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2015-03-28 18:59刘烈宏陈治亚
电子技术应用 2015年2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

刘烈宏,陈治亚

(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410083)

0 引言

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强弱是由其市场价值创造能力决定的,这种市场创造能力是由不同产业链为用户带来的收益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所决定的,而影响用户收益和成本主要有六方面因素,包括产品吸引力、商业模式、沟通与学习、人才竞争力、市场价值和政府影响力等,由此构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六要素。

1 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六个构成要素

如果说产供销人财物是产品竞争的主要内容,那么电子信息产业链之间竞争的主要内容则包括产品吸引力、商业模式、沟通与学习、人才竞争力、市场价值和政府影响力等六个方面,亦即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六要素。

1.1 产品吸引力

产业链竞争离不开该产业链所提供产品自身吸引力,只有产品具有吸引力,实现销售,企业获得了利润,产业链才能有序发展壮大,因此产品吸引力是产业链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对于电子信息全产业链而言,产品吸引力主要在于产品的外观、功能等;对于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而言,产品吸引力除了产品必须具备完善的功能和美观的外表外,更重要的是产品要体现出与用户一致的价值观、较高的品牌美誉度和用户的参与度;对于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而言,产品吸引力更加强调产品中知识的共享性和用户的创造性。因此,产品吸引力往往与功能、应用集成、外观设计、专利等因素有关。

无论何种产业链模式,产品吸引力往往是由技术独特性决定的。产业链的技术独特性包括:产业链的产品全面性、产业链的技术前瞻性和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性。产业链的产品全面性是指组织拥有囊括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要素,可为市场提供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的,具有高技术水平、品类繁多的产品。产业链技术的前瞻性是指打破原有技术发展规律,按技术发展新趋势重新定义技术和产品。一般情况下,技术越全面、越独特,其产品吸引力就越强,就更能促进组织形成自身技术和产品体系,扩大市场规模,并聚集和吸引产业链上其他要素共同协作,实现产业链目标;利用创新满足新的需求,形成差异化营销。

1.2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指创造客户价值和传递公司价值的系统,由四个密切相关的要素构成:客户价值主张、赢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客户价值主张是指能为客户带来什么不可替代的价值,赢利模式是指如何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获得利润,关键资源是指企业内部如何汇聚资源来为客户提供价值,关键流程则是指企业内部制度和文化以实现其客户价值。客户价值主张和盈利模式分别明确了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则描述了如何实现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好的商业模式可以促使更多资源进入产业链,从而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一种产业链商业模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业链的组织协调能力决定的,即在产业链运行的过程中,以一定的组织形式、手段和方法,对产业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不畅通关系进行疏通,对各环节产生的干扰和障碍予以排除的活动。组织协调目的是力求得到产业链各环节的全面协助,促使各环节协同一致,齐心协力,以实现产业链整体的预定目标。产业链的组织协调主要包括:产业链的组织、产业链的授权与反馈、产业链的利益冲突处理和产业链的贡献评价。

1.3 沟通与学习

产业链上存在大量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因此不同个体之间的沟通与学习影响着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沟通与学习包括信息沟通和学习机制。沟通是对信息交流顺畅性的评价,而学习机制则是对信息能否为我所用的评价。产业链在运作过程中不断产生大量的信息,如何有效传递这些信息,对产业链的高效运作意义重大。信息的沟通涉及知识的标准化、知识的共享性和沟通渠道三个方面。在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业链需要具有自我完善功能,这就需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机制,根据输入的各种信息,不断总结经验,让产业链不断自我改良,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创造出最大效益。沟通是对信息交流顺畅性的考察,而学习则是对信息为我所用的考察。学习机制的考察重点是对企业内部培训体系的考察,此外学习的效果也可从企业的考核体系来考察。

1.4 人才竞争力

人才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决定企业和产业链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产业链人才竞争力是指作为个体或群体的人才在产业链之间的人才市场的相对竞争优势。人才竞争特征与产业链的经济情况、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影响产业链人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人才存量状态、人岗匹配效能以及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能力。

