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探析

2015-03-26 20:51田艳华王立荣
关键词:网络小说教育者政治

田艳华,王立荣

(天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

谈到今日的中国文学,我们会看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传统书写印刷的纯文学与网络文学在文化市场上日益凸显的鲜明反差:一边呈“和者盖寡”的低迷态势,人们以“边缘化”论之;一边则以如火如荼的燎原之势不断壮大阵营,成为文坛不可小觑的生力军。互联网媒体的强势覆盖,使得网络文学不仅在数量上占据文学千年帝国的大半壁江山,还成为图书出版市场畅销书的新宠,其中网络小说更为大众所熟知。

一、网络小说的界定与特点

(一)网络小说的界定

网络小说,以网络为基础平台,网络作者发表供他人阅读。这是一种新兴的小说体裁,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出现。其特点为风格自由,文体不限,发表阅读方式较为简单,主要体裁以玄幻和言情居多。网络小说是网络文学的主要形式。

(二)网络小说的特点

网络小说种类繁多,而且目前在文学领域里异常活跃,市场前景广阔。所以作为一支蓬勃发展的新兴力量,网络小说有其独特的特点。

1.作品产出多,种类繁杂

网络小说自出现以来,随着读者的增加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导致其发展极为迅猛,产出量也非常大。由于网络小说是依靠各种文学网站以及链接平台进行输出,所以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的各类网站也为网络小说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如起点中文、书包网、红袖添香、搜狐文化等,每天的访问量、投稿量和更新量都与日俱增。[1]除此之外,网络小说的作者一般以大学生为主,也是造成网络小说产量大的重要原因。网络小说不仅数量庞大,它所涉及的题材也是非常广泛的,这与创作这些网络小说的作者息息相关。

2.受众群体青年学生居多

网络小说数量庞大,资源丰富,它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向外传播并迅速发展,而当代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等新媒体最为频繁的群体,所以他们与网络小说的接触就更为容易。除此之外,由于网络小说的作者大都是大学生等年轻一代,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经历。所以,网络小说的题材往往能引起当代大学生的共鸣,吸引他们去了解和阅读网络小说,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网络小说成为当代大学生追捧的对象。

3.发表门槛低,传播迅速

实验室测试表明,4号煤层单轴抗压强度平均为12.66 MPa,最大达23.8 MPa;抗拉强度不超过1.5 MPa,远小于抗压强度,呈现明显脆性特征。煤体较为坚硬,储存能量的能力强。煤岩冲击倾向性测试表明,4号煤层冲击能量指数3.80,动态破坏事件72.33 ms,弹性能量指数6.23,煤层具有弱冲击倾向性;顶板泥岩的弯曲能量指数为107.79 kJ,具有弱冲击倾向性。4号煤层结构复杂,夹矸层多,多软硬煤层交错。煤体节理发育,节理尺度大小交错,水平、倾斜、竖向节理杂糅,以竖向为主。

互联网是网络小说的依托,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和各类网络小说门户网站的不断改进,是网络小说的传播更为便捷,辐射范围也更为广阔。而且网络小说的发表也是相对容易的。网络写手只要找到任意一个小说网站,注册成为会员账号,并且会员账号是免费的,就可以申请为作者,这些简捷的程序造就了网络小说发表门槛低的现状,也有助于网络小说的传播与空间的扩展。

4.小说情节离奇曲折脱离现实

网络小说的阅读群体主要是大学生等年轻的一代,由于他们对社会等领域还没有很成熟的认识,因此对此有强烈的求知欲。对爱情抱有期待心理,对社会中的某些事情有抱怨,对生活有不满等等,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他们寻求通俗的网络小说来满足自身的好奇,同时也逃避现实。[2]除了读者的需求,网络小说的运营模式决定了它要依靠读者的点击率来获得盈利,由此也引发了网络写手会努力提高作品的关注度。在内容上,由于网络小说的写手都没有非常丰富的社会阅历与生活经验,但是又为了博取点击率,往往会凭着自己的想象或对大众心理的把握来编写题材,严重脱离现实,并夸大消极影响,缺乏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渗入和引导。

5.文笔运用功底参差不齐

尽管现如今的网络写手大都是大学生等受过高等教育熏陶的年轻群体,但是,即使这样,在没有经过系统的文学培养以及深厚文学功底修养的情况下,凭着自身的创作热情和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创作的网络写手的写作水平就会参差不齐,产生巨大差异。并且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和隐蔽性也会使创作者的责任感大大降低,使得很大一部分网络写手并不在意自己的写作功底,却热衷于创作离奇曲折的小说情节,不会仔细推敲文字的运用是否合适。

6.网络技术运用娴熟

网络拉近了人与文学之间的距离,网络相对而言是自由的,网上的作品可以给任何一个人阅读,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是很近的,这是传统文学无法做到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尤其是网络小说的创作,网络这个平台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给网络小说提供了跻身的空间,让作品给更多的读者看到,而且通过网络,作者与读者可以互相留言以及探讨问题,提升网络小说的质量和知名度,在网络上,作者的身份不是关键,重要的是作品本身。因此,网络是人人可以参与的,只要有好的作品,就可以在网络文坛闯出自己的天地。

