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内注射药物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分析

2015-03-22 01:59张瀚文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鞘内脑膜炎结核性

张瀚文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ICU病房 150500)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以脑膜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是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常可累及脑实质和脑血管。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结核病疫情的回升,结核性胸膜炎有增多的趋势[1,2]。由于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常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导致误诊,并且病情变化急骤、复杂、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我院通过对重症结脑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鞘内注射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成年重症性结脑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9.7±5.2)岁;男53 例,女 41例;病程最短5d,最长5个月零7 d,平均(28.4±2.7)d。所有患者均为住院初治,均经病史、临床表现、腰穿取脑脊液行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符合《新编结核病学》结脑诊断标准[1],并伴有意识障碍,或急性血行播散结核。根据不同治疗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5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身体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脱水降颅压,抗结核[3HRZE(S)/9HRE],激素,平衡水电解质,补充营养等常规综合治疗。

1.2.2 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腰穿放脑脊液5~10ml后,鞘内注射药物(NH 0.05 g+地塞米松 2 mg),其他操作同腰椎穿刺术[2],每周2次,共8次。所有患者治疗2个月后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脑脊液压力变化、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后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3]参照《现代医院诊疗常规》结脑疗效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发热,头痛,呕吐,脑脊液检查恢复正常;(2)好转:临床症状部分缓解,偶有低热、头痛,无呕吐,脑脊液检查明显好转,蛋白质及细胞总数减少>60%;(3)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脑脊液检查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治愈+好转)/n。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2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38例,好转15例,无效4例,其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2例,无效10例,其总有效率73.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 <0.05)。另外,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患者在治疗3周时因病情加重而自动出院,并2例患者出现低颅压头痛,1例患者脑脊液渗漏,2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5例复发。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9,P <0.05)。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神经系统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4],发生往往伴有其他部位的结核灶,重者出现昏迷、抽搐和意识障碍等,结脑治疗以抗结核治疗最为重要。如单一用药,血药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及血-脑脊液屏障到达大脑及脑脊液[5],早期至少使用三种,治疗结脑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吡嗪酰胺、利福平等。药物鞘内注射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有效方法[6]。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不仅能有抑制脑脊液分泌,减轻变态反应,而且可以减轻组织黏连和机化防止蛛网膜黏连并减轻脑水肿及提高治愈率[7,8]。另外可根据具体情况鞘内注入透明质酸酶和糜蛋白酶以进一步减少粘连可能[9]。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1%,对照组仅为73.0%(P<0.01),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9,P <0.05)。

综上所述,鞘内注射药物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高疗效,短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叶林峰.结核性脑膜炎50例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28):79-81.

[2]王孔林,吴静丽,席伟.结核性脑膜炎的 CT、MRI检查对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3):356-357.

[3]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等主编.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5.

[4]席秀娥,尚好珍,张会强.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13):40.42.

[5]高世明,李旭,郭旭东.现代医院诊疗常规[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26.

[6]陈弟莉,陈阳美.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8,37(4):434-437.

[7]周敏,李凫坚.结核性脑膜炎诊治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2):130-132.

[8]席秀娥,张会强,尚好珍.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1):25-271

[9]林文,张月辉,詹成.结核性脑膜炎68例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09 ,24(03):214-215.

猜你喜欢
鞘内脑膜炎结核性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鞘内连续注射吗啡和地塞米松在癌性骨痛中的疗效及其机制
多发性硬化应用β干扰素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分析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