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5-03-27 04:07郭雨辰
关键词:黄石高新技术科技成果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目前黄石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必然选择,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黄石极力在做大做强做实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势头。从2010年到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从288.36亿增加到823.4亿,年均增长3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82.32亿增加到192.04亿,年均增长26.66%。黄石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对黄石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黄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23.27%提高到2014年的32.22%,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11.93%提高到2014年的15.76%。

(二)高新技术产业主体规模不断壮大

高新技术产业主体有高新技术企业、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主体规模不断壮大,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增长。2014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7家,其中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133家;高新技术企业94家,其中规上高新技术企业68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13.2%。全市有新冶钢、三丰智能、三环锻压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有新兴管业、中固环保等省级创新型企业11家;有航天电缆、晨信光电等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4家;邦柯科技、徐风环保等45家列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重点培育企业,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特色产业形成集群,产业园区效益明显

我市大力推进产业创新链建设,围绕产业链组织部署创新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和制造业信息化“三化工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在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扶持发展的高品质特殊钢、高端数控锻压装备、智能输送装备、高效节能制冷设备、冷轧涂镀薄板、高效节能换热设备、汽车零部件等七个特色产业,已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冷轧涂镀薄板、智能输送装备2个产业已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黄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科技招商实现了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规划布局、孵化培育、集群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

(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逐步健全

不断深化校企科技合作,成立了中科院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黄石中心,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2014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20.8亿元,比2010年增长200多倍。通过搭平台、强机构、上水平,企业内在持续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现有省级创新型企业1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4家、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优秀示范企业3家、进入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企业200余家。全市共有企业研发机构110余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5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4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6家和省级专家对接工作站5个。

(五)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近几年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科研活动日趋活跃,科技成果丰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高。2011-2014年,共争取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242项,无偿经费1.1多亿元。其中,新冶钢“大功率风电机组用轴承钢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争取资金1950万元。通过科技项目带动,2011年以来全市登记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382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励42项。2014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929件、授权量72件,分别比2010年增长715%、227%,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省第三。

(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有效改善

成立了全市科技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科技创新创业环境。积极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新途径,通过科技项目贷款贴息、专利权质押贷款等方式,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3亿多元。积极宣传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共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额2亿多元。不断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先后完善科技项目立项评审、监督管理、结题验收等制度,开展科技项目“跟踪问效专项行动”,有效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加大科技奖励力度,修订完善市级科技奖励办法,增加了奖励种类,提高各类别科技奖励标准,有效激发全市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

二、存在的问题

鉴于我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特点,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滑的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面临传统产业占比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减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够等现状和困难,具体表现在:

(一)企业科技投入有待提高

突出表现在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偏低,全市R&D占GDP比重为1.79%,低于全省1.86%的平均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的2.5%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减缓

突出表现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偏少、产业结构不优。2014年我市规模以上企业707家,其中有科研活动的企业不到三分之一,高新技术后备企业资源不足。全市现有的94家高新技术企业,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3.3%。产业结构方面,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比高达60%的新材料领域,主要集中于钢铁、铜冶炼等传统行业,受宏观经济下行因素影响,行业产能过剩,产品价格持续下滑。

(三)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突出表现为科技创新资源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全市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比例约16%;全市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偏少,2014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41%,但发明专利授权量占专利授权量比重不足1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足5%,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新兴产业的领军人物、创新团队比较缺乏。

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下一步对策建议

目前我市正处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和机遇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域发展,科技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理清思路,确立发展重点

我市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不能脱离这个现实,又不能墨守成规,囿于现状。我市在金属材料、建材等领域具有比较好的产业基础、技术及人才优势,有比较好的市场地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优化升级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我市数控装备、汽车零配件等具有比较好的人才、技术积累,原材料供应优势,具有做大做强的基础;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和市场基础,尤其是节能环保还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对产业链环境要求不高的新兴产业是我市发展高新产业的重要方向。升级金属材料等传统产业、做强数控装备等高新产业、培育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切实加强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和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培育,走出一条具有黄石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是我市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的现实选择。

(二)突出特色,发展产业集群

按照“突出创新、加强集成、延伸产业、形成特色”思路,以产业规模、人才、技术等为基础,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条件和规律等,运用提升、培育、引进、孵化等方法,通过加大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力度,强化产业创新体系、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横向发展企业群体,纵向发展产业链条,建设产业上规模、技术上水平、市场有地位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市场需求和政策为导向,扶持建设以通达模具等企业为龙头的智能模具产业集群、哈特贝尔等企业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大江集团等企业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争取进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行列;发展以飞云药业和芳通药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以徐风科技为龙头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等。充分发挥数控装备产业、冷轧涂镀板产业、制冷设备产业、精密挤出模具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智能输送装备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优势,构建关联度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群,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减小高新技术产业波动幅度,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形成具有黄石特色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

(三)突出载体,发展高新园区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对黄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行统一规划,在基础设施、创新服务、科技金融等方面进行衔接和共享,在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定位,各有侧重,形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格局。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整合资源,提升创新能力

以做大做强做实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在资金、人才、项目、政策上进行有机整合,引导企业技术研究开发组织、产业技术开发推广组织、产学研技术研发组织、公共技术服务组织、实验室等技术研发和推广机构建设,提升研究开发设施和设备水平,培育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创新科研机制,提高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大力实施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加快中科院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黄石中心建设,不断深化校企科技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加大科技服务机构培育和引进力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大力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攻克一批制约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

(五)加强引导,培育产业主体

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企业。引导科技资源向创新主体集聚,加强协同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围绕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推广应用一批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模具等新兴产业,坚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高新技术融入相结合,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链集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实施人才集聚战略

湖北是教育大省,高校云集,培育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但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当下湖北各地(包含武汉市)用人环境对

(下转第142页)

猜你喜欢
黄石高新技术科技成果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黄石国家公园庆祝150年蛮荒岁月——这是怎样的历史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黄石俱乐部度假别墅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黄石高速公路改造项目中互联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应用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