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书评

2015-03-22 00:59
华东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科幻行星译者

文化书评

《137亿光年的宇宙论》是日本最受欢迎的普及读物“多懂一点”系列中的一本。作者跨越时间的界限,向被宇宙的不可思议和美丽所吸引的读者,展现遥远的宇宙尽头的神秘。从在地球上对宇宙进行观测开始,依次拓展视角从地球到太阳、行星、银河系、乃至银河系外,直到宇宙的尽头。开始一段跨越时空的旅程,也一并了解黑洞以及暗物质等神秘的存在。《137亿光年的宇宙论》也和大家一起探讨宇宙是如何发展成为现在的模样,以及它的未来。虽然从地球到遥远的天体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通读阅读这本书却可以在瞬间抵达。毫不夸张地说,本书是目前国内出版的首屈一指的解读壮美宇宙的图书。宇宙这么大,可以去看看!

美、科学与幻想的完美统一

《博物馆行星》三度荣获星云奖的科幻女神——菅浩江经典之作,美、科学与幻想的完美统一。

本书同时获得:日本科幻星云奖、读者票选年度最佳科幻第一名和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在地月间第三拉格朗日点上,有一颗名为“阿弗洛狄忒”的小行星,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最庞杂的博物馆。在这里,大脑与庞大数据库直接相连的学艺员们,每天处理着围绕无数艺术品的谜团,求索着终极之美的意义……

《137亿光年的宇宙论》

作者: [日] 藤田贡崇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译者: 朱悦玮

《博物馆行星》

作者: [日] 菅浩江

出版社: 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原作名:永遠の森-博物館惑译者: 丁丁虫

《大灭绝时代》

作者: [美]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Sixth Extinction: AnUnnatural History

译者: 叶盛

科学中蕴含着美,这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运动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现美的真谛,正是这本书的目的。全书的七个短篇,都是在透过直接连接者中的一位、主人公田代孝弘的一举一动,反复探讨这样的问题:美的真谛,究竟是普通人所能感觉到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感动,还是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体会到的“美”?换言之,美,究竟是依存于人类主观的事物,还是客观存在于世上的东西?

请以你的眼、你的耳、你的心,去欣赏这一本给日本科幻增添动人亮色的作品吧。

当前发生的这一轮大灭绝,源头就在人类自己身上。

《大灭绝时代》《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一一亲历全球生态现场,穿插结合三百年科学认知与最新锐生态观点,为读者画出了今天世界的轮廓: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非同凡响的时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

故事有十三个。前几个故事所涉及的美洲乳齿象、大海雀还有菊石已经灭绝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远古的大灭绝及其曲折的发现过程。第二部分陈列当下的事实,在日益支离破碎的亚马逊雨林中,在迅速变暖的安第斯山坡面,在大堡礁的外围海域里。

巨变的范围是如此广大,只要在正确的指引之下,随便去哪里都能发现灭绝的现象。最后还有一个故事所讲述的灭绝差不多算是发生在我家后院——说不定,也同时发生在你家。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渐渐意识到:当前发生的这一轮大灭绝,源头就在人类自己身上。

猜你喜欢
科幻行星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流浪行星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追光者——行星
行星呼救
行星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