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输电线路常规基础造价对比分析

2015-03-22 05:09宇,杨
电力勘测设计 2015年3期
关键词:挖孔板式桩基础

肖 宇,杨 磊

(西南电力设计院,四川 成都 610021)

1 概述

随着西部山区水电站的建设,越来越多的线路需要穿越高山大岭;随着输电线路建设的增多,路径走廊的选择越来越困难,更多的线路需要在山区走线。铁塔基础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基础型式的选择需根据铁塔型式、沿线地形地质、施工运输条件以及基础的经济性、环保性等,结合工程特点综合确定。据统计,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本体投资约占整个工程的20%~25%。基础选型直接影响到整个线路工程的造价、工期和材料消耗量。选用合适的基础型式,对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以及运行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西南山区输电线路工程为例,选取山地高山地区常见的几种地质情况(包括强风化岩石、碎石土和上层2.0 m普通土、下层强风化岩石等三种地质情况),以典型设计的一组基础作用力作为基础的设计荷载,分别在塔位地形坡度为0°、15°、30°和45°的情况下,对常规的基础型式(包括柔性板式基础、掏挖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等三种基础型式)造价进行对比分析,从造价角度对基础选型进行探讨,并结合安全可靠、环境保护、施工运输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基础型式。

2 强风化岩石基础造价对比

在强风化岩石地质情况下,本文针对地形坡度为0°、15°、30°和45°,分别计算选取了多个柔性板式基础(下文图表中用XZ表示)、掏挖基础(下文图表中用TW表示)和人工挖孔桩基础(下文图表中用WK表示),其本体投资、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及土石方量见表1~表3,鉴于此类地质情况较好,掏挖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不考虑护壁。文中的本体投资是指基础施工的全部安装工程费用,包括材料费用;材料费用指基础施工所需的基础材料费,包括水泥、砂、石和钢材等;土石方开挖工程量根据各基础抵抗基础作用力所需的最小埋深计算。

表2 掏挖基础本体投资及基础工程量

表3 人工挖孔桩基础本体投资及基础工程量

将上述表中的本体投资绘制成图,见图1~图4。图中表明,三种基础型式的本体投资都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坡度越大上升得越快,即塔位地形坡度增大时,对基础工程的造价影响是呈加快上升趋势的。

图4将各种基础型式的本体投资绘制到一张图上,在不同的地形坡度下,人工挖孔桩基础的本体投资都是最低的,这是由于人工挖孔桩基础的工程量相对较少,其材料费用相对较低,材料的运输费用较少,且其土石方开挖量较少,开挖费用较低,施工费用最少。柔性板式基础在地形坡度较小时,本体投资比掏挖基础低,地形坡度较大时,本体投资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地形坡度增大时,基础尺寸变大,柔性板式基础土石方开挖量增加较多,开挖费用相对增加较大。

图1 柔性板式基础本体投资

图2 掏挖基础本体投资

图3 人工挖孔桩基础本体投资

图4 各种基础型式本体投资关系图

柔性板式基础、掏挖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的材料费用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8.6%、21.3%和25.5%,当材料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的情况下,人工挖孔桩基础材料工程量低的特点将会转化为造价上的优势。人工挖孔桩基础与柔性板式基础相比,基坑开挖不扰动原状土,可充分发挥原状土的力学性能,并能有效的降低基坑土石方开挖量及小平台土石方开挖量,降低因大量施工弃土对塔位边坡稳定带来的安全隐患,消除了回填土质量不可靠引起的安全问题,减少弃土对表土的破坏,降低施工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塔基周围的自然地貌。同时,不用支模,施工更加方便。另外,人工挖孔桩基础的工程量相对较少,在施工运输方面也更具有优势。因此,在强风化岩石地质情况下,宜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

3 碎石土基础造价对比

在碎石土地质情况下,本文针对地形坡度为0°、15°、30°和45°,分别计算选取了多个柔性板式基础、掏挖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其本体投资、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及土石方量见表4~表6。由于碎石土是碎石和土的混合体,基坑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坑壁可能会垮塌,因此掏挖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考虑了护壁工程量。

将上表中的本体投资绘制成图,见图5~图8。与强风化岩石地质情况一样,三种基础型式的本体投资都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坡度越大上升得越快。

图8将各种基础型式的本体投资绘制到一张图上,在不同的地形坡度下,柔性板式基础和掏挖基础的本体投资较低,且两者相差不大,人工挖孔桩基础本体投资较高,主要是由于人工挖孔桩基础的工程量相对较多,其材料费用相对较高,且其施工费用最高。柔性板式基础和掏挖基础的本体投资相当,主要是虽然掏挖基础的工程量相对较多,材料费用相对较高,材料的运输费用较高,但其土石方开挖量较少,开挖费用较低。

