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马赫执教理念之研究

2015-03-27 15:24潘志国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马赫汤姆篮球运动

潘志国

汤姆·马赫执教理念之研究

潘志国

2008年北京奥运会,澳大利亚人汤姆·马赫带领中国女篮取得了第4名的优异成绩。时隔4年,中国女篮在伦敦奥运会却被挡在4强之外,中国女篮的整体竞技能力出现滑坡。2013年3月,为备战2016年奥运会,国家篮管中心又一次聘请汤姆·马赫担任中国女篮主教练。前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认为聘请外教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外教的经验和能力,完成奥运会的任务,并着眼于我们传统的备战模式,提高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1]。汤姆·马赫执教的中国女篮顺利完成了08奥运任务,但同时也把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带走了,而我们却没有对其进行深刻总结,为我国竞技篮球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运动训练学专家陈小平认为我国一些长期落后的竞技体育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具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问题,而是宏观训练思路的问题,是在训练方向上出现了失误[2]。正确的训练思路来源于先进的训练理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国家女篮主教练汤姆·马赫的执教理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查阅与篮球教练员执教理念相关的文献资料,系统梳理有关篮球教练员执教理念的理论知识,为研究国家女篮主教练汤姆马赫的执教理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田野调查法

利用2013年国家女篮集训机会,全程参与集训工作,详实记录每天的训练情况。通过观察主教练汤姆马赫的训练,系统研究国家女篮主教练汤姆马赫的执教理念。

2 结果与分析

2.1 篮球教练员执教理念的哲学辨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由专门人才以主动控制空间为目标、以主动控制球为争夺焦点、以主动掌握时间与速度为保证,围绕篮圈,在空间、地面交叉展开攻防对抗的体育活动[3]。世界篮球运动发展到任何阶段都不可回避最为基本的问题,那就是人与球的关系。如何看待球与人各自的定位以及二者的关系必然影响到教练员的执教理念。运动员是篮球运动训练与比赛的主体,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内因,运动员在身体、技战术、心理与智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对篮球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运动员是篮球运动发展的核心因素。对球的认识,就是对篮球运动项目特征的认识。篮球运动的项目特征是篮球运动训练与比赛的客体,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外因。篮球运动的发展是动态的、变化的,其项目特征也必然随着运动员主体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只有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才能促进篮球运动的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篮球教练员,必须时刻以运动员为核心,深刻认识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把握篮球运动的项目特征,才能在篮球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取得成功。因此,任何一位篮球教练员时刻都必须关注主体与客体的变化,对主体与客体的认知必然影响到教练员的执教理念。基于这样的逻辑,我们在解读篮球教练员执教理念的时候,就必然要分析教练员在训练与比赛中,如何认识运动员和如何理解篮球运动项目特征的问题。

2.2 篮球教练员执教理念的构成

对于篮球教练员的执教理念,国内学界研究较少。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篮球教练员执教理念的形成必然深受篮球教练员在长期的训练实践中对球与人关系的认知程度的影响。根据对二者关系的认知我们把篮球教练员的执教理念分为2个层面。即精神层面和实践层面。1)篮球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认知必然影响到篮球教练员执教理念的精神层面,也就是价值观层面,它是执教理念的内核。2)篮球教练员篮球对项目特征的认知必然影响到篮球教练员执教理念的实践层面,它是执教理念的外在表现形式。篮球教练员的执教理念是精神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篮球教练员执教理念的精神层面通常是恒久不变的,而执教理念的外在表现形式则会因为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技战术的改变以及规则的变化发生改变。但不管外在表现形式如何变化,执教理念的价值系统轻易不会改变。我们国家篮球教练员的执教理念总是徘徊在实践层面,也就是篮球理念的外在表现形式上面,很少从篮球理念的价值系统去思考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这样的思维模式是我国竞技篮球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理论而言,任何一个教练员都有自己的执教理念。有些教练是主动思考,有些教练是依靠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自己的执教理念。只不过很多教练员并没有认识到对球与人的关系的认知是影响执教理念形成的重要因素。不管是理论沉淀还是经验积累,任何一个教练在形成自己执教理念的价值观(精神层面)时都必须面对2个问题:1)运动员如何看待输赢。篮球运动,是让运动员赢得篮球比赛的胜利,还是赢得整个人生是形成篮球教练员执教理念的核心问题。2)教练员是把篮球运动员作为一个球员看待,还是首先作为一个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来看待。不同的态度将决定不同的执教理念。在篮球运动训练的实践中,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认识将会产生不同的执教理念,只有正确看待输赢、把运动员作为一个需要全面发展的个体来看待的教练员,才能在训练的实践中形成积极的、正确的篮球理念。在正确的、积极的篮球练理念的指导下,运动员的教育、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训,技战术的训练以及运动员的成长才能有持续永恒的动力。

教练员执教理念的实践层面是建立在教练员对运动项目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在篮球运动训练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对影响篮球运动成绩因素的认知方面。作为一个优秀的篮球教练员,必须全面了解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认识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才能形成正确的、先进的篮球执教理念。

