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文》佚文辑补九篇

2015-03-28 15:18陈开林魏欣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方是宋文嘉定

陈开林,魏欣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全宋文》佚文辑补九篇

陈开林,魏欣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全宋文》作为两宋的文章总集,网罗繁富,嘉惠学林。清代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以著录宋代刊本著称,载录宋人序跋多篇,经核对有九篇为《全宋文》失收。其中,周世兴、刘友直、陈以庄、刘璪、邱岳为《全宋文》失收之作家。丁黼、吴龙翰、王应麟的作品在《全宋文》中有收录,但辑录不全。今据《皕宋楼藏书志》予以整理,以供参考。

《全宋文》;总集;宋代文学;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辑佚

由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曾枣庄、刘琳教授主编的《全宋文》,网罗两宋文章,卷帙浩繁。作为宋代的文章总集,《全宋文》的出版为宋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对于推动宋代散文研究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然而,总集的编纂要求“巨细兼收,义取全备”①[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721页。,因此,实际上很难真正做到囊括无遗。《全宋文》也难免有漏收情况。该书出版后,学界不断有相关的补辑文章。

陆心源(1834-1894),晚清著名藏书家。其皕宋楼以富藏宋元椠本驰名。所著藏书目录《皕宋楼藏书志》120卷、《续志》4卷,著录宋刊本书籍200余种,备录各书序跋。经核对,有九篇宋人序跋为《全宋文》所未载。其中,邱岳、周世兴、刘友直、陈以庄、刘璪为《全宋文》失收之作家。丁黼、吴龙翰、王应麟的作品在《全宋文》中有收录,但辑录不全。本文据《皕宋楼藏书志》迻录佚文如下,有别本可据的则取与参校。

一、《方是闲居士小稿跋》五篇

《皕宋楼藏书志》卷89著录南宋刘学箕《方是闲居士小稿》二卷,备载相关序跋,计有刘淮、赵蕃、赵必愿三人之序,刘学箕《自记》,游郴、周世兴、丁炳文、刘友直、黄淳、方立、张牧、陈以庄、刘璪、刘张十人之跋。其中,刘张为刘学箕从玄孙,该跋作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显属元代作家。而刘淮、赵蕃、赵必愿三序,刘学箕《自记》,游郴、丁炳文、黄淳、方立、张牧之跋均见载《全宋文》。兹录《全宋文》失载的周世兴、刘友直、陈以庄、刘璪四人之跋如下:

1.周世兴文(二篇)

世兴之友吴介父,一日出诸公所赋专壑七咏数巨轴,谓世兴曰:“仁夫屡见此诗矣。君诗人也,幸毋泛观之。”世兴领其诚,旬余始得之,其间独方是闲刘公杰出众作。辰欢敬诵,愈诵愈高,如太羹元(按:元即玄,避讳而改)酒,具有真味,恨不多见之。季仙近自五夫还,会晤之初,未暇他语。首出公诗文,世兴始得纵观熟读,愈多愈奇。又恨其前者未瞻际之。季仙旦夕又从公游,世兴又恨以系小子,失丈夫,不得偕之。《诗》云:“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季仙幸为我诵此诗以道意。季秋二十五日石溪癯翁周世兴仁夫书。

季仙临行,复出此集。如《画壁赋》、《一枝堂记》等六十余篇,皆不在诗轴中。文章公器,季仙珍而不尽以示诸朋友,意果何在焉?得此集遍传人间,俾学者知所宗,季仙不得而私有之。后一日周世兴再书。

按:文载《皕宋楼藏书志》卷89①。文中所称季仙即游郴,《全宋文》第308册仅载游郴《方是闲居士小稿跋》一文。周世兴,生平不详。据其跋文题署,仁夫似为其表字,癯翁为别号,石溪为其籍贯。

