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个旧青竹坡稀土矿矿床特征及形成条件

2015-03-26 01:17尹家和杨勇
地球 2015年3期

尹家和 杨勇

[摘要]青竹坡稀土矿位于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西缘的个旧断褶束南部、红河深大断裂带北东侧、个旧锡多金属矿成矿区西部。产于印支~燕山期二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岩风化壳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本文通过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床形成条件等方面分析了个旧青竹坡稀土矿矿床特征。

[关键词]个旧青竹坡稀土矿 风化壳型稀土矿 矿床形成条件

[中图分类号] P61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19-2

1区域地质特征

1.1区域地质

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西缘的个旧断褶束东南部、红河深大断裂带北东侧、个旧锡多金属矿成矿区西部,受红河深大断裂的影响,形成以北东向构造为主的构造格架。

1.2地层

矿区外围出露的地层为三叠系,尚有少量古近系、新近系与第四系分布。分布有三叠系下统冼马塘组(T1x)泥岩、泥质粉砂岩,永宁镇组(T1y)灰岩、泥岩;三叠系中统个旧组(T2g)灰岩、白云岩;法郎组(T2f)含泥质粉砂岩、灰岩;三叠系上统鸟格组(T3n)粉砂岩、页岩、砂岩;火把冲组(T3h)板岩、砂岩、砾岩夹灰岩及煤层。

1.3构造

区域构造以南北向小江断裂带为主,其影象穿过个旧矿区。以个旧~卡房断裂为界将区内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工作区位于个旧西区的中东部,北东向的向斜构造~贾沙复向斜的轴部。在竹箐坡一丫西底一克勒一带,可能有一条东西向断裂。

2矿床地质特征

2.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是三叠系法郎组(T2f),尚有少量古近系、新近系与第四系分布。

地层主要由中、上三叠统组成,其岩性由新到老简述如下:

法郎组(T2f):

(1)上段(T2f3):黄绿色、浅红色、黄灰色、黑色粉砂岩、页岩,泥质灰岩夹灰白色,灰绿色酸性中酸性凝灰岩及暗绿色玄武质熔岩。多轻度变质为千枚岩,板岩。与中段分界被浮土掩盖,厚度未能准确测定,约大于1000米。在区内分为三个岩性段:

①第一段(T2f3~T3ξh):黑色炭质板岩,局部夹紫红色板岩;黑色炭质板岩中产古植物化石,厚度大于79.21米。

②第二段(T2f3~T3ξe):杂色酸性凝灰岩夹灰白色、银灰色凝灰质千枚岩,呈互层状产出,厚度约133.58~560米。

③第三段(T2f3~T3β):灰绿色玄武熔岩夹凝灰质千枚岩,厚度50~1240米。

(2)中段(T2f2):黄色,黄灰色中厚层状含泥质灰岩、石灰岩,具泥质纹理或条带状构造,局部夹泥岩层,厚度402~821米。

(3)下段(T2f1):黄色、灰色、黄绿色页岩、砂质页岩、钙质页岩与薄层泥质灰岩成不等厚互层,并夹有炭质页岩透镜体,厚度412~482米。

2.2构造

贾沙环带状构造,以“西区岩体”为中心,形成一个环状向斜,南部东起水龙井到他白,西转阿西冲,地层、构造线和火山岩均大致成弧形分布,受环形构造的制约,区内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断裂、褶皱发育。主要构造为轴向北东展布的勐棕向斜及发育于向斜轴部的勐棕断裂和牛屎寨—黑桃寨断层。

2.3岩浆岩

区内火成岩为印支期到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相有侵入相和喷出相,岩性从基性、中性、酸性、碱性均有出现。岩体是一个出露面积约32平方公里的杂岩体。该岩体由贾沙辉长岩、二长岩体、龙岔河斑状花岗岩体、神仙水黑云母花岗岩体、白云山一长岭岗碱性正长岩体等四个岩体构成,为燕山一喜山期不同期次的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

2.4围岩蚀变

含矿岩体蚀变强烈,有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电气石化、白云母化、云英岩化、高岭土化等,稀土主要与钾长石化有关。

2.5矿化特征

该岩体的基本特点发育有与气成—热液活动有关的铁锂云母脉。在铁锂云母中,含Li2O 0.65—2.5%,Nb2O5 0.095—0.26%,Ta2O5 0.002—0.004%,TR 0.054—0.32%;。岩体风化壳中,锆石含量为50—500 g/m3,个别高达1800 g/m3,尚有方钍石、独居石,磷钇矿及少量绿层硅铈钛矿、铈铌钙钛矿和烧绿石。

3矿体地质

3.1矿体特征

矿区为由二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岩风化而成的轻稀土矿,稀土矿产于印支~燕山期二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岩风化壳中。矿体形态取决于原岩风化壳厚度的变化,总体上呈面形分布,产状与地形坡度大体一致,在山沟陡坡冲沟处矿体变薄,局部被剥后出现无矿天窗。在平缓山坡上原岩的全风化层厚,矿体也较厚,且变化较小,品位亦均匀,大部分矿体裸露地表。风化壳厚大的部位较风化壳薄的部位有利益稀土矿的富集。山顶、山腰较山脚、沟谷部位有利稀土矿的富集。

全覆盖式花岗岩风化壳,其剖面由上而下:

