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在畜牧业发展中的应用

2015-03-22 20:33赵玉娟青海省乐都区畜牧兽医站8107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母畜畜牧养殖场

赵玉娟 青海省乐都区畜牧兽医站 810700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交换,共享和提高管理效率和实现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在整个畜牧信息化建设中,电脑、网络等设备是基础,办公软件、各种应用软件是条件,资料、消息的收集过程则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1 监管单位信息化建设

(1)乐都区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目前乐都区在畜牧方面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硬件上基本保证一个办公室一台打印机,人手一台联网电脑,实现了网上办公。2013年购置专门的服务器,建立了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了畜牧业项目管理信息化,使项目申报、审核、审批、政府采购和区级验收等环节实现流程化,项目相关资料实现了网上共享和有限范围内快速调阅,建立了农牧业项目资料库。

此现状同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信息资源缺乏,畜牧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和没有更便捷的办公软件等。

(2)制约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因素。信息化意识不强,有不少干部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对计算机使用仅停留在文件打印上,还不知如何着手利用信息资源来提高工作效率。资金投入有限。由于业务经费有限,在设备更新和网络升级等内容上难以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信息数据库资源缺乏。数据库是指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数据集合,内容丰富、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是畜牧业信息技术的关键。要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和分析加工工作,保障建立一个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数据库,为畜牧业服务。

(3)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加大宣传力度,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把畜牧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生产、管理和畜产品营销网络化,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生产水平。加强信息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信息化建设中人是关健,有了设备和系统,还需要操作员,要利用办公自动化完善畜牧信息网络建设;要加强畜牧信息员队伍建设,开展畜牧信息员培训,针对网络技术空白,找时间找机会让操作者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较深层次的知识,让他们成为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畜牧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 规模养殖场信息化建设

目前,乐都区大型规模养殖场按照要求有以下养殖档案:引种隔离记录、牛羊繁殖记录、牛(羊)幼畜测定记录、牛羊生产性能测定记录、防疫监测记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消毒记录、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记录、兽药使用记录、防疫监测记录、诊疗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销售建议记录、猪生产记录、疾病史记录和种母畜档案等。多数在电脑上也有记录,达到信息化管理。但在疾病和种母畜的信息化管理上中小型养殖场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缺乏疾病史资料,需要调查疾病史时全凭记忆;母畜系谱档案缺乏或残缺不全;公畜系谱档案无记载,性能好与不好的分不清,饲养管理盲目,没有根据。

(1)规模场生产信息管理的内容。疾病管理。详细记录养殖场内疫情发生的时间、原因,当时发病的畜群、发病症状、怀疑是什么病、是否确诊、确诊的结果、当时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等;记录以往养殖场内发生过什么疫病,病原是什么,根据其特点现在是否还有可能存在于场内,一般感染何种畜群,感染的时间,有何预防药物等;记录好本场常用哪些药物,用药剂量,使用效果如何;记录好母畜的品种,每年产几胎、一胎产多少活仔、泌乳情况、仔畜的健康状况、是否出现过难产、难产的处理及后来的情况等;记录母畜的免疫接种情况,每年接种的疫苗种类、生产厂家、接种时间、当时的免疫反应及抗体监测时的抗体水平;记录母畜是否发生过传染病、何种传染病,是否有过流产、死胎、早产,是否有过子宫内膜炎,是否出现过产后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的情况;记录公畜的免疫接种情况,接种疫苗的种类、生产厂家、当时的免疫反应、免疫接种的时间及抗体监测时的抗体水平;记录好公畜的品种,实行本交的养殖场应记录好公畜配种表现及配种后母畜的产仔数,系统地评估公畜的生产性能;实行人工受精的养殖场则应记录好每次公畜的授精情况及精子的活力。建立公畜健康档案,记录每次发病、治疗和康复情况,并对康复后的使用价值进行评估。

(2)规模场生产信息管理的作用。使养殖场疾病控制有延续性,大到每一场疫病、小到一个病例,都能做到有经验可借鉴。掌握每一头母畜的生产性能,控制母畜群年龄结构,及时淘汰生产性能差(年产1 胎,每胎产仔在1 头以下,产后泌乳性能不好、母性差,患有严重子宫内膜炎,返情、屡配不孕等)的母畜,使母畜保健管理更有效。详细记录好母畜的免疫情况并定期检查,有效避免母畜漏打疫苗的情况。特别是那些实行跟胎免疫的疫苗,由于某些母畜因特殊情况一年只产了1 胎,那么就只进行了1 次的免疫接种,这样,其抗体水平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很可能会成为传染源,造成疾病的暴发。掌握好公畜的生产性能,及时淘汰性能差和补进新的公畜。某些养殖场特别是那些实行本交的养殖场,在配种的高峰时期,常出现性能好的公畜使用过度的现象,结果性能好的由于使用不当而变得不理想,到无公畜可用时再来补进新的公畜。要随时了解公畜的健康状况,避免公畜将疾病传播给母畜。

(3)规模场信息管理的方法。规模养殖场可设一个懂兽医的专职信息管理员,由管理员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需由生产一线人员记录的信息则由信息管理员负责督促并整理。首先建立各类档案的书面材料,如养殖场疾病管理登记本、母畜档案卡、公畜档案卡及养殖场生产整体运行记录本等,然后根据书面材料建立电子档案以方便保存和查阅。

猜你喜欢
母畜畜牧养殖场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缩宫素和氯前列醇的使用简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母畜子宫脱出的诊治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关于某养殖场毒物中毒病的调查
浅析维生素对母畜繁殖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