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雅: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2015-03-24 02:10康胜昔
棋艺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文雅棋艺邯郸

康胜昔

“孤独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多少青春不在,多少情怀已更改,我还拥有你的爱。像是初次的舞台,听到第一声喝彩,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

在2013年全国象棋个人赛赛场上,邯郸美女棋手杨文雅听到自己取得第八名,成功晋级国家大师的消息后,她的心情就像歌中所表达的那样五味杂陈,汗水与泪水相伴的成长经历,失败与成功的一幕幕回忆,让她心中百感交集,她的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刚走出赛场,她便扑进母亲怀里,母女俩相拥而泣。

1997年2月2日,回族女孩杨文雅出生于河北邯郸。父母希望她将来出落成一个文静、雅致的大淑女,便给孩子取了这么一个名字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可儿时的杨文雅并不文雅,对妈妈买的布娃娃、绒绒狗、乖乖兔这些很女孩的玩具看也不看,却喜欢玩大刀、宝剑、冲锋枪、棍子棒子这些男孩子才耍弄的玩具。有一次,她和一群男孩子赌爬树掏鸟窝,竞爬到一棵20来米高的大杨树上,把树上喜鹊窝里的蛋掏了下来,让小伙伴们崇拜不已,也让她的爸妈吓得心惊肉跳。还有一次,她和小伙伴们去臭水塘里捞蝌蚪、逮蛤蟆,竟掉进了水里,幸亏水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她一身脏泥,小脸像小花猫似地出现在父母面前时,一向疼爱孩子的父亲还是狠狠地揍了她一顿,这么淘气的丫头,和他们夫妻期望的文雅“淑女”相差太远了。

如何让孩子变得文雅一些呢?杨文雅的父母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2002年学前班,给孩子报了象棋班,当时并没有想让她将来去当象棋大师,只是希望通过学习象棋,让孩子安静下来,不再向以前那样打打闹闹。

夫妻俩这一宝押对了,自从女儿接触象棋以后,竟像变了个人似的,能一直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棋。杨文雅一说起象棋培训班就深有感触地说:“下象棋要走一步想一步,想得要全一点,才能把象棋下好。”她的妈妈金女士对女儿的表现很满意:女儿好动的性格有了改变,以前让她坐在椅子上乖乖地写作业要费很大功夫。可现在却能专心致志地研究象棋,有时候半夜说梦话都是跳马飞相,已经真正迷入棋中。

和许多家长一样,杨文雅的父母希望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此又让她学了弹琴、画画、书法,小丫头天资聪慧,这几样都学得有模有样。为防止孩子再次掉进臭水坑,他们还教孩子学会了游泳。这孩子似乎有游泳的天赋,学了不到一天,就能到深水区,像条小美人鱼一样悠然戏水了。那优美的泳姿,被邯郸游泳队看好,一位教练向杨文雅父母提出,能否把孩子送进邯郸游泳队进行专业训练。能进入游泳队,将来就像罗雪娟、刘子歌一样,有夺得冠军的希望。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金女士马上答应了,准备在2004年6月末,把孩子送进邯郸市游泳队。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杨文雅父母改变了想法。

在象棋培训班老师玉向力、李庆国的指导下,杨文雅的棋艺进步很快。2004年5月,杨文雅取得了河北省少年象棋比赛7岁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赛场上,让金梦女士始终纳闷的是,一位高大威猛、神情不怒自威的壮年男士始终关注自己孩子下棋,每盘棋都从头看到尾,于是好奇地问玉向力老师此人是谁,玉向力老师高兴地说:“也许你的女儿要交好运了。”听玉老师说,这个人就是邯郸著名象棋教练陈其,邯郸先后出过10位象棋特级大师、大师,有李来群、尤颖钦、赵冠芳、徐润芝、苗利明、陈忠、孙文、刘钰、玉思源。除了李来群外,其余的都得到过陈其老师的指导和点拨,是名副其实的金牌教练。玉老师还讲了许多陈其老师点石成金的传奇故事:1999年6月,赵冠芳在棋艺低迷期,随同父亲回到象棋活动极为频繁的邯郸,按捺不住棋瘾,便和街头一伙棋迷酣斗起来。正巧陈其在此路过,便驻足观看。看到这个十五六岁的女孩棋风泼辣,当时就很喜欢,便上前指点。此后陈其根据赵冠芳的棋风进行指导、陪练,在对局中指出其问题,更新了她的对弈思维,使赵冠芳醍醐灌顶,对棋理恍然大悟,棋艺也更上一层楼。1999年11月,赵冠芳参加农运会获得冠军,2000年调入云南象棋队,2001年获得象棋特级大师称号。1995年全国个人赛前,心怀忐忑的尤颖钦找到陈其老师,希望能调整好心态备战。陈其与尤颖钦进行了“十盘大战”,结果尤颖钦一盘胜过一盘,在对局中增加了信心,1995年个人赛获得第五名,晋升为象棋大师。1996年秋的一天,陈其在路边棋摊观战时,看到13岁的苗利明正和一群大人下棋,那专注的神情,满盘子找大着的风格,让陈其觉得此“苗”是好苗,他是个“不错过任何一个有机会的孩子”,他想帮这孩子再提高一步,随后与苗利明及其家长沟通。因苗在上初中,功课紧张,没有时间去棋校上课,于是陈老师亲自去苗家悉心指导,帮助他改变思维方式,并针对苗利明的棋风,对症下药扬长避短,使他的棋艺有了明显的提高,1994年,苗利明进入河北象棋队,并获得棋友杯冠军,2004年晋升为象棋大师……

