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

2015-03-27 12:59叶秋莉吴伟民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师德高校教师建设

叶秋莉,吴伟民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

叶秋莉,吴伟民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与电子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功在当代利及千秋。针对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育人意识淡薄、传播正能量不足、过度重视科研成果、教学状态欠佳,甚至部分教师谈不上为人师表等问题,提出了依法治教、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原则,主张加强高校教师法治和职业理想教育,完善师德考核和监督机制,奖优罚劣,增强教师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师德建设;宣传;法治;理想信念;文化自信;监督考核

0 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于高校教师队伍来讲,就是要教书育人。一位大学老师在天津某高校对高校师德建设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1]。但是,在当今社会变革转型的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各种雷人的教育、学术腐败,到难以撼动的教育体制应试化、功利化、官僚化,以及少数高校教师性侵学生的个案,都对当前高校师德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分析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原则,改进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对于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育人意识淡薄,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足

著名教育家钱伟长对于大学的培养目标有着精辟总结:“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2]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然而,当前高校的一些教师则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将专业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会他们专业技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学生的纪律等方面的教育跟他们无关,认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属于思政课堂的事情,职业素养属于学生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学生出勤率底,纪律观念淡薄属于学生辅导员的事情。这样的认识显然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

1.2 传播正能量不足,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4]怎么扣好这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关乎青年本身,关乎教师的本职,关乎教育的本位!一个扣子错扣了的教师站在讲台上,我们还能期待下面的学生熟视无睹,认真聆听吗?

《大学课堂上的中国》中提到,部分高校教师,尤其是经济、法律、社会学、行政管理等与哲学文史等社科领域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每当结合现实问题,常常会表达出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谈到好的,都是外国的,不好的,都是中国的,中国成了负面典型的案例库。还有的教师,把个人生活的不如意和牢骚也带到了课堂上,这些都让同学们感觉到心情很灰暗[5]。这些释放了负能量的教师,怎么会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呢?

1.3 过度重视科研,教学精力投入不足

在当前我国的高校中,教师的论文、课题以及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跟教师的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年度考核、个人收入等方面挂钩;而教师课程讲得再好,没有这些,职称评聘、职务晋升无从谈起,年度考核甚至会不合格,有的高校甚至会辞退这样的教师。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取决于职称,而职称则取决于论文及项目的数量和质量。这就导致一些教师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搞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上,甚至为了能尽快地评上职称,而去篡改、伪造、抄袭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致使学术腐败、学术不端事件层出不穷。相较于科研成果的刚性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投入则没有量化的标准。一些教师,教学工作得过且过,只求教学工作量饱满,不出教学事故,学生评教还行的层面上,而不去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很难提升。

1.4 极少数教师品行低劣,难以为人师表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工作一切都是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教育力量的源泉只能是来自教师的人格。所谓育人先育己,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立德做人,以自己的道德品格来引领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然而,近几年被频频爆出的一些高校及其一些教师的所谓诸多潜规则等,则令人不齿,甚至令人发指。这种人格修养低下的教师,怎能为人师表,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呢?应该坚决从教师队伍中清退出去。

2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原则

2.1 依法治教原则

高校教师政治上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政治立场坚定,在任何场合都不发表有损国家利益、民族团结和易引起政治误导的言论;自觉遵守《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自觉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坚持廉洁从教,坚决杜绝利用工作谋取自身私利,爱岗敬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为什么要强调依法治教的重要性呢?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各项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不明确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就会出现“教师不学教师法,难免迷途象牙塔,受害不知为哪般,困扰不知错在哪”的现状;而强调依法治教,不仅有助于教师增进守法护法的意识,树立依法维权的观念,自觉落实依法治教的行为,而且明晰了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和范围,更有助于教师做到“身正为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高校教师一定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依据,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依法享有“教育教学、学术活动、管理学生、获得劳动报酬、民主管理、进修培训”等权利,并自觉履行“遵纪守法、履行聘约、教育学生、关爱学生、制止侵害、自我提高”等义务。

2.2 以人为本原则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种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能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6]。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教师队伍管理中应该遵循的基本理念。当前,少数教师把自己置身于“打工仔”的行列,认为自己当教师就是为生计所迫,缺乏应有的激情,因而在工作中成绩平平淡淡,没有出类拔萃。虽然一些教师的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但也反映了学校的管理者对管理思想的模糊认识。从学校管理理论上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固然存在着哲学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从而体现为领导和服从的关系,但绝不是老板与下属的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其实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

