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高校文献检索课改革研究

2015-03-27 12:59于兆军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素质教育素质

于兆军

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高校文献检索课改革研究

于兆军

(河南大学 文献信息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1)

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是学生信息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分析了目前高校文献检索课的开设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转变观念、领导重视、师资队伍3个方面论述了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改革思路。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文献检索课现状;转变观念;领导重视;师资队伍;优化教学

0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信息和信息技术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大英图书馆在其发展战略中就指出,我们所处的环境在过去的20年里发生的变化超过了过去200年的变化,特别是技术发展的驱动。这种变化正逐渐改变传统的学术研究对物理图书馆作为重要信息源满足研究需要的依赖,而走向复杂的有多种选择的网络[1]。尤其是近两年来电子商务以所向披靡的姿态席卷全球,让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感叹网络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真的被网络“网络”了。不容置疑,如今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这是一个依靠信息来交流和决策的时代,所以学会高效的获取、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已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必然要求。比尔·盖茨早在十多年前就曾指出:“您怎样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将决定您的输赢。”[2]由此可见,要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而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是当今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信息素质教育有多种途径,在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感受,认为高校文献检索课(以下简称文检课)是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谈一谈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改革。

1 高校文检课教学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信息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信息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信息素质又称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的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并解决面临的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说,信息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不仅懂得如何学习,而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信息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的成效、知识的积累、科技的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尽管目前我国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有多种途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到目前为止文献信息检索课仍是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最重要、最系统、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1984年教育部发布了 《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一些高校积极响应号召,开始开设了文检课。1992年国家教委又下发了《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规范了高校文检课教学。2002年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首次将文献检索课学术研讨会改名为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由此也确立了文检课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其在信息素质教育中所承担的任务。同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在第十七条中指出高校图书馆 “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及其他多种手段,进行信息素质教育”[3]。进一步明确了文检课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 我国高校文检课的开设现状

如果从1984年教育部下达《关于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开始算起,至今高校文检课教学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按照学科建设发展规律来说,“而立之年”的文检课理应走向成熟,甚至卓有成效;但是目前各高校文检课教学的开展参差不齐,就总体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无论是其普及程度还是教学效果,都离真正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相差甚远[4]。

2.1 对文检课教学重视不够

在信息素质教育的阵地中,高校图书馆一直是孤军奋战。虽然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提出了十几年,文检课也开设了30年,但信息素质教育至今“还没有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5]。甚至有些主管教育的领导还天真地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会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一切问题都能搞定,如今高校已没有必要开展文检课。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先后以“信息素质教育”和“文献检索课”为关键词,在影响因子较高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研究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三种教育类核心期刊中进行检索,仅检索到4篇与信息素质教育相关的论文,其中有一篇还发表在增刊上。信息素质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教育核心期刊关注的焦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窥一斑而知全豹,信息素质教育和文检课并没有获得中国教育应有的关注。信息素质是当今社会每个公民必需的素质,信息素质教育虽不是专业教育,却是基于方法论的通识教育,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文检课“应当是每个高校在校生必修课”[6]。然而各高校的教学主管部门似乎到现在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要性,也没有给予文检课足够的扶持和重视,将其列为必修课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甚至还有一些院校压根就没有开设这门课程。“据全国高校图工委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文检课的院校中80%以上的院校以选修课方式授课,而且仍有近30%的学校尚未开设文检课。”[7]文检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地位低下,课程建设总体上落后于信息时代的发展。所以直到今天文检课不仅没有像当初设想的那样普及开来,反而到了可有可无、自生自灭的境地。

2.2 文检课教学效果不佳

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文检课的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使得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而新教材的编写又有一个周期,如果文检课教师不能及时补充新的内容,仍然“照本宣科”,无形中就降低了文检课自身的魅力。另外,文检课的教学理念没有紧跟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及时转变,文检课教学还停留在只注重检索方法的讲授上,不注重文献检索实践以及对文献信息的评价和利用。任何一门课程乃至一个学科,如果不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就会失去研究价值和发展动力[8]。如今文检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联系不够紧密,也使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成就感和兴趣大大降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检课的教学内容还受到本校电子资源限制,一些高校电子资源贫乏,不仅不能满足学校科研的需要,也无法满足文检课教学的需要。由于受到数据源以及实践场地的限制,目前文献检索课基本上还是采用课堂讲授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这在客观上就违背了文检课教学应重视实践能力培养这一原则。以上这些原因使文检课教学单调沉闷,缺乏应有的生气,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当然国家没有制定明确的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标准,没有出台文检课的教学大纲,对文检课教学质量也没有出台明确的评估指标,也是导致文检课教学效果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一来学生也不买账,选课率较低,一些学校因选课人数过少而不得不取消这门课,一些学生即使选了课,也多为学分而修。

2.3 文检课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学识水平和业务素质。高校文检课教学任务基本上都是由图书馆教师兼职担任,而就目前而言,文检课教师数量不足、学历整体偏低,据笔者抽样调查,河南省高校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文检课教师仅占15%左右。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师队伍也在迅速扩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教师队伍却后继无人。因为高校图书馆新增工作人员多为引进人才的家属,其中学历不达标、专业不对口的占绝大多数,难以担当文检课教学的重任。加之高校领导对高校图书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极少为图书馆引进计算机专业和图书情报专业方面的人才。“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进程,同时也影响了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师队伍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9]有些高校,既无文检课教研室,又无活动经费,导致教研活动难以开展,师资水平下降,最终影响到文检课的教学质量。再加上高校文检课教师多为兼职,除了承担图书馆的业务工作,还要完成文检课的教学任务,容易导致他们精力分散,力不从心。从事文检课教学,却享受不到教师的待遇,从某种意义上也打击了文检课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优秀文检课教师少得可怜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此这般以来,文检课的教学开展情况和境地可想而知了。

