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图看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
——以印度昌迪加尔法院为例

2015-03-24 05:11
四川建筑 2015年6期
关键词:柯布西草图材质

仲 亮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四川成都 611756)

从草图看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
——以印度昌迪加尔法院为例

仲 亮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四川成都 611756)

文章选取柯布西耶的代表作昌迪加尔法院为例,从柯布西耶的设计草图出发,分析他在设计中是如何进行创作并贯彻自己设计理念的。

草图; 柯布西耶; 设计思想; 昌迪加尔法院

1 建造背景

1950年夏天,勒·柯布西耶收到了来自印度旁遮普省的政府信函,受邀参加新首府的建造。这是印度从英国殖民地统治下获得独立后,最重要的一个省的建造。这份工作也赋予了他多项的使命——包括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的详细规划、街区的划分、城市的风格、住宅以及宫殿的性质。这个新首府就是昌迪加尔,而它也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晚年重要的城市规划作品。他还设计了政治中心好几座重要的建筑物,大法院就是其中之一,于1956年建成,它的建成引起了世界建筑师们的广泛关注。

2 草图分析

2.1 初期草图分析

在方案生成的初期阶段,柯布西耶习惯用笔随意勾画,主要是从现有条件出发,对场地进行分析[1]。为了更加自由,通常他不会使用辅助工具,因为此时思维非常迅速。在场地分析的草图中,他首先分析了基地的现状——空旷的干旱平原(图1),从平面及两侧立面推敲了建筑物在平原上的布局(图2、图3)。这些都是柯布西耶在未来政府广场的基地上做的最初构思,是对分散建筑群与开阔基地之间关系做的最初探讨。

图1 柯布西耶的基地分析草图

图2 柯布西耶的建筑布局草图1

图3 柯布西耶的建筑布局草图2

不仅如此,在现场调研中,柯布西耶在基地左侧不远处发现了一处均匀的下陷场地,这是经水体侵蚀作用形成的谷底(图4),比城市所在的高原平均海拔低5~6 m。他利用地形,将谷底构成一个适宜居民休闲的场所,自下而上贯通城市,直至政府广场(图5)。并在谷底沿线设置了一些必需的场所,以适应居民的活动需求。

图4 柯布西耶的谷底休闲场所草图

图5 柯布西耶的场地布局草图

从最初的草图中可以看到,柯布西耶在方案的选址与整体思考中,着重关注建筑与场地的关系,用简单的线条示意了基地边缘的山脉,并思考了场地的坡度对整个建筑群带来的影响。他力图顺应原有地形地貌,与场地形成呼应。

2.2 方案草图分析

在探讨建筑与场地关系的基础上,柯布西耶又对方案的生成过程进行了草图的探讨。对于这个方案,柯布西耶曾写道,“太阳和雨水是决定建筑的两个基本要素,也就是说,一栋建筑将成为一把遮阳避雨的伞。‘遮阳’将充分发挥他它的价值,古典的风格将被摒弃。‘遮阳’将不仅仅位于窗前,而是扩展到整个立面,甚至扩展到整个结构本身。[2]”在草图中,柯布西耶试图通过拱形结构应对当地的气候环境——炎热、多雨,并用巨大的顶棚将其罩住,有利于空气的流通,解决当地的日晒和雨季的问题(图6)。在草图中,柯布西耶循序渐进,从立面一点点地向实体过渡,由最初单纯的线条,到后来的阴影关系,到最后各个立面的表达,都充分体现了他尊重自然、尊重环境的思想。他对建筑的推敲不局限于造型,也体现在平面与剖面之中。为了解决法庭内部的采光问题,柯布西耶对各种采光的方式进行了剖面的探讨(图7),采用顶部开窗的方式,使建筑内部充满柔和的光线,为人的活动提供舒适的环境。

图6 柯布西耶的形体推敲草图

图7 柯布西耶的剖面采光草图

这些草图有的较为随意,有的却较为严谨。其中,较为随意的草图是对建筑外部形体的探索,以一个模糊的形式去找寻建筑多种存在的可能[3];而较为严谨的草图则是对建筑逻辑的推敲,通过对采光、通风的多种方式的探讨,把建筑置于环境中,关注光、空气、水对建筑生成的影响,从内部展现了建筑源于人,而人源于自然的关系。

