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梭菌病的调查与防治措施

2015-03-22 20:33李正华贵州省桐梓县新站镇农业服务中心563205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魏氏梭中西药毒血症

李正华 贵州省桐梓县新站镇农业服务中心 563205

羊梭菌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微生物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常见于绵羊,且多发于初春、秋,以及冬季气候骤变或阴雨连绵的季节。由于羊梭菌病的梭菌属种不同,其临床症状也不同,给此病的诊断与防治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因此,对羊梭菌病的调查与防治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 对羊梭菌病的相关调查

在对羊梭菌病进行调查时,应先确定好调查的时间、区域和对象。羊梭菌病调查的对象主要为绵羊和山羊,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流行区域性、发病季节、死亡率、病羊的品种、病羊的年龄及发病率等,调查方法主要包括查阅资料、临床检查、尸体剖检,以及实验室检查四个步骤。

经过多年的调查发现,羊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可分为四类,即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及羔痢。其中,羊快疫由腐败梭菌所致,且主要经消化道感染,0.5~2周岁的羊只最易受到此病的感染。患上羊快疫的病羊主要表现为食欲废绝、排泄困难、虚弱和腹胀腹痛等。若不及时治疗,不仅加大了治疗的难度,而且发展到后期则会导致病羊死亡。

羊肠毒血症又被称之为软肾病,由D 型魏氏梭菌所致,且通过带菌羊传播感染,常发生于春夏之交。患病羊表现为兴奋不安、倒地四肢滑动及眼球转动等。

羊猝疽由C 型魏氏梭菌所致,常发生在春季和冬季。此病的病症主要表现为溃疡性肠炎、急性死亡及腹膜炎。患了此病的羊只,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起卧不安、衰弱痉挛及心包炎等。

羔痢由B 型魏氏梭菌所致,并以病羊为主要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为消化道。此病常见于1 周龄内的羔羊,且纯种细毛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患羊主要表现为剧烈腹泻、溃疡性肠炎及出血性肠炎等。

2 羊梭菌病的防治管理措施

(1)隔离、消毒及紧急预防接种。当发现病情时,应及时将病羊隔离,并将羊群放牧的地方进行转移。一般而言,最好将羊群转移到干燥且地势较高的牧场。同时及时对圈舍及周围的环境进行清理,并严格进行消毒。病死的羊不得利用,必须深埋或者烧毁,且病羊接触过的垫草及吃剩的饲料等必须运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烧毁或是堆积发酵。

在对病羊进行隔离、消毒的同时,还必须对发病的羊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接种疫苗通常选用“羊三联四防”苗,剂量一般为5mL,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

(2)对症治疗。要做好防治工作,还必须对病羊进行对症治疗,以此尽可能地降低羊梭菌病所带来的危害。其中,羊快疫通常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治疗,西药一般为青霉素、磺胺嘧啶钠,均采用肌注的给药方式;中药一般采用大青叶、连翘、茯苓以及黄连等,水煎灌服。羊肠毒血症也通常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治疗,西药一般采用磺胺脒、链霉素、青霉素、镇静剂以及强心剂,给药方式采用肌注;中药一般为石黄、胆草、料峭及苍术等,水煎后取汁灌服。羊猝疽的治疗方法基本上与羊快疫一样。一般而言,羔痢也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式治疗,西药选用羊厌气菌五联苗或小羊青霉素,并采用肌注的方式给药;中药一般为益母草、黄连、贯众、柴胡、大青叶及大黄等,水煎后灌服。

(3)强化饲养管理。要做好对羊梭菌病的防治管理工作,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对羊的饲养管理。由于各种应激因素对羊群的刺激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饲养管理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羊群的刺激,以此来提高羊只的抵抗力。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春季应避免抢青现象的发生,秋季应尽量不到草黄的地方放牧;保持圈舍的干燥、清洁、保暖、卫生及通风;在对羊进行喂养时,应选择富含营养的饲料,等等。

3 结束语

为了预防羊梭菌病的发生,对羊梭菌病要早诊断、早治疗,综合考虑羊只的体质和当地流行病的具体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防治。

猜你喜欢
魏氏梭中西药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措施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A型魏氏梭菌致猪猝死的探讨
古田县兔魏氏梭菌病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