实际工程中,在碎石土地质情况下,柔性板式基础的基坑开挖要放坡,特别是在地形坡度较大的时候,高陡边坡的开挖要考虑多级放坡或者支护措施,以免引起上边坡的垮塌。放坡会产生很大的土石方量,增加施工费用,且对塔位植被的破坏较大,对周边地貌环境的破坏较大,大量的弃土还可能影响塔位的边坡稳定;采取支护措施势必增加施工费用,延长施工周期。掏挖基础属于原状土基础型式,与柔性板式基础相比,具有前文所述人工挖孔桩基础的优势。掏挖基础和柔性板式基础的材料费

用所占比例分别约为20.8%和15.6%,当材料市场价格趋于下降的情况下,掏挖基础材料工程量高的特点将会转化为造价上的优势。因此,在碎石土地质情况下,宜采用掏挖基础。

表4 柔性板式基础本体投资及基础工程量

表5 掏挖基础本体投资及基础工程量

表6 人工挖孔桩基础本体投资及基础工程量

图5 柔性板式基础本体投资

图6 掏挖基础本体投资

图7 人工挖孔桩基础本体投资

图8 各种基础型式本体投资关系图

4 土+强风化岩石基础造价对比

在山区输电线路工程中,常常会遇到上层普通土、下层强风化岩石的情况,本文假定上层2.0 m为普通土、以下为强风化岩石,针对这种情况,在地形坡度为0°、15°、30°和45°时,分别计算选取了多个柔性板式基础、掏挖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其本体投资、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及土石方量见表7~表9。掏挖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在普通土段考虑了护壁工程量。

表7 柔性板式基础本体投资及基础工程量

表8 掏挖基础本体投资及基础工程量

表9 人工挖孔桩基础本体投资及基础工程量

将上述表中的本体投资绘制成图,见图9~图13。三种基础型式的本体投资都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图12和图13将各种基础型式的本体投资绘制到一张图上,地形坡度为0°和15°时,柔性板式基础的本体投资较低;地形坡度为30°和45°时,人工挖孔桩基础的本体投资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在地形坡度较小时,柔性板式基础的材料费用较低,施工费用较低;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加,柔性板式基础与人工挖孔桩基础的材料费用差值趋于降低,土石方开挖费用差值逐渐加大;当地形坡度达到约25°时,柔性板式基础的本体投资与人工挖孔桩基础相当;当地形坡度大于25°时,柔性板式基础的本体投资反而高于人工挖孔桩基础。掏挖基础的本体投资最高,主要是由于掏挖基础的工程量相对较多,其材料费用较高,且其施工费用最高。

图9 柔性板式基础本体投资

图10 掏挖基础本体投资

图11 人工挖孔桩基础本体投资

图12 各种基础型式本体投资关系图

图13 各种基础型式本体投资曲线图

柔性板式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的材料费用所占比例分别约为20.2%和22.0%,当材料市场价格趋于下降的情况下,人工挖孔桩基础材料费用相对较高的特点将会转化为造价上的优势。在上层2.0 m普通土、下层强风化岩石地质情况下,仅从造价角度来看,当地形坡度小于25°时,宜采用柔性板式基础;当地形坡度大于25°时,宜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考虑到前文所述人工挖孔桩基础与柔性板式基础相比具有的优势,本文推荐在上层2.0 m普通土、下层强风化岩石地质情况下,宜优先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若要考虑造价因素,在地形坡度较小时,可因地制宜采用柔性板式基础。

5 结论

在设定条件下,通过计算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 在强风化岩石地质情况下,推荐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

(2) 在碎石土地质情况下,推荐采用掏挖基础。

(3)在上层2.0 m普通土、下层强风化岩石地质情况下,仅从造价角度分析,当地形坡度小于25°时,宜采用柔性板式基础;当地形坡度大于25°时,宜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考虑到人工挖孔桩基础与柔性板式基础相比所具有的优势,本文推荐宜优先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若要考虑造价因素,在地形坡度较小时,可因地制宜采用柔性板式基础。

本文从造价角度对山区输电线路工程的常规基础选型进行了探讨,结合安全可靠、环境保护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基础型式,并分析了材料市场价格走势对基础造价的影响,为山区输电线路工程的基础优化设计,有效降低输电线路工程的造价提供参考。

[1]DL/T52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

[2]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3]国家能源局.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4]国家能源局.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5]鲁先龙,程永锋.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与展望[J].电力建设,2005,26(11).

[6]程永锋,邵晓岩,朱全军.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电力建设,2002,23(3).

[7]鲁先龙,乾增珍.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的环境岩土问题及设计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42(增刊).

[8]党波.送电线路常用基础优缺点及适用性[J].电力与电工,2010,30(3).

[9]王旭江.220kV输电线路基础选型及直柱全掏挖基础优化[J].山西建筑,2013,39(11).

[10]陆洲.灌注桩基础在山区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7,27(4).

[11]郭晓俊.原状土基础在山区输电线路中的应用[J].云南电力技术,2010,39(5).

猜你喜欢
挖孔板式桩基础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滑盖产品的三板式注塑模具设计
桩基础古今之用
CFG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板式吊耳设计中的相关计算
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疲劳应力谱的理论研究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间接缝开裂修补技术的研究进展
承台在桩基础抗弯中的应用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中障碍桩的处理
挖孔桩基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