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策略分析

2015-03-26 02:17辽宁省兴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251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检疫疫病防疫

何 哲 辽宁省兴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25100

我国重大动物疫病种类繁多,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疫情复杂。养殖模式、公共卫生问题、生态环境变化均影响着动物疫病的流行。目前我国的防疫任务重,防疫手段和防疫技术相对落后,国家投入远不能满足防控工作的需要。对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是现阶段动物卫生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不断探索重大动物疫病的科学防控策略。

1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的基础免疫工作

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首先要求强化对饲养环节的管理,加强对饲养小区及养殖密集区的动物防疫监管,切实提高饲养环节防疫水平。要定期检查动物健康状况、饲养场卫生状况、饲料及药物使用情况等,做好免疫接种、疫病诊治、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增强抵御重大动物疫病风险的能力,提高防控水平。

以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户建设为重点,提高畜牧业生产的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彻底实现人畜分离、场村分离,实行统一防疫、封闭管理、严格检疫。加大免疫密度,强化免疫工作,确保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的强制免疫落到实处。对动物的饲养、屠宰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控,对畜禽交易市场等也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消除隐患,不留死角。

2 加强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积极开展病原生态学、分子流行病学、免疫与发病分子机理、病原体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摸清我国重大动物疫病的基本资料,建立完整的疫病流行病学数据库和流行趋势计算机模拟预测模型。重点进行重大动物疫病新型疫苗与鉴别诊断和快速诊断试剂、疫病预警预报、疫病净化集成与示范等技术的研究,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形成集重大动物疫病科学研究、技术集成、产品开发、防控措施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重视人畜共患传染病和进出口重大动物传染病的防控研究,尤其注重重大外来动物疫病发生机理与监控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等。同时,尽快完善新技术并迅速加以推广应用[1]。

3 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1)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机制。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要遵照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动物实行按计划免疫,加强动物的常规性消毒、检疫,阻断传播途径。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安排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技术储备和资金储备,准备足量的消毒药品、疫苗、消毒设备、防护用品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等防疫物资,以备应对突发疫情。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包括动物防疫知识的宣传普及、消毒和检疫等常规措施的实施等,增强养殖户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疫能力,强化饲养管理。

(2)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机制。及时制定疫情监测计划,加强动物疫病巡查工作,对禽流感等常见的重大动物疫病,摸清其流行规律和发病特点,确保早发现、早汇报,为重大动物疾病的防控赢得时间。认真落实疫情举报核查制度,凡接到疑似动物疫情的报告或举报,马上组织专业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认真调查核查,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及时消除疫情隐患。

(3)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理机制。坚持“统一领导、反应及时、果断处置”的方针,对疫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地方政府应及时建立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应急指挥系统,组建应急队伍,加强人员培训,经常组织应急性演练,对疫情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根据疫情传播速度、流行范围和趋势将疫情划分等级,进行分级处置。一旦出现重大疫情,立即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迅速扑灭疫情[2]。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4 发生疫情做到信息公开,完善配套法律体系

一旦出现疫情,应适时公开,这样有利于得到多方支持,越多人参与疫情的防控工作,就越有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使疫病得到控制[3]。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动物疫情防控的基础保障,目前主要有《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大体适应了我国动物疫病的防控现状,但相比发达国家严密、完善的法律制度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为了更好地实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1]李国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策略探讨[J].中国动物检疫,2012年第29 卷第3 期第18 页.

[2]刘瑞瑛.中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的分析与思考[J].农业技术装备,2010年10月第10 期第06 页.

[3]周玉莲.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策略[J].中国动物保健,2014年第10 期第24 页.

猜你喜欢
检疫疫病防疫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