优秀教练员都具有先进的、正确的执教理念。他们总是能够全面把握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深刻理解篮球运动的项目特征,在训练的实践层面,通过对运动员相关竞技能力的培养,在比赛中取得成功,实现对运动员的生命意志教育。

2.3 汤姆·马赫的执教理念分析

2.3.1 汤姆·马赫执教理念的精神层面

在第一次给女篮运动员讲解自己的篮球理念时,马赫就鲜明的指出,对待输赢的态度将决定运动员整个人生发展的高度,不仅仅是篮球运动本身。马赫给队员说:“作为一个教练员,他比任何人都想赢得比赛,但事实是,我们不可能赢得所有的比赛,我们重视的是为赢得比赛所付出的百分之百的努力。为比赛所付出的百分之百的努力远比比赛的实际结果重要。”在对待运动员的问题上,马赫不仅仅把女篮的姑娘作为运动员看待,他首先把女篮姑娘作为一个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来看待,他的一切理念都基于对女篮运动员人生发展的负责任的态度。作为一个优秀的篮球教练员,马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执教理念,那就是通过篮球的训练与比赛,让每个运动员最大限度的成长。从球队定位、打球动机和球队准则等方面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马赫执教理念的精神层面。

1)国家女篮球队定位。汤姆·马赫在谈到球队定位的时说道:我们的定位不仅是通向成功的蓝图,也是我们自我评估的基础。他要求每个女篮运动员都铭记在心:①国家女篮要成为一支强健体魄的团队;②国家女篮要成为一支顽强意志的团队;③国家女篮要成为一支能够积极面对逆境的团队;④国家女篮要成为一支坚定自信的团队;⑤国家女篮要成为一支技术全面的球队;⑥国家女篮要成为一支防守出众的球队;⑦国家女篮要成为一支团队主义的队伍。从汤姆·马赫提出的7点可以看出其执教理念的精神层面内涵。马赫对运动员严格要求,其核心理念是希望运动员以7点要求为标准,全身心的投入训练与比赛,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以第6点为例,马赫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特别重视构建全队的防守战术体系。马赫说:“防守和球权争夺是篮球文化的基石。要想成为出色的防守队伍,首先要提高一对一的防守能力。”并进一步指出,我们防守的基本信条是:做一切你的对手不想让你做的事情。我们防守的目的就是:压迫、控制我们的对手,尽量让对手在三分线外,并且在我们的干扰下投篮。正是由于马赫在训练与比赛的实践中,践行这一执教理念,汤姆马赫改变了中国女篮对身体对抗和球权争夺的认识,改变了重攻轻守的倾向,建立了完备的防守体系。也正是因为马赫在执教过程中对球员的严格的具体要求,才使得马赫执教理念的核心成分——培养运动员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至于成为空谈。

2)打球动机与球队准则。在球员为何打球的问题上,马赫特别强调打球的动机的顺序。即为祖国打球,为家人打球,为攀登篮球运动的高峰而打球。马赫认为只要有强大精神支撑的球员才能够承受生命中任何的挑战,只有忠诚于家庭的球员才能成为一个忠诚于球队的球员,只有致力于攀登篮球运动高峰的运动员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运动员。对于球员如何打球,汤姆·马赫提出顽强拼搏,每球必争;用脑子打球;打团队篮球。在此基础上打出篮球的乐趣,马赫是一个球痴,他特别强调篮球的乐趣,他要求运动员打出聪明、硬朗、团队篮球,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篮球的乐趣。汤姆马赫在球员打球动机、对球员如何打球所提出的这些要求深刻的反映出其执教理念精神层面的深刻内涵。

汤姆·马赫为国家女篮制定的球队准则鲜明的体现了其执教理念的精神内涵。包括以下4个方面:1)总体准则。做正确的事情,竭尽全力为祖国争光;2)一般准则。实现球队定位,做任何事情都准时,在比赛和训练的各个方面都要全力以赴。发展队友之间的良好关系,及时向队医报告伤病情况;3)训练准则。爱护训练器材和装备,完美的比赛源于完美的训练;当进行有计分的分组训练时,尽可能做到精准;锻炼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学会思考,学会积极主动的聆听。鼓励队友,让她们知道你信任、支持她们;积极投入训练和比赛,用激情感染队友,你越努力地训练,你的队友提高的越快;记住训练是一天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时刻准备以最为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全力以赴地参加训练;4)比赛准则。永不放弃,团结就是力量[1]。

汤姆·马赫在国家女篮的球队定位、球队准则的制定、球员打球动机等方面对球队、球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汤姆·马赫执教理念精神层面的深刻的内涵:首先把运动员作为一全面发展的人看待,他的这种价值观深刻的体现了一个教练员对运动员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尊重。

