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弓形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2015-03-22 20:33刘建国眉山职业技术学院62002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弓形卵囊弓形虫

刘建国 何 田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620020

弓形体病目前已遍布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不但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还会影响人类的健康。本文就此病的流行病学、症状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疗防治措施,与同行进行探讨。

1 病原体

弓形体病的病原是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的刚第弓形虫,简称弓形虫。弓形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分5种类型,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其中滋养体和包囊是在中间宿主(人、猪、犬、猫等)体内形成的,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是在终末宿主(猫)体内形成的。

2 生活史

弓形虫在发育过程需要2 个宿主。猫属动物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弓形虫对中间宿主的选择不严,许多动物可以作为中间宿主,已知动物就有200 多种,包括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包括人),猫也可作为中间宿主。弓形虫在猫的肠上皮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重复几次裂殖生殖后形成大量的裂殖子,末代裂殖子重新进入上皮细胞,经过配子生殖,最后形成卵囊。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下,经过孢子化发育为感染性卵囊。动物吃了猫粪中的感染性卵囊或吞食了含有弓形虫速殖子或包囊的中间宿主的肉、内脏、渗出物和乳汁而被感染。速殖子还可通过皮肤和鼻、眼、呼吸道黏膜感染猪,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各种昆虫也可传播该病。在中间宿主各脏器的有核细胞中进行无性繁殖,形成滋养体和包囊。在宿主细胞内有大量的裂殖子,见于慢性病例的脑、眼和肌肉中。

3 流行病学

弓形虫是一种多宿主原虫,对中间宿主的选择不严。可感染多种动物并引起发病,以3~6月龄的仔猪发病较多,成年猪发病率高于哺乳仔猪,死亡率较高。

病畜和带虫动物的脏器和分泌物、粪、尿、乳汁、血液及渗出液,尤其是随猫粪排出的卵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都成为主要的传染源。猪主要是吃了被卵囊或带虫动物的肉、内脏、分泌物等污染的饮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猫是最主要的传染源。1980年福建莆田某猪场就是因为养猫防鼠而引发猪弓形体病。速殖子也可能通过口、鼻、咽、呼吸道黏膜及受损的皮肤而进入猪体内。母猪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这种现象很普遍。

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有些地方以6~9月份的夏秋炎热季节多发,呈散发性流行。从终末宿主排出的卵囊在外界可存活100 天至1年半,一般消毒药对其无作用。速殖子的抵抗力弱,在生理盐水中几小时就丧失感染力,各种消毒药均能将其迅速杀死。

4 临床症状

猪急性感染后经3~7 天的潜伏期,呈现和猪瘟极相似的症状,体温升高至40.5~42℃,稽留7~10 天。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至废绝,喜饮水,伴有便秘或下痢。呼吸困难,常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呼吸。后肢无力,行走摇晃,喜卧。鼻镜干燥,被毛粗乱,结膜潮红。随着病程发展,耳、鼻、后肢股内侧和下腹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斑或间有出血点。该病后期严重呼吸困难,后躯摇晃或卧地不起,病程10~15 天。

耐过急性的病猪一般于2 周后恢复,但往往遗留有咳嗽、呼吸困难及后躯麻痹、斜颈、癫痫样痉挛等神经症状。怀孕母猪若发生急性弓形虫病,表现为高热、不吃、精神萎顿和昏睡,此种症状持续数天后可产出死胎或流产,即使产出活仔也会发生急性死亡或发育不全,不会吃奶或畸形。母猪常在分娩后迅速自愈。

5 病理解剖

(1)外表检查。下腹、下肢、耳部和尾部有淤血斑或发绀的现象,有时可见出血点。口流泡沫样液体,肛门周围有粪便污染。体表淋巴结肿大、出血、水肿及坏死。

(2)内脏检查。肺脏膨隆,表面有粟粒大出血点。膈叶、心叶呈不同程度间质水肿,表现间质增宽,内充有半透明胶冻样物质,切开后有大量液体流出,并带有气泡。气管、支气管内也充有带气泡的液体,肺实质中有小米粒大的白色坏死灶或出血点,胸腔内有多量橙黄色液体。淋巴结明显肿大呈紫红色,并见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及坏死点,切面多汁。淋巴结周围组织水肿(肺门、肝门、胃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2~3 倍)。肝脏肿胀,实质中有粟粒大、绿豆大灰白色坏死灶,并见有出血点。脾脏有的表现肿大,有的萎缩,脾小梁不清楚,实质中有坏死灶。肾脏表面有少量小点出血和针尖大、粟粒大灰白色坏死灶,坏死灶周围有红色炎性反应带。胃底部黏膜出血,有片状及条状溃疡。肠黏膜增厚、潮红、有溃疡,黏膜呈点状或斑点状出血,内容物为红黑色,有时形成假膜。胆囊肿大,黏膜出血或坏死,软脑膜充血,胸腹腔积水为黄色透明液体。