二、网络小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正面效应

1.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辅助于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疏导人们的心理压力。网络文学的思想宣泄与补偿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致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品德、情绪意志、人际关系等问题。王蒙说:“文学由于它的虚拟性而有一种特殊的心理补偿作用。许多一般人难以经历或根本不可能目睹而又对其或向往而不可得,或恐惧而又好奇的领域氛围。人们靠文艺的体验而得到了心理补偿,这多半是有益身心也有益社会和谐稳定的。”而大学生正处于逐渐走向成熟的转型期,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还不成熟也不稳定,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及时的寻求帮助,就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积极健康的网络小说因为其通俗的语言环境和故事情节能够让大学生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和净化。

2.提供了大学生表达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求,只有满足了这一需求,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网络文学的创作,可以让在校大学生获取这种归属感,通过在网络上发表文章,查看读者的评论,和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快感,从而达到“自我实现”。作为在校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做一件自己喜欢的并且取得一定成绩的事情会让自己的自信心得到提升。来自周围老师同学的肯定和鼓励,也会调动起自身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性。除了创作网络小说的积极影响,大学生在阅读和欣赏网络小说的过程中,也可能因为自己的思想感情作品存在差异而引起深思。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引起大学生观念、思想、态度的再调整。从这一意义上讲,对网络小说的鉴赏过程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3.拓宽了大学生的眼界,从不同角度认识社会

大学生可以从网络小说中获取自己感兴趣和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大学时代正是对知识需求盛的时期,同时对未来感到困惑迷茫,对于自己选择的专业也可能无所适从。优秀的网络小说负载着许多新的知识和现代观念,能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让他们在文学当中寻求生活困惑的答案,通过对旧观念的冲击,强化大学生新的生活观念的形成。[3]大学生阅读优秀的网络小说,不仅扩大了知识容量,更新了思想观念,同时其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大学生阅读此类作品,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引发对生活的再认识,进而对生活作进一步思考,对社会的了解更全面,看问题更容易去伪存真。

(二)负面效应

1.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树立造成冲击

传统文学的内容经过了层层把关,不良信息已经被过滤选出。但网络小说缺乏严格的审查机制,所以包含了许多不良信息,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偏差。一些宣传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网络小说由于简捷的发文程序能够直接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学生独立自主的信息分析和判断能力,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等的判断都要做到毫无差池。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判断和鉴别能力有限,其价值观念很可能受到不良信息的冲击,个人主义不断膨胀,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选择迷茫,不良信息极易对其误导,改变其思想观点,弱化理想信念的力量,这些都冲击了大学生树立主流价值观。

2.对学校思想政治教学的进行造成阻碍

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产生了冲击。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根本、联系最密切的两个因素,离开了哪一因素,思想政治教育都无法成功进行。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教育者设计并控制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组织引领教育对象参加教育活动,使教育对象逐渐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4]离开了教育者的引导,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也就无法传达给教育对象,而教育对象也会失去前进的方向,与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当前,由于网络小说迎合了大学生们的心理特征需求,受一些不良观点的影响,使得大学生们开始排斥教育者的传统教育,对教育者所传达的与网络小说所不符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开始质疑,不知不觉中逐渐脱离教育者所组织的道德教化活动,远离教育者。结果导致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难以开展,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其次,部分抵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网络小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受到一定阻力。网络小说迎合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偏离了学校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同时,网络小说中吹嘘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也与学校所灌输的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冲突,使得学校所进行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受阻。与传统的思想道德课堂教学相比较,网络小说中的教化色彩并不明显,它仅仅是作者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的反映,给读者以充分自由的选择权。这种情形下,部分大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灌输的反感便开始出现,他们也开始渐渐远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范围。

三、网络小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对策探究

1.引导大学生对网络小说作品进行正确的筛选和阅读

网络小说良莠不齐,不是所有作品都能给人正确引导,如果不加以鉴别地阅读,没有正确引导,很可能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意选择推荐一些与大学生思想相近的作品,以便他们理解与接受。比如高校可以在图书馆网页上开辟“好书推荐”专栏,将一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推荐给大学生。也可以在图书馆内放置相应的展板,附着一些相应的简介和评价。通过这种有选择的方式进行有效引导。

2.积极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的关注热点

网络小说对大学生的影响往往是隐形的、潜移默化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课堂教育必须与一定的实践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实践,其开展不能仅限于理论性的说教。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书评、组织读书会等活动,增加网络小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持久性。高校要通过网上引导,网下教育的途径,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运用网络小说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信息渠道与知识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灌输式的单一模式,加强互动性。

3.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单位及网络监管部门等的职能

网络在不断飞速发展中日益得到规范,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强调了依法管理网络的重要性。这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5]网站是网络小说传播的媒介,因此,必须加强对网络及文学网站的法律监管。网站管理者、论坛版主等对网络小说的去留有评判权的管理者要树立责任意识。不能只顾网站的点击率、只追求商业利益而置作品质量于不顾,让网站成为不良信息的集散地。政府、网民也要加强对网站管理者、版主等的管理与监督,积极推动网络文学网站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网管和新闻监督部门,可以在一些知名大型文学网站,如起点中文、红袖添香等网站,提出健康文学的口号。对于那些可能引发大学生自我反思,指导大学生成长的优秀作品可以加大宣传力度,为大学生及广大网民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平台。

[1] 邓建峰.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网络原创小说影响研究[D]. 南昌大学,2008 .

[2] 阎延文. 网络小说的魅力与特点[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6).

[3] 曾少武. 网络小说发展现状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4] 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

[5] 马会超. 网络文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其影响述要[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3).

猜你喜欢
网络小说教育者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从影视改编看网络小说的人物形象重塑——以《花千骨》为例
网络小说与明清小说之比较
当网络小说逆袭之后……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