同时,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也要注重实际,要以教师的利益为出发点,贴近教师的生活,反对空泛的脱离实际的空,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将思想道德教育寓于实际工作中,在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中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使师德建设虚实结合,化虚为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说,一个人遇到好教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教师则是民族的希望[7]。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师也是处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高校教师发展诉求和价值愿望,落实高校教师主体地位,激发高校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8]。

3 改进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

3.1 加强法治和职业理想教育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可谓“法治里程碑”,以此为节点,思路更明确,理念更清晰,法治中国建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党的中央全会上第一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本身就体现了对法治的高度重视。《韩非子》有句名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兼教育家苏格拉底以其自身之死昭示了一种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美国法学家哈罗德·伯尔曼曾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公民,一个良好的公民必须是一个守法的公民,这是师德规范得到遵守的最基本的文化心理基础。因此,作为高校教师,要认真学法、守法、用法;作为高校,要每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考核。让全体教师明白依法治教的重要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自己作为教师的身份,不做与教师职业和与教师人格、道德相违背的事。坚守职业道德,做重法治、讲师德的模范。

在全国第29个教师节前,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教师发出了慰问信,信中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和群体,担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教师的人格、学识、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高校要经常对本校教师进行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树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责任”意识,特别是要“着重抓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9]。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巩固高校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主阵地。在当前就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对全体教师进行教育,了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了解中国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使广大教师明白,他们培养的学生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未来中国的建设,从而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3.2 弘扬重德养德的良好风尚

要在全社会形成弘扬和宣传尊师重教、重德养德的良好社会风气,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高校要坚持师德宣传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定期开展评选教书育人楷模和师德标兵等活动,大力宣传和表彰、奖励优秀教师,激励广大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规范,树立高校教师良好职业形象。充分利用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及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加强对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的宣传[8],从而展现出他们的扎实学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进而影响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追求,把模范的带动作用、宣传的激励作用、对荣誉追求的内化动力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3.3 健全完善高校师德考核和监督机制

2013年5月29日,根据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我国将对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各高校要规范本校师德建设的制度,谋划加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监督、考核本校教师的师德情况,将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年终绩效考核、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奖惩分明。

3.4 关心教师发展,增强教师文化自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内外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工作生活的压力使得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容忽视。一位高校教师曾在2011年随机对南京4所高校年纪在30~60岁的107名教师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这些教师中有78.3%的人认为现在心理压力太大,时常感到身心疲惫;有64.1%的人认为压力过大,已影响到正常工作;有47%的人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在问到如何处理存在的心理压力或自己遇到无法忍受的烦恼时,有70.5%的人选择自己闷在心里;有23.9%的人选择向朋友或家人倾诉;只有5.6%的人选择向领导或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10]。对于高校教师的生活压力,“高校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当积极争取改善教师的住房、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子女教育和学习条件,使教师安心于教育事业。反之则会使得一部分优秀的专业技术教师转行或隐性流失。”[11]

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健康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那么怎么做才好呢?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倡导“文化自信”,提高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帮助教师建设富足的精神家园;切实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促进教师往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水平越高,工作成效越高,教师能更多地体会到教育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给予教师更多有效的社会支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领导与教师间相互的帮助与支持、师生之间互相信任和理解,这些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 小结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2]广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教师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而教师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自觉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1]杨万义.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问题与解决路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9):75.

[2]百度文库.铁学森之问与钱伟长作答 周长胜的“政务之声 [DB/OL].[2015-02-06].H ttp://blog.suqian.gov.cn/? 4455/viewspace-7890.htm l.

[3]李雪林.对于当今教育现状并不满意——钱伟长晚年的两个“着急”[N].文汇报,2010-08-03(8).

[4]高福生.总书记的“扣子论”耐人寻味[EB/OL].[2015-02-26].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4/0506/c241220-24982875.htm l,2014-5-6.

[5]辽宁日报.大学课堂上的中国: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微博].http://ln.qq.com/a/20141113/021418.htm,2014 -11-13.

[6]卢小萱.人性化在现代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6):4.

[7]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5-02-26].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 s/china/u7ai2498208_K4.htm l,2014-9-10.

[8]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2014]10号[EB/OL].[2015-02-26].http://www. 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moe/s8607/201410/xxgk_175746.htm l,2014-09-30.

[9]刘晓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2015-01-0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 htm,2013-12-23.

[10]王黎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6.

[11]庄智敏,陆承宽.论新形势下的高校师德建设[J].科教导刊,2013(上):100.

[1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M].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5.

[责任编辑 樊建科]

G641

B

1008-486X(2015)03-0090-04

2015-05-04

叶秋莉(1982-),女,河南西平人,硕士,主要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师德高校教师建设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