6 诊断

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特点,可做为初步诊断的依据,确诊必须在实验室中查出病原体或特异性抗体。

(1)直接观察。将可疑病畜或死亡动物的组织或体液做涂片、压片或切片,甲醇固定后姬姆萨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如果为该病,可以发现有弓形虫的存在。

(2)淋巴结穿刺涂片。姬姆萨染色,显微镜检查可以检出病原体。

(3)集虫法检查。取肺、淋巴结磨碎后加10 倍生理盐水过滤,以500 转/分钟离心3 分钟,沉渣涂片,干燥,甲醇固定,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检查虫体。

⑷动物接种。取肝、脾、淋巴结制成1∶10 匀浆,小白鼠腹腔注射0.5~1mL,或脑内注射0.03mL,1 个月内小鼠死亡,查腹水可见多量虫体。

⑸血清学检查。用染色反应,以游离的弓形体(速裂体)分别在正常和免疫的血清内,经1~2 小时后取出加减性美蓝。经过抗体作用的弓形体染不上色,检查出患畜血清中有弓形体的抗体存在,动物发病后2周就可有这种反应。此法用于早期诊断。

7 防治

治疗该病有效的药物是磺胺类药,抗生素类药物无效。对急性病例,磺胺嘧啶每70mg/kg 体重,或甲氧苄胺嘧啶14mg/kg 体重,每天2 次口服,连用3~4 天。由于磺胺嘧啶溶解度较低,较易在尿中析出结晶,内服时应配合等量碳酸氢钠,并增加饮水。磺胺-6-甲氧嘧啶20~25mg/kg 体重,每天1~2 次,肌肉注射或口服,病初使用效果更佳。磺胺嘧啶(60mg)和乙胺嘧啶(1mg)合剂,分4~6 次口服。磺胺嘧啶(每kg 体重70mg)+二甲氧苄氨嘧啶(每kg 体重14mg),每天2次,连用2~3 天。长效磺胺,每kg 体重60mg,配成10%溶液肌肉注射,连用7 天。

预防可对猪舍定期消毒,一般消毒药加1%来苏水、3%烧碱、5%草木灰都有效。把磺胺嘧啶片混入饲料内饲喂能预防该病的发生,用量为0.2g/kg,每日早晚2 次喂服。猫为弓形体的完全宿主,而猪和其他动物仅是该原虫无性繁殖期的寄生对象,因此除防止猫接近猪舍散布卵囊传播该病外,饲养员也要避免和猫接触。防止猪捕食啮齿类动物,防止猫粪污染猪食和饮水。一旦爆发该病,应进行环境灭虫,注意饲料和饮水卫生。加强饲养管理,健胃、补充电解质,与多种维生素等配合治疗。保持猪舍卫生,消灭鼠类,控制猪猫同养,防止猪与野生动物接触。

[1]陶益.养殖技术顾问[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8.05 期.

[2]李丕洪,陶雪梅.江西畜牧兽医杂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05 期.

[3]李明,孙莉.畜牧兽医科技信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7.12 期.

[4]胡建平,艾国良.畜禽业[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09 期.

猜你喜欢
弓形卵囊弓形虫
降低弓形换位线圈换位尺寸偏差研究
GABARAPL2 在IFN-γ诱导的HeLa 细胞抑制弓形虫生长中发挥重要功能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鸡球虫免疫成功要点
黄瓜中有大量弓形虫吗
潜在食源性致病菌弓形菌在食品中的分布及检测研究进展
弓形虫感染让人更想创业?
仔猪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微小隐孢子虫在HCT-8细胞内的培养
一次由“弓形回波”所引发的冰雹天气过程雷达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