2.3 方案细部分析

柯布西耶的作品都注重对材质的表达。在选择大法庭外部的材质时,他也通过草图进行了探讨(图8),以透视的方式,表现建筑在环境中的状态。巨大尺度的柱廊与拱顶,同当地特色混凝土材质结合,表现出粗野主义的思想。不仅如此,柯布西耶也对内部的材质进行了推敲,在内部敞厅的透视中,他运用两种不同的线条,赋予柱子与顶棚不同的材质,表现出建筑的张力,使人感觉粗犷(图9)。此外,在对建筑立面遮阳板进行推敲时,柯布西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不仅标注出框架的尺寸、材质、颜色,也表明了相应的构造措施,为建筑的施工带来便利,表现出柯布西耶严谨的设计态度(图10)。这种混凝土与木材结合的方式,满足了人心理上与自然接触的愿望,将现代的人工产物与森林的天然材料结合,做到了粗犷与细致结合的结果。通过建筑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并在室内运用木材、石材,使建筑与当地环境良好呼应。

图8 柯布西耶的外部透视草图

图9 柯布西耶的内部透视草图

图10 柯布西耶的木框架细部草图

3 建筑师理念

3.1 尊重自然

在整个大法院的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柯布西耶尊重自然的思想。从前期草图绘制中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到方案阶段对场地阳光、雨水的研究,再到细部材质的运用,都是与当地自然环境紧密结合。通过厚重挑檐、倾斜墙面与宽大遮阳板的设计,使法院在当地炎热环境中,不使用机械通风设备的情况下,做到了较好的通风、遮阳效果,形成良好的室内使用环境,让使用者与建筑、环境更紧密的结合,体现出建筑师尊重自然、尊重环境的设计理念。

3.2 社会责任

柯布西耶在设计中,没有遵循印度传统的建筑设计手法,而是从昌迪加尔的城市设计出发,采用了现代主义设计手法,对法院设计进行了探索。在印度这个有6000年文明的国度,这种粗野主义的设计是非常大胆的,为当时的社会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4]。他也无形的传达出新的设计理念:建筑应当更加开放、包容,同时唤起民众对新时代的思考。在整个设计中,他不仅解决了环境中的种种矛盾,也充分满足了印度人民的观念和需要,体现出建筑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3 对未来探索

柯布西耶对未来建筑的探索,不仅体现在建筑形式上,也体现在建筑的空间、材料等方面。在法院的设计中,他不仅运用了混凝土、木材、石材等传统建筑材料,还运用了钢材这种新材料,这也是他面向未来设计的体现。在1908年,他已经预见到这种材料将在建筑中展现魅力[5]。50年后,他把这种魅力完全展现了出来。不仅如此,法院的设计结合昌迪加尔的城市规划,展示出建筑组团中应有的区域形象,也是对新城市的设计探索。也正是这种不断的探索,柯布西耶的作品才历久弥新,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爱。

4 小结

对昌迪加尔大法院的评价,要结合当时、当地的自然与人文背景,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印度特殊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通过对当地环境进行分析,合理展开建筑布局,并通过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考虑遮阳、避雨等因素,柯布西耶成功地将使用者与建筑、环境更紧密的结合,创造了良好的使用环境,满足了印度人民的使用需求。

注:文章图片出处均为w·博奥席耶·勒·柯布西耶全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 李佶春.草图看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思想[J].四川建筑,2014(1):53-58.

[2] w.博奥席耶.勒·柯布西耶全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田利.设计思维的表达与演进——评介《草图·方案·建筑_世界优秀建筑师展示如何进行设计》[J].华中建筑, 2006(7):15-20.

[4] 倪明,李朝霞.再读勒·柯布西耶[J].山西建筑,2010(25):10-11.

[5] [法]让·让热.勒·柯布西耶书信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仲亮(1994~),男,本科,建筑学建筑设计方向。

TU-80

A

[定稿日期]2015-07-09

猜你喜欢
柯布西草图材质
勒·柯布西耶:建筑是最高的艺术
光辉之下—柯布西耶的一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勒·柯布西耶——色彩的交响乐
天津大学学术会议论“后柯布西耶时代”
衣服材质大揭秘
画好草图,寻找球心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
10KV配变绕组材质鉴别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