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补战火造成的破碎容颜与肢体无国界医生的整型医院

2015-03-23 08:11简嘉宏
海外星云 2015年18期
关键词:外科医生战火无国界

●简嘉宏

修补战火造成的破碎容颜与肢体无国界医生的整型医院

●简嘉宏

战火波及无辜中东国家孩童,颜面遭烧伤

中东多年战事频仍,许多国际慈善组织投入照顾当地伤员行列,无国界医生组织(MédecinsSansFrontières,MSF)在约旦首都安曼所筹建的医院于今年9月开业。与其他中东当地医院不同的是,这间医院集合了各地专精于处理战争伤势的外科医生、咨询顾问与物理治疗师,还加上了最新的3D打印技术,让因战火受伤截肢的病患,拥有新生。

八层楼的医学中心

这座医院楼高八层,除了医院之外,还设置了医学中心,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科医生能够齐聚一堂,互相观摩新的相关技术。MSF主管沙卡尔接受美联社访问时指出:“对外科领域来说,这是个新的学习途径。”

自2006年起,MSF开始在约旦的红色月弯医学设施中,针对遭受战火袭击、身体颜面受到烫伤或截肢的中东无辜民众进行整形美容手术,当时,MSF面对的是伊拉克战争中的伤员。

现在,他们还必须面对叙利亚内战、巴以冲突以及IS在当地侵扰下,受炮火无辜波及的人们。MSF这项计划已执行了逾8200次手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从2011年至今,光在叙利亚就有超过100万的人口因为战火波及而受伤,沙卡尔说“一家医院真的不够”。

外科医生每周会诊

尽管医院9月才正式开张,但是特殊重建手术中心早于今年3月已试营运至今。

包括颅颜重建、整形、颚骨重建已及截肢手术等外科医生,每周都在这个中心进行会诊,决定从中东地区各地的MSF诊所送来的病患中,谁必须马上进行重建手术,判断的标准则以“是否立刻恢复身体机能为主,美观其次”。

无国界医生在约旦筹建战后整型医院,帮助中东人民进行颜面与肢体的重建

莎拉姆双膝以下遭截肢

特殊重建手术中心的规划床位为200个,目前,中心已经收了180名等待肢体或颜面重建的病患。

“我的脸变得不一样了”

美联社在中心里访问了现年15岁的亚莫德。五年前,一枚汽车炸弹于亚莫德就读的伊拉克小学外爆炸,当时读五年级的他脸与身体多处灼伤,接受MSF治疗至今。

由于疗程费时旷日,同时必须不断往返于伊拉克与约旦之间,亚莫德已休学了14个月,为了身体状况的恢复,他的学业进度早已赶不上同龄的学童。

莎拉姆麻醉后准备接受手术

莎拉姆进行手术

亚莫德(右)与亲人住在医院附近的旅馆中

四岁的穆斯塔法惹人怜爱

会诊时,亚莫德便与亲人住在医院附近的旅馆中,观看足球赛是他最好的消遣,因为这让亚莫德想起受伤前,与玩伴在伊拉克街上快乐踢球的无忧时光。

亚莫德的主治医师绍德为亚莫德在锁骨间装了一个类似汽球的装置,让亚莫德的颈部皮肤与肌肉组织尽快顺利长出,取代息肉,同时矫正歪了一边无法闭合的嘴巴。

绍德指出,亚莫德现在正等待进行颈部手术,“至少要排一个月以上”。亚莫德对美联社记者表示,受伤后最大的感想就是“我的脸变得不一样了”。

炮弹无情,徒留伤痛

医院中遭烫伤的孩童

14岁的莎拉姆两年前在叙利亚住家外遭到炮击,姐姐当场被炸死,她的双脚膝盖以下受伤坏死,目前装上代步垫,等待双脚恢复状况较佳后,才能装上义肢。

在等待义肢的时光里,莎拉姆会跟着医院里其他的孩童一起涂鸦着色,她总是静静地在一旁涂着,不发一语,与其他病房中传出的孩童嘶吼哭闹声,构成强烈的反差。

麻醉师阿比德表示,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麻醉药效散退,恢复意识后,病患经常出现暴力幻觉。

另一间病房内,住着年仅四岁的穆斯塔法,大大的棕色眼球惹人爱怜,是医院中受宠的男孩。

去年夏天,他在一场空袭中失去了双亲,臀部也受重伤,须借助拐杖方能行走,目前仅能依赖物理治疗让他早日摆脱拐杖。穆斯塔法的祖父说,孙子在空袭后好几天都不说话,研判是罹患“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直到住院后,医护人员才让他逐渐恢复笑颜。

情感慰藉抚平“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医院的物理治疗师毕拉尔指出,医院里的孩童病患大多罹患“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症状不一,例如尿床、做恶梦、出现恶意攻击行为等,但他也表示,许多孩童病患借由交朋友以及游戏治疗,逐渐走出战争受伤的心理阴影。

毕拉尔说:“家人的情感支撑对于孩童们重返笑颜,帮助最大。”■(编辑/立原)

猜你喜欢
外科医生战火无国界
战火英雄韩启明
脚下的风景
战火笼罩下的和平之城——沙姆沙伊赫
荷兰外科医生完成由机器人辅助的超微外科手术
在战火中告别
《游击英雄》战火中的铿锵玫瑰
同工为何不同酬
爱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