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夏大豆高产创建实践与启示

2015-03-23 08:27
大豆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永城河南大豆



永城市夏大豆高产创建实践与启示

吕爱淑,刘坤侠

(河南省永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永城476600)

摘要:河南省永城市在夏大豆高产创建活动中,敢于科技创新,实施科研与推广联合攻关战略,加快新品种及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通过市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局关键措施上实行五统一,确保了“一推四改”技术方案的落实,成效显著:2010—2014年全市42万亩高产创建田平均亩产213.28公斤,千亩核心区大豆亩产240.37公斤,较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单产169.79公斤,每亩分别增加43.49公斤和70.58公斤;通过辐射带动,全市大豆田平均单产提升到189.36公斤。

关键词:河南;永城;大豆;高产创建

第一作者:吕爱淑,女,高级农艺师,永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现任永城市科技110植保专家,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E-mail: 2629258991@qq.com

永城市地处黄淮海平原,大豆常年种植面积60万亩,是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大作物。自2010年,承担了农业部的万亩大豆高产创建项目。通过试验与示范,研究集成大豆免耕覆秸、旋耕灭茬播种、简化密植栽培、平衡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形成了夏大豆“一推四改”高产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2010—2014年全市42万亩大豆高产创建田平均产量由项目实施前三年的169.79公斤/亩提升到213.28公斤/亩,每亩增产43.49公斤,增产率达25.61%;千亩核心区平均产量240.37公斤/亩,增产70.58公斤;攻关田,2010年5亩连片单产最高达295.85公斤,接近河南省夏大豆高产纪录;2014年大旱之年,黄口乡李平楼村2亩攻关田亩产仍达284.71公斤,是当年大田平均产量的2.18倍。

1 项目实施采取的主要技术

1.1大力推广“一推四改”集成技术

为保证“一推四改”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在大豆高产创建田全面实施,永城市政府拿出资金进行补贴(项目区豆种全供,每斤仅收1元;核心区和攻关田种子、肥料、农药实行全补),技术组在首席专家梁慧珍副市长的指导下,针对当前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制定了“一推四改”集成技术进行推广。

1.1.1一推即大力推广郑59、郑豆04023、中黄37中熟大豆优良品种,淘汰紫花糙早熟多代农家种。项目区实行统一供种,大豆优良品种覆盖率100%,平均亩增产43.49公斤。

1.1.2一改改铁茬播种为旋耕灭茬播种,项目区推广免耕覆秸或旋耕灭茬播种,播种期较常年提前7~16天,改变当地农民常因烧麦茬而误期晚播的不良习惯,延长大豆的生育时期,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1.1.3二改改大豆密度过大为合理密植,改变过去因密度过大或不匀,植株生长弱,抗逆能力差,结实率低等问题。采用新型精量播种机械,用种量由过去的7~8公斤降到5~6公斤,行距由20厘米改为40厘米,密度由2.46万株/亩,降到1.76万株/亩。提高植株的抗逆性,结实性。亩节约种子2公斤,节本16元。

1.1.4三改改大豆不施肥为平衡施肥。根据大豆需肥特点,播期实行种肥同播,底施大豆专用肥(N:P:K=10:20:10)10公斤,或于大豆分枝初花期亩追尿素5~7公斤,在鼓粒期结合病虫防治喷施亩喷磷酸钾100克,促进大豆健壮生长,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1.1.5四改改苗前化学除草为苗后化学除草。克服过去苗前封闭除草效果差,对豆田主要杂草(麦苗、铁苋菜、马泡瓜)无效,防效提高62.5%。

1.2做好配套试验、示范,强化推广效果

根据生产需要及存在的问题,在新桥荣庄、黄口李平楼村、城厢乡张庄村设置试验示范20余项:如不同行距配置试验、3414不同配方施肥试验、不同密度种植试验、化控防倒增产试验、大豆黄叶病、根腐病防治试验及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安排的国家大豆品种展示、德国巴斯夫生产的25%吡唑醚菌酯防病增产试验示范、瑞士生产的哌诺克土壤处理加茎叶喷雾对土壤的改良与增产试验、根瘤菌拌种试验等,为农民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直观现场,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尤其是不同机械播种对大豆出苗及产量影响的对比试验,对破解长期困绕农业生产的“秸秆焚烧”难题起到了较好的助推作用。

1.3建立示范田,强化辐射带动

为了确保高产创建区达到预期目标,每个万亩高产创建区设置一个千亩核心示范方,5亩以上的超高产攻关田。对核心示范区实行政、技、物一体化服务,全程实行五统一。品种比较、肥料试验、高产攻关田的集聚展示,真正发挥样板和辐射带动作用。据测产,2010年核心区有2个连片20亩的地块亩产超过250公斤,一个5亩攻关田达295.85公斤/亩,创造永城市大豆高产新记录,接近河南省夏大豆高产纪录。2014大旱之年,黄口乡李平楼2亩攻关田亩产284.71公斤,是大田平均产量的2.18倍。

