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理财目标

2015-03-26 20:51李松美宫巨宏
关键词:最大化相关者财富

李松美,宫巨宏

(天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 300387)

企业理财目标作为企业总目标的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企业的总目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文章就目前学术界关于企业理财目标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了阐述,主要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就目前理论界的研究来说,尚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最优的理财目标,仍存在着较大争议。我国企业应针对国家具体国情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理财目标,使企业在获得最大财富的同时肩负起社会责任,并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企业理财目标的历史变迁

我国的经济市场经历了由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到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体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企业理财目标也由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润最大化”[1],到现阶段又提出了几种新的理财目标。

(1)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致使企业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执行国家所要求的总产值目标,因而企业的基本目标必然是企业的总产值,这便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因为只注重产量,不讲求质量和效益,显然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摒弃和改革。

(2)利润最大化理财目标在当时得到普遍认同,自从市场经济体制引入后,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家,企业的理财目标也相应地转变为利润最大化。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在资源配置方面,市场调节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得到更好地改革和发展,因而理论界相应的提出了一些新的目标,主要有股东财富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企业理财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内部因素

(1)资本结构

项目投资和资本结构是决定企业报酬和风险的首要因素[10],有投资就会有风险,企业有效降低风险的办法就是制定一套科学严密的投资计划。在制定投资计划时还应考虑两点:一是确定项目;二是资金使用。

(2)投资报酬率和风险

企业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在面临众多投资机会时,经常通过资本预算来做出长期计划决策。在风险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衡量股东财富的标准是投资报酬率。为提高报酬率,需分析货币时间价值,研究出一套资金筹集、投资使用和回收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比如内含报酬率法、净现值法等,以此来提高决策质量。

(3)股利决策

一般而言,企业制定股利决策有两个原因:一是保证股东财富最大化,二是为企业融资做准备[11]。股利决策之所以会影响理财目标,是因为:一方面影响融资计划和资本预算;另一方面发放股利降低了留存盈利额,从而导致较高的债权比率。

(二)外部因素

(1)法律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下法律手段日趋增多,无论哪个方面都要和法律产生一定的关系。财务人员应熟练掌握法律知识,做到有法必依,以便顺利实现理财目标。

(2)经济环境

众多外部因素如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政策等,都会对企业的理财活动产生很大影响。科学对经济环境进行适当预测,实现资本大众化,进一步降低经营风险,以便顺利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3)知识资源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企业的资源配置结构,企业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体现在知识和智力方面。因此,企业在维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应积极获取优秀的智力资本,以便顺利实现企业理财目标。

三、几种主要理财目标的分析及评价

(一)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西方一种传统的理财目标,是最早被提出来的理财目标,起源于亚当·斯密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2]。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方财务理论界也大都把它作为理财目标的最佳选择[3],该观点主张以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增长作为企业理财决策和评价的依据。新形势下利润最大化目标逐渐被淘汰,主要原因有:

(1)忽略了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而时间价值观念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4]。

(2)利润是一个绝对数,没有考虑所获利润与投入资本额之间的关系,不便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

(3)利润最大化目标显然没有考虑所获利润与所承担风险的关系,这就可能导致企业不顾风险去追求最大的利润。

(4)只注重实现企业目前短期最大利润目标,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利润容易人为操纵,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企业理财目标,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操纵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利润的增加也就没有了意义可言。

企业要想实现持续经营,不是靠利润,而是靠现金流量[5]。许多获利企业破产并不是因为亏损,而是现金流断裂,导致企业现金不足,因为不管是偿债还是再投资,都必须是现金,所以利润最大化并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自从出现了两权分离,代理问题也就应运而生。按照现代委托代理理论学说,企业的经营者应为股东或委托人谋求最大的利益,而股东或委托人的利益是提高资本报酬,增加股东财富。由于两权分离的存在,受托的经营者负责经营企业的日常活动[6],在委托代理的关系下,经营者应该致力于提高企业的资本报酬率,为股东谋求最大的利益,最大限度增加股东的投资回报。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是企业通过财务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股票的市场价值,从而为股东创造最大财富的目标[7],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理财目标,也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