刘学箕《自记》称“游季仙来山中相访,索予诗文”,文末题署为“嘉定丁丑重阳后十日”。今考游郴《跋》云“此集二百余篇,凡三万言,郴亲授先生之前”,作于“季秋中澣”。而刘淮《序》作于“嘉定十年立冬日”、赵蕃《序》作于“嘉定丁丑十月二十九日”、赵必愿《序》作于“嘉定戊寅上元日”。嘉定丁丑即嘉定十年(1217),嘉定戊寅即嘉定十一年(1218)。诸人序跋作于嘉定十年季秋至次年初春之间。据此可知,游郴自嘉定十年九月从刘学箕处获《方是闲居士小稿》之后,即相示诸友,诸人并各为序跋。周世兴作跋自当在嘉定十年。前一跋作于九月二十五日,后一跋作于九月二十六日。

2.刘友直文

方是闲先生乃屏山先生之的孙,其文章高爽,词意闲雅,真可追配前作,岂非所谓海之支流必咸、之弃屑必润者耶?然先生生平志四方,足迹半九州,其胸中名山大川收览之富,凡所以发越其性情,膏润其笔端者,又非必有所由而后有所诣也。日录、诗稿至多,今季仙兄所受,特其绪余,尝鼎一脔,旨可知矣。下澣日门士刘友直伯益书。

按:文载《皕宋楼藏书志》卷89①[清]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续修四库全书》第92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22页。。此跋写作时间,与周世兴跋相差不远,当作于嘉定十年九月下旬。据文末题署可知刘友直,字伯益,为刘学箕门人。刘学箕《方是闲居士小稿》中有《和刘伯益嘲菊韵》七律一首。

3.陈以庄文

洛阳少年论事不合,一旦适去,吊所赋鵩,皆悲伤怨怼之辞。君子许其才而不许其学。至杜陵野老,饥寒流落,一诗一咏,未尝忘君。天下后世,谓之诗史,其以此耶?大丈夫不负所学,不得自见于斯世则已,何至于怨乎?方是闲居士忠显闻孙西枢犹子机云阿咸,青紫满家。居士合得一官,而乃廉静退托,毅然有隐约之志。脱轩冕而就薜萝,去廊庙而屨岩壑,此政与洗耳、采薇、谢故人钓富春者同量。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居士得之矣。以庄自登屏山之门,见居士于总角。风韵豪爽,有超轶绝尘、凌厉宇宙之气。其后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淛,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自六经诸子史传百家之书,与夫天文地理谶纬之学,古今文集典故之文,历世医药方技异书奇字,莫不研究。所以其文富瞻渊源,其诗雄丽清壮,如长江大河,波澜起伏,有悠游自得之趣,而无惨戚无聊之意;有疏旷自放之志,而无怨怒不平之态。且浚流为地,叠石作山,艺花行柳,纫兰赋梅,种春釀泉,酌客终日,清谈不倦。多识前言往行,听者耸然,真有先世古君子之风。其视功名利禄为何等物,尚何怨乎!虽然,抱负所学如此,岂终穷者?朝家旌忠褒节,访其子孙之贤而录用之,必有任其责者。然于居士何所加损焉?以庄于居士既亲且契,从甚久,知之最深,不敢泯灭其心。故叙其风概如此。若夫品题之言犹在耳,则有文公、远庵于前;序诗以名世传远,则有东里、溪翁于后,使览者有考焉。方外士陈以庄敬叟书。

按:文载《皕宋楼藏书志》卷89②[清]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续修四库全书》第92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24页。。黄宗羲《宋元学案》卷43有黄铢传,称“黄铢,字子厚,建安人也。隐居不仕,从刘屏山游。屏山门下,朱子最为大儒,而先生亦其眉目也。屏山殁,遗文散落,晦翁与先生雠校以传。固穷而卒,所著有《谷城集》五卷,朱子序之。……有高弟曰陈以庄,字敬叟,其甥也,亦工诗。③[清]黄宗羲著;(清)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047-1048页。”清代朱彝尊《词综》卷18录其词一阕,载“陈以庄,字敬叟,建安人。有《月溪集》④[清]朱彝尊:《词综》,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64页。”。王奕清《御选历代诗余》卷106传同,并云其“号月溪”,则其集乃以号而命名。刘克庄《陈敬叟集序》称“敬叟名以庄,谷城黄子厚之甥,故其诗相似云”⑤[宋]刘克庄著;辛更儒校注:《刘克庄集笺校》(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974页。,并有《生查子·灯夕戏陈敬叟》词。据黄宗羲、刘克庄所载,可知陈以庄为黄铢之外甥,且为之高足。《全宋诗》卷2676录其诗二首。唐圭璋编《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三首。