刚听玉老师讲完这些,陈其就走到他们身边,当听到玉老师介绍金女士就是杨文雅的母亲时,陈其真诚地说:“杨文雅这孩子基础不错,虽然水平还很稚嫩,但有些着法很有创造性,是可造之材,不知您是否愿意让孩子深造一下?”能让孩子到这位名师门下学棋,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可一旦进入象棋队,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文化学习?金女士迟疑半天没有回答。看到金女士的神情,陈其明白了她的担心,便说:“有专家说,人的脑细胞被开发和利用的,只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几,如何更多的开发和利用脑细胞,开启智慧的大门?象棋是最好的钥匙。我可以向你保证,下象棋可以使你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金女士听从了陈其的话,把孩子送到邯郸棋校上学了。时间证明,陈其老师的话是对的,杨文雅自从学棋以后,虽然也为此消耗不少精力,可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因为象棋出了成绩,金女士拒绝了游泳队的邀请,让杨文雅着重学习象棋了。2005年4月1日,杨文雅来陈其老师门下深造。刚来时,她是这里年龄最小、棋艺最弱的小姑娘,就这样跟着师哥师姐的后面,开始了象棋路上的长途跋涉。杨文雅是个很好胜的女孩,她觉得下棋不是力气活儿,是需要用脑的技艺,自己学画画、书法时,都是用了不长时间就弄得有模有样,象棋难道就这么难学?认真地和陈老师学棋一个月后,适逢河北省象棋少年锦标赛在邯郸举办,杨文雅至今都记得那个令她难忘的日子——5月1日。

她参加的是十岁组,曾拿过七岁组亚军的杨文雅信心满满,自己棋艺本来就不弱,又在陈老师门下学了一个月,想必是如鱼得水,即使拿不了冠军,能取上名次是没有问题的。可一上场就连输三盘,一下子把她的士气打没了,以后的棋越下越差,连输六盘之后,她知道名次与自己无缘了,此刻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能胜一盘,结果连输八盘,最后一盘棋,她连开和一盘的信心都没有了。能坚持到最后一轮,就是希望自己和上一盘,避免“连吞八蛋”的尴尬。下到最后还是连这个小小的愿望都没有实现。

下完最后一轮后,在比赛中始终情绪稳定的杨文雅失控地冲出赛场,扑进妈妈的怀里说:“我不学棋了,再也不学了,永远也不学了!”看到孩子受到如此打击,金女士答应了孩子的哭求,那天她也哭了,她不想让这么小的孩子以后再受到类似的打击。这时陈其走了过来,杨文雅虽然一盘未赢,但她能坚持到最后一盘,这份坚持让他感动,他自信这孩子不会错的,将来必会有扬眉吐气的一天。他没有放弃,而是耐心地鼓励家长:“从哪儿跌倒就应该从哪儿爬起来,象棋如人生,它是生活的一个缩影,今后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遇到打击与挫折就退缩不前,让孩子如何成长呢?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如何鼓励孩子不怕失败……”

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让家长醒悟了。就这样老师拽着家长,家长拉着孩子,引领着杨文雅迈过生活中的第一个关隘,度过了她棋艺生涯中的第一个“瓶颈期”。在陈其的象棋班里,都是十分优秀的好苗子,很多师哥师姐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功地跃过龙门,成为金光灿烂的弈林金龙。在这个班里,小师妹杨文雅感觉自己与师哥师姐相差太远了,也没有和她同龄、同水平的孩子和自己下棋、对练,棋艺提高得自然很慢,对象棋的兴趣也不是那么浓厚。