1.5 市场价值

市场价值的大小是一个产业链市场营销能力的主要来源,较强的市场影响力能够很容易获得消费者对新产品、新技术的认同和理解,甚至可以有效弥补整个产业链内部资源不足、资源结构不合理的劣势。通常情况下,一种产业链模式对市场反应是否灵敏,是其产生市场价值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消费者和客户是否在产品中拥有话语权、建议权、主导权,甚至实现产销合一,是该产业链是否拥有较强市场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哪种产业链能够更容易实现产业与市场融为一体,拥有更多的忠实客户和粉丝,就拥有更高的市场影响力。市场价值的下级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市场创利能力和市场发展能力。

1.6 政府影响力

政府通过直接干预、制定政策、颁布法规法律等手段,可以对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政府影响力包括政策、法律法规、资本市场等。国家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包括规划、引导、促进、调整、保护、扶持、限制等)的各种政策的总和。法律法规包括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资本市场包括国债市场、股票交易市场、企业中长期债券市场、中长期放款市场等。

2 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与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竞争力模式和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竞争力模式相比,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竞争力模式在产品吸引力方面竞争力较弱,在商业模式方面竞争力较弱,在沟通学习方面竞争力较弱,在人力竞争力方面较弱,在市场价值方面竞争力较弱,在政府影响力方面竞争力很强。

2.1 产品吸引力较弱

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竞争力模式产品吸引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技术和产品最全是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最大技术独特性。在集团顶层统一规划下,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和服务等各环节要素有机协调,构建从底层元器件、软件和硬件设备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同时紧紧掌握产业链中某些主要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组织内成员可提供从核心到外围通用性技术和产品支撑保证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具有充分的竞争力。二是电子信息全产业链上不同企业承担产业链上不同功能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这种产品分工协作模式具有集中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的优势,但由于在同一环节上大都只有一家企业设计和生产,没有竞争性,限制了技术创新的动力。同时由于开展技术创新的人员来源于同一组织,知识结构相近,知识互补性较差,也影响了技术创新的新颖性。

2.2 商业模式竞争力较弱

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竞争力模式的商业模式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处于同一组织架构下,各企业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交流中形成惯用的技术语言等因素,可以采用行政手段限制各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发生,使得企业即使在不完全契约的条件下也能以较低的成本进行交易。二是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各企业之间的沟通频率不高,市场反应较慢。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都是在服从集团顶层系统规则的前提下,独立确定各企业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规则,并自由发挥对本企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不考虑其他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制造思路,也不考虑市场发生的变化。因此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产品往往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三是整合在同一组织架构内的全产业链条上不同环节的企业都有统一的战略目标和组织文化,产品竞争性差,没有不同文化的交融创新。

2.3 沟通与学习竞争力较弱

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竞争力模式沟通与学习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竞争力模式的信息的流动是前向反馈单向流动,不能及时反应全产业链之外的竞争态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二是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系统规则发生调整时,极易产生规则的厚此薄彼现象,尤其对于已很难适应市场需求的薄弱环节,更加增大了其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制造的难度。三是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各成员与集团顶层的沟通方式是单向信息流动,降低了成员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导致内部学习机制竞争力较弱。四是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组织只有集团顶层和终端产品制造、分销成员与外部接触,其他各成员与外部交流相对较少,降低了知识、技术等资源与外部的共享性,导致学习机制竞争力较弱。

2.4 人才竞争力较弱

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竞争力模式人才竞争力较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子信息全产业链人力资源数量相对较少,难以形成庞大的、可参与到各环节研发设计和生产的知识流。二是电子信息全产业链模式的运行相对比较封闭,人力资源的企业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比较相近,知识同质化情况严重,很难形成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三是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由组织顶层决策计划,在管理方面表现出高度集权特征,组织结构相对僵化,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治理弹性。

2.5 市场价值竞争力较弱

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竞争力模式市场价值竞争力较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子信息全产业链模式下,只有组织顶层和终端产品制造成员可与市场进行接触,其他企业基本按照集团统一部署,根据各自分工来进行研发、设计和生产,造成各成员与市场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降低了整体市场影响竞争力。二是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组织通常采用传统的营销方式,通过广泛设立自身销售机构、代理商、营销商和零售商来掌控营销渠道、促进产品销售量,市场影响面窄,忠诚用户数量少。