4.刘璪文

季仙玩侮一世,学恃家传,才恃天禀。搦筦占辞,娓娓数百言不倦。虽古作者复生,不肯少辟其席,而况北面乎人!今乃北面于方是闲居士者,岂居士势以压之、气以胜之耶?且居士之文,予丱角得而读之,囗(按:四库本《方是闲居士小稿》作“有”)以知其薰班马之香,摘屈宋之燄。人皆服其追并古囗(按:古囗,四库本《方是闲居士小稿》作“吾知”)久矣,时季仙未之服也。今抠衣趋隅,口诵心维,至于笔之书者,非徒服也。昔沈诸梁之不识孔子,陈了翁之不识伊川,俱不免见讥于当世。季仙之愿师,毋乃责沈之遗意欤?幸多以酒沃之,毋使当时叛道如湜、籍辈也。丛亭刘璪书。

按:文载《皕宋楼藏书志》卷89⑥[清]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续修四库全书》第92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24-325页。,亦附载四库全书本《方是闲居士小稿》卷末。刘璪,生平不详。

二、邱岳《琴川志序》(宝祐甲寅,1254年)

姑苏为吴王之故都,今为畿辅之大郡。若常熟则为郡之大县,自春秋距今千六百余年。其壤地之间,建置之沿革,风物之变迁,与夫事迹之涉于理乱,善恶之系于劝惩,可书者宜若不可胜纪。余家世东海,南渡初,曾叔大父光禄公仕于吴,因寓于此。余端平乙未方自淮来依宗党。始至,尝问客曰:“县名常熟,其义安在?其始何时?”客应之曰:“绍兴县宰题名云,梁改南沙为常熟。命名之义,则不知也。”又问:“有图经可以参考否?”曰:“所志亦同。”“有故老可以质问否?”曰:“无可与语者。”及观陆澄《吴地纪》,有吴郡常熟县之文。则齐代已有常熟之名,非改于梁也。吁!宰是邑,生长是邑,虽更易之岁月,名称之意义具不及知,它复何望焉。此前人失于纪述,故后人无所稽据,遂使名都大邑,传信失实,良可叹已!龙泉鲍君廉,来绾县章,每以图志未详为缺典。于是与邑之秀民钟君秀实、胡君淳,旁搜博采,考古访旧,裒辑会稡,讨论是正,以增益其所未至,迨再考后,始能成编。列为十门,条分类析,固不敢谓尽无遗缺,然视旧志则粗备也。昔周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与其财用谷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萧何收秦图籍,具知天下陋塞,户口多少、强弱。自非郡国有志,风土有记,何因而然?兹事于县政,若缓而实切。盖传今贻后,所关者大,鲍君可谓知所先务矣。宝祐甲寅中元日,朐山邱岳叙。

按:文载《皕宋楼藏书志》卷32①[清]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续修四库全书》第9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59页。。清代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卷110有邱岳传,载:“邱岳,字山甫,高唐丞磻之曾孙也。祖琚,绍兴中与子松归朝,授琚迪功郎招抚司准备差遣,松下州文学,遂家高邮。琚卒,葬吴县。岳,松之子,嘉定十年进士,授太湖尉,辟蕲州推官。绍定三年,李全弄兵于淮东,安抚副使赵范、提刑赵葵奉命诛讨,辟岳入幕,赞决谋议,卒殄凶逆。历通判黄州、知真州。端平三年,蒙古来攻,岳设伏败之,杀其骁将。又选勇士袭敌营,焚其庐帐,遂引去。改兵部郎中淮东提刑兼提举常平,知太平州兼江西转运,徙知江州兼沿江制置副使,移镇淮东,累疏求去。淳祐十年,以工部尚书召,寻谢事。自镇江,徙居常熟。宝祐初,授华文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江东安抚兼营田使、行宫留守,节制知州无为军安庆三郡屯田使。丞相遗书,奉旨趣行舟。发京口时,北兵方闯庐和,即调兵赴援,趣新知、和州印。应雷往。应雷奋入,卒。保和州。三年,授龙图阁学士,致仕,卒年六十九。岳在真州及淮阃,兵将乐为之用,凡四御大敌,未尝败创。泗州之捷,俘获不可胜计,功尤伟。为人简重,言不妄发,及论议,洞然表里。理宗尝书‘忠实’二字赐之。官至正议大夫,封东海郡侯,赠特进。②[清]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清光绪九年刊本。”

