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的护理

2015-03-27 15:50李云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胃管颅脑饮食

李云芳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人民医院 山西临汾 041500)

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的护理

李云芳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人民医院 山西临汾 041500)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的护理效果。方法:采取鼻胃管分次灌注法。结果: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轻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的并发症,是经济、安全、方便、有效的方法。

颅脑损伤;昏迷;鼻饲;护理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常因昏迷时间长不能进食,能量消耗增加,蛋白分解代谢加快,为保证病人合理营养,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稳定,常需留置胃管,因此,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鼻饲是肠内营养的主要方式之一。为预防鼻饲饮食并发症的发生,应加强鼻饲病人的护理,促进疾病的愈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9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8例,年龄23--75岁,高血压脑出血54例,重型颅脑损伤15例,其中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38例,钻孔引流术31例。所有患者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均采用鼻饲饮食。

1.2 饮食形式均采用普通流质饮食,如米粥、稀饭、牛奶、排骨汤、鸡汤、鱼汤、果汁、瘦肉泥、菜泥、烂饭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食盐,加工配制成流质食物,经济方便,富含纤维素、维生素。

1.3 方法

1.3.1 留置胃管的时间及方法

为了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保障足够营养,遵医嘱在发病后24h-72h内留置胃管。选择型号适宜的硅胶胃管,常规插入胃管的长度为45cm-55cm,通常鼻饲管顶端有2-3个侧孔,第2,3个侧孔距顶端的距离分别为5cm和10cm,为保证鼻饲管3个侧孔全部进入胃部。另增加插管的长度,插管时需插深4cm-8cm使胃管接近幽门,可减少反流[1]。患者平卧或颈下垫一软枕,从一侧鼻孔轻轻插入16cm-18cm,感觉阻力增加时,由辅助者托起头部,使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食道弧度,缓缓插入胃内,并检查鼻饲管是否盘旋在口腔,插管顺利,证实胃管在胃内,固定胃管并做好标记。证明胃管在胃内的方法:(1)能够从胃管内抽出胃液;(2)将听诊器放置患者胃部,用注射器向胃内注入空气,可以听到气过水声,证明胃管在胃内;(3)把胃管放入水碗内,无气泡溢出。

1.3.2 鼻饲方法

采用注射器分次灌注法。首次鼻饲从小剂量开始,并采用易消化流食,根据消化情况逐渐增加鼻饲量,2h-3h灌注200ml-350ml,每日总量1500ml-2200ml,或遵医嘱流质饮食,缓慢注入。鼻饲饮食接近体温,约38 oc-40oc,每次管饲后用30ml温开水冲洗鼻饲管,以防胃管中食物残留腐败,发酵或堵塞。在两次鼻饲之间补充果汁或水分150ml-300ml。

2.护理

2.1 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因此家属承担了主要照顾患者的责任。应告诉家属,对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不单纯是医生和护士的责任,家属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想取得家属的参与必须要和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要向他们详细介绍,颅脑损伤患者很少有在短期内也就是在住院期间能够清醒的,家属如果没有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这些病人在出院之后很可能就会死于并发症。留置鼻饲管的原因是由于患者昏迷不能自主进食、水和药物,鼻饲饮食是为了保证患者能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及治疗中所需要服用的药物,不会给病人带来任何痛苦,家属也易于接受。

2.2 鼻饲前后护理

鼻饲前给予翻身、叩背,抬高床头,必要时吸痰;鼻饲前确保胃管在胃内,并抽吸胃内残留液,观察病人吸收情况及残留液的量、颜色,提供疾病信息。鼻饲后维持原卧位30分钟,防止食物反流。每次鼻饲后应以20ml -30ml温开水冲洗胃管,避免食物积存在管腔内变质引起胃肠炎,保证喂养管道通畅,以防堵塞。注射器用完后应立即用温开水冲洗干净后放置在一次性保鲜袋里备用,使用前再次用温开水冲洗,每天更换。灌注的食物必须保证新鲜。

