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的原因与防治

2015-03-22 20:33王德敏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乳猪下痢病猪

王德敏

贵州省印江自治县罗场乡农技服务中心 555200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仔猪大批死亡,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就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做一介绍。

1 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1)母源带毒。由于母猪产后感染(如阴道炎、乳房发炎、子宫内膜炎等)和母猪隐性带毒,使致病因子通过乳汁和接触传染给仔猪。仔猪染病后表现为红、黄、白痢和水样腹泻。防治主要针对母猪。在母猪产前或产后8 小时内肌肉注射1 次长效抗菌剂(磺胺类),剂量为10mL/次,并根据母猪产后感染情况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2)仔猪感染。由于仔猪自身感染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病毒(如流感、猪瘟、冠状病毒等)和寄生虫等,仔猪表现为不食,体温升高,红、黄、白痢及水样腹泻等。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治疗可用庆大霉素、黄连素和盐酸吗啉双胍各20mL,复方敌菌片100 粒混合浸泡10 分钟后搅拌均匀,乳猪喂服2mL/kg 体重。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可用敌百虫片0.1~0.3g/kg 体重一次喂服,1 周之后再服用1 次

(3)环境变化。昼夜温差大,特别是部分地区昼夜温差达15℃以上时,极易造成乳猪腹泻。另外,圈舍卫生条件差和消毒药水的刺激等都可引起疾病。对病重的仔猪可用黄连素和痢菌净等药物治疗。

(4)消化不良。母猪营养过剩造成乳汁过浓,引起乳猪脂肪性下痢。患病仔猪的粪便呈黄色油脂状,有臭味,以3~10日龄仔猪多发,一般全窝发病。母猪营养不良,乳汁不足,同时仔猪开食较晚,造成仔猪饥饿性下痢。病猪粪便呈黄色或绿色,毛色无光。该病多发于15~20日龄,大多因为补料期间饲养方法不当、饲料搭配不合理、喂养次数过少、仔猪每次吃得太饱或饮水过多而造成饲养性下痢。病猪粪便中带有未完全消化的饲料。仔猪口服小剂量酵母片,结合痢菌净粉治疗。如果是饲喂霉变饲料引起的腹泻,要立即改喂新鲜饲料。

(5)矿物质缺乏。日粮中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搭配不合理,可在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和维生素A、维生素D 和维生素E 等进行预防和治疗。

(6)药物反应。哺乳母猪在哺乳期发病,如果用药不当会引起仔猪腹泻。另外,仔猪在注射猪瘟和副伤寒疫苗时,由于体质原因也可能发生腹泻。为了确保免疫成功,此时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只要加强饲养管理,1~2 天即可康复。

2 预防措施

仔猪腹泻是兽医临床上的一种综合病症,只有分清病因、对症下药、综合防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搞好饲养环境卫生。对仔猪腹泻要做到“防重于治”,进猪前猪舍要彻底打扫干净,用1%~2%的烧碱溶液泼洒消毒,周围环境用生石灰消毒。1~2月龄仔猪每周喷雾消毒1 次,并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2)加强饲养管理。仔猪在哺乳期间,应加强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仔猪出生3天时肌肉注射牲血素和0.2%亚硒酸钠各1mL,第7 天开始用乳猪料诱食,使仔猪在断奶前肠胃消化系统得到加强。同时要精心护理仔猪,注意防寒保暖,垫草要干净、干燥、松软。供给适口性强、容易消化的全价饲料,并在饲料中加入0.05%土霉素钙盐。饮水要充足、洁净,于饮水中添加0.6%漂白粉。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0.05%土霉素钙盐,乳头每天用0.1%高锰酸钾液消毒2 次。

(2)及时发现和隔离病猪。日常管理要做到三看,即看精神状态、看饮食情况和看粪便颜色及形状,及时发现和隔离病猪。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疫病控制措施,减少死亡,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蔓延。

(3)进行综合防治。查明病因,做到对症治疗,减少盲目用药,以免延缓治疗时机。腹泻容易引起机体脱水,因此要注意补液,尤其是腹泻的后期。补液可以起到提供能量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可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300~500mL、维生素C 注射液10mL、庆大霉素10 万~15 万国际单位混合一次静脉注入,每天1 次,连用3 天。饲料中拌入盐酸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用量按说明),对于缓解脱水和控制继发感染有较好的作用。

猜你喜欢
乳猪下痢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白细胞干扰素对乳猪疫病防治效果分析
病猪喂药有办法
提高乳猪成活率六要素
中药喂产仔母猪防仔猪下痢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下痢鉴别诊断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石榴皮巧治子猪下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