(1)表土层:褐色粘土。厚度0~1.0米,平均厚度0.65米;一般稀土总量(TRE2O3)在0.049~0.082%之间。

(2)花岗岩全风化层:褐色、灰白色、灰褐色、局部呈肉红色土状、土块状细-中粒风化花岗岩。由高岭石、石英、长石组成,见大量长石颗粒分布。全风化层厚10.5~19.5米,平均厚度17.73米。为本区主要含矿层,本层稀土总量(TRE2O3)最高达0.339%,一般稀土总量(TRE2O3)在0.027~0.119%之间。

(3)花岗岩半风化层:浅黄色、褐色碎块状半风化花岗岩。本层厚0.8~2.0米,平均厚度1.68米;为含矿层之一,一般稀土总量(TRE2O3)在0.044~0.101%之间。

(4)花岗岩弱风化层:灰色、浅灰绿色、灰白色、褐色、局部呈浅黄色块状细至中粒弱风化花岗岩。厚0.5~3.9米,平均厚度1.82米。本层稀土总量(TRE2O3)最高达0.094%,一般稀土总量(TRE2O3)在0.047~0.083%之间。

3.2矿石质量

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石,主要为全风化型,其次为半风化型。矿石主要由高岭石、埃洛石等粘土矿物(20~70%)和石英、钾长石、云母等残留岩矿物和少量难风化稀土矿物、副矿物组成。稀土主要呈离子状态被吸附在粘土矿物上或呈单矿物出现,还有呈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长石,石英、云母及其它矿物中。矿石结构松散,湿度较大,渗透性能较好。

3.3矿石化学成份

矿区范围内17个样品分析测试结果如下:Y:21.4~81.7×(10-6)、La:53~2260×(10-6)、Ce:102~4209×(10-6)、Pr: 11.0~363×(10-6)、Nd: 34~992×(10-6)、Sm: 6.9~166×(10-6)、Eu:1.28~15.5×(10-6)、Gd: 6.48~66.2×(10-6)、Tb: 1.03~8.29×(10-6)、Dy: 6.87~46×(10-6)、Ho: 1.03~3.67×(10-6)、Er: 3.15~14.8×(10-6)、Tm: 0.39~1.02×(10-6)、Yb: 2.66~6.34×(10-6)、Lu:0.35~0.82×(10-6)。

3.4矿石类型和品级

通过本次预查工作,施工的14个浅井,有9个浅井见到含矿层,平均厚度14.5米,稀土总量平均0.096%;5个浅井见到低品位矿化层,稀土总量平均大于0.05%;矿层最厚的为JQ11-02,井深34.5米,矿层厚度32米,稀土总量平均0.081%;品位最高的为JQ82-01,井深25.5米,矿层厚度21.4米,稀土总量平均0.163%。其中5号样厚度1米,稀土总量0.991%。总的来说,在该探矿权内稀土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品位高,但矿化不均匀,厚度变化大,品位不稳定。

4矿床形成条件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内生因素必须具备母岩稀土丰度与稀土元素易解的条件;风化、气候、地表水渗淋的pH值和构造升降持平状态等外生因素必须具备有利于风化壳发育和保存的条件。

4.1母岩的稀土丰度

母岩的稀土丰度是稀土成矿物质来源的基础,是成矿的先决条件,其高低直接影响到稀土元素在风化壳中能否富集成矿。当其他成矿条件皆具备时,母岩中稀土丰度愈高,对稀土元素在风化壳中富集愈有利。已发现的矿床,其母岩稀土丰度较高。

4.2气候条件

不同气候条件,岩体风化作用的过程是不同的,形成的风化壳也不同。温湿多雨气候,有利于化学风化作用,易形成SiO2、A12O3、Fe2O3,水合物的混合物,其A12O3、Fe2O3淋滤到下层,Cl、Na、Ca、Mg、K等元素则呈离子状态,在水的作用下迁移淋出,而形成含铁铝较高的硅酸盐高岭石族矿物,这为稀土离子的吸附和沉淀,创造了有利条件和环境。

4.3地貌条件

低山及丘陵区,切割浅,风化壳发育,易形成全覆式风化壳,对稀土成矿有利。不同侵入岩体、构造部位、风化条件,其地貌是有区别的。

5结语

根据青竹坡稀土矿地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区域成矿特征及成矿条件,笔者分析总结出如下找矿标志:①母岩标志:含矿岩体为酸性一中酸性侵入岩。岩体时代以燕山期、印支期为主,海西期、加里东期次之。成矿母岩岩性有燕山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印支期花岗斑岩;②构造标志:多期次活动的断裂两侧和构造带交接部位,对风化壳中稀土的迁移富集具有一定的作用,是找矿的有利地段;③ 地形地貌标志:低山丘陵区,一般为海拔标高低于300m、比高10~50m的缓坡地貌类型;④风化壳标志:风化壳为全覆式粘土型,呈面形分布,地表覆盖厚度不大的红土型粘土壳层对成矿有利。

参考文献

[1]郜兆典等.广西区域成矿研究报告[R]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2]饶家光,杨世义等.武夷一云开典型成矿区矿产预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3]徐立春,罗永义等.广西稀土矿资源现状及开发前景研究[R].南宁:广西地质勘查总院,2005.

[4]邓宾,潘华等.广西稀土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R].南宁:广西地质勘查总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