这年十一国庆长假期间,棋校内部举办循环赛。这次比赛杨文雅又是一盘未赢,面对这次打击,8岁的杨文雅没有像上次那样痛哭流涕,她默默地输完一盘又一盘,在失败中,她学会了如何承受失败。她的表现让家长和老师很满意,在此后的学习中,陈老师采用潜移默化的引导、鼓励、表扬,让她重新有了信心,有了对象棋浓烈的兴趣。在以后的比赛中,她的棋艺虽然提高了,但面临的坎坷和她的棋艺一样,也在不断增加。2006年杨文雅第一次参加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她发挥得不错,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一轮杀到了第二台,她的对手是风头正劲的浙江湖州棋手。如果这盘棋赢了是第三名,输了没有名次。杨文雅布局阶段就获得大优局面,可在胜局已定的情况下,因内心紧张痛失好局。2007年全国少年锦标赛满怀信心地去了,成绩还不如头一年,2008年更加悲惨,棋下到一半,就有了结果,连保本都不可能……

在学棋的路上,杨文雅少了童年的快乐,付出了比别的孩子更多的汗水和泪水。她虽屡战屡败,但仍屡败屡战。“这孩子身上就是有股扭劲儿,她从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差,从不服输。”陈教练对她这种品质赞赏有加。“她不属于天才型,但属于勤奋型,而且她比任何人都勤奋,如果今天的作业是10盘棋,她会主动完成20盘棋。”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她怀疑自己是否适合下棋。但陈老师笃信磨难是财富,即使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只要不放弃追求,迟早会有成功的一天。每次杨文雅参加完比赛,陈其老师都为她复盘,分析哪里出了问题,并且鼓励杨文雅坚持下去,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对她的训练也更加紧张、严厉。让她苦练布局,练基本功破残局。放学后、节假日去棋摊练棋、练心理素质。不管下到晚上几点,陈老师都在家等她回来复盘讲解。他曾经对杨文雅说:“成功从来都不会是一条风和日丽的坦途,面对每一次挫折和失败,应该怀有‘再试一次的勇气与信心,也许再试一次,你就能听见成功的脚步声,象棋大师是赛出来的,没有赛场外的大师!”

在恩师的鼓励和教导下,杨文雅的棋艺一天天成熟了,2009年,她获得河北省锦标赛冠军,全国少年象棋赛第二名的好成绩。这让杨文雅信心倍涨,对象棋的兴趣也浓了。虽然已经上了初中,功课很紧,但她合理地安排了文化课与象棋训练的时间,她暗暗发誓,绝不放弃象棋,要向那些师哥师姐一样晋级大师。2009年,她获得第一届全国智运会象棋比赛青年女子团体第二名,2012年获得第五届全国象棋青年锦标赛第五名的好成绩,并因此取得了参加全国个人赛的通行证。

为了在全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在2013年全国个人赛前,杨文雅参加了象棋公开赛、一级棋士赛、青年赛等一系列比赛,但输多赢少,心理状态很受挫。陈其老师深知象棋比赛不仅是棋艺的争斗,更是心态的较量。为了调整好她的心态,采取骄兵必败、哀兵必胜的心理战术,赛前把她磨砺得没有任何争名夺利患得患失的想法,告诉她下好每步棋、每盘棋就可以了。第一轮,她的对手是象棋界公认的“一姐”唐丹,平时她棋校的伙伴们开玩笑打赌发誓时,常用的话就是:如果我不怎么怎么,就让我比赛遇上唐丹。真正遇到自己的偶像后,面对如此高手,杨文雅认为自己难得有向她学习的机会,因此心里很放松,开始一直占优,但还是经验不足,输掉了首轮,但她没有气馁,信心百倍地继续迎战。第二、三轮,她战胜了宁夏张筱笛、青岛刘永寰,刚松了一口气,就被新晋浙江大师唐思楠斩于枰中,使她赛场的命运再次进入瓶颈期。好在赛前陈老师通过各种比赛,已经让她有了很好的平常心,不看胜负,只是努力下好每步棋、每盘棋,所以在以后几盘和了尤颖钦特大、胜了陈丽淳特大、王晴大师后,并没有太大的喜悦。同样,在第八轮后手负于董波大师后,也没有太大的打击,“人家赢我正常,输我是我超常发挥。”就是抱着这种心态,最后三盘,她先和赵寅大师,后胜章文彤大师,最后和了王琳娜特大后,她的心里才像踹个兔子似地砰砰跳起来,但她没敢去成绩单上查小分,她害怕打击再次来临。当有关人员告诉她已经晋级大师时,喜悦的泪水才夺眶而出……

现在的杨文雅,已经考上了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决心好好学习专业,用知识回报象棋,让象棋境界再提升。她说:“无论今后的学习多忙,以后的工作如何,我不会放弃象棋,我感谢象棋,感谢陈老师,感谢每一位帮助我的人。”

编辑/老张

猜你喜欢
文雅棋艺邯郸
我和爸爸拼棋艺
邯郸在哪里?
吕金光
女孩为何以手遮颜
围魏救赵
女孩的湖
女孩的湖
2008年《棋艺》主要文章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