(1)股东最大化理财目标全面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克服追求利润最大化短期行为的缺陷,有效筹措资金,以此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企业的管理层运用长远意识来进行决策和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首先,它的适用范围较窄,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在用股票市价计算股东财富时,采用的是预期收益,而预期收益带有某种程度的主观色彩,因此它不能客观准确的计量出公司股价;其次,由于它过于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损害债权人、经济管理者、员工及社会等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许多国内外学者认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应该作为企业的基本目标[8],但实际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目前很多企业衡量公司业绩的指标主要是资本回报率、资产收益率等一些基本的会计指标。如何准确确定股东财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如何实现这一理财目标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我国学术界关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定义是,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适当的财务政策,在充分权衡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财富达到最大[9]。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理财目标的基本思想是,它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强调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1)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理财目标的合理性。它体现了企业产权分享的平等,并遵循共同治理企业的原则,且重视人力资本。在这点上,它优于股东财富最大化。

(3)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局限。首先是相关者的边界线问题。对于相关者的界定,目前已有各种各样的范围,但每种界定都有缺陷,并且都未达成一致的结论。其次,相关者的绩效评估问题。因为每个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不同,且种类繁多难以计量,因此无法得出真正有说服力的结果。最后,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企业治理模式。若所有的相关者都参与公司治理,很可能落得“谁都要负责结果谁都没负”的下场;若部分参与,就很难界定谁是利益相关者。怎样才算实现了社会责任?在利润和责任发生冲突时应该怎样协调?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一理财目标站不稳。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财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的关系前提下,不断增加企业财富,在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10]。

评估企业价值有两种方法:一是企业未来报酬的贴现值,二是资产评估值。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以预期投资的时间为基点,将未来预期报酬按照一定的贴现率进行贴现。因而,企业未来获得的收益越多,实现收益的时间越短,企业价值就越大[11]。

(1)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企业价值是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来判定,然而股票市场相当不稳定,股票市价随时都在变化。在短期市场上,只有股票的长期趋势才能反映出企业的价值;

(2)对非上市公司而言,它不能像上市公司那样通过发行股票来反映企业价值,而是要经过专业人员对企业专门的评估之后才能确定,而这绝非易事。

四、企业理财目标的社会责任新选择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从轰动全国的三氯氰胺毒奶粉事件、地沟油等食品安全,到如今雾霾等环境污染重大社会问题的曝光,都使得企业面临严重的社会责任危机,由此可见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不应只是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还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理财目标也要顺应社会发展,将社会责任列入到理财目标的范围内,对社会负责,对大众负责,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发展。

综上所述,每个目标都有优点和缺点。利润最大化显然已经过时,我国企业应该摈弃;股东财富最大化虽能满足股东的利益,但有可能损害其他利益者的利益[12],并且由于种种问题尚不适合我国大部分非上市公司;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倡导兼顾各方利益,但企业不可能面面俱到,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施;新形势下企业理财目标又有新的发展,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要更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树立好自己的社会形象,企业才能实现长久发展。时代在变换,社会在发展,我们应该用辩证思维去研究理论问题,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发展的理财目标。

[1] 隋玮玥.试论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J].财税统计,2010:79-80.

[2] 徐良果.财务管理目标文献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0.06:52.

[3] 樊春红.财务管理目标的文献评述[J].金融管理,2010(4):88-89.

[4] 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11.

[5] 傅元略.中级财务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51-62.

[6] 刘志远,李海英.理财目标、股东权利配置与投资者保护[J].会计研究,2010.07:40-45.

[7] 刘芳.财务目标理论—股东财富最大化[J].理论探讨,2010:278.

[8] StephenA.Ross,JeffreyFJaffe.CorporateFinance (8thEdition)[M].McGraw-HillEducation(Asia)Co2008.

[9] 陈学义.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理财目标[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03:13-30.

[10] 张石森,欧阳云.哈佛MBA财务管理全书[M].北京:远方出版社,2003.

[11] 许辉,祝力宏.低现金股利政策、股东财富与控股股东决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6):72-79.

[12] 山青.对企业财务管理与目标实现的几点认识[J].经营管理,2010:128.

猜你喜欢
最大化相关者财富
勉县:力求党建“引领力”的最大化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