据传所载,可知邱岳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卒于宋理宗宝祐三年(1255),享年69岁。本文作于其逝世前一年。

此外,赵宏恩《乾隆江南通志》卷151《人物志》、姚文田《嘉庆广陵事略》卷5亦有其传,传文较为简略。

三、丁黼《汲冢周书跋》(嘉定十五年,1222年)

夫子定《书》为百篇矣,孟子于《武成》取其二三策,谓血流漂杵等语近于夸也。今所谓《汲冢周书》者,中(按:中,《经义考》作“类”)多夸诩之辞,且杂以诡谲之说,此岂文武周公之事而孔孟之所取哉?然其间畏天、敬民、尊贤、尚徳,古先圣王之格言遗制尚多有之,至于《时训》、《明堂记》,《礼》者之所采録,克殷、度邑,司马迁之所援据,是盖有不可尽废者。晋狼瞫曰:“《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其语今见之篇中,此吾夫子未定之书也。汉萧何云:“周书曰(按:曰,《经义考》作“云”):‘天予不取,返受其咎’”,此(按:此,《经义考》无)则夫子既定之后。而《书》无其(按:其,《经义考》作“此”)语意者,其在逸篇乎?其后班固《艺文志》(按:艺文志,《经义考》作“志艺文”),书凡九家,有《周书》七十一篇。刘向云:“周时诰誓号令,盖孔子所论百篇之余也。”以两汉诸人之所纂记推之,则非始出于《汲冢》也明矣。惜乎后世不复贵重,文字日就舛讹。予始得本于李巽岩家,脱误为甚,继得陈正卿本,用相参校,修补颇多。其间数篇尚有不可句读者(按:者,《经义考》无),脱文衍字亦有不容强解者,姑且刻之,俟求善本更加增削,庶使流传以为近古之书云。嘉定十五年夏四月(按:以下经义考无)十一日,东徐丁黼谨识。

按:此跋载《皕宋楼藏书志》卷23③[清]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续修四库全书》第9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46-247页。、朱彝尊《经义考》卷75④[清]朱彝尊著;林庆彰,蒋秋华,杨晋龙等点校:《经义考新校》(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407页。。丁黼(?-1239),字文伯,号延溪,故徐州人,迁居池州石埭(今安徽青阳南)。登淳熙十四年进士。著有《延溪集》五十卷。《全宋文》第319册收录其文章四篇。

四、吴龙翰《野趣有声画序》

杨君家松萝白岳下,园池林木蔚然,大类魏野之居,多所得趣,故其襟怀玉雪,不涴点尘。然天地间风月常新,烟云不断,君磨墨濡毫,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观此一卷,则知意匠经营亦良苦矣。抑作诗如“市肆冕旈无人问,当畴若顾虎头画”,维摩一日责施十万,二日五万乎?予作诗穷,未之能画,今则自惜。君当自勉云。咸淳六四一古梅吴龙翰拜手。

按:此跋载《皕宋楼藏书志》卷95①[清]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续修四库全书》第92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95页。,亦载四库全书本《野趣有声画》卷首。吴龙翰(1233-1293),字式贤,号古梅,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著有《古梅遗稿》六卷。《全宋文》第357册收录其文章五篇。