2.6 政府影响力很强

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竞争力模式政府影响力很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子信息全产业链企业能有效拉动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就业,往往会获得政府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二是政府会根据全产业链组织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针对全产业链企业研发、设备投资等方面的优惠财税政策。三是政府为全产业链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资本注入、增发融资、低息贷款等方面提供支持,促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3 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与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竞争力模式和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竞争力模式相比,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竞争力模式在产品吸引力方面竞争力较强,在商业模式方面竞争力较强,在沟通与学习方面竞争力较强,在人才竞争力方面较强,在市场影响力方面竞争力较强,在政府支持方面竞争力较强。

3.1 产品吸引力较强

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拥有较强的产品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平台核心企业拥有支撑平台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并通过这一核心技术筛选符合该技术的产业链其他环节,寻求与平台核心技术契合的产品供应商。这种不断筛选使得平台产业链能实现最优的技术匹配,从而形成较高的技术独特性和产品吸引力。二是平台产业链通常由平台核心企业主动联手其他模块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技术创新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之内,而是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因而产品通常具有多样性特点和多元文化融合,增加了其产品吸引力。三是某一模块企业的技术创新也能带动平台核心企业以及其他模块企业的技术创新,即任何一个模块的技术创新都会带来正的波及效应,促进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

3.2 商业模式竞争力较强

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竞争力模式的商业模式竞争力很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平台核心企业通过规则、技术、工艺和市场等各方面对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深度整合,从而使得整个产业链围绕平台产品来进行科技创新和产品生产,使得看似松散的组织具有较强的整合效率。二是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各环节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不仅需要满足平台核心企业的要求,而且同时要独立应对市场竞争,迫使各环节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促使平台产业链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三是平台产业链的组织模式各环节是扁平化的网络联系,各环节优势互补,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平台产业链所具有的充分授权、及时追责和激励的模式可以使产业链及时、有效地应对环境的变化,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组织协调竞争力。

3.3 沟通与学习竞争力较强

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竞争力模式的沟通与学习竞争力较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具有双向学习机制,在产业链内部,模块企业需要向核心企业学习,以获取关于产品的最新技术标准、生产工艺要求等。平台核心企业也需要向模块企业学习,以了解各模块产品的最新动态,更新最终产品的设计。这种相互学习的机制,使得信息能在平台产业链内部有效沟通,进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二是当系统环境发生变化时,这种双向的沟通机制可以使系统规则作出及时调整,以应对产业链之外的竞争态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三是当核心企业调整系统规则时,综合考虑市场变化和各模块企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并密切与各模块企业互动交流,能及时应对和处理内外部信息,并作出及时的反应,与市场的沟通极其灵敏。

3.4 人才竞争力较强

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竞争力模式的人才竞争力较强。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平台产业链内部人力资源具有较高的凝聚力和价值观认同,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行动力和执行力,导致其产业链的人力资源竞争力较强。二是平台产业链在每个产业链节点上都具有数家企业进行竞争,产业链内部聚集的人力资源知识结构不完全相同,知识互补性较强,容易创新出新颖的、独特的技术,导致其产业链竞争力较强。三是由于平台产业链的模式架构是开放的,则该产业链在人才甄选、吸纳时容易显示出人才正向选择为主的特点,从而产业链人力资源能够实现结构优化、优胜劣汰,所以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四是由于平台产业链的模式架构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核心人才和独特人才在这个平台上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其高薪酬期望值和个性需求均能得到满足,因此平台产业链模式往往能够聚集更多的核心人才和独特人才,从而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竞争力。

