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病例诊治

2015-03-26 02:17耿新成吉林省敦化市动物检疫站1337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痢疾出血性显微镜

耿新成 吉林省敦化市动物检疫站 133700

1 临床症状

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主要发生于中小型的养猪场中,通常在猪只引进4~30 天后开始发病。不同猪群发生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所差异。多数病猪呈急性经过,1~3 天波及全猪群。患猪的食欲下降,体温升高达40.5~41.5℃,呼吸困难,排软便或稀便。粪便为胶冻状或油脂状,颜色为红色、棕色或黑色。病猪精神萎靡,呈现高度脱水状态,耳尖、四肢末端及腹下发紫,耳朵边缘向上卷起并变干。少数病猪会出现呼吸急促和干咳症状,并有眼角膜发炎。慢性病猪的胸腹部及会阴处有出血点,走路摇晃,并迅速消瘦。严重病例的粪便中混有纤维素或黏膜渗出物,气味腥臭。全身皮肤发红,从鼻部与耳朵开始出现红斑,直至全身,后期则转为发紫。如果未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90%以上。

2 病理变化

肺部、肠系膜及腹股沟淋巴结高度肿大,咽喉部有出血性溃疡灶;气管内充满泡沫样黏液,肺部有点状出血或大面积淤血,心肌坏死变性,幽门部及胃底部有红肿或出血现象;急性死亡的病猪可见出血性肠炎,盲肠和结肠黏膜肿胀、出血,肠内容物混有黏液和血液,呈咖啡色或酱油色;肠系膜与肠壁水肿、充血,有的有出血性炎症,严重者黏膜坏死,形成黄色或灰色的黏液纤维蛋白伪膜,伪膜下有潜在的糜烂面;有的肝脏肿大且出血淤血,表面存在区域性坏死灶,胆囊充盈,胆汁呈米汤状。有的肾肿大,包膜有弥漫性出血点,容易剥离,膀胱内膜充血或出血。

4 疾病诊断

(1)粪便及肠黏膜检查。选取病猪的新鲜粪便或大肠黏膜涂片,采用草酸铵结晶紫及姬姆萨染色液染色,置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每个视野可见3 个以上具有3~5 个弯曲的大螺旋体,则怀疑存在猪癞痢。

(2)血培养观察。从病猪粪便或血液中获取提取液进行血培养,再用生理盐水将培养液稀释,再在添加有多粘菌素的鲜血琼脂平板上画线,并将平板放置于温度恒定为38℃的厌氧条件下培养,培养结果有明显的β 溶血环。

(3)血液压片镜检。病猪的血液呈水样,不会粘附在试管壁上。将抗凝剂试管中的血液冷却后倒出,可见试管壁存在粒状血液,加热到38℃后此现象消失。将静脉血滴于载玻片上,再将等量盐水加入混匀,加上盖玻片,在500 倍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菌体呈现颗粒状、杆状或球形等。

(4)血液涂片检查。选取耳静脉血涂片,经姬姆萨染色后显微镜检查,可见红细胞表面存在杆状、圆形或椭圆形紫红色菌体。将微螺旋调动时,菌体具有较强的折光性,形状如气泡,中央发亮,细胞边缘不平,且在显微镜下经瑞氏染色的虫体呈现蓝紫色。

依据临床病状、流行病学以及实验检查,可诊断为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

5 治疗方法

病猪肌肉注射痢菌净4~5mg/kg 体重,一天2~3次,连用3~5 天;同时肌肉注射0.1mg/kg 强力附红消,一天1 次,连用3~4 天。待猪群开始进食后,每吨饲料中加入90~100g 氟苯尼考、500g 痢菌净、90~100g 强力霉素,连续使用7 天。饲料中补充维生素C 和维生素K3,心脏衰弱病猪注射强心剂。治疗2~3 天猪群病症开始减轻,4~5 天恢复健康,治愈率达80%以上。

[1]李永祥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病例诊治体会[J].2010,15(29):109-110.

[2]张成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病例诊治[J].2011,6(10):56-57.

猜你喜欢
痢疾出血性显微镜
《用显微镜看大象》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显微镜
显微镜下看沙
少数民族医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一)
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二)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羔羊痢疾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