3 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文检课改革思路

高校文检课虽然已开展了近30年,信息素质教育也喊了十多年,然而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仍然信息意识不强、信息检索能力较差、信息交流能力缺乏、信息道德素养也亟待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低下,并没有达到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预期目的。所以要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就必须马上对现有的高校文检课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3.1 转变观念是文检课改革的前提

其实,早在200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就将文献检索课学术研讨会改名为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然而,大多数高校直到今天这门课程还是沿用文检课这一名称,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转变观念。笔者通过知网的高级检索,以2014年为限,以“文献检索课”作为篇名关键词共检索到139篇期刊论文,而以“文献信息检索课”作为篇名关键词仅检索到39篇期刊论文,文检课教师观念之保守由研究论文的数量也可见一斑。所以,笔者强烈建议把文检课改名为“信息检索课”或“文献信息检索课”,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因为当前的文检课不仅不能涵盖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无法凸显这门课程现阶段的特点;二是易名有助于我们转变观念,也必将利于信息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当然我们要避免旧瓶装新酒,也要避免换汤不换药。同时,文检课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和检索方法传授上,而且更要注重课程的应用,应以积极的姿态嵌入到教学、科研过程之中,让学习者真正意识到这门课程的价值。

3.2 领导重视是文检课改革的保障

信息素质教育的成败,关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信息素质教育绝不只是图书情报行业内的事情,国家教育的主管部门应把信息素质教育纳入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来,并尽快制定信息素质教育、考核与评价的标准。大学生“信息能力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学校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重视程度”[10]。如今全社会对信息素质教育和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关注度不够,2014年以“文献检索课”为篇名关键词共检索到的139篇期刊论文中,仅有一篇发表在教育类北大核心期刊上。所以我们要加大宣传,力争得到教育主管部门更多的支持。“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信息素质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11]所以文检课改革一定也要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决不能只把信息素质教育作为图书情报业界自己的事情。高校和教育部门的主管领导也应该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地从大学生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出发,少一点急功近利的浮躁,多一点人才培养的战略眼光,有条件的高校把文检课开设成学校的必修课,把文检课教学纳入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把文检课的改革当作一件大事来抓。3.3 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文检课改革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的灵魂,只有拥有一流的教师,才能拥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这是因为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理念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目前文检课的师资力量已经成了进一步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瓶颈,所以切实加强文检课师资建设,培养一支具有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全面、教学能力突出的专职文检课教师队伍,改变当前文检课教学现状是高校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是文检课改革成功的关键,同时也是全面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前提。譬如,实力雄厚的高校和图书情报科研院所可以有针对性地招收文检课教学的专业硕士。当然,文检课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及其各院系与图书馆的通力合作,也需要图书馆员与各专业课教师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只有培养出一流的文检课教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水平。

3.4 全面优化文检课的教学是改革目的

对文检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要始终围绕全面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这一核心来进行,要明确改革的目标和重点,制定详细可行的改革规划,并逐一落实。文检课改革还要吸收近年来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要在改革中进一步完善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并结合本校的学科特点制定出新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同时要改革文献信息检索课的课堂教学,教学的重心应由过去只注重方法的传授,转移到注重能力的培养上来。要重视应用文检课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研究的主人。高校也要真正树立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转变理念,翻转课堂,为文检课提供更多的英雄用武之地,让文检课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4 结语

总之,我国目前的文检课教学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文检课改革迫在眉睫,也必将会产生深远的意义。当然文检课的改革也会面临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只要我们有击楫中流的勇气和决心,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信息检索课这一飞舟也一定能乘改革之东风,破浪直前,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1]初景利,吴冬曼.图书馆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一):环境分析与主要战略[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1):3.

[2]比尔·盖茨.未来时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

[3]百度搜索.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EB/OL].[2015-02-06].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moe/moe_23/200202/221.htm l[2013-12-5].

[4]李景文,于兆军.加强师资建设是提高文检课建设的关键[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2):2.

[5]黄毕惠,陈英,张月天.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与改革[J].图书情报工作,2005(11):126.

[6]刘建国,李刚,吴静澜.天津市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8):103.

[7]周秀会.从信息素质教育看文检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2):75.

[8]钟伟金.以项目探索为主线的文献检索教学改革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85.

[9]张晓青,周敬治,李瑞芬.山东省高校文检课教师队伍及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情报杂志,2003(9):108.

[10]王琼.本科生研究生信息能力的教育调查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6):76.

[11]孙建军.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6):19.

[责任编辑 樊建科]

Research on College Document Retrieval Course Reform Based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YU Zhao-jun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Henan,China)

Document retrieval course teaching in colleg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quality of student.The current course offerings situation of document retriev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And the reform thinking of it is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concept changing,leading attention,and teaching staff.

College;information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current document retrieval course situation; concept changing;leading attention;teaching staff;optimized teaching

G42

A

1008-486X(2015)03-0079-04

2015-03-13

于兆军(1976-),男,河南开封人,副研究馆员,博士,主要从事高校文献信息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素质教育素质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医学期刊编辑中文献信息检索的应用
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