3.5 市场价值竞争力较强

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竞争力模式的市场价值竞争力较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能与消费者有更为密切的接触,通过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与消费者在线上和线下进行广泛的联系,从而形成对市场强大的影响力。二是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的平台核心企业往往是专注于若干核心能力的专业型公司,对市场反应更加灵敏,往往能够引导产品发展的潮流,从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三是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的平台化结构是一种更加开放和贴近市场的结构,更容易实现产业与市场融为一体,拥有更多的忠实客户和粉丝,因而拥有更强的市场影响力和更大的市场价值。

3.6 政府影响力较强

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政府影响力的竞争力较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平台核心企业在初创时期往往获得政府的直接支持,比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贸易保护等。二是有效的资本市场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有效保护平台核心产品得以萌芽、发展和延续。

4 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4.1 产品吸引力很强

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竞争力模式的产品吸引力很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的技术公司作为技术驱动者,专注于技术创新和实现技术扩散,并持续投入巨资鼓励产业链内的技术创新,以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二是向中间企业和终端企业通过购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经过工程化、产业化过程,将新颖独特的技术进行应用集成,开发出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业链内企业的共同创新,以此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4.2 商业模式竞争力很强

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竞争力模式的商业模式竞争力很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联盟产业链实现了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并且这种专业化分工是建立在网络化分工基础之上,具有很强的分工效率。二是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的技术企业不追求高额垄断收入,而是通过专利技术转让获取收益,保证了产业链内其他合作伙伴的利益和进一步创新的动力。三是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基于相同的技术规则实现不同领域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具有多元创新的特点。

4.3 沟通与学习竞争力较强

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竞争力模式的沟通与学习竞争力较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竞争力模式的信息流动机制是多向的,信息在网络状的产业链中从技术优势方扩散,沿各环节有序流动,各环节企业之间较为平等,不存在强势的信息垄断方,因此信息沟通竞争力较强。二是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竞争力模式的技术企业虽掌握核心技术,但不控制中下游企业的独立决策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根据需要进行自主合作。当系统环境发生变化时,信息的流动呈现扁平化、网络状分散的多向反馈,系统规则能够很快进行相应调整,以便对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三是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各企业之间以局部的、阶段性的沟通为主,当技术企业进行战略调整时,往往根据自身的战略布局、资源调整做出决定,只与少量有直接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沟通适配,通过这些企业间接影响产业链中下游的多数其他企业,中下游企业会根据核心技术授权调整自身的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环节。

4.4 人才竞争力很强

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的人才竞争力很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人才素质方面,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是一种以技术驱动为特征的模式架构,技术公司聚集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精英研发团队,这些人员经过市场机制的选择加入,享受较高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研发环境,提供相应的技术成果和知识贡献,在科研生产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优胜劣汰形成正向选择,保持人力资源的竞争力。二是在吸引人才数量方面,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是一种开放的网络状的组织架构,各节点中的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相互连通,人才可以自由地引进与流出,既带动了知识流动,也激活了知识创新,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进而推动人力资源的创造力进一步提升。

4.5 市场价值竞争力很强

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的市场价值竞争力很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企业分工清晰,中下游企业直接面对市场,与市场接触的企业多,接触面广,产品应用的领域较多,市场占有率较高。二是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的市场创利能力较强,技术企业以专利授权收入为主,中间企业则以设计收入为主,而终端企业则以生产制造收入为主。由于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多存在于新兴市场领域,各环节企业通常都具有较高的超额利润。三是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是一种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架构,企业与市场直接对接,生产者与消费者已形成一体,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研发者、生产者购买、定制个性化的产品,集聚了大批忠实客户和粉丝,极大提高了对市场需求反应的灵敏度。

4.6 政府影响力很强

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的政府影响力竞争力很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主要建立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基础上,通过配套严格规范的法律法规制度,确保产业链中的产品在相当长时间内占有市场,并且不被仿冒。二是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一般出现在资本市场发育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政府通过建立成熟规范的资本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

[1]青木昌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2]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公司新的经济意义[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郁义鸿.产业链纵向控制与经济规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小铁.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4.

[6]贾伟.电子信息产业链中段核心企业差异化战略导向的技术创新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7]马圆圆.产业链技术创新的模式与政府行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8]王昕.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与处理的措施探讨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电子信息工程系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