2.3.2 汤姆·马赫执教理念的实践层面

1)对篮球风格的看法。马赫认为,一个球队的风格取决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身体条件以及成功球队的影响[1]。1984年的奥运会上可以看到各大洲球队的风格明显不同,甚至东欧和西欧都不同。但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大家可以及时看到并借鉴、仿效世界强队的各种新的、成功的打法。当前世界上球队的技术风格都逐渐趋于统一。而在技战术风格趋于统一的过程中,防守技战术的发展最为迅速,也正是由于防守的变化,引起世界篮球整体的变化。从马赫关于篮球风格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出马赫作为一个世界优秀女篮教练,他时刻关注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到防守在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只有高对抗、高强度的篮球才是可以取胜的篮球。基于对篮球运动项目的深刻认识,马赫在训练的实践中,自始至终在构建适应中国女篮的防守技战术体系。通过这一过程,全面培养运动员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塑造中国篮球应有的特点。汤姆·马赫对世界篮球发展趋势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女篮防守技战术体系的构建彰显了汤姆·马赫执教理念实践层面的深刻内涵:“防守篮球”。

2)影响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因素。汤姆·马赫认为一个篮球运动员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在Physical(身体)、mental(精神)、motor learning(动作学习)、emotion(情绪)4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汤姆·马赫的观点与我们运动训练学关于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5个方面(体、技、战、心、智)有不同之处。这种不同,恰恰反映出马赫在执教理念上的独特之处。在实际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汤姆·马赫训练计划非常严谨。他的所有训练设计都是为了能够通过训练来提高运动员在身体、精神、动作学习和情绪控制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整体篮球”是汤姆·马赫篮球执教理念实践层面的显著特征。比如,在训练过程中,马赫经常运用的一个技术训练手段是11m in投篮,外线队员必须连续投3分球,而内线队员也要求在距离篮圈5m左右的距离进行投篮。这项练习,看似是投篮练习,但何尝不是对体能的训练,又何尝不是对运动员精神与情绪的训练。因为在训练的任何阶段,汤姆·马赫都一如既往的要求运动员“Focus”,即专注于训练的过程,同时马赫总是强调“Game speed”,也就是要求运动员以比赛强度进行训练。在一次11m in投篮训练中,国家女篮的一位优秀后卫在距离11min还有40s的时候,明显出现精神不专注的现象,马赫就用英语(What are you doing?)大声的提醒这位运动员,当时这名运动员很不理解,认为马赫是在批评自己,很不服气,表现出满不在乎的神情。运动员的细微变化没有逃脱马赫善于观察的眼睛,马赫马上把这名队员叫到自己身边,通过翻译,同运动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马赫指出运动员错误的理解了自己的意思,并指出在训练的实践中,一定要专注,不能因为快要结束练习而放松自己。这名运动员被马赫的即时教育完全折服了。随后,马赫对所有运动员强调,这一练习手段,看似技术训练,其实是对技术、身体、精神和情绪控制的一个综合训练,他之所以表情夸张,言辞激烈(“并没有运用不合适的语言伤害运动员的自尊”)目的是帮助运动员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这一实例我们可以看出汤姆马赫随时随地无不在把自己“整体篮球”的执教理念贯彻在运动训练的实践之中。

汤姆·马赫在训练与比赛的过程中,始终坚守“防守篮球、整体篮球”的执教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培养运动员、教育运动员,使运动员成为一个懂得打球的人、进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3 结论

1)篮球教练员的执教理念是篮球教练员在长期的训练与比赛实践中对人球关系科学认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观念与思想,由精神层面和实践层面构成。2)汤姆·马赫的执教理念精神层面的内涵是:把女篮运动员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汤姆·马赫执教理念实践层面的内涵是:防守篮球与整体篮球。汤姆·马赫的执教理念是篮球运动精神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其执教理念对我国竞技篮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1]李元伟.篮坛风云路[M].北京:中国书店,2010.

[2]陈小平.当前我国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构想[J].体育科研,2005(6).

[3]孙民治.论世界竞技篮球运动的当代对抗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1).

Research on Tom Maher's Coaching Philosophy

PAN Zhiguo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对篮球执教理念这一概念进行理论剖析,提出篮球执教理念构成的理论框架,并在此理论框架下,深入分析国家女篮主教练汤姆·马赫的执教理念。

汤姆·马赫;篮球;执教理念

Using literature,field surveys and expert interview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basketball coaching philosophy,and constitutes the framework proposed basketball coaching philosophy.In this framework,this article analyzes Tom Maher's basketball coaching philosoph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asketball care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Tom Maher;basketball;coaching philosophy

G841

A

1003-983X(2015)07-0609-03

2015-04-14

潘志国(1976-),男,山西万荣人,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044000 Yuncheng University,Yuncheng Shanxi,044000

猜你喜欢
马赫汤姆篮球运动
东风风行T5马赫版
幼儿篮球运动
穿越“马赫谷”
27马赫,刺破苍穹
国际篮球运动研究热点与主题演化内容分析
贪吃的汤姆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掉钱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马赫波反射中过度压缩系数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