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素副词“迟早”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

2015-03-28 01:46邓根芹王健包海雪
河池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语气现代汉语语料

邓根芹,王健,包海雪

(常熟理工学院 人文系,江苏 常熟 215500)

在现代汉语中,“迟早”是一个特殊的语气副词,它由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语素构成,本文用“反素副词”这一概念来指称。张谊生先生称为反义对立式语气副词,比如“反正、左右、高低、死活、横竖、迟早、好歹、早晚”等等,张先生认为这类词刚开始成词时都被用作实词,后来逐渐虚化,变成了语气副词。[1]319-352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北京大学语料库(CCL)检索到“迟早”的句子500余条为考察对象,运用三个平面理论,从句法、语义、语用角度对反素副词“迟早”作细致分析。

一、“迟早”的句法分析

副词一般能在句中充当状语,起限制和修饰作用,中心语一般可以是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结构,名词或名词性结构。[2]反素副词“迟早”一般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结构为中心语的语境中。

(一)“迟早”位于句首

从句法层面上看,语气副词“迟早”用法比较灵活,不仅可以位于主语前也可以位于主语后,它们的语义和能愿动词可以相融,所以经常和能愿动词配合使用。

1.“迟早”位于主语前

“迟早”用法灵活,可以位于主语前,统管后面的句子内容,常常表达评价。在所有语料范围中,这类占语料总数的21%,约两成。比如:

(1)贺玉梅笑说:“你小子当着我骂吕厂长,当着吕厂长骂我,迟早我和吕厂长得当面对质。你忙不忙?要是不忙,跟我去看看章师傅。”(CCL)

(2)一有闲暇,想起他的时候,就会为他担心,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迟早他会出事的。(CCL)

这两例,“迟早”都是表示评价判断。在例(1)中,“迟早”是“早晚我会和吕厂长当面对质”的意思,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带有开玩笑的意思。例(2)“迟早”表示,“我”评价判断早晚他会出事,是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测。

2.“迟早”位于主语后,后续句句首

“迟早”意义比较实在,不具有篇章衔接功能,位于主语或话题的后面,对其后述题部分进行评注。当“迟早”位于省略主语的谓语前面时,可根据上下文找出被省略的主语。在所有语料范围中,这类占语料总数的18%,不到两成。比如:

(3)二和道:“怎么今天你又敢跑呢?”她道:“我要不跑,在他们家里,迟早得死。还有那个畜类的师傅,他逼的我待不下去,我只好糊里糊涂,先跑出来,逃开了虎口再说。”(CCL)

(4)卓夫人道:“现在你既然已来了,迟早会见到他的,又何必太急?”(CCL)

在例(3)中,根据上下句可推断出“迟早”前面省略的主语是“我”,大意是“我”要不跑出来逃走,迟早会死的;例(4)根据上下文句意,可以找到“迟早”前面省略的主语,是卓夫人的说话对象“你”。

3.“迟早”位于句首,后加逗号

体现说话者在组织话语的过程中思考的痕迹,使得句子口语化色彩更加浓重。在所有语料范围中,这类占语料总数的8%,不到一成。比如:

(5)迟早,你将看到一个以一座大教堂为核心的隐修士聚居的村落。(CCL)

例(5)“迟早”位于句首,后面有逗号,试与“迟早你将看到一个以一座大教堂为核心的隐修士聚居的村落”比较,“迟早”位于句首更为肯定,但加上表停顿的逗号后,表现了说话者在话语过程中的思考痕迹,整句话语气肯定。

(二)“迟早”位于句中

1.“迟早”与“纵然、既然”连用

一般用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对后面内容的猜测,而且基本是肯定的猜测,强调不管条件是什么,某种行为即将要发生的不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通常会与“纵然、既然、也许”等连用。在所有语料范围中,这类占语料总数的33%,约三成。比如:

(6)李寻欢笑了笑,道:“我纵然说没有拿,他们也绝不会相信的,迟早还是难免出手一战,所以我倒不如索性承认了,也免得跟他们啰嗦嘛。”(CCL)

(7)阿飞道:“既然迟早难免一战,你还考虑什么?”(CCL)

例(6)“迟早”与前面的“纵然”连用,不管“我”说拿还是没拿,他们都不会相信,结果都是不会变的,即总要有出手一战的时候。例(7)“迟早”与前面的“既然”连用,前面提到的情况可能不一样,但是结果不变。

2.“迟早”与能愿动词连用

反素副词“迟早”主要是就眼前现象对事物将来发展情况作出推测,因此常与表可能的情态动词“会、要”一起使用,表达预判的肯定性。在所有语料范围中,这类占语料总数的16%。比如:

(8)据说,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CCL)

(9)他迟早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CCL)

例(8)“迟早”与“会”连用,作动词“实现”的状语,在这里是说希望的事迟早实现,是一种对事实的肯定;例(9)“迟早”与“会”连用,修饰定中短语“光明的未来”,原文意思是俄罗斯人坚持自己的信仰,即使经历了很多磨难,但“我”相信他们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三)“迟早”位于句末