《野趣有声画》,元代杨公远撰。杨公远,字叔明,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四库全书总目》据“集中有至元二十二年乙酉《生朝》诗称‘六十平头悭两岁’”②[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24页。,考其生于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并称“宋亡时年已十九,入元未仕”。《野趣有声画》一书的卷数,倪灿《补辽金元艺文志》、钱大昕《元史艺文志》、阮元《文选楼藏书记》、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丁仁《八千卷楼书目》、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録》、魏源《元史新编》均著录为二卷;曾廉《元书》著录为一卷。《四库全书》著录为二卷,但《提要》中有所考证,称“知原集止一卷,而下卷为后人所续辑”③[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24页。。实则吴龙翰《野趣有声画序》中已明言“观此一卷”,则其原书为一卷当无疑义。

五、王应麟《松乡先生文集序》

在汉东都,御史中丞句章任奕以文辞进,其名著于《会稽典录》。近世任氏多工于词赋,有声场屋间,岂中丞苗裔耶?丹穴凤凰羽,风林虎豹章,信有种哉。叔实尚友前修,镕意铸辞,赋传二篇师法孟坚,幽通昌黎,百川学海,以至于海,其进也孰御?因书卷后,复(按:复,《爱日精庐藏书志》无)以识尝鼎一脔之味。它日大篇短章,金舂玉呜,文(按:文,《爱日精庐藏书志》作“又”,是)当嗣书焉。浚仪王应麟书于奉川龙津驿舍。

按:此序载《皕宋楼藏书志》卷96④[清]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续修四库全书》第92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04页。,并载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卷32⑤[清]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611页。。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号厚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著名学者。生平著述甚多。其文集散佚严重,《全宋文》第354册收录其文章,共计13卷。其后,中华书局陆续出版《王应麟著作集成》,其中《四明文献集》为其文集。然《全宋文》、《四明文献集》均未载此文。近年来,学界关于王应麟佚文偶有发见,亦未及此文⑥张如安:《新发现的王应麟佚文<小学箴>》,傅璇琮、施孝峰主编《王应麟学术讨论集》(201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57-158页。。

松乡先生,即任士林(1253-1309),字叔实,号松乡,浙江奉化人。生平事迹具见赵孟頫《任叔实墓志铭》。其文集名为《松乡先生文集》,有元刊本、明刊本、明清间校抄本存世⑦傅璇琮主编:《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金元卷),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04-105页。。然相关目录书籍介绍《松乡先生文集》,如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黄仁生《日本现藏稀见元明文集考证与提要》、傅璇琮主编《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金元卷)等仅言及赵孟頫《墓志铭》、杜本《序》、陆文圭《跋》,而未言及王应麟《序》。故其价值弥足珍贵。

本文发现的九篇佚文,对《全宋文》略有补充。辑佚工作伴随着文献的不断开发,以及学界研究的深入而发展,使得已经整理出版的断代总集不断趋于完善。《全宋文》佚文的发见亦是如此。《全宋文》的辑佚工作,有待学界的进一步努力。

A supplement to QuanSongWen with nine articles

CHEN K ailin,WEIX in

As the general article collection of Song Dynasty,the comp lete works of the Song Dynasty covers abundant and contributes to the academ ia.BiSongLouCangShu Zhi w ritten by LuXinyuan of the Qing dynasty records some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by peop le of Song Dynasty,according to which we find that 9 articles be lost in QuanSongWen.ZhouShixing,LiuYouzhi,ChenYizhuang,LiuZao,QiuYue are the authors who not recorded in The Comp lete works of the Song Dynasty.The articles of Ding Fu,Wu Longhan and Wang Yinglin are recorded but incompleted.The paperwould unscramble by BiSongLouCangShuZhi for reference.

QuanSongWen;general collections;literature in the Song Dynasty;BiSongLou CangShuZhi; supp lement

I206.2

A

1009-9530(2015)05-0043-04

2015-04-14

陈开林(1985-),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宋元明清文学、中国文学典籍研究。魏欣(1985-),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方是宋文嘉定
《全宋文》補遺四十五篇
醉美常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完美的缺陷
明成化唱本嘉定出土记
完美的缺陷
小记者在行动
——小记者在超市宣扬“感恩环卫”系列活动
走进博物馆,感受嘉定800年
中共95之际,且问“初心”
劳鬼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