2 采取的主要组织措施

2.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永城市政府成立大豆高产创建行政领导组和技术执行组。技术执行组由河南农业科学院提供技术支撑,河南农业厅农技总站做技术顾问,农业局抽出8名技术骨干组成。所在乡镇村成立相应的行政领导组和技术执行组,上下形成一个完善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推广体系,明确工作职责,分解任务目标。永城市政府把农业综合开发、测土配方施肥、新型农民培训、农机补贴等惠农项目向项目区倾斜,全力保证高产创建活动取得成效。

2.2实施科研与推广联合攻关战略,推促科技成果转化

永城市以高产创建为工作切入点,抓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技术专家梁慧珍任科技副市长的机遇,积极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协作,强化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作用,把大豆高产创建活动真正办成集高产优质良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优质高效投入品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活动。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的精诚指导下,通过高产创建示范这个平台,建立了各类示范田和高产攻关田,起到了强大的辐射效应,达到了真诚为民,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目的。

2.3科学选择示范田、落实创建面积

永城市高产创建活动领导组和技术执行组,组织专家对永城市南大豆集中种植区进行实地考查,遵照便于观摩、成方连片,在新桥乡、黄口乡、王集、城厢乡等设万亩高产优质大豆产业区,内设立千亩示范区、百亩攻关田,构建了大豆高产创建与新品种转化的平台。

2.4实施“五统一”,确保“一推四改”集成技术方案落实

为保障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在永城市财政支持的同时,农业局每年主动协调、筹措资金20~ 30万元,全力支持整个项目区实施统一供应良种、千亩核心区统一机播机收,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良种的五统一。

2.5周密谋划,超前服务

为调动示范区农民的积极性,采取物化补贴,高产竞赛等方式激励农民广泛参与。领导组和专家组服务超前,在高产创建活动工作中始终贯穿一个早字,早决策、早调查、早培训,争打大豆高产创建活动建设的主动仗。一是4月份制定出大豆高产创建实施方案;二是5月份在创建示范区取土样进行化验,制定出配方施肥方案;三是5月下旬调查地下害虫基数,预测预报大豆病虫草害发生趋势,提出综合防治方案;四是每年积极筹措资金,用于项目区的良种、机播补贴和技术资料印发等;五是5月中旬广泛开展主体培训,发放教材和明白纸。

3 主要启示

3.1多功能联合播种机的示范应用,解决了灭茬与适期播种矛盾

多功能联合播种机可一次解决灭茬、施肥、播种等问题,可有效改变当地农民多年烧麦茬后再种大豆的被动习惯。同时为保障大豆适期早播、实现中晚熟大豆品种高产创造了条件。

3.2新品种展示效果,解决了高产大豆品种推广难问题

展示的中熟或中晚熟大豆品种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加速了传统早熟品种的淘汰步伐。探索了新品种育、繁、推、加一体化的产业开发模式,利于新品种的快速推广。

3.3示范田加速了传统观念的变革

大豆高产示范区创新的种植技术和增产效果,有效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如:眼见的大豆高产典型、宽行播种的合理群体结构,及封行时间、平衡施肥的增产效应、苗后化学除草效果,改变了当地农民认为大豆就是低产作物、行距太宽不能封行、施肥症青、苗后化学除草减产等观念,找出了低产原因及高产途径。对以后大豆栽培技术的变革,提高大豆单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付文刚,葛瑞智,李宏艳.高纬寒地原产地高蛋白质大豆丰产栽培技术总结[J].大豆科技, 2013(6): 43-44.

[2]崔丽伟,刘飞.垄上四行大垄窄行密植增产效果与栽培技术[J].大豆科技, 2013(3): 76-77.

[3]于颦,姜海澄.大豆90cm垄上4行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J].大豆科技, 2014(1): 29-30.

[4]王德亮,蒋红鑫,王继亮,等.高油、高产、抗灰斑病大豆新品种垦豆33的选育与体会[J].大豆科技, 2013 (4): 25-28.

[5]姚文秋,于海杰.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J].大豆科技, 2010(3): 58-59.

[6]赵志刚,罗瑞萍,姬月梅,等.宁夏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生产实践[J].大豆科技, 2012(5): 51-57.

[7]徐冉,李伟,张礼凤,等.夏大豆一三三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践应用[J].大豆科技, 2014(1): 25-28.

收稿日期:2015 - 01 - 29

文章编号:1674-3547(2015)01-0045-03

文献标志码:B

中图分类号:S565.1

猜你喜欢
永城河南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河南永城:裹包玉米走俏 农民省心增收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中粮集团百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落户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