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PM2.5减排目标中国需要少烧多少煤?

2015-03-22 09:38马骏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肖明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
环境与生活 2015年5期
关键词:碳税资源税消耗量

◎马骏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 ◎肖明智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

要实现PM2.5减排目标中国需要少烧多少煤?

◎马骏(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肖明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

在讨论PM2.5的治理问题时,降低对煤炭的依赖是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但是,煤炭消耗量究竟需要削减多少才合适,专家们往往莫衷一是。本文试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如果要实现PM2.5减排目标,中国的常规煤炭消费量需要下降到什么程度,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若不改革 PM2.5将飙升70%

本文把“常规煤炭消费”定义为煤制气、煤制油所使用的煤炭之外的污染性煤炭消费,包括传统的火力发电用煤、工业用煤和居民用煤。

目前我国城市的年均PM2.5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政府确定的治理目标意味着,2030年全国城市平均浓度应该降到30微克/立方米。

按目前趋势(如果不改革),中国的煤炭消耗量至2030年可能再增加50%,乘用车数量将由现时的1亿辆增加到4亿辆。如果单位煤耗的排放与单位汽车排放不变,2030年我国城市年均PM2.5浓度将上升70%,飙升到110微克/立方米的水平。

若部分改革 PM2.5仍难达标

假设在部分改革的情景下,末端治理措施被严格执行,政府同时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的转型,效果如下:

将2030年的乘用车保有量控制在2.5亿辆(目前“专家”普遍预测为4亿辆);2013~2020年,累计提高铁路总里程60%,提高地铁总里程4倍;在2020~2030年,进一步增加铁路里程60%,增加地铁长度230%;通过执行更严格的燃油质量、汽车排放标准以及推广电动/天然气汽车的应用,将单位汽车每公里的污染排放量削减82%;在煤炭行业使用清洁减排技术,让单位煤耗的PM2.5排放在未来18年中下降69%,年均下降6%;在18年内第二产业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降低9个百分点,城市居民地铁出行比例从7%上升到25%。

通过模型模拟发现,如果常规煤炭消费占比不下降,即使上述措施用到极致,产业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也有明显改善,到2030年,我国城市年均的PM2.5浓度仍将达38微克/立方米,仍高于3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

煤炭消耗量需年均下降0.8%

如果把GDP增长目标和PM2.5减排目标作为双重宏观约束,根据模型,在2013~2030年,我国常规煤炭消费需要以年均0.8%的速度下降,累计下降14%。换句话说,为了达到将全部城市年均PM2.5浓度在2030年降低到3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我们的模型要求在18年内,常规煤炭消耗量累计降低14%,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从67%降低到32%。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常规煤炭消耗量要立即下降。事实上,我们也为未来18年中的不同时期设计了不同的增长速度。如果未来几年中,脱硫脱硝等清洁技术大力加强,集中供暖能够大力推广,常规煤炭消费量仍可以在2016年前保持低速增长。在我们的预测中,2013~2016年允许常规煤炭消费量低速增长(年均约1%),2017年之后则应有较大的年均降幅。这个预测也考虑到最近几年内清洁能源的基数仍然较低,还难以大规模替代常规煤炭消费。

设计了一套财税政策组合

若无改革措施,我们预计常规煤炭消费量的增长率在未来4年(2014~2017年)内仍将延续近年来缓慢减速的趋势,保持年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为了达到2030年的减排目标,今后4年的常规煤炭消费量年增长率,应该下降到1%左右,2016年见顶。

基于上述要求,我们设计了一套包括财税手段在内的政策组合。

一,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污收费标准提高一倍

目前,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的排污收费标准过低,相比于安装减排设备的成本要便宜很多,因此许多企业更愿意支付排污罚款。比如,目前全国只有部分省份的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达到1.20元/污染当量(折合1.26元/千克)。与此同时,对多家电厂的调查统计显示,火电厂每单位脱硫成本却高达3元/千克左右,其他企业的成本因无电价补贴而更为高昂,企业因此不愿意安装并运行脱硫设施。另外,中国氮氧化物的排污征收标准目前普遍低于1元/千克,只有少数地区(如上海)新调整为1.26元/千克,同理,过低的排污费无法激励火电企业安装和运行脱硝设施。

当然,征收排污费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更重要的是让企业主动选择投资脱硫脱硝设备,进而减少燃烧煤炭带来的排放。

二,将煤炭资源税提高到5%并开征碳税

我国煤炭资源税税率过低,无法达到抑制过度消费的目的。目前的煤炭仍然实行从量计征的方法,主要产地按3元/吨~5 元/吨进行征收,相当于煤炭生产价格的0.5%~0.8%左右。目前在我国主要能源品中,石油天然气已经实现了资源税从量到从价的改革,煤炭资源税的改革势在必行。

碳税以环保为目的,希望通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根据环保部规划院课题组的建议,煤炭每吨、石油每吨、天然气每千立方米,分别应征收11元、17元、12元的碳税。按照煤炭价格600元/吨,石油价格4200元/吨,天然气价格3元/立方米计算,相当于对煤炭征收了1.8%的从价碳税,对石油和天然气征收了0.4%的从价碳税。

三,补贴清洁能源发展

假设将上述税费政策带来的新增财政收入的一半,用于补贴清洁能源的发展,使其产出增加,相对价格降低,就可能推动对常规煤炭消费的替代。从宏观结果来看,以上政策组合会使GDP累计降低0.27%,累计推高PPI(生产价格指数)0.29%,但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仅为0.01%,可以忽略不计。

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相关设备的投入,且这一投入并不直接带来产出的增加,故等同于每一单位的产出,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GDP略微减速是不可避免的成本。

(节选自《PM2.5减排的经济政策》一书)

本栏目责编/郑挺颖 zhengtingying@vip.163.com

猜你喜欢
碳税资源税消耗量
路基石方爆破降低炸药消耗量研究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碳税立法模式问题探究
对我国黄金资源税立法的若干思考
有机化学反应中试剂最大消耗量问题探析
7月1日起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
《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关于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通知
国外资源税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迈腾1.8TSI车燃油消耗量大
欧盟征收航海碳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