2.3 停用鼻饲的时间

当病人病情开始恢复,吞咽反射开始恢复后,即可带鼻饲管从口腔中练习进食,开始时先喂不宜呛咳的食物,如香蕉、蛋糕、馒头,不足部分从鼻饲管中注入,以后随着吞咽功能和病人意识的逐渐好转,喂食的量和种类逐渐增加,至完全能从口腔喂食且能保证每日所需营养后,方可拔除鼻饲管。

2.4 胃肠道反应的护理

2.4.1 恶心、呕吐的护理

恶心、呕吐常因胃肠内营养溶液输注的速度过快与量过大引起,易于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混淆。护理措施:减慢鼻饲管输注流食的速度,鼻饲量以递增的方法输入,一般每日1000ml,逐步过渡到常量2000ml左右,分4-6次平均输注,每次持续30-60分钟,溶液温度保持在38oc-40oc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同时对因颅内压增高而引起的恶心、呕吐,可及时给予脱水剂,以缓解症状。

2.4.2 腹泻的护理

发生腹泻的原因:(1)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并发肠道霉菌感染;(2)注入液体过多,引起消化不良;(3)溶液中含脂肪过多,引起脂性腹泻;(4)溶液温度过低,刺激肠蠕动加快;(5)灌注环节被污染。护理措施:(1)观察并记录粪便的性质、颜色、量及次数,留取标本送检; (2)对因处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注入液体应适量,减少鼻饲量及脂肪摄入量,保持溶液温度38oc-400c,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鼻饲饮食的配置过程中严防污染,必要时暂停鼻饲;(3)对腹泻原因进行评估,防止遗漏潜在的胃肠道疾病;(4)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肛周皮肤炎症;(5)如出现脱水症状可按医嘱补液。

2.4.3 便秘的护理

昏迷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活动量小,肠蠕动减弱,加上鼻饲牛奶、少纤维素性食物,食物残渣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多吸收,引起大便干结,造成便秘。护理措施:给患者勤翻身,活动肢体,鼻饲内加用性质温和的导泻药或行开塞露防止便秘出现,必要时可行少量不保留灌肠。老年病人因肛门括约肌较松弛加上大便干结,往往灌肠效果不佳,需人工取便,即戴手套用手指由直肠取出嵌顿粪便。同时增加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2.5 鼻饲反流的护理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神经肌肉受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平滑肌、食管螺纹肌存在一定程度的收缩无力,活动不协调或肌瘫痪,再加上留置鼻饲管,致使食管、胃喷门在不进食时不能处于完全关闭状态,这是胃内容物反流的主要原因[2]。护理措施:(1)延长胃管置入深度。胃管置入深度为发际至剑突的距离再加上8cm-10cm。(2)避免腹压骤然升高,鼻饲后1小时内不进行翻身、拍背、吸痰。(3)体位管理。鼻饲时至鼻饲后1小时采取半卧位或者床头抬高30 o-45o。(4)严密监测胃内潴留量,控制鼻饲的速度及量。每次鼻饲前均要回抽检查胃内潴留量,胃内潴留量大于100ml,暂停鼻饲,遵医嘱使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结合腹部按摩,待胃排空后再进食。严格控制鼻饲的量及速度,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鼻饲推注的速度要慢。

2.6 脱管、管腔堵塞

脱管多因患者烦躁时自行拔除或翻身时不慎脱落,护理中应用稳定性好的鼻饲管以求舒适、安全,现胃管固定方法有:蝶形胶布固定胃管的方法可减少胃管的滑脱[3]。插胃管后在出口做一小标记,如脱管少于10cm,可将原管再送入,确定胃管在胃内后鼻饲;发生堵管时应在每次鼻饲后,用30ml-50ml温开水冲洗鼻饲管;喂药时,将药片研碎溶解后注入,尽量避免将药物与营养液混在一起。

3.结论

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自己不能进食,除静脉补充营养外,还需经鼻饲供应必须的营养,保证病人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热量、水和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力。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减少或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1]白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鼻饲反流原因及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52。

[2]李瑾,李海玲,柴雪艳.脑出血昏迷患者鼻饲饮食3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693。

[3]王慧,陈雪英,金巧丹.蝶形胶布改进胃管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天津护理,2006,14(04)。

R256.24

B

1009-6019(2015)03-0225-01

猜你喜欢
胃管颅脑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