语气副词“迟早”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位于句末,一般认为这是变式句。当它位于句末时,往往会多追加说明的色彩。在所有语料范围中,这类占语料总数的4%。比如:

(10)一般,吃饭睡觉又不太规律,如果再拒绝运动,那肯定要出问题的,迟早。(CCL)

例(10)是比较特殊的变式句。如果“迟早”放到前面去,“如果再拒绝运动,那迟早肯定要出问题的”,与原句相比,明显没有原句子语气强烈,倒装起到强调作用。

二、“迟早”的语义分析

“迟早”是时间义场类的反素副词,由表示概念义向情状义演变。其概念义、情状义及其使用的语义背景如下。

(一)概念义

从字面上来看,“迟早”是由一组反义词“迟”和“早”组成,而“迟早”是时间意义的反素副词,张谊生认为“反素词都处于一个语义场的两端或两面,肯定或否定一个语义场的两端或两面也就是确定或排除了一切前提,所以都会自然而然地走上表总括的主观化道路”,“迟早”表将来某种行为动作或情况虽不会马上发生、进行或完成,但是最后一定会发生、进行或完成。[3]

(11)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伏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CCL)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过了三年,我中进士还家,你从东边的房子里扶着几案出来,全家睁眼看着欢笑,不记得当时话题从何说起,大概是说考中进士,递信人报信的迟早的情况,如此等等。在这里面“迟早”是“迟和早”的意思,是“迟早”表示的最初的概念义。

(二)情状义

“迟早”表达情感,是这个反素副词在不断虚化的过程中,主观倾向日益发展、强化的结果。“迟早”可以理解为“总归,总有一天”分解成概念义是“不管是迟是早”仍可成立,可以看出时间义场词也有些向情态义转化了。[4]

(12)所以,自从知道七叔在北京有了女朋友之后,我就觉得迟早得出点什么变化,果不其然。(CCL)

例(12)“迟早”在句中的意思就可理解为自从七叔有了女朋友,不管怎样,都会有点变化,也不只是其本身的概念义“或迟或早”,也已向情状化方向发展了。

(13)瞎婆婆的故事确实可怜,但是,自己这个假儿子,骗得了一时,骗得了一世吗?走,是迟早的事,等到必须要走的时候,会不会再一次撕裂了老太太的心?(CCL)

例(13)虽然瞎婆婆的故事很可怜,但是不管怎样自己还是会离开的,“迟早”由早晚的意思也可解释成不管怎样,反正会走的情状化方向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反素副词中,“早晚”的语法化程度就没有“迟早”来得虚化。就有可能出现“早晚”概念义与副词情态义的同形。一般会将概念义理解成联合短语,把情态义理解成副词。比如“这种药早晚各吃两片”,这句中的“早晚”就是“早上和晚上”的意思,是联合短语,是“早晚”的概念义;“犯罪分子早晚要落入法网”,这句中“早晚”就是情态义,其用法与“迟早”意义相当。但语料里,没有现代汉语语境中“迟早”的概念义的用法,说明“迟早”语法化程度更深。

(三)“迟早”的语义背景

“迟早”常出现的语义背景有两个,一是列举原因或情况;二是推断这种原因或情况可能导致的后果,原因与情况可以是已然事实,也可以是未然推测。[5]131

(14)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成为整个改革的瓶颈,这一关迟早要过,越早成本越小。(CCL)

在例(14)“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成为整个改革的瓶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已然的,而后一句“国有企业改革这一关迟早要过”是根据这种情形推测出可能出现的结果。

(15)“我都到了这步田地,你还看我的笑话,天地良心,你不得好死!大哥,你真是瞎了眼了,我大嫂这样好,你偏偏从外边领进来这样一个妖精,倒霉吧,大哥,迟早有你后悔的那一天,这个狐狸精,就是我变成了鬼,我也饶不了你。”(CCL)

例(15)“迟早”后面那句“有你后悔的那天”,不仅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而且是根据前句“大嫂这样好,偏偏从外边领进来一个狐狸精”已然情况作出的肯定猜测。

三、“迟早”的语用分析

(一)“迟早”的主观性

反素副词“迟早”的主观性是指说话人“自我”的表现,即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阐明自方的立场、态度和情感。[6]151“迟早”主要表达对事实的评价或坚决的态度,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16)一张放大十二寸的相片,岑瑾把相片配了框子挂在墙上,岑瑾觉得她迟早是关家的人了,也不再有别的想法。(CCL)

例(16)“迟早”是对未来情况所作的预测,说的是岑瑾觉得自己迟早是关家的人,是她的主观立场,如果把“迟早”去掉,“岑瑾觉得她是关家的人了”一是事实不符,二是主观情感削弱。

(17)我惊愕了。“听着,小孩子,人总是要死的,只是迟早而已。死是避免不了的,正如你不能把所有的树叶都抓住。”(CCL)

