效:腰腿痛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手术情况2组患者均手术顺利,均未发生感染及神经、大血管、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成功率100%。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81例,痊愈56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3%;对照组81例,痊愈37例,好转3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8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3 2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痊愈56例,复发5例,复发率8.93%;对照组痊愈37例,复发27例,复发率72.97%。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其发病的重要基础[4-5]。长期椎间盘退变,导致纤维环及其内的髓核向外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神经根水肿、粘连,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措施是降低椎间盘内压,设法解除突出物对相邻组织的压迫,解除神经根水肿。基于这一原理,我们采用经皮旋切技术,采用专业穿刺针管作为可以移除组织的管道,直达椎间盘内空间。当特殊设计的旋切钻头刺激时,旋切钻头高速旋转,利用阿基米德压力原理,造成引力,通过穿刺针套管移出椎间盘髓核内的突出组织,从而大大降低椎间盘内及周围环绕神经的压力,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同时,旋切直接将椎间盘内的髓核组织旋切出一部分,减少了椎间盘内髓核的体积。俞志坚等[6]观察臭氧对髓核超微结构的影响,显示实验髓核体积明显缩小,同时电动旋切打通孔道有利于臭氧弥散。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可以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使椎间盘容量减少[7],并对椎间盘内旋切后的残留髓核组织发挥强氧化作用,使髓核萎缩,术后连续3 d向椎间盘髓核内注射60%臭氧,可以进一步氧化残留髓核组织,使臭氧作用更持久。而射频热凝可使部分髓核变性、凝固、收缩,从而缩小体积,解除压迫[8]。此外,热能可凝固分布于纤维环上的窦椎神经,改善椎间盘炎性环境,减少刺激传入,射频热凝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温热效应使神经根椎管内炎症反应消退,从而缓解临床症状。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腰腿痛、痹证等范畴,病因为风寒湿邪、劳损跌仆致气血凝滞,筋脉不利,病机特点是肾虚为本,外伤血瘀为标。治宜补肾强腰,活血化瘀,兼祛风寒湿邪。目前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牵引、药物等[9-11]。我们采用补肾活血汤,药以鹿茸、杜仲、川续断、制川乌头、附子补肾强筋壮骨,祛风湿;全蝎、蜈蚣、木瓜、威灵仙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桃仁、红花、当归、川芎、马钱子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马钱子活血通络,除风祛湿,消肿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并解附子、川乌头之毒。全方共奏补肾、除风湿、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微创手术联合补肾活血汤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1]腾皋军.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9-129.

[2]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4]梁永瑛,崔瑾,向开维.针刺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02,23 (4):42-44.

[5]李素明,周福贻.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近况[J].江西中医药,2002,33(3):54-56.

[6]俞志坚,何晓峰,陈勇,等.臭氧对髓核超微结构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10(3):161-163.

[7]王明明,周四学,李辉,等.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术加臭氧髓核氧化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9):1453-1455.

[8]胡东,武士勇,王维兴,等.射频消融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颈腰痛杂志,2010,31(2):149 -150.

[9]唐靖.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624-625.

[10]王延玲.不同针刺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7):605-608.

[11]练伟东,吴世芳.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研究[J].新中医,2013,45(8):162-164.

(本文编辑:曹志娟)

猜你喜欢
臭氧椎间盘腰椎间盘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臭氧分子如是说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