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宇:闯进火箭垄断市场的90后

2015-03-26 23:00潘飞虎张安奇
学生天地·初中 2015年1期
关键词:探空火箭火箭航天

潘飞虎+张安奇

胡振宇,21岁,2014年6月大学毕业。2014年1月,他创立名为“翎客航天”的公司,英文名Linkspace,意为连接太空与地球。

这名长着娃娃脸、身高不到一米七的小伙子,志气却不小。他的目标是冲破国内封闭、垄断的航天市场。这并非痴人说梦,2013年7月,胡振宇成功发射第一枚由大学生自制的探空火箭就引发不少关注,而他的“翎客航天”在今年7月也已经获得了第一笔订单。

火箭领域的“闯入者”

与公众熟悉的“长征”等运载火箭相比,翎客航天目前研发的探空火箭体形更小,通常长度不超过10米,箭体直径不超过130厘米,有效载荷数10千克。它的作用是将搭载的仪器送到几十至几百千米的高空,进行几分钟的科学观测。

探空火箭相对简单的结构和功能,让民间科研力量有望参与其中。在“翎客航天”出现前,国内火箭领域始终处于被国企垄断的状态。但胡振宇并不畏惧,这个90后闯进了火箭垄断的市场。

当然,“闯入”也意味着寻找出路的艰难。胡振宇的公司一共有3名员工: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清华大学博士严丞翊,火箭爱好者吴晓飞,外加他自己。除1985年生的严丞翊外,其余两人均为90后。

他们没有自己的研发基地,也没有固定的办公地址,更没有钱。所有经费都来自三人的积蓄,以及承接其他研究项目获得的报酬。甚至,已经毕业的胡振宇每个月仍然不得不从父母那里“领取”生活费。

窘迫的创业生活并未消磨掉他们的野心。投资1600万元,换取16%的股份,这是胡振宇为“翎客航天”开出的价码。也就是说,他给公司的估值是1亿元。

胡振宇计划一边找钱,一边继续把从其他地方赚到的钱投入到公司。他打算在三年后推出首枚商用探空火箭。“公司将来肯定不会卖,因为我们做这个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梦想。”

玩炸药的网球特长生

走上捣鼓火箭的道路,是缘于兴趣。初三时,一则烟花厂爆炸的社会新闻引起了胡振宇的注意——这惊人的爆炸威力是怎么来的?带着这个疑问,胡振宇开始自学,除了上网查资料和看书,他还偷偷跑到实验室,拿一些氯酸钾、红磷等化学药品回家研究。

一天晚上,胡振宇拿着螺丝刀往装着已配制好药粉的瓶子里戳,火苗突然就蹿出来了。虽然火很快被扑灭了,但父母自此开始严密监控“爱捣蛋”的儿子,不允许他再碰危险物品。于是胡振宇将实验转到外面。

高中三年,胡振宇啃完了三套不同的有机化学教材,笔记记了厚厚两本。他的“研究成果”从前期的“混合炸药”变成了“合成炸药”,爆炸威力也上升到了军用级别。高一时,胡振宇把自己制作的火药应用在小规格的自制火箭上,不过发射后,只能勉强飞过楼顶。

高考时,“炸药小子”没能凭借化学竞赛进入重点大学。后来,他苦练体育,最终以网球特长生的身份进入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

大学时,胡振宇成了化学系出勤率最高的工商管理系学生。同时,一个名叫“科创航天局”的民间火箭爱好者协会让他迎来转机。2011年,该协会组织了两次小型探空火箭试射,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到了2012年1月的第三次发射,胡振宇做整体设计,制造发动机,并获得校友的10万元赞助。不料,虽然火箭主体基本完成,但团队内部竟因为这笔小小的款项爆发了分歧。最终,团队解散,赞助也中断了。

这是胡振宇最艰难的时期,但他依然坚信“火箭一定能成功发射”。胡振宇为了继续做实验而去打零工赚钱,同时,又积极联系空管部门,想找到一个合规矩的发射点,但胡振宇一直在吃闭门羹。最终,胡振宇仔细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后,将发射地点定在了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

2013年7月,胡振宇和二十多个“科创论坛”中的“火箭少年”,把火箭分解,租车前往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7月29日下午2点,这枚高约2.8米、重50多千克的火箭“KCSA-TOP”顺利升空,钻进了云层。胡振宇兴奋地从远处的土坑里冲出来,仰天怒吼。

做中国版“SpaceX”

胡振宇并不满足于做一个火箭爱好者,他要为自己的理想寻找一个更合适的容器,并用商业规则去培养和调教。创办“翎客航天”,就是胡振宇迈出从爱好到商业化的第一步。

与许多人想象的不同,国内的航天市场并没有众多监管机构设置门槛,对于探空火箭更是没有明确的管理条例。“翎客航天”的创办过程中,除了获取一些资质认证外,并未受到太大阻拦。

公司成立后,胡振宇除了搞研发,还要寻找风投。目前,已经有多家风投对他们表示有兴趣。

在美国,已经有商业运载平台“SpaceX”和提供亚轨道旅行产品的“维珍银河”,但在中国,“翎客航天”之前尚无私营航天公司出现。目前,国内只有一家公司——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第四研究院提供探空火箭服务,每次发射报价300万元。不过,对“航天四院”而言,发射探空火箭远不如发射卫星赚钱,因此也没有太大的投入意愿,这被胡振宇视为发展契机。

虽然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还很远,但胡振宇已经为“翎客”设定了核心竞争力——性价比。“翎客航天”计划把价格拉低至200万元,同时提供更好的性能。他希望效仿美国“SpaceX”,冲击被国企垄断的航天市场。

去年火箭发射前,胡振宇一直被梦魇困扰,梦里他孤身一人走向荒漠,“3、2、1,点火……”一声巨响后,火箭没有腾空而起,只剩遍地碎片。他从梦中哭醒。如今,他自信了很多。“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真正把它当作事业来做。”胡振宇说,“我不怕失败。”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空火箭火箭航天
航天梦,我的梦
逐梦航天日
探空火箭在临近空间气象保障中的应用研究
不该被遗忘的老港——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升起的地方
中国探空火箭首获电离层顶原位探测数据
钱学森与探空火箭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