例(17)中,“人总是要死的,只是迟早的时间问题”是“我”给孩子蒂姆讲这个客观事实,让他可以接受奶奶已死的事。

(二)“迟早”的突显性

说话时所要表达的语义重点,是一句话中人们最关注的信息成分。在口语中,语音手段,如:音高、音长、停顿、重音等可以表示语义重心,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重音。[7]在书面语中,有时语气副词可以表示语义重心。

(18)母亲走出小屋,带着怜悯的眼光看他,“宣,死心了吧,你们迟早要分开的,你一个穷读书人,哪里留得住她。”(CCL)

例(18)是母亲与儿子宣的对话,母亲让他死心,句中“迟早”的使用,表达了说话人母亲的肯定态度,并且有效地把自己的看法传给了对方,起到了突出焦点的作用。

(19)“目前她正在哀悼你,不过她迟早会忘掉你,遇见另一年轻人,结婚,活人都是这个样子。”(CCL)

例(19)是别人劝告阿特塞,阿克萨会忘了他这个猜想,表达了说话人对这事的看法,句中的"迟早"同样是有效的传达了信息,让对方明白语义重心所在,使重心显得明确而突出。

(三)“迟早”的篇章衔接方式

篇章衔接方式是篇章分析的主要着眼点之一,衔接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照应、替代、省略、复现、同现等。“迟早”和其它词相比,它的衔接方式有其独特的地方。[8]92-106

1.“迟早”的连用

张谊生认为连用就是连续使用语义相关的语气副词,以组成具有内部联系的片段。我们研究的连用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反素副词内部成员间的连续使用,二是反素副词同其它反素副词的连用。

同一个反素副词在句内的连续使用,一般情况下是两项连用,也可以是多次重复使用。

(20)中国足球水平迟早要提高,甲级队的对数也迟早要增加。(CCL)

例(20)两个分句“迟早”连用,层层递进,增强了语势,起到了肯定事实的强调作用。

(21)这种扎实为学、认真求学的精神,社会上迟早会发扬,迟早会大行其遭,迟早会成为主潮嚣流。(CCL)

例(21)“迟早”连续使用三次,增强了语势,说话者充分肯定这种认真求学的精神一定会发扬光大。

检索的语料中,能与“迟早”连用的反素副词有“反正”“早晚”。

(22)李寻欢目中露出一丝痛苦之色,却还是微笑着道:“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我们反正迟早总是要分手的,早几天迟几天又有什么分别?”(CCL)

例(22)“迟早”与“反正”合用,“反正”主观上是“不管结果的好坏”,“迟早”主观上“不管时间早晚”,最终结局是“我们总还是要分开的”,在句中合用,起到进一步强调的作用。

2.“迟早”和其它副词的合用

反素副词“迟早”和范围副词“都”可以合用,范围副词“都”表示总括全部,而反素副词“迟早”由两个意义完全相反的单音节语素组成,这两个语素位于一个语义场的两端,对这两端进行肯定或否定就把所有的情况都包括进来了,所以两者经常一起使用,是汉语的羡余现象。羡余,是为了强调。

(23)反正这事迟早都得说。(CCL)

例(23)“迟早”后面跟了“都”,表示早晚都会说出来。

(24)他指出:“在满洲的每个人日本人思想深处都有一种信念,那就是迟早都要将太阳旗插遍这里的每一个角落。”(CCL)

例(24)“迟早”后面加了“都”,在句中强调表达的范畴是全部,即每个日本人思想深处都有一种信念那就是“将太阳旗插遍这里。”

在现代汉语中,反素副词“迟早”可以和“是……的”搭配,张谊生在语法化历程分析基础上指出,对于副词后面的“是”要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地把它当作动词处理,比如:

(25)南阳城我迟早是要去破的,只是目前没有功夫去破,只好让众百姓去多苦几天。(CCL)

例(25)位于“迟早”后的“是……的”中的“是”是副词,和“迟早”一起对“要去破”进行评论,主要用来突出焦点,如果不加“是……的”,“南阳城我迟早要去破”,和原句相比,基本语义一致,但语气远没有原句强烈。

反素副词是汉语比较特殊的复合式合成词,“反正、左右、高低、死活、横竖、迟早、好歹、早晚”等,这些反素副词仍然在不断语法化进程中,“迟早”相较与“早晚、高低”等反素副词,“迟早”语法化程度更深。“迟早”在句法上,主要位于主语之后,谓语之前,作状语,用于句首位置的情形相对较少,鲜有用于句末的,用于句末,应当理解为变式句的情形;在语义层面,“迟早”或者是列举原因、情况,或者是推断这种原因、情况可能导致的后果;语用上,“迟早”表达语气肯定,凸显表达焦点。对反素副词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描写、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更科学认识这类特殊的副词。

[1]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4]史金生.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J].中国语文,2003,292(1):17 -31.

[5]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6]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7]齐沪扬,张谊生,陈昌